護理SCI晨讀:支持在住院兒童中使用疼痛量表和預後之間關係的證據...

2021-01-21 健康界
支持在住院兒童中使用疼痛量表和預後之間關係的證據:一項系統綜述

 

背景

系統使用疼痛強度量表被認為是治療住院兒童疼痛的先決條件,但早在10年前,人們就注意到缺乏強有力的證據支持使用疼痛強度量表與預期結果之間的假定正相關關係。


目標

重新評估支持在住院兒童中使用疼痛量表與患者結局之間關聯的證據。


設計

系統文獻回顧。


數據源

檢索PubMed和CINAHL資料庫,檢索時間從建庫到2020年4月15日。


評價方法

對所有文獻進行了篩選,然後雙人分別重複篩選感興趣的全文。納入對醫院0-18歲兒童使用自我報告或基於行為的疼痛量表評估結果的研究,但排除緊急護理環境中的研究。


結果

在納入的32項研究中,大多數研究都評估了包含一個或多個疼痛量表的複雜幹預措施。過程結果(例如,記錄)是最常被研究的。幹預措施通常與改善疼痛評估文件有關,而對疼痛管理文件的影響是不一致的。然而,過程結果的改善並不一定導致更好的患者結果。關於患者的結果(例如,疼痛強度,副作用,或對治療的滿意度),一些作者報導群組水平的疼痛強度降低,但對其他功能結果,如兒童和家長的滿意度,以及安全性方面的影響不一致。方法學方面也存在問題,例如單薄的研究設計和小樣本,使結果存在偏差,而且由於疼痛量表是作為複雜幹預措施的一部分進行研究,因此不可能確定疼痛量表對整體效果的影響。


結論

儘管有理論基礎的對疼痛的理解和臨床經驗都表明,疼痛量表的使用將對有疼痛的住院兒童產生影響,但仍有有限的證據支持這一觀點。由於疼痛量表幾乎只被作為複雜幹預的一個方面進行研究,因此迫切需要研究確定複雜幹預中的活性成分及其對兒童有意義的聯合和個體結果的影響(例如減輕疼痛強度或改善功能)。

 

Background

Systematic use of pain intensity scales is considered a prerequisite for treatment of pain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but already a decade ago, attention was called to the lack of robust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presumed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ir use and desired outcomes.

Objectives

To re-evaluate the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use of pain scales and patient and process outcomes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Design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Data sources

The online databases PubMed and Cumulative Index of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 (CINAHL) were searched from inception to April 15, 2020.

Review methods

We performed single screening of all records followed by duplicate screening of full texts of interest with a disagreement procedure in place. Studies where the authors evaluated outcomes from the use of self-report or behavioral-based pain scales in children 0–18 years in a hospital setting were included. Emergency care settings were excluded.

Results

In a majority of the 32 included studies, complex interventions that included one or more pain scales were evaluated. Process outcomes (e.g., documentation) were most frequently studied. Interventions were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documentation of pain assessment, while the effect on pain management documentation was inconsistent. However, improvements in process outcomes did not necessarily result in better patient outcomes. In regard to patient outcomes (e.g., pain intensity, side effects, or satisfaction with treatment), some authors reported reduced pain intensity on group level, but the effect on other functional outcomes, child and parent satisfaction, and aspects of safety were inconsistent. Methodological issues, e.g., weak study designs and small samples, biased the results, and it was not possible to determine how pain scales contributed to the overall effects since they were studied as part of complex interventions.

Conclusions

Although both a theoretically founded understanding of pain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suggest that the use of pain scales will make a difference for hospitalized children with pain, there is still limited evidence to support this notion.

As pain scales have been almost exclusively studied as an aspect of complex interventions, research that determines the active ingredient(s) in a complex intervention and their joint and individual effects on outcomes that are meaningful for the child (for example reduced pain intensity or improved function) are urgently needed.

 

原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074892030331X

相關焦點

  • 全身麻醉對兒童神經心理和行為學預後的的影響——梅奧兒童麻醉...
    近年來,大量回顧性研究以既往接受全麻手術的兒童及嬰幼兒為研究對象,探討早期麻醉暴露對神經系統功能的影響。只有部分證據支持麻醉藥物對兒童及嬰幼兒CNS發育和認知功能存在長期影響。前瞻性研究的結果也提示全麻對幼兒神經發育影響甚微。PANDA研究是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聯手哈佛大學醫學院、Johns Hopkins大學醫學院以及美國多家醫院共同完成的一項大型多中心的臨床研究。
  • |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4)
    上圖中,標準量表為CS(結局為鎮靜過深和鎮靜不足二分類),分別於CBS和SBS量表(結局也為鎮靜過深和鎮靜不足二分類)進行校標關聯效度分析,此時使用的是kappa一致性檢驗。譚蓉, 胡德英, 劉義蘭, 等. 住院患者自殺風險評估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J]. 中華護理雜誌, 2018,53(09):1096-1099.
  • 《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第五版》完善理論框架
    《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第五版》完善理論框架 2016年10月10日 16:2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英文美國版本的《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第五版
  • 腸內營養在神經重症營養支持中的護理進展
    最近一項多中心研究顯示,重型顱腦損傷病人48 h內開始腸內營養與病人生存率、GCS評分改善及預後呈正相關。神經重症病人的營養不足可使併發症增加,呼吸機撤機困難、病情惡化、ICU住院時間延長及病死率增加。因此腸內營養的管理在危重病人中顯得尤為重要。
  •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的數值
    兒童智力測試題目許多家長對於自己的孩子都有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的期望,並且家長們更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對於自己的智力家長們都是非常注重的,而想要知道孩子的智力,就是要通過智力篩選的方法來測試。例如可以測試單獨某一單獨能力,記憶力、動作以及情緒、語言理解等等,下面就來介紹下兒童智力篩選的方法。
  • 【省立疼痛英語晨讀】脊髓電刺激程控:速成課程(十)
    山東省立醫院疼痛科英語晨讀已經堅持10餘年的時間了,每天交班前15分鐘都會精選一篇英文文獻進行閱讀和翻譯。一是可以保持工作後的英語閱讀習慣,二是可以學習前沿的疼痛相關知識。我們會將晨讀內容與大家分享,助力疼痛學習。本次文獻選自Sheldon B , Staudt M D , Williams L , et al.
  • 新生兒疼痛評估與鎮痛管理專家共識
    共識意見的證據和推薦級別依照GRADE標準。證據級別分為高、中、低和極低4級(表1)。根據對共識推薦意見的證據支持級別、效益、負擔、風險和費用的綜合判斷,推薦級別分為4種:推薦使用、建議使用、建議不使用、推薦不使用(表2)。GRADE推薦強度分類的優點在於它為患者、臨床醫生和決策者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尤其適用於缺乏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的臨床情況。
  • 權威觀點|急性腦卒中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與近期預後的關係
    就本院收治的急性腦卒中患者100例作為觀察對象,分析急性腦卒中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與近期預後的關係,現分析如下。有關研究顯示,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可以有效的改善和保護腸黏膜的屏障功能,有效的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功能恢復,促進門靜脈系統血液進行循環,有效的促使胃腸道激素進行分泌,促進營養物在腸道內部被吸收。
  • 讀文獻 |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The Glasgow Coma Scale
    許多研究者認為自發的睜開眼睛足以表明腦幹興奮系統的活動,並形成了包括腦幹反應在內的昏迷量表。解決方法:        比如意識綜合水平量表是一種包括腦幹指標在內的行為量表。除了睜大眼睛、運動功能和交流努力,它還評估姿勢、眼睛休息時的位置、異常眼球運動、瞳孔光反射和一般反應。雖然只有8個項目,但每個類別的最高分都在4至8分之間,允許48分(16分)的潛在高分。
  •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2歲
    兒童智力測試量表從你的情況來看,你小孩才3歲了,這個韋氏兒童智力測試應用於6-16歲兒童智力發育水平綜合評估700。而這個韋氏幼兒智力測試應用於4.5-6歲兒童智力發育水平綜合評估500。而你小孩在這個年齡可以做以下的測試啊。
  • 術前紅細胞分布寬度與食管癌患者預後關係的系統評價與 Meta
    納入研究的紐卡斯爾-渥太華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評分均為 6 分以上。儘管近年來我們在食管癌的手術和放化療等方面有了較大的研究進展,其預後仍然較差,患者 5 年生存率不到 20%[3]。因此,如何早期診斷和預測患者預後狀況、制定最適宜的治療策略依然是目前我們亟需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大量的研究表明全身炎症反應在多種腫瘤的發生、發展和轉移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4-5]。
  • 護理SCI晨讀:基於Web of Science的2008-2018年基金資助護理研究的...
    使用文獻計量方法和指標對出版物進行分類,並匯總出版物的總數,國家/地區,機構,期刊和其他參數。結果與護理相關的文獻全球產出顯著增加。受資助文獻數量最多的三個國家是美國、澳大利亞和英國,與受資助出版物相關的前20家機構中,美國佔15個,其中大多數是高等教育機構。這些出版物中最常見的學科是腫瘤學,精神病學和兒科。
  • 心理彈性量表 CD-RISC
    這些小組包括一個社區樣本、一級護理門診病人、一般精神科門診病人、一個廣泛性焦慮症臨床試驗和兩個創傷後應激障礙臨床試驗。作者從先前的研究者的工作中得到了這個量表內容的靈感,最著名的是s.C.Kobasa和M.Rutter。
  • 文獻精讀 | 術前簡易篩查衰弱和認知損害用於預測脊柱術後譫妄|...
    術後譫妄是常見的術後併發症,在老年手術病人的發生率在20-80%之間。指南建議對老年患者進行術前篩查,發現與術後譫妄和其他不良預後的相關因素。主要相關因素包括衰弱(通常用以描述功能儲備)以及認知損害。約有10-40%的社區老年人為衰弱或衰弱前狀態,同樣比例的老年人存在認知損害和明顯的痴呆。
  • 癌痛患者使用阿片類藥物的頻率與影響因素
    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復或調節的信息傳到神經中樞後引起的感覺。在疼痛患者中,因各種原因使50%~80%的癌痛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癌痛的主要原因可分為以下三類:①腫瘤直接引起的疼痛,約佔88%;②癌症治療引起的疼痛,約佔11%;③腫瘤間接引起的疼痛,約佔1%。而如果你要問,癌痛有多痛?那麼回答可能是,沒痛過的人永遠不知道。
  • 智力測驗(一:比奈量表和韋氏量表)
    目前,在我國較為流行的個別智力測驗是比奈量表和韋氏量表。1、比奈一西蒙量表這是由法國心理學家A.比奈首創的一種測量人類智力的標準工具。由比奈和T.西蒙合作制定。1905年出版了第一個比奈-西蒙量表。它是一種個別測驗式的量表,包括30個測量一般智力的項目,其中既有對較低級的感知覺方面的測量,也有對較高級的判斷、推理、理解等方面的測量。
  • 如果你能發《中國護理管理》雜誌,那麼你也可以發護理SCI! | 量表漢化的文章也可以發護理SCI期刊!
    研究背景:虛弱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疾病,在養老院居民中尤其普遍。因此,評估養老院的脆弱性是必要的。FRAIL-NH量表是一個比較簡單且便捷的測量工具。但是在中國養老院人群中還沒有使用,需要進一步進行跨文化適應和驗證。
  •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專題策劃:護士腰背痛研究
    護士職業性腰背痛具有高發病率的特點,全世界的職業中,護理行業中因工作導致腰部損傷的發生率最高,護理人員和輔助護理人員患職業性腰背痛的危險性是其他職業女性的2.5倍。
  • 兒童神經修復專家陳光福:新生兒腦損傷的早期幹預很關鍵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在大腦發育的早期(關鍵期),腦在結構和功能上都具有很強的適應和重組的能力,關鍵期內異常姿勢和運動未固定化,早期幹預可改善異常姿勢和運動模式,抑制異常反射,防止肌腱攣縮和骨關節畸形。因此,對於腦損傷高危兒幹預開始的早晚,是影響預後的最重要因素。什麼是新生兒腦損傷?
  • 人為什麼會感到疼痛?如何評估疼痛?
    不同人的感受器和大腦對疼痛的識別是存在細微差別的,因此儘管有時我們遭遇了同樣的「刺激」,但我們所感受到的疼痛可能是不完全相同的。其實打針時產生的疼痛和用力鼓掌時產生的疼痛都在相同的疼痛範圍內,可我們很多時候還是覺得打針更痛,這是因為恐懼和焦慮會放大人的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