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以來,各地的天氣都一天比一天冷了。除了要防止感冒,很多朋友的膝蓋也開始酸痛了。老人們都認為,膝蓋酸痛是天寒引起的,因此就有了「老寒腿」之說。事實上,氣溫降低只是腰酸腿痛的誘因而已。為了保暖,我們的身體會自動調節全身的血液循環,首先保護的是我們的重要內臟,而流向體表的血液就會有所減少,從而加劇了骨關節炎原有的酸脹腫痛症狀。如果您的膝蓋原本就沒有毛病,也就不會出現腰酸腿痛的症狀,這與穿不穿秋褲關係真的不大。問題在於,很多人的膝蓋已經受損而不自知,天冷後自然就會開始「報警」了。
對於那些膝蓋原本就有毛病的朋友們來說,氣溫下降時注意腿部各個關節的保暖,是緩解不適症狀的必要措施。除了一些特殊原因造成的關節損傷之外,大多數人的關節損傷都是由於勞損引起的。我們年復一年地使用關節,它們自然就會發生「老化」的問題,關節的軟骨組織長期的磨損,才是很多人關節腫痛的最主要原因。我們可以這麼說,關節腫痛並不是天寒引起的,而是被大家「累」出來的。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就應該主要保護自己的主要關節,減緩它們的自然磨損,才是預防骨關節炎的關鍵。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罹患骨關節炎的人們大都是一些中老年人,這與他們用關節的年月更長有著很大的關係。除了年齡因素之外,還有一些不良習慣也會導致膝關節的提前報廢,而這些不良習慣是可以在年輕時注意改善的:
1、體重超標。體重超標與身體肥胖,膝關節的負重就會長期超標,關節軟骨的磨損就會更加嚴重。適度的減肥,將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就能大幅度減少膝蓋的負擔。
2、不愛運動。關節軟骨中並沒有毛細血管,無法從血液循環中直接獲得營養。關節軟骨的營養主要來自於關節液,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加關節液與關節軟骨之間的營養交換。但需注意的是,要儘量少做關節承重的運動,遊泳和騎車是膝蓋負擔較小的運動形式。
3、減少負重。很多朋友都不得不負重前行,這種方式對膝蓋關節的損害是極大的。負重作業,更需要及時休息放鬆關節,不可長時間增加膝關節負擔。爬山和上樓梯也等同於負重前行,應該量力而行。
4、關節受傷。年輕的朋友喜歡從事對抗性很強的運動項目,這就很容易造成膝關節、腕關節和踝關節的扭傷或拉傷。關節損傷後,應該立刻停止運動,冰敷和固定患處,徹底康復前杜絕一切高強度活動。
在開展對抗性運動之前,還應該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以增加關節的靈活性和柔韌度,必要時還應該穿戴防護設施。總之,天氣一涼膝蓋就受不了,是膝蓋已經發生損傷的報警信號,提示我們需要接受進一步的康復治療了。注意對受損膝蓋的保暖,可以緩解不適症狀,防止情況的更加惡化。想要保持膝蓋的健康,則需要在控制體重、適當鍛鍊、減輕負重和防護外傷等四個方面多下功夫。只有保持好膝蓋等關節的功能完好,才不會在天冷之後出現「老寒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