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轉涼膝蓋就酸疼?做好這4點,不穿秋褲也能預防「老寒腿」

2020-12-06 杳說兒

進入11月以來,各地的天氣都一天比一天冷了。除了要防止感冒,很多朋友的膝蓋也開始酸痛了。老人們都認為,膝蓋酸痛是天寒引起的,因此就有了「老寒腿」之說。事實上,氣溫降低只是腰酸腿痛的誘因而已。為了保暖,我們的身體會自動調節全身的血液循環,首先保護的是我們的重要內臟,而流向體表的血液就會有所減少,從而加劇了骨關節炎原有的酸脹腫痛症狀。如果您的膝蓋原本就沒有毛病,也就不會出現腰酸腿痛的症狀,這與穿不穿秋褲關係真的不大。問題在於,很多人的膝蓋已經受損而不自知,天冷後自然就會開始「報警」了。

對於那些膝蓋原本就有毛病的朋友們來說,氣溫下降時注意腿部各個關節的保暖,是緩解不適症狀的必要措施。除了一些特殊原因造成的關節損傷之外,大多數人的關節損傷都是由於勞損引起的。我們年復一年地使用關節,它們自然就會發生「老化」的問題,關節的軟骨組織長期的磨損,才是很多人關節腫痛的最主要原因。我們可以這麼說,關節腫痛並不是天寒引起的,而是被大家「累」出來的。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就應該主要保護自己的主要關節,減緩它們的自然磨損,才是預防骨關節炎的關鍵。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罹患骨關節炎的人們大都是一些中老年人,這與他們用關節的年月更長有著很大的關係。除了年齡因素之外,還有一些不良習慣也會導致膝關節的提前報廢,而這些不良習慣是可以在年輕時注意改善的:

1、體重超標。體重超標與身體肥胖,膝關節的負重就會長期超標,關節軟骨的磨損就會更加嚴重。適度的減肥,將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就能大幅度減少膝蓋的負擔。

2、不愛運動。關節軟骨中並沒有毛細血管,無法從血液循環中直接獲得營養。關節軟骨的營養主要來自於關節液,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加關節液與關節軟骨之間的營養交換。但需注意的是,要儘量少做關節承重的運動,遊泳和騎車是膝蓋負擔較小的運動形式。

3、減少負重。很多朋友都不得不負重前行,這種方式對膝蓋關節的損害是極大的。負重作業,更需要及時休息放鬆關節,不可長時間增加膝關節負擔。爬山和上樓梯也等同於負重前行,應該量力而行。

4、關節受傷。年輕的朋友喜歡從事對抗性很強的運動項目,這就很容易造成膝關節、腕關節和踝關節的扭傷或拉傷。關節損傷後,應該立刻停止運動,冰敷和固定患處,徹底康復前杜絕一切高強度活動。

在開展對抗性運動之前,還應該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以增加關節的靈活性和柔韌度,必要時還應該穿戴防護設施。總之,天氣一涼膝蓋就受不了,是膝蓋已經發生損傷的報警信號,提示我們需要接受進一步的康復治療了。注意對受損膝蓋的保暖,可以緩解不適症狀,防止情況的更加惡化。想要保持膝蓋的健康,則需要在控制體重、適當鍛鍊、減輕負重和防護外傷等四個方面多下功夫。只有保持好膝蓋等關節的功能完好,才不會在天冷之後出現「老寒腿」的問題。

相關焦點

  • 「老寒腿」是凍出來的?為啥年紀輕輕也會得?這類人群尤其要注意……
    等問題就會陸續出現有時候多走幾步路就開始疼如果碰到陰天下雨、天氣轉涼更是疼痛難忍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老寒腿」?得了能不能治好?今天就來一次說清楚腿變形、膝蓋痛就是老寒腿?沒錯,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寒腿」,在醫學上稱之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 三伏天,冬病夏治,治療老寒腿正當時
    中醫認為,此時應用一些辛溫發散的藥物,以及運用針刺、艾灸、敷貼方法,鼓舞正氣,驅散體內風、寒、溼邪,尤其是針對老寒腿的治療,具有較好的效果。氣血兩虧,中老年人「老寒腿」高發俗話說「人老腿先老」,隨著年齡的增大,很多人開始出現膝關節酸軟無力,行走疼痛的症狀。每當天氣轉涼,下雨潮溼季節,就會出現膝關節的酸麻疼痛,反覆發作,纏綿難愈,常常被人們稱之為「老寒腿」。
  • 天氣轉涼簡短關心人的句子
    1.天氣轉涼,送你一條神奇的簡訊,它具有「防寒保暖」之功效,凡是收到之人,寒風吹不到,感冒夠不著,如果轉發效果更加,快快行動吧。2.天一冷,祝福到,說來說去還是朋友好,牽掛時時圍你繞,如今天涼氣溫降,問候馬上就送到,雖然無法送外套,溫暖的話語少不了,願你身體健康心情好!
  • 寶寶秋褲什麼時候穿?你大概給孩子穿錯了
    愛她就要逼她穿秋褲嗎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不知何時給娃穿秋褲。時間帶來的不僅僅是秋涼冬寒,還有泛濫的母愛。「因為有一種冷,是你媽覺得你冷;有一種愛,是你媽逼你穿秋褲。」十年前老媽那些溫柔的語言至今依舊在我耳邊迴蕩——「再不穿秋褲信不信老娘打斷你的腿!」一瞬間恍如隔世,鹹魚終於翻了身!終於,我成為了逼別人穿秋褲的人。
  • 雙十一必入單品,黑科技氣凝膠護膝,老寒腿「救星」
    這不是雙十一打響了信號嗎?大家雙十一期間除了囤貨和美妝,有沒有給家人買點東西呢?今天和大家說的這款護膝,真真是黑科技了,它的新型材料是太空人專用的「氣凝膠」。我們看看它在生活中有什麼優勢吧~過去有人利用氣凝膠的優勢,以它做底襯製造衣服,後來因為衣服穿上去讓人覺得太熱被人們投訴下架,可想而知這玩意多猛。
  • 有一種倔強叫不穿秋褲 但面對降溫大部分人不得不屈服
    面對一秒入冬的天氣,有人穿上了秋褲,有人穿上了棉襖,但其中也不缺乏「狠人」,無論大風怎麼吹,反正秋褲是不會穿的。秋褲無法突顯自己的氣質走在路上步履匆匆的塗俊(化名)「全副武裝」,一身黑色薄款羽絨,穿著收腳厚款運動褲,與記者談話時不忘把羽絨服拉鏈拉上。這是塗俊在長沙過的第七個冬天,他說:「明顯感覺今年的冬天來得很突然。」
  • 79元黑科技護膝,氣凝膠與發熱纖維雙層呵護,膝蓋不受寒氣侵蝕
    膝蓋處的溫度一般比身體其他部位略低,冬天天冷時觸到膝蓋大多是冰涼的。年輕時候沒多少感覺,年紀大些之後膝蓋處就容易酸痛,老寒腿疼起來一點辦法沒有。含有2mm氣凝膠複合材料的這款護膝,穿上它跪在寒氣逼人的冰塊上,3分鐘後膝蓋處的溫度不降反而升了2℃。
  • 飛樂思遠紅外理療護膝帶體驗:拒絕老寒腿,讓美麗不再「凍」人
    如果老人經常告訴你他有"老寒腿",膝蓋疼痛難忍,實際上,這是關節軟骨及周圍的骨、韌帶和肌肉的損壞引起的一種疾病,一般來說膝關節炎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你或許說我還年輕不怕?其實"老寒腿"不一定到"老"才"寒",據相關部門統計,"老寒腿"的發病率越來越趨向於年輕化,尤其是一些愛美的年輕女性,他們在陰冷、潮溼的天氣裡穿著裙裝,暴露在外的雙腿就會因風寒的作用而出現發涼麻木、酸痛不適等症狀,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款來自飛樂思遠紅外理療護膝帶的體驗,各位愛美的小哥哥小姐姐不妨來看看,可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美麗,讓老寒腿鑽了空子。
  • 中國秋褲地圖:起風了,媽媽叫你穿秋褲
    對秋褲愛得深沉的省份莫過於是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每年10月份開始就有穿秋褲的需求,一年中穿秋褲的時間長達5個月,極冷的天氣下還會穿幾條秋褲。這四個省份加起來,妥妥成為了每年秋褲的穿著風向標。哪怕現在暖氣供應更充足了,人們在室內不穿秋褲了,但是出門還是離不開秋褲的存在。
  • 全球變暖影響「穿秋褲指數」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茜漫畫:許婧  年輕人經常調侃說「有一種冷,叫我媽覺得我冷」,雖然溫馨,但這不科學其實冷不冷是與人體「熱感受」指標比如「有效溫度」指標有關,這些指標也是決定大家穿不穿秋褲的重要客觀因素。但隨著全球變暖,各地的「穿秋褲指數」和「裝空調指數」可能也要變。  到21世紀末的30年,國人將會感受到怎樣的氣候舒適度變化?前不久,「刊媒惠」科技沙龍請來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學傑,他發表在《大氣和海洋科學快報》上的研究回答了這個問題。
  • 冷天學熱詞:秋褲英文怎麼說
    俗話說,有一種思念叫望穿秋水,有一種寒冷叫忘穿秋褲!北方大部又到了一年「你媽喊你穿秋褲」的時候了。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秋褲英文怎麼說嗎?Long john又是什麼鬼?理論上,秋褲屬於內衣underwear的一種,但是跟我們平常理解的underwear又不太一樣——大眾理解的underwear一般指的是無袖內衣或者短褲。而風靡我大中華的秋衣秋褲,都是長袖或者包腿長褲。如果用underwear似乎不太準確。
  • 冷空氣來襲,該穿秋褲啦!「秋褲」英文怎麼說?
    這兩天,新一輪冷空氣南下。西北、華北、東北中南部、黃淮、江淮等地先後出現4到6級大風,氣溫繼續下降。不知道長假過後的小夥伴們有沒有瑟瑟發抖~ 在這裡世紀君也要提醒大家,注意添衣保暖,該穿秋褲的時候千萬別猶豫呀~嗯,冬天的腳步近了,本君這就為大家把「秋褲」的英文咋說安排一下~「秋褲」、「棉毛褲」,英文又叫「chill-cool」和「me more cool」
  • 膝蓋積液如何消除?馬上治療才是關鍵
    但是,與膝關節相關的疾病越來越多,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膝關節出了問題,比如:膝蓋積水。那麼,膝蓋為什麼會積水?如何預防或消除?膝蓋為什麼會積水?膝蓋積水其實就是膝蓋積液。膝關節由股骨內、外側髁和脛骨內、外側髁以及髕骨構成。在這些骨之間,有縫隙,也就是關節腔。在關節腔內有水、氣、滑液等,不過這些的量都是很少的。關節滑膜分泌的關節滑液被吸收、代謝,這是正常的生理過程。
  • 為何日本人不穿秋褲穿短裙?探秘北海道女生冬天光腿之謎!
    日本女生冬天穿短裙真的不冷嗎?北海道女高中生告訴你真相。  日本女生冬天光腿不冷嗎?一位高中女生說,基本都是光腿,雖然冷但是習慣了,一直在外面會冷的,自己最長能待3個小時。而天氣預報、距離車站的遠近,決定大家上衣的厚度。
  • 日本姑娘大冬天光腿露膝蓋,到底冷不冷啊?
    雖然此時是盛夏光景,但看到網上日本小姑娘大雪中穿短裙光腿的圖片,還是忍不住替她們「發冷「。在日本無論冬天夏天 ,日本小姑娘的腿始終都光著,和天氣剛冷就被強制穿上秋褲的我們形成鮮明對比!真的不冷?經過略微的了解,我找到了幾條原因,或許能解釋這一現象。其實,這和她們所處的環境有關,內因外因都有。首先,日本無論男生女生,都沒有「穿秋褲」的概念,從小學開始無論男生女生除了冬天外,都是短褲或裙子,長此以往抵抗力無形中培養起來,自然比我們『耐凍』些。
  • 你穿秋褲了嗎?神舟十一號太空人在宇宙也穿著秋褲
    你穿秋褲了嗎?神舟十一號太空人在宇宙也穿著秋褲  暖氣來了,我們仍捧著那件神聖的服裝,看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一個「穿」字,一會兒排成一個「不」字。二十年後,我們的孩子還會這樣拷問靈魂嗎?  大概不會了。
  • 原來歪果仁也會穿秋褲?!那秋褲用英語咋說呢?
    又到了穿秋褲的季節(小編在海南,偶爾還能穿穿短褲,北方的小夥伴兒們恐怕要穿棉褲了吧...)最近大家應該都在互相調侃:哎,你穿秋褲了嗎?你媽喊你穿秋褲呢!老阿姨已經穿秋褲了......那麼,秋褲用英語咋說嘞?老外到底穿不穿秋褲?
  • 天氣忽冷忽熱,氣溫到底多少度才穿秋褲……
    記者李子云 通訊員張敏 攝武漢的秋天就是這麼任性這一輪的陽光回歸時間不長到周六小雨會再次「返場」繼續拉低氣溫金秋十月,華中農業大學柿子園裡的柿子成熟了,柿子園開始對市民開放,很多市民利用休息日駕車前來遊玩採摘柿子。記者楊濤 攝天氣忽冷忽熱到底啥時該穿秋褲?
  • 穿秋褲喪失抗寒基因?你都信了多少謠言
    穿秋褲喪失抗寒基因?你都信了多少謠言 原標題:   俗話說:「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酒能暖身;房間放洋蔥防流感;車內礦泉水經暴曬會致癌……這些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謠言,隔三差五就會冒出來,刷一下存在感,讓人將信將疑,真假難辨。正因如此,我們一如既往,澄清事實、還原真相,讓科學給你主心骨。2018年即將過去,那麼就讓這些謠言的老梗留在這一年吧。  1 喝酒能驅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