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大學研發「人類進化床」 再現類人猿樹上睡眠

2020-11-22 網易手機

(原標題:日本京都大學研發「人類進化床」 再現類人猿樹上睡眠)

據《朝日新聞》報導,京都大學的研究員們受黑猩猩在樹上造床睡覺的啟發,研發出了一款可以幫助人們快速進入「深度睡眠」的「人類進化床」。日前,這款「人類進化床」在京都大學綜合博物館舉辦的「睡眠展會」上亮相。野生黑猩猩為了覓食四處移動,在覓食處的樹冠上用枝葉打造出一張網狀床,中間下沉的部分為床墊。

京都大學研究生院亞非區域學研究科的研究員座馬耕一郎表示,他曾在非洲的森林裡體驗過一次這種床。

據悉,在這樣的床上睡覺,身體會自然地被包裹起來,再加上適度的搖擺,會令人覺得非常舒適。環境設計師石川新一考慮將將黑猩猩的床應用於人類,2015年5月起與京都市的床上用品製造商巖田共同進行研發。

這款試驗床呈橢圓形,長1.6米、寬1.2米。紙帶編制而成的床墊增強了透氣性,四周鋪的厚被褥使其中部下沉。床柱向四周彎曲伸展,使得床體宛如搖籃一樣可以搖擺。據悉,為能打開其銷售市場目前仍在持續研發中。

本文來源:cnbeta網站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通訊:探索人類起源與進化之路——訪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
    新華社東京12月3日電 通訊:探索人類起源與進化之路——訪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  新華社記者華義  作為人類的遠親,黑猩猩等靈長類動物具有極高的智慧,對他們的研究也有助於弄清人類進化的軌跡。記者日前應邀來到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聽專家談談他們的故事並近距離感受黑猩猩的靈性。
  • 學者稱德國新發現類人猿化石可能改寫人類進化史
    德國古人類學家6日在德國蒂賓根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展示新發現的類人猿化石,稱這種生活在1162萬年前的類人猿可能改寫人類進化史,即將進化史上一個重要階段——直立行走的時間比人們原來認為的時間提前數百萬年。
  • 研究表明,類人猿擁有心智,可以像人類一樣理解彼此的精神狀態
    日本京都大學和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大猩猩、倭黑猩猩和猩猩等大型類人猿可能也具有這種能力在測試中,類人猿們觀看了一部電影,在這部電影中,一個打扮成大猩猩的人在演員不在的時候藏了一個物體。在類人猿觀看電影時,跟蹤了它們的眼球運動。
  • 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來的,那麼現在的類人猿還能進化成人嗎?
    人類是古代類人猿進化來的,本質上講,與現代類人猿已經沒有關係,自從一部分類人猿進化成人走向完全不同的進化道路之後,就註定人類是特殊的,人類和大猩猩等靈長類物種就成了完全不同的物種!
  • 類人猿也會「讀心」
    人類並非唯一能夠理解他人錯誤想法的物種
  • 為何與類人猿表親不同,人類需要大量運動才能
    早先幾個月,當我尚於白雪皚皚之際哈佛大學舒適教室裡盤算著夏季研究計劃時,我想像著黑猩猩肯定會為生存付出艱苦努力,它們每天應該勤於覓食方能勉強裹腹。但是,當我來到烏幹達,多日跟蹤研究這些黑猩猩後,我得出一個和想像截然相反的結論:黑猩猩其實非常懶惰!但是直到最近我才明白類人猿的懶惰和人類進化之間的關聯。
  • 倭黑猩猩也會老花眼 有助於研究為什麼人類比類人猿更為長壽
    2016年11月8日訊,(許永新)據《每日新聞》報導,7日,日本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發布消息稱,類人猿倭黑猩猩也會同人一樣患上老花眼。這將有助於了解人類的老化過程。該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上。
  • 科技日曆|440萬年前的「最早人類化石」被發現,揭秘人類與類人猿...
    科技日曆|440萬年前的「最早人類化石」被發現,揭秘人類與類人猿之間的進化  Evelyn Zhang • 2019-09
  • 人類真是由類人猿進化來的嗎,為什麼地球上其它猿猴沒有進化?
    人類真是由類人猿進化來的嗎,為什麼地球上其它猿猴沒有進化?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也是無數動植物的家園。地球自誕生以來,已有幾十億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演變史中,地球上曾更換過許多的霸主,恐龍就是其中之一,著名的恐龍曾統治地球長達2億年之久,但最後還是被自然淘汰。
  • 科學家聲稱人類是由18000年前的水棲類人猿進化而來
    我們都知道,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公裡的隕石撞擊了地球導致了地球霸主恐龍的滅絕,從此開啟了哺乳動物的黃金進化歷程,逐漸演化出了現在的高智慧人類。傳統進化論認為人類由2300萬年前~1000萬年前的森林古猿進化而來,但是很多專家認為「人類由類人猿進化」存在嚴重缺陷。根據最新消息,科學家聲稱:人類是半水棲類人猿進化而來!這可能是人類與現在的類人猿如此不同最好的解釋:人類具備永久直立行走的特殊能力,這樣的姿態顯然可以讓頭部更容易露出水面。人類擁有大鼻竇。
  • 紐瀾大學院|日本知名院校「心理學」專業介紹——京都大學
    說到這個專業,日本知名院校中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京都大學◆ 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我們今天來講講京都大學的心理學。★ 在京都大學的研究科下設了三種不同的心理學專攻:比較心理學(實驗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生理心理學。NO.1 實驗心理學 進行有關心理活動的基礎性研究。
  • 在日本京都大學就讀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京都大學是僅次於日本東京大學的頂級學府。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京都大學:放蕩不羈愛自由!京都大學從初代校長木下廣次開始就堅持自由的學風,尊重自由的研究。由於獨樹一幟的大學學風,使得學生自主性極高,所以出現了罕見的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的奇裝異服現象,不過如今也變成學院的傳統特色。
  • 人類與類人猿擁有共同祖先,為何只有人類發展成智慧生物?
    為了搞清楚這1%的區別究竟在哪裡,近日,來自瑞士生物信息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聯合洛桑大學的科研人員一起,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對大腦中的人類特異基因來進行精準定位,最終為區分人類和類人猿的根本所在,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這項研究也發表在近日的《科學進展》雜誌上。
  • 日本京都大學研究團隊成功以iPS細胞培育大量血小板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楊子晴】日本京都大學等研究團隊7月13日宣布成功研發出利用iPS細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製成大量血小板的技術,可在5日內培育出1000億個血小板,且人工培育的血小板質量與正常獻血血小板質量基本無異。
  • 京都大學將研發新冠肺炎新療法 利用iPS細胞培養免疫細胞
    人民網東京10月16日電(李沐航)位於日本愛知縣豐明市的藤田醫科大學14日宣布,該醫院與京都大學設立的一家醫療機構將使用人工誘導性多能幹細胞(簡稱「iPS細胞」)研發一種針對新冠肺炎的新療法。
  • 日本京都大學啟動iPS細胞藥物治療ALS的臨床試驗
    中新網3月28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前,日本京都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宣布,通過使用iPS細胞,發現有一種藥物或許可以遏制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目前,該研究小組已經開始進行臨床試驗。
  • 人類文明興衰(001)人類起源和進化(一)
    概述人類起源於非洲。大約1,000萬年以前,世界各地分布著大量的類人猿。只有非洲的類人猿進化成為人類。進化的動力是環境的變化。大約1,000萬年前,地殼運動導致東非出現了大裂谷。它們經常在地面直立行走,但是仍然保持在樹上生活的習慣。他們的牙齒和骨盆不像類人猿,而更像人類。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地猿種群中的一支進化成為南方古猿。南方古猿種群一樣有很多種,其中比較著名的是阿爾法南猿。
  • 日本京都大學:九個諾貝爾獎得主出自該校
    日本京都大學國際交流推進機構韓立友準教授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本次展會,獨立行政法人日本學生支援機構將率領近40所國立大學和私立大學一起參展,並在現場舉辦「留學日本三部曲」講座,提供免費諮詢以及日本升學輔導服務。
  • ZQ日本留學:諾獎哪家強?日本最高學府 - 京都大學
    但是,從2001到2019年這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裡,日本已經平均一年拿下一個諾貝爾獎了。剛剛獲獎的吉野彰也是日本第8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繼去年的京都大學特別教授本庶佑之後,吉野彰成為第27名獲得諾獎的日本人。如果包括在日本長崎出生的英國籍作家石黑一雄在內,生於日本的獲獎者增至28人,日本離自己早先制定的目標只有幾步之遙了!
  • 清華深圳研究生院與日本京都大學籤署合作備忘錄
    清華深圳研究生院與日本京都大學籤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培養環境專業雙碩士學位清華新聞網12月15日電(通訊員 靳軍濤) 12月11日上午,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與日本京都大學舉行環境專業雙碩士學位討論會並籤訂備忘錄,就共同開展環境專業碩士生培養方案及課程設置等方面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