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是從哪裡來的?來這個展覽找答案

2020-12-05 北京日報客戶端

我們常說的北京時間是從哪裡來的?探測衛星「悟空號」如何幫我們尋找暗物質?量子通信為何能讓信息傳輸更安全?……在12月27日開幕的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年度巡展上,觀眾可以找到答案。據悉,本次展覽在北京科學中心舉行,預計將一直持續到明年3月份。「中國天眼」FAST望遠鏡、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等一批中科院科技創新成果也在展覽中亮相。

本次巡展以中小學生作為傳播重點人群,重點遴選了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在數、理、化、天、地、生六大方面較易於被青少年理解的重大科技進展和成果,通過更深入淺出、生動靈活的方式予以展示。用科學成果和科學故事激發青少年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提升科學素養,開拓科學視野。

記者在現場看到,大量展示內容都以漫畫方式呈現,科普講解語言通俗易懂,以「大朋友」的口吻介紹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我們所熟悉的科學現象、科技成果。如告訴我們播發北京時間的,其實是來自陝西的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因為這裡是祖國大地的幾何中心,時間從這裡播發抵達各地時間較短。另外展覽也介紹了一批最新應用的科研成果。比如中科院研製的金屬防護塗料就為不久前竣工的港珠澳特大橋的鋼樁穿上了保護「靴子」。

據介紹,中國科學院自2012年以來,力推「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年度巡展」,旨在向社會公眾及時傳播最新的前沿科研成果和重大科研進展。八年來,巡展足跡遍布了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以及國外烏克蘭、泰國兩地,吸引了800餘萬名觀眾現場體驗。

記者了解到,本次巡展將一直持續到明年3月份。展覽位於北京科學中心主展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五。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科學中心參觀採取預約制,觀眾需提前通過科學中心官網進行預約。

相關焦點

  • 我從哪裡來?——《尋找另一個地球》展覽印象之二
    「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面對這些疑問,人類又曾有過怎樣的探索?從北京天文館的展覽中你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啟迪與頓悟。在本欄目中,我們將與小夥伴們一同分享《尋找另一個地球》的展覽印象與哲思。《尋找另一個行星》展覽主題牆(攝影:北京天文館 喻京川)沿著《尋找另一個地球》展覽的邏輯展線,從「『運河』縱橫」單元開始,緩步「星際信使」、「聆聽宇宙」、「致信M13」、「文明尋跡」、「他們在哪」、「估算銀河系」、「生命的形式」、「繁星點點」、「捕星捉影」、「一代利器」、「別有洞天」、「何處可棲」
  • 神是從哪裡來的?最精妙的答案在這裡
    神是從哪裡來的?最精妙的答案在這裡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意識又是如何創造物質的呢?神是不受時間,空間或物質的影響。如果他受時間,空間或物質的影響,那麼他就不是神。時間,空間和物質就是統一體;所有這些都必須在同一時間出現,因為如果有物質但沒有空間,那麼物質放到哪裡
  • 2020北京春節免費展覽大盤點(時間+地點)
    》》相關推薦:北京故宮大聖遺音—鍾粹宮古琴藝術展覽時間+地點+介紹  【須彌福壽:當扎什倫布寺遇上紫禁城展覽】  展覽時間:2019/12/10 - 2020/02/29  展覽地點:故宮午門展廳  展覽性質:憑故宮門票免費參觀  展覽分為「從須彌福壽至紫禁城」「來自扎什倫布寺的藝術
  • 我們從哪裡來?
    今天的話題是:我們從哪裡來?人類從哪裡來?物種的起源是什麼?世界從哪裡來?這些是一個有史以來人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因為所有的人,在天性活潑的年紀,都會好奇自己的來處,宇宙和生命的源頭是哪裡,希望了解最初的最初。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從哪裡來
    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從哪裡來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側記■解放軍報記者 汪 娜 通訊員 羅裡威排隊走進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湖北省漢川市人武部幹事陶成龍是為了尋找一個答案:「在那個『最寒冷的冬天』,在陌生的異國戰場,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敵人,志願軍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從哪裡來?」
  • 這個特色展在北京科學中心等您來體驗
    想知道分好的垃圾都去了哪裡?奧運會獎牌竟然是用電子垃圾製成的,這事您知道嗎?為進一步提高市民的垃圾分類意識,一場名為「生活減法」的垃圾分類特色展正在北京科學中心進行,展覽預計將持續到3月初。和夥伴下一局真人版垃圾分類飛行棋,玩一把垃圾分類「遊戲機」,看一場垃圾科普實驗秀……不同於以往靜態展品為主的展覽,垃圾分類特色展主打「互動體驗」,展廳如同遊樂場,寓教於樂,以玩為主。
  • 揭秘|北京時間從哪兒來?
    「北京時間,X點整。」每天電臺整點報時的聲音,我們已經聽慣了,北京時間,也是中國人十分熟悉的一個概念。時間匆匆,我們總會感嘆:時間都去哪兒了?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答案。那你知道北京時間是怎麼來的嗎?其實,北京時間從這裡發出——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 2019北京12月精彩收費展覽有哪些?(時間+票價+地址)
    2019北京12月精彩收費展覽有哪些?  【「瑰麗·猶在境」觀念式數字意境展】  4大主題場景,近2000㎡展廳,30+場景……以雲軸邀你入境,以千裡江山邀你水中看層巒流影,以洛神賦圖邀你屋裡探夢,以百花圖卷邀你做岸上精靈,一場跨越千年的沉浸大展,正等你來。
  • 「北京時間」是怎麼來的
    北京古觀象臺  「北京時間,X點整。」  電臺裡這樣的聲音,我們已經非常熟悉了。北京時間,也是中國人十分熟悉的一個概念。那麼,北京時間是怎麼來的?  曾國藩用的時間單位,還是以在中國社會運行了數千年的傳統的十二時辰來計時的。  以往的時候,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中,官府會敲鼓或擊鐘來向市民宣告時刻的變化,在小一些的城市或街道,值班的更夫用敲梆子來提示時間的演進。聽不到梆子聲,聽聽家裡飼養的公雞已經啼叫了幾遍,人們也能大致判斷出時間已經到了哪個時辰。  官府怎麼來知道時間呢?他們是通過晷影漏刻來測量的。
  • 北京時間是怎麼來的?
    「北京時間,X點整。」  電臺裡這樣的聲音,我們已經非常熟悉了。北京時間,也是中國人十分熟悉的一個概念。那麼,北京時間是怎麼來的?要回答這個問題,也許幾句話就夠了。不過要把事情說清楚,那就說來話長了。
  • 北京時間是從陝西這個地方來的
    大地原點中心大門大地原點測量塔樓塔樓底樓一層大廳的大地原點圓形繞柱可能我說到這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地方確實很有意義,但也就僅此而已了。但是我要告訴大家,這個大地原點可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哦!在離涇陽縣永樂鎮五十公裡的臨潼縣,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就坐落於此(如果去兵馬俑玩的同學們應該路過能看到)我敢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這裡時幹啥的沒錯,就是這個地方,我們所說的北京時間誕生地,就是從這個地方發出去的我想說到這大家都很好奇吧,北京時間不是應該在北京嗎
  • 北京科學中心展覽攻略(常設展覽+臨時展覽)
    北京科學中心主展廳常設展覽  主展廳:「生命樂章主展」、「生活追夢主展」、「生存對話主展」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 9:30-16:30  展廳介紹:主展館是北京科學中心科學傳播功能的主要載體生命是人類永恆的旋律,是一切生物存在、發展的前提與基礎,如何展示生命誕生、形成、發展過程中科學的發展和人類認知變化的關係,以及科技在生命健康領域所起的巨大作用是這個展廳詮釋的內容。
  • 我們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
    我們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這個哲學問題至今為止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所不同的看法,小編也有小編不同的看法。我們從哪裡來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好理解。往小了說是我們本身的起源。往大了說可以認為是世間萬物的起源。我們來源於我們的父母,父母往上說來源於人類。而人類的起源,就開始複雜了,可能是猴子,也可能是其它。再往上我們還要研究物質的起源。所以這是個極其複雜的問題。
  • 2018北京中秋展覽展會匯總(圖)
    時間:即日起至10月7日  地址:海澱區清華園1號清華大學校內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三層展廳  票價:展覽免費(需入館門票,普通門票:20元;特展門票:60元)      購票入口:已過期  10、清平福來 齊白石藝術特展
  • 揭秘:北京這麼多天然氣都是從哪裡來的?
    根據北京燃氣集團提供的數據,1方天然氣可供一個三口之家做飯和洗澡使用兩天;發電約4到5度。尤其在冬季,因為取暖等需要,用氣量會大大增加。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北京2010-2013年冬季用氣量分別是95億方、122億方、124億方以及146億方,正在度過的這個冬天,用氣量預計達到155億方。北京這座超大城市所用的這麼多天然氣,都是從哪裡來的呢?
  • 我們每天喝的水從哪裡來 深圳破解「水荒」往事
    原標題:我們每天喝的水從哪裡來深圳破解「水荒」往事深圳商報2018年11月30日訊「水是生命的源泉」,作為深圳人的「生命線」,我們每天喝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呢?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深圳曾極度缺水,這個問題又是怎麼解決的?這些和「水」有關的深圳記憶,都可以在近日展出的「知源——深圳市東江水源工程圖片展」上找到答案。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由深圳市水務局主辦,深圳市東江水源工程管理處、深圳市越眾歷史影像館承辦的「知源——深圳市東江水源工程圖片展」在市民中心展出。
  • 2020年北京恭王府12月展覽匯總(時間+地點)
    2020-12-01 03:00:06 來源: 牆根網 舉報   2020年北京恭王府
  • 京城6月免費展來了!展覽、演唱會、電影、兒童劇...
    時間:即日起-6月30日地址:首都博物館地上一層B展廳園說—北京古典名園文物展此次展覽是近年來北京市屬公園園藏文物首次集中對公眾展示,各大公園共選送精品文物包括青銅器、瓷器、玉器、漆木器、書畫、絲織品等190件,戲單、拓片、歷史照片、標本等50餘件/套資料品,展覽面積近1200平方米。
  • 這個展覽有答案
    展覽以新中國成立70年來,代表我國科技發展自主創新、戰略需求、前沿領先、重大工程等重要行業領域為切入,從科學普及的視角結合科技館互動體驗的展示方式,通過航天、深海、核能、製造、信息、健康六個領域,形成了逐夢星空、瀚海揚波、核能偉業、製造強國、智慧互聯、健康生活六個主題展區,以及開篇(時光記憶)和尾聲(嶄新徵程),展示面積2000平米。
  • 「北京時間」居然是從陝西來的?
    「現在是北京時間......」」是怎麼來的?北京時間是從北京發出的嗎?按照國際慣例,各國的標準時間一般都以本國首都所處的時區來確定,但我國首都北京處於國際時區劃分中的東八區,同格林尼治時間整整相差這裡跳動著全中國時間的脈搏,北京時間的產生、國家時間標準的維持以及閏秒的調整全都發生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