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讓-雅克·盧梭《社會契約論》

2021-01-14 現代出版社

《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是日本哲學學者平原卓的哲學普及作品,以幫助讀者從系統吸收哲學知識,重新思考自己、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為出發點,從古代、中世紀、近代到現代中篩選出50部西方哲學經典著作,包括《蘇格拉底的申辯》《理想國》《君主論》《懺悔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社會契約論》《致死的疾病》《悲劇的誕生》《人的境況》《憂鬱的熱帶》《詞與物》等。作者逐一對各著作的歷史背景與專業術語做了簡潔明了地提要、概括,細細剖析其中所蘊含的精髓,並附上作者對此的解說。此外還配有相應圖表進行闡釋說明。

什麼是正義?這是自柏拉圖時代以來就非常重要的哲學課題之一。柏拉圖在《理想國》中主張「善」的理念是正義的根據,從奧古斯丁到阿奎那的中世紀經院哲學認為神定之法就是正義的源泉。人應按照神定下的秩序生活,人本身沒有判斷善惡的能力。這也是羅馬天主教會自奧古斯丁以來的正統觀點。

正義的依據在歐洲經歷了基於中世紀基督教的傳統觀點後,經過君權神授的時代,最終走向了社會契約論,實現了根本性的轉變。霍布斯認為,正義的根據不是基督教的神,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共識與契約。盧梭在我們將要一起閱讀的《社會契約論》中,進一步推進霍布斯的觀點,將其提升為近代社會、近代國家正當性的原理。《社會契約論》作為社會契約說的總論,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越是重要的著作,就越會有各種各樣的解讀和評價。《社會契約論》也是如此。《社會契約論》一方面被認為是影響法國大革命、為人民主權及民族主義奠基的重要作品,另一方又被批判為恐怖政治和法西斯的思想來源。看遍哲學史,也鮮見如《社會契約論》一般評價兩極分化如此嚴重的作品了。

手槍和義務

在我們之前讀過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中,盧梭提出了倘若不加幹預、人類社會就會走向以最強者為頂端的金字塔形社會的根本假說,最終得出了力量並不能稱為權利的正當依據的結論。

在《社會契約論》中,盧梭批判「最強者的權利」,鮮明地重申上述觀點。他舉了一個受手槍脅迫的例子,對此進行說明:

「如果我們遭到拿著手槍的人威脅時,倘若不交出錢包,就有可能會遭到槍殺。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有必須將錢包交給拿著手槍的人的義務。」

遭人持槍脅迫時,我們會為了保命交出錢包。這雖然是正常現象,但是這絕不意味著交出錢包就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行使實際權力並不意味著權利。我們只對正當的權力具有理應履行的義務。因此,我們應當批判武力威脅,通過不當手段獲得的權利都應是無效的。

社會契約是自由平等的社會的原理

那麼,權利的正當依據是什麼呢?盧梭認為,答案應當是社會契約。

盧梭首先假設,全體人類在自然狀態中到達了一種無法生存的狀態。在此基礎上,他開始追問,基於怎樣的原理才能構建出人人都自由生存的社會。盧梭作出的回答是,人們有必要締結社會契約。

通過締結社會契約,人們將會對剝奪他人自由、用盡手段獲得權利的行為加以限制。與此同時,人也會承認到人與人之間存在能力差距,保障市民的自由及所有權。盧梭認為,社會契約才是唯一能夠同時保證自由與平等的原理。

公共意志是市民社會正當性的基準

盧梭接著論道,「眾人締結社會契約,相互承認對方的自由,將自己置於『公共意志』 的指導之下,創立『共和國』」。

簡單來說,盧梭認為,只有基於公共意志的「共和國」才是正當的國家。

與公共意志相區別的概念還有「個人意志」和「全體意志」。個人意志指追求個體對個人利益或團體利害的關心,全體意志是個人從個人意志出發、勉強形成的總和。全體意志中可能存在少數人和多數人的利益衝突。

與此相對,公共意志既不是個人意志,也不是包含個人意志對立衝突的全體意志。公共意志是追求市民共同利益的意志。

換言之,在盧梭看來,只有基於以全體成員平等地享受市民自由權利為目標的公共意志進行統治的國家才是正當的。

只有法治國家才是正當的

基於公共意志進行統治的國家只有共和國。這麼一說,你可能想問,難道君主立憲國家就不合理嗎?或者,只要是共和國就始終是正當的嗎?實際上也並非如此。

盧梭所說的共和國必須滿足的首要條件是基於反映公共意志的法律進行統治。也就是說,共和國必須是法治國家。

因此,即使表面上是共和國,但是政府實際上是基於特定團體的利害關心進行統治的話,這個政府也不是正當的。

法治國家的政府,不過是代理具有主權的市民進行國家治理的「公僕」。政府的任務就是基於以成員全體平等地享受市民權利為目標的公共意志進行統治。雖然這個道理在現在看來理所當然,但是在盧梭以前,從來沒有哲學家這樣討論過政府與市民關係。

那些批判盧梭為恐怖政治與法西斯提供了思想依據的人,也許完全忽略了盧梭的上述觀點。

找尋市民社會的根本原理

在《社會契約論》中,盧梭追問何為近代社會、近代國家正當性的原理,最終作出了回答。

首先,正當、合理的國家應該是基於公共意志進行統治的「共和國」。但是,共和國的政府未必永遠都能在治理活動中反映出公共意志的要求,因此市民需要時時關注統治是否體現出公共意志。否則,人民主權將會名存實亡,化為形式上的民主主義。

社會契約、公共意志、法治國家。這三點主張是支撐《社會契約論》的原理框架。《社會契約論》一書完善了社會契約學說,確立了人民主權的原理,探討了國家正當性的依據,可謂是近代哲學的璀璨結晶。

推 薦 閱 讀

《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

打破「哲學書太難」困境,零基礎也能讀懂的超人氣哲學入門書

50部西方哲學經典著作,一口氣讀完,毫不費力

[日]平原卓 著,呂雅瓊 譯

定價:56.00元

ISBN 978-7-5143-8586-1

相關焦點

  • 【大燕推薦·書籍篇】世界十大哲學名著
    二、《社會契約論》 《社會契約論》(法語:Du contrat social ou Principes du droit politique,又譯為《民約論》,全名《社會契約論或政治權利原理》)是瑞士裔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於1762年寫成的一本書。
  • 十二本大學生必讀的政治學經典書籍,老師的私藏版
    十二本大學生必讀的政治學經典書籍,分享給大家:亞里斯多德:《政治學》柏拉圖:《理想國》盧梭:《社會契約論》洛克:《政府論》《社會契約論》,以下為我的閱讀感想:說實話,當老師要求從12本煌煌巨著中挑選一本政治學讀物,我是驚異中充滿惶恐的:我應該挑選哪一本呢?
  • 歐洲文明史:盧梭與康德
    盧梭雖然是個18世紀法語意義上的哲人,是從人的情感來推斷人類範圍以外的事實這派思想體系的創始者,還是那種與傳統君主專制相反的偽民主獨裁的政治哲學的發明人,卻不是現在所說的「哲學家」那種人。盧梭(1712~1778)生於日內瓦,受的是正統加爾文派信徒的教育。
  • 關於政治哲學,耶魯大學公開課講的10本偉大著作
    他在耶魯大學講授了多年的政治哲學導論課,並將這些講稿加以編輯和修訂,收入了耶魯大學出版社一套叢書。最近,這本《耶魯大學公開課:政治哲學》中文版由後浪出版公司出版。翻書黨獲得授權,列出了斯密什教授在公開課上講解的學科經典著作。
  • 傅雷獎揭曉十部入圍名單:體現中國當代法語譯界的多樣活力
    傅雷翻譯出版獎組委會主席董強在現場介紹:「今年選出的十部作品涵蓋了各種領域,有法國最重要的批評家、從文學哲學批評展開了對於盧梭的研究的讓·斯塔羅賓斯基的哲學著作《透明與障礙:論讓-雅克·盧梭》,有近些年熱度非常高的非虛構領域選出來的埃裡克·維亞爾的作品《議程》,以及貝爾納-瑪麗· 科爾泰斯的劇作《孤寂在棉田》,此外還有探索麵對疾病時父親之間的關係的《夫妻的房間》,這是法國人的強項,法國人處理細膩的情感是首屈一指的
  • 《文學體驗三十講》:一本書讀懂數十部外國文學經典
    三十個文學之夜一劑心靈解藥跟隨作家苗煒的閱讀體驗經歷文學世界裡的多樣人生理解人心的豐富和複雜一本書讀懂數十部外國文學經典《文學體驗三十講》作者:苗煒在本書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多年來對數十部外國文學經典的閱讀體驗,也順帶講述了自己對於愛欲、孤獨、死亡等本質問題的思考,還有對於自我、他人和世界等基本對象的體悟:「文學體驗其實就是講我的感受,這些體驗大多跟生活中的一些困境有關。但願你有所收穫,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待生活,看看人的處境,感受細膩一點兒,心靈豐富一點兒。」
  • 世界10大最經典的哲學名著,中國哲學史上榜,你看過幾部?
    2、《社會契約論》:《社會契約論》是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於1762年出版的政治著作,該書中主權在民的思想,是現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響了歐洲的革命運動和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獨立戰爭。3、《悲劇的誕生》:《悲劇的誕生》是德國哲學家弗裡德裡希-威廉-尼採創作的哲學著作,從論述希臘悲劇的誕生入手,展開對藝術和美學的看法。
  • 尚傑:如何理解盧梭思想中的「自相矛盾」
    法國哲學家盧梭的思想中的矛盾性,猶如一層迷霧籠罩在後世研究者眼前,也為他的思想賦予了持久的魅力。1712年6月28日,盧梭生於瑞士日內瓦一個貧苦家庭,沒有讀過書的盧梭,憑藉刻苦自學和異稟的天賦,成為法國啟蒙運動的先驅,世界歷史上最重要的哲學家。
  • ...領域的文本中介:福柯《<盧梭評斷讓·雅克>導言》中的作者問題
    因此,經典的弗洛伊德理論似乎認為,在理想的狀態下,通過對夢中形象的有效解釋,語言能夠徹底澄清人的欲望。 這就意味著,弗洛伊德似乎和結構主義哲學的創始人索緒爾有著相似的樂觀看法:在某種條件下,意義在聲音形式對這一形式所指的觀念徹底符合之後得以澄清。在索緒爾那裡,這種符合體現為聲音與概念的符合;在弗洛伊德那裡,這種符合迂迴地轉化為形象和對這一形象言語解釋的符合。
  • 牛頓極力推薦的一本書,稱之為至高無上的哲學,讀懂了就受益一生
    像牛頓這樣的百科全書式的全才人物,他已經是很有智慧了,沒有想到他也有很愛,很執著,很喜歡的一本書,而且這本書,牛頓很多語錄都有反覆提到過,可想這本書是多麼深受牛頓的喜愛。說實話,牛頓推薦這本書,在全球都是很有影響力的,這本書在很多國外人心目中的地位,就猶如我們中國的老子《道德經》一樣,是家諭戶曉,是小孩都能背誦的。
  • 萬萬沒想到是一本政治哲學書籍
    整個系列叫14歲讀懂社會,日本常見的口袋書籍。可是這……門檻才不是14歲啊啊啊……完全四十歲也不一定看得晚了吧?好吧,咆哮結束,先給大家看看原版短評,再精選幾段書中原文,體會本書的魅力。短評四大段落:討論康德語言體系的道德標尺;討論盧梭、霍布斯語系下的社會契約論;討論黑格爾語系下的國家稅收;討論斯賓諾莎語系下的與暴力共處。缺點:第一段康德問題繞地囉嗦了些。其它都很好。
  • 《讀懂一本書》:書讀不懂?完成7個底層積累就能快速讀懂一本書
    二、池子理論這是我在讀了《讀懂一本書》後得到的體會。這本書的作者樊登老師有一個說法讓我印象深刻:理解力的池子。如果你讀過《一萬小時天才理論》這本書,或者讀過我以前分享的關於這本書的心得,那你就會了解,人的動作神經纖維鏈之間溝通的結果,而髓鞘質就是包裹這條鏈路之間的物質,髓鞘質越多的人,技能掌握也越熟練。如何讓自己理解力的池子水位變高呢?
  • 羅素|盧梭經典語錄,盧梭名言名句摘抄大全
    —— 盧梭2、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時間是單行道,過去了,回不來。要快樂,要開朗,要堅韌,要溫暖,對人要真誠。3、每顆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並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為一顆珍珠。人生是一杯酒,人生是一聲號角,人生是進軍的戰鼓。
  • 世界上著名的哲學名著有哪些,中國著名的哲學著作有哪些?
    對稱關係是宇宙的最深層本質,對稱規律是社會的最根本規律,對稱原理是科學的最基本原理,主體與客體(包括思維與存在)的對稱關係是人與自然的最根本關係,所以哲學嚴格來講就是對稱哲學。 哲學是非常具有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會對各種問題進行研究,以更為合適的方式將其闡述出來,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 影響世界的100本書
    君主論》006 、空想社會主義的奠基之作——託馬斯·莫爾的《烏託邦》007 、「知識就是力量」——培根的《新工具》008 、批判君權神授,創立國家起源新說——洛克的《政府論》009 、三權分立說從此始——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010 、資產階級革命的理論綱領——盧梭的
  • 彭姍姍 (思想史研究室)_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目前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學術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思想史、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政治工具主義的內在張力:胡適對杜威政治哲學的理解與闡釋》,《廣東社會科學》2015年第2期 (15千字);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
  • 一生必讀的100本書都有哪些?100本值得經典好看的書推薦
    眾多讀者評選推出的一生必讀的100本書是哪100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生必讀的100本書!一生必讀的100本書  人生與書本,書本與人生,兩者對愛讀書之人來說,是分不開的一回事。如果人生只能讀100本書,你該怎樣去選擇?下面是小編收集的一生必讀的100本書,供你參考。
  • 一生必讀經典:世界十大哲學名著!
    《社會契約論》是由法國著名哲學家讓-雅克盧梭的著作,這部作品將主權、權利和政府以及民主進行了充分的闡述,也是因此影響了當時的歐哲革命運動。《悲劇的誕生》這部作品以藝術和美學作為起點,叔本華利用自己的悲觀主義對當時的希臘人和希臘文化進行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