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生活以死相逼,唯有一直爭氣

2021-01-07 黑白狗子

最近一口氣閱讀完《月亮與六便士》名著後內心很震撼,「生活以死相逼,唯有一直爭氣」這句話非常好的表達出我對這部著作的敬意。

落魄而又不平凡的畫家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就是敘述了偉大的畫家斯特裡克蘭德的故事,全篇語句樸素,故事平緩,既沒有跌巖起伏的情節,也沒有唯美動聽的故事,甚至在字裡行間看到斯特裡克蘭德是一個冷漠自私的混球,他拋妻棄子,插足好友的婚姻,又無情地拋棄朋友的妻子,令她羞愧自殺身亡。其實在斯特裡克蘭德內心,畫畫是他唯一的理想,為了畫畫,不惜背叛世界;厭惡自己的七情六慾,對人世間憤世嫉俗。在他眼裡,但凡阻擋他繪畫的任何事物都是他的敵人,所以他拋棄了幸福富有的生活,獨自一人跑到法國巴黎去學習畫畫,儘管生活糟糕貧苦,依舊不放棄畫畫。當時的人都認為他是一個蹩腳的畫家,沒人欣賞並買他的畫。在斯特裡克蘭德在世的幾十年間,他的畫非常神秘,幾乎沒人看過他那些「一文不值」的畫。可是在死後他的畫卻都是價值連城,我非常想了解他對此有什麼感受呢!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

《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月亮」就是人們心中那一縷縹緲的夢想,總是以為伸伸手就能摸到,但實際卻遙不可及,這是一個殘忍事實;「六便士」就是現實生活,世間大部分的人選擇了現實生活,那些虛無縹緲的夢想會讓人感到害怕,恐懼,始終不敢越池半步,所以人世間就有了眾多千千萬萬個普通平凡的俗人。特立獨行的斯特裡克蘭德卻毅然決然走上了一個孤獨而艱難的追求夢想的道路,書中多次提到旁人對斯特裡克蘭德指責謾罵的情節,他都不為所動,認為自己根本問題。或許在他踏出追夢的那一刻起,一切世俗雜念都不足輕重了吧。「生活以死相逼,唯有一直爭氣」或許能在他用自己的一生完美詮釋,只不過是那所謂的「生活」變成夢想罷了。

生活以死相逼,唯有一直爭氣

馬雲說曾說過:現在的企業絕大多數都死於有錢,而那些資金短缺的企業只要死撐到底就成功了,馬雲帶領他的團隊一路披荊斬棘,經歷九死一生後,才成為一家引領世界的偉大公司。現如今處於網際網路高速增長的世界,所有事物瞬息萬變,人們都要不斷擁抱變化,增長見識才能適應環境,否則會被無情淘汰。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衝,因為沒有後路可退,這種背水一戰式的決絕,才有機會獲得成功。所以生活以死相逼,唯有一直爭氣,送給正在迷茫的我!

相關焦點

  • 《月亮與六便士》就是詩和遠方的距離
    杜甫代表的是六便士,而李白代表的,是月亮。這樣說荒誕一些,解釋下來說,杜甫代表的是責任是義務,是對現實世界的雕琢;李白代表的是對月光的嚮往,代表在通往藝術殿堂道路上的追逐,是不斷實現自己內心理想世界的過程。杜甫的一生,活在家國天下的情懷裡,而李白一輩子都活在自己的詩和遠方。
  • 《月亮與六便士》,一本值得你用心去閱讀的好書,強烈推薦
    毛姆被稱為「英國莫泊桑」,他的代表作有戲劇《圈子》,長篇小說《人生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等。《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的最有名的著作,以法國印象畫家高更為原型。小說問世後,情節入勝、文字深刻在文壇轟動一時,人們爭相傳看。即使毛姆去世多年,這本書在中國仍然不斷地被翻譯再版。
  • 天平朗讀者|第十二期 《月亮與六便士》節選
    天平朗讀者|第十二期 《月亮與六便士》節選 2020-10-13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月亮與六便士》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百家故事
    ——《月亮與六便士》01這世間,有這麼兩種人,一種將夢想活成了生活;另一種人,將生活活成了夢想。夢想不會成真,整天在虛幻的夢想中過日子,這種人,就是生活中的弱者;生活變成了夢想,沒有人能理解它將經歷如何的艱辛,這種人是命運的堅強者。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前者,就像寄居蟹,沒有殼,沒有安全感,外殼保護我們,限制著我們。用滿地的六便士為餌,用眼前的安寧誘惑,讓夢想永遠是天上的月亮,可望而不可及。有人會打破貝殼,無視六便士,抬頭看月亮,朝她跑去。
  • 《月亮與六便士》-他是拋棄妻兒的渣男還是內心強大的理想主義者
    英國作家毛姆以高更為原型創作了《月亮和六便士》,這部小說曾轟動一時。高更《月亮與六便士》對很多文青來說並不陌生,它時常出現在暢銷書榜單中,小說的主線情節比較簡單: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是倫敦證券經紀人,他擁有世俗眼光的幸福:漂亮的妻子、聰明健康的孩子、高於常人的收入。
  • 《月亮與六便士》:從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角度,深析人生3大終極問題
    特別是看完阿德勒的《理解人性》和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之後,我更加明白這個問題本身就沒有答案。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當你認為自己是人生贏家時,別人不一定這樣認為。當別人認為你是人生贏家時,你內心也不是那樣看的。用《月亮與六便士》中的兩個問句來試問一下你: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裡。淡泊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輩子
    月亮是那崇高而遙不可及的夢想,六便士是為了生存不得不賺取的卑微收入,多少人只是膽怯地抬頭看一眼月亮,又繼續低頭追索賴以渴的六便士。《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著名作家、「故事聖手」毛姆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代表作之一。
  • 《月亮和六便士》:理想或愛情都是月亮在我們心中
    毛姆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的一部小說,在這部小說中,毛姆塑造了一個追求自由靈魂的人物。小說講述的是斯特裡克蘭,他原本是平凡股票經紀人倫敦,突然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拋棄了妻子和兒子,遠赴遙遠的國度,開始了瘋狂而漫長的繪畫藝術夢想之路。「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 對《月亮和六便士》故事的分析,以及得到的3點人生啟示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給了我們答案。《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著名作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的代表作,講述了主人公一生追求夢想的故事。這本書一經問世,人們都被斯特裡克蘭德這個人物所震撼。毛姆說自己的創作原型來源於畫家高更的人生經歷,高更年輕的時候做過海員、股票經紀人,1873年開始學畫畫,1883年成為了一名職業畫家。高更一生坎坷多難,最後在貧困和疾病的折磨下死去。
  • 《月亮與六便士》: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就在一念之間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皎潔的月光,這就是毛姆筆下的關於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故事——《月亮與六便士》。012018年12月21日,《月亮和六便士》入選2018亞馬遜中國年度閱讀盛典40年·25部影響力外譯作品。
  • 《月亮與六便士》:這世界一直都允許獨特,只要你足夠勇敢
    被譽為"最會講故事的天才作家"的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這本小說中,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用一種紀實手法講了一個虛構的故事。"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很多人對這句話十分熟悉,但是翻開這本書才發現,毛姆根本沒有說過這句話。在書中,毛姆向讀者鋪開了以法國著名的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為原型的主人公,斯特裡克蘭離經叛道的後半生。
  • 豆瓣9.0《月亮與六便士》:理想的追求,是精神和意志的高度支撐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月亮與六便士》《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那麼今天我們就站在【理想】的角度,來一起解讀《月亮與六便士》這部小說背後隱藏的涵義之一:理想的追求,是精神和意志的高度支撐。01.
  • 《月亮與六便士》豆瓣讀書好評榜第一的書籍,到底講述了什麼?
    人生漫長得轉瞬即逝,有人見塵埃,有人見星辰,查爾斯就是那個終其一生都在追逐星辰的人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一位朋友,他家庭富足,生活美滿,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現實中,他大概率會就此過上一生。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筆下就有這樣一個人物,但他沒有選擇地上的「六便士」,而是去追尋了那天上的「月亮」。
  • 月亮和六便士之間,只隔著捨棄一切的距離
    我想《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德會告訴我們他的答案。《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的三大長篇力作之一,成書於1919年。本書情節取材於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生平。書中毛姆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手法,敘述了原來是位證券經紀人的主人公,在人到中年時捨棄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與土著人一起生活,獲得靈感,創作出許多藝術傑作的故事。
  • 《月亮與六便士》:為何女人寧可跟流浪漢私奔,也不要他的丈夫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毛姆《月亮與六便士》有這樣一個橋段:一個愛慕虛榮的妻子,她整天結交所謂社會的名流,其實內心粗鄙,不過自抬身價,附庸風雅。她對自己的丈夫斯特裡克蘭德一無所知,在她眼中的丈夫「枯燥乏味」,甚至羞於帶他出來見人。就是這樣一個在她眼中俗不可耐的丈夫,有一天會突然選擇不辭而別。而且,他淨身出戶來到巴黎,只是為自己曾經的理想——當個畫家。
  • 讀透《月亮與六便士》中經典犀利的4句話,揭開人性的暗面和複雜
    讀《月亮與六便士》是什麼感覺?私以為英國現代作家伍爾夫形容的最為貼切,她說:「讀《月亮與六便士》就像一頭撞上高聳的冰山,令平庸的生活徹底解體。」今天這篇文章特意挑選了《月亮與六便士》中最犀利的四句話,這四句話或許能幫你了解人性的複雜和多面01第一句
  • 《月亮和六便士》:圓滿的人生,莫過于堅持自己想要的生活
    01託爾斯泰說:「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我們生而為人,活在世上,必須有方向,有理想,否則,生活便失去了意義。但理想與現實不一定能夠共存,如果必須要選擇一樣,你會怎麼選?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為理想的奮鬥,他們雖然物質上可能不是非常富足,但是精神是飽滿的。
  • 《月亮與六便士》:能成大事的人身上都有哪些品質?
    對夢想熱切的渴望是什麼力量讓一個中年男人放棄舒適的中產生活?是什麼力量讓他拋妻棄子,顛沛流離,徹底放棄之前40年苦心經營的人生?正是對夢想近乎瘋狂的渴望,殺不死的夢想終將顛覆人生。書中男主不止一次地說,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不管遊泳的姿勢如何,我必須要上岸。2.
  • 《月亮和六便士》,前半生的苟且?後半生的詩和遠方?究竟是我們理解...
    #每周讀懂一本書#曉曉 2020年第13本(2月份第6本)《月亮和六便士》,閱讀時間2020年2月24-25日。作者:英國,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該書是毛姆的三大長篇力作之一,寫於1919年。書名的由來:六便士是當時英國貨幣的最小單位,代表現實與卑微;而月亮則象徵了崇高的理想。
  • 月亮和六便士:關於愛情,佔有或是陪伴?
    在《月亮和六便士》這本書中,主人公為了他的夢想在他40多歲的時候選擇放棄自己的所有生活,說難聽點他拋妻棄子,為了自己那在別人看起來荒誕至極的夢想,他去到南美洲的島上,在那裡進行畫作,而在這裡他又遇到了另外一個女人,他在書中有了下面的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