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豆瓣讀書好評榜第一的書籍,到底講述了什麼?

2021-01-13 老人與海燕H

人生漫長得轉瞬即逝,有人見塵埃,有人見星辰,查爾斯就是那個終其一生都在追逐星辰的人

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一位朋友,他家庭富足,生活美滿,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現實中,他大概率會就此過上一生。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筆下就有這樣一個人物,但他沒有選擇地上的「六便士」,而是去追尋了那天上的「月亮」。

保羅·高更的作品

「我」是一名來自倫敦的作家,住在維多利亞車站附近,平日喜歡乘公共汽車去拜訪那些熱愛文學又殷勤好客的家庭。由此,「我」認識了克蘭德太太,她出生於英國世家,舉手投足端莊典雅,面容和善,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無憂,有一對可愛的兒女。丈夫麥克斯·斯特裡克蘭德在倫敦一家股票交易所上班,他們看起來很恩愛,「我」很羨慕她們的生活。

然而,沒過多久,「我」從別處得知克蘭德太太的丈夫突然拋棄自己和兩個孩子,獨自去了巴黎。「我」決定去看望一下克蘭德太太。只見她雙眼紅腫,鬱鬱寡歡,她說她的丈夫好像跟一個法國舞女私奔去了巴黎。她央求「我」幫她去巴黎尋找她的丈夫,看看究竟是怎樣的女人勾引了他。

保羅·高更的作品

「我」猶豫片刻,看著克蘭德太太可憐無助的模樣,「我」決定答應她的請求。於是,「我」隻身來到巴黎,終於在一間破敗不堪的旅館裡找到了克蘭德,「我」問他離開了家,你的妻子該怎麼辦,他說:「我覺得我養了妻子十七年,她為什麼不能改變一下,自己養活自己呢?」「我」詢問他離家的真實原因,他告訴我,他來到巴黎,只是為了完成年輕時的夢想,「我從小就想當畫家,可是我父親說搞藝術賺不到錢。」倫敦學不到他想要的知識,所以他來到了巴黎。他的聲音飽含了對畫畫的熱情,讓我情不自禁地被打動了,我想我再怎麼慷慨陳詞,克蘭德也會無動於衷,便沒有再多說什麼,我覺得他「真是個無可救藥的臭流氓」。回到倫敦,「我」將所有的事情和盤託出,克蘭德太太表現得很憤怒,「如果他是瘋狂地愛上某個人,帶著她跑掉,那我可以原諒他。我認為那是很正常的事。我不會真的去責怪他。我會認為他是受到了勾引。男人的心腸是那麼軟,女人的心機又是那麼深。但這是另外一回事。我恨他。我永遠不會原諒他。」或許,在克蘭德太太看來,外界的影響導致丈夫出軌是可以原諒的,而他卻是出於自身意願,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出走,她絕不能原諒。

五年過去了,克蘭德一次都沒有回過家,他的妻子開了一間小的打字店,生意非常興隆。「我」因為厭倦了倫敦的生活,便來到巴黎,並安頓下來,「我」見到了朋友斯特洛夫,他熱情好客,是一個「糟糕的畫家」,卻對鑑賞藝術有著十分獨到的眼光,「我」從談話間得知,他認識麥克斯·斯特裡克蘭德,並表示他很喜歡他的畫,認為他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雖然他默默無聞。斯特洛夫有一個漂亮的妻子,叫勃朗什,她風姿卓越,端莊大方,「我」很是替朋友開心,但心裡也很疑惑這兩個看著不怎麼般配的人是怎麼在一起的。

保羅·高更的作品

斯特洛夫帶著「我」在一家咖啡館的角落找到了正在下棋的克蘭德,他面容枯槁,窮困潦倒,身上的衣服還是五年前「我」見到他時穿的那件。他若有所思地盯著「我」,完全不記得「我」是誰了。當「我」說起他的妻子時,他想起了,那晚我們一起吃了晚飯,他說「我」的性格跟他一樣討厭,與他臭味相投。我們聊了很多,關於他的生活,他的畫作,「我」見他生活如此糟糕,便勸他把畫賣掉,他告訴「我」,他畫畫的目的不是金錢和榮譽,他只想把看到的風景畫下來。

「有時候我也想過要到茫茫大海中的孤島去,在那裡我可以找個隱秘的山谷住下來,周圍全是奇樹異草,靜寂無聲。我想在那種地方我就能找到我想要的東西。」

保羅·高更的作品

聖誕節前夕,克蘭德生了重病,斯特洛夫想把他帶回家調養,但妻子勃朗什堅決不同意,她不喜歡他「粗魯的作風」。但在斯特洛夫的百般勸說之下,她無可奈何地答應了。克蘭德在勃朗什的照料下慢慢好轉,但斯特洛夫卻發現自己的妻子愛上了克蘭德,他要把克蘭德逐出家去,但勃朗什表示要跟他一起走,斯特洛夫不忍心心愛的妻子在外面饑寒交迫,自己離開了家。

斯特洛夫了解克蘭德,他知道克蘭德不久之後就會拋棄自己的妻子,他對她沒有愛情。果然,過了幾個星期,克蘭德拋棄了勃朗什,她傷心欲絕,服下了草酸被送到了醫院,她病情嚴重,最後離開了人世,但到生命最後一刻,她都不願見到斯特洛夫。

斯特洛夫悲痛不已,安葬了勃朗什之後,回到之前和勃朗什居住的屋子,在畫室裡面看到了一張裸女的畫像,他知道這是克蘭德畫的,而畫上的女人正是自己的妻子勃朗什。他氣憤地想要撕掉那張畫,卻下不去手,這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斯特洛夫最後離開了巴黎,回到了家鄉阿姆斯特丹。

保羅·高更的作品

一次偶然,「我」在路上遇到了克蘭德,我們來到斯特洛夫的畫室,「我」問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難道沒有一絲痛悔麼?他卻告訴「我」說斯特洛夫他們並不幸福,勃朗什以前是貴族的家教,她懷了那家少爺的孩子,卻被那家人趕了出來,她準備自殺,斯特洛夫出於憐憫救下了她,並娶了她。而克蘭德跟勃朗什在一起,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情慾。「我」現在才明白,以前「我」經常奇怪這對極其不般配的夫妻為什麼會結婚,但「我」從來沒想到情況竟然是這樣的。斯特洛夫對他妻子的愛很特別,也許原因就在這裡。「我」早就發現那不是純粹的愛情。「我」還記得過去總是疑心她的矜持背後埋藏著某種我不知道的東西;但現在我明白了,原來她那麼拘謹,不僅是為了掩飾一個可恥的秘密。她安詳嫻靜宛如颱風侵襲過後的島嶼上瀰漫著的悽寂冷清,她的歡聲笑語是絕望中的強顏歡笑。

「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傷害她,但絕不能原諒男人為她做出犧牲。」

後來,克蘭德去了馬賽,我們再也沒有見過面。後來當「我」來到一個叫大溪地的小島時,聽到了一些關於克蘭德的一些事。他來到馬賽之後,發生了罷工,他窮途末路,連餬口的錢都賺不到,但他仍然熱愛畫畫,他把打零工掙來的錢全都用來買顏料,最後他乘船去了大溪地島,並在那裡定居下來,他遇到了一個叫愛塔的女人,愛塔有一片種植園,他們舉行了簡單的婚禮,成為了夫妻,她一心一意陪伴著克蘭德,但她從來不依賴他,並說她可以養活克蘭德,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照顧孩子,收拾家務,打理種植園,而克蘭德則專心畫他的畫。島上的人都看不懂他畫的是什麼,也從來沒有人發現這些畫的價值所在。

保羅·高更的作品

好景不長,克蘭德被診斷為麻風病,這是一種傳染病,島上的人除了他們一家,其他人都逃離了小島。那間充滿惡臭的屋子裡,到處都是克蘭德的畫作。醫生是個物質主義者,他不懂藝術,卻瞬間被克蘭德的畫徵服,「我的上帝啊,這是天才啊。」斯特裡克蘭最終沒能戰勝病魔,與世長辭。愛塔遵照他臨終前的囑託,把屋裡的畫作,連同房子,一起燒為灰燼。隨後,愛塔帶著孩子也離開了小島,去了馬克薩斯群島。

許多年以後,克蘭德已成為偉大的畫家,他的一幅畫可以賣到上萬法郎。「我」回到倫敦,見到了斯特裡克蘭德太太,她的屋子裡到處都是克蘭德作品的仿製品,她跟別人這樣評價道:「它們非常有裝飾性。」她告訴人們:「我覺得我應該把斯特裡克蘭德的故事告訴大家。作為天才的妻子,是要承擔一定責任的。」她用美麗的眼睛看著我,目光坦誠而親切,而我,卻再也不會相信她了。

保羅·高更的作品

月亮與六便士是以「我」的第一人稱來講述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德的故事。主人公克蘭德是一個冷酷至極的男人,他拋棄妻兒,對幫助他的斯特洛夫冷言冷語,間接害死勃朗什……他的行為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在他的眼裡,沒有理想與現實,沒有是非曲直,沒有價值衡量,他從來不在意那六便士,他的眼裡只有畫畫,只有未完成的夢想。他為夢想而生,為夢想而活,「我跟你說過我必須畫畫。我控制不住自己。假如有人掉進水裡,那麼他遊泳的本事高明也好,差勁也好,都是無關緊要的,他要麼掙扎著爬出來,要麼就被淹死」。他的眼裡,不但沒有別人,也沒有自己,只有藝術,藝術就是他的命,他是一個對藝術堅持不懈的人,他把畫畫視為比他生命更重要的東西。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保羅·高更的作品

小的時候,家長和老師都會問我們這樣一個問題,長大後你想做什麼?那個時候,我們還有美好的幻想,幻想自己長大後會成為作家,醫生,畫家,科學家……而漸漸長大後才發現,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愛著的人,一段富足的生活而努力,忘記了我們最初的目的,當現實和理想相悖時,我們的內心便會像斯特裡克蘭德一樣感到缺失,但我們始終沒有跟他一樣的勇氣去追尋自己的月亮。現實中的我們,常常是撿著六便士的同時仰望著月亮,我們常常會想,有朝一日,一定要像克蘭德一樣,找個像大溪地島一樣的地方,做自己喜歡的事,但如果真的到了那個地方,我們能否像他一樣,無視貧窮,不懼寂寞,不畏病痛。所以,在我們想要擺脫六便士去追尋月亮,卻又沒有足夠的能力和勇氣時,我們只能「面對現實,忠於理想」。

「世界上只有少數人能夠最終達到自己的理想,我們的生活很單純,很簡樸,我們並不野心勃勃,如果說我們也有驕傲的話,那是因為在想到通過雙手獲得的勞動成果時的驕傲」。

讀過該書的人,對月亮和六便士有很多探討,月亮代表著終極理想,可以看見,卻遙不可及,而六便士就是現實生活,斯特裡克蘭德是一個拋棄六便士夸父逐日般追尋著月亮的人,很多人認為他的原型是法國畫家高更,他們曾有著一樣的職業,也都去過大溪地,不過,據資料考證,高更的一生並不像斯特裡克蘭德一樣悲慘,他在年輕時就有了畫畫的經歷,並且參加過畫展,還繼承了大筆遺產。而克蘭德不得不撿著腳下的六便士,心中仰望著星空,高更的生活相比斯特裡克蘭德更具有現實意義,克蘭德在大溪地島種植園的生活過於理想化,如同生活在伊甸園。

保羅·高更的作品

現實中,像克蘭德這樣罔顧一切去追尋理想的人,是很自私的,但毛姆創作它的目的,並非讓讀者去唾罵他,也不是呼籲人們勇敢去追尋自己的月亮,他或許想表達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管別人怎麼活,我們都應給予尊重,而不是帶著異樣的眼光去看待。如毛姆所說:「作家更關心知悉人性,而非判斷人性。」

相關焦點

  • 《月亮與六便士》,一本值得你用心去閱讀的好書,強烈推薦
    毛姆被稱為「英國莫泊桑」,他的代表作有戲劇《圈子》,長篇小說《人生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等。《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的最有名的著作,以法國印象畫家高更為原型。小說問世後,情節入勝、文字深刻在文壇轟動一時,人們爭相傳看。即使毛姆去世多年,這本書在中國仍然不斷地被翻譯再版。
  • 讀透《月亮與六便士》中經典犀利的4句話,揭開人性的暗面和複雜
    讀《月亮與六便士》是什麼感覺?私以為英國現代作家伍爾夫形容的最為貼切,她說:「讀《月亮與六便士》就像一頭撞上高聳的冰山,令平庸的生活徹底解體。」今天這篇文章特意挑選了《月亮與六便士》中最犀利的四句話,這四句話或許能幫你了解人性的複雜和多面01第一句
  • 《月亮和六便士》:理想或愛情都是月亮在我們心中
    毛姆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的一部小說,在這部小說中,毛姆塑造了一個追求自由靈魂的人物。小說講述的是斯特裡克蘭,他原本是平凡股票經紀人倫敦,突然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拋棄了妻子和兒子,遠赴遙遠的國度,開始了瘋狂而漫長的繪畫藝術夢想之路。「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輩子
    月亮是那崇高而遙不可及的夢想,六便士是為了生存不得不賺取的卑微收入,多少人只是膽怯地抬頭看一眼月亮,又繼續低頭追索賴以渴的六便士。《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著名作家、「故事聖手」毛姆最重要的長篇小說代表作之一。
  • 豆瓣9.0《月亮與六便士》:理想的追求,是精神和意志的高度支撐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月亮與六便士》《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那麼今天我們就站在【理想】的角度,來一起解讀《月亮與六便士》這部小說背後隱藏的涵義之一:理想的追求,是精神和意志的高度支撐。01.
  • 《月亮與六便士》:生活以死相逼,唯有一直爭氣
    最近一口氣閱讀完《月亮與六便士》名著後內心很震撼,「生活以死相逼,唯有一直爭氣」這句話非常好的表達出我對這部著作的敬意。落魄而又不平凡的畫家《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就是敘述了偉大的畫家斯特裡克蘭德的故事,全篇語句樸素,故事平緩,既沒有跌巖起伏的情節,也沒有唯美動聽的故事,甚至在字裡行間看到斯特裡克蘭德是一個冷漠自私的混球,他拋妻棄子,插足好友的婚姻,又無情地拋棄朋友的妻子,令她羞愧自殺身亡。
  • 天平朗讀者|第十二期 《月亮與六便士》節選
    天平朗讀者|第十二期 《月亮與六便士》節選 2020-10-13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月亮與六便士》-他是拋棄妻兒的渣男還是內心強大的理想主義者
    英國作家毛姆以高更為原型創作了《月亮和六便士》,這部小說曾轟動一時。高更《月亮與六便士》對很多文青來說並不陌生,它時常出現在暢銷書榜單中,小說的主線情節比較簡單:主人公思特裡克蘭德是倫敦證券經紀人,他擁有世俗眼光的幸福:漂亮的妻子、聰明健康的孩子、高於常人的收入。
  • 《月亮與六便士》:從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角度,深析人生3大終極問題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月亮」與「六便士"是一種隱喻。「月亮」象徵的是一種夢想。這種理想如同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德一樣對藝術的追求,不顧一切,寧可不為「五鬥米折腰"的人生態度。「六便士"代表的是一種世俗,它指的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書中有兩個例子,一個是四十歲之前的男主公,他謀得倫敦證券交易所經紀人一職,家中妻子賢惠,兒女活潑可愛,過著一種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人生。
  • 對《月亮和六便士》故事的分析,以及得到的3點人生啟示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給了我們答案。《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著名作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的代表作,講述了主人公一生追求夢想的故事。這本書一經問世,人們都被斯特裡克蘭德這個人物所震撼。毛姆說自己的創作原型來源於畫家高更的人生經歷,高更年輕的時候做過海員、股票經紀人,1873年開始學畫畫,1883年成為了一名職業畫家。高更一生坎坷多難,最後在貧困和疾病的折磨下死去。
  • 《月亮與六便士》就是詩和遠方的距離
    杜甫代表的是六便士,而李白代表的,是月亮。這樣說荒誕一些,解釋下來說,杜甫代表的是責任是義務,是對現實世界的雕琢;李白代表的是對月光的嚮往,代表在通往藝術殿堂道路上的追逐,是不斷實現自己內心理想世界的過程。杜甫的一生,活在家國天下的情懷裡,而李白一輩子都活在自己的詩和遠方。
  • 《月亮與六便士》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百家故事
    ——《月亮與六便士》01這世間,有這麼兩種人,一種將夢想活成了生活;另一種人,將生活活成了夢想。用滿地的六便士為餌,用眼前的安寧誘惑,讓夢想永遠是天上的月亮,可望而不可及。有人會打破貝殼,無視六便士,抬頭看月亮,朝她跑去。查爾斯是《月亮與六便士》一書的主人公,他是一個如此堅強的人。
  • 月亮你想要,六便士你還嫌少
    有很多時候,我們走到一半就忘記了自己出發的目的,明明一開始只是渴望和對方聊聊天,到後來開始想牽他的手,再後來想要一個他的擁抱,你什麼都想要。月亮你想要,六便士你還嫌少。所以你總是很痛苦,你又想放棄了,又覺得這時候抽身離開才是最好的辦法。卻忘記了一開始你想要的已經得到了,再後來得到的,本來就是僥倖。
  • 月亮和六便士之間,只隔著捨棄一切的距離
    這是什麼意思呢?我想《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德會告訴我們他的答案。《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的三大長篇力作之一,成書於1919年。本書情節取材於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生平。書中毛姆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手法,敘述了原來是位證券經紀人的主人公,在人到中年時捨棄一切到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與土著人一起生活,獲得靈感,創作出許多藝術傑作的故事。
  • 豆瓣高分推薦,年輕人必讀的10本書!你讀過嗎?
    在這個知識信息爆炸的時代,有數以億計紙質書籍和電子書資源,如果我們不對閱讀書籍進行篩選和整理,最後這些書籍只會成為堆滿我們儲物空間和佔滿Kindle內存的雜物。我們不僅要多讀書,還要學會讀好書。結合豆瓣TOP100高分書籍和知乎萬贊回答推薦書籍,書香君為你精選了年輕人必讀的10本書。每一本都值得你認真咀嚼,它們最終將會內化為你人格的一部分,並對你的一生產生巨大影響。
  • 《月亮與六便士》: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就在一念之間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皎潔的月光,這就是毛姆筆下的關於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故事——《月亮與六便士》。012018年12月21日,《月亮和六便士》入選2018亞馬遜中國年度閱讀盛典40年·25部影響力外譯作品。
  • 《月亮與六便士》:能成大事的人身上都有哪些品質?
    那些能憋大招的大咖牛人身上,到底有沒有什麼共性,值得我們借鑑學習呢?1. 對夢想熱切的渴望是什麼力量讓一個中年男人放棄舒適的中產生活?是什麼力量讓他拋妻棄子,顛沛流離,徹底放棄之前40年苦心經營的人生?正是對夢想近乎瘋狂的渴望,殺不死的夢想終將顛覆人生。
  • 給那些想讀書,卻不知道該讀什麼書、怎麼讀書的人
    對於平時不怎麼讀書或是沒有讀書習慣的人,建議:1、選的第一本書,要容易讀,信息量不是很大,確保自己可以看完,比如,想知道怎麼專注的?可以讀讀知乎上 胖子鄧的《專注力管理——讓你的努力更有效》,喜歡心理學的,可以試試看高銘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想讀小說的,建議可以試著有文字價值的書讀起,比如王小波或是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自己選,(切記:只選一本,讀完一本再看或是再買下一本)2、第一本書,建議讀的時候,這樣嘗試:第一遍:通讀,把自己覺得挺好的句子,感動深的句子,覺得需要記住的句子,或是不懂的句子,
  • 月亮和六便士:關於愛情,佔有或是陪伴?
    在《月亮和六便士》這本書中,主人公為了他的夢想在他40多歲的時候選擇放棄自己的所有生活,說難聽點他拋妻棄子,為了自己那在別人看起來荒誕至極的夢想,他去到南美洲的島上,在那裡進行畫作,而在這裡他又遇到了另外一個女人,他在書中有了下面的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