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傷寒論,太陽之為病,什麼是太陽

2020-12-04 雜家歸真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這一條是太陽病的提綱,也是表病的總綱。「太陽之為病」,反映了張仲景六經分證是依據臟腑經絡的,不僅僅是一個病名。有了太陽才有「太陽之為病」。所以,首先就應當先向大家交代一下什麼叫太陽。後面在介紹什麼叫太陽病,什麼是太陽的脈證,脈證的特點反映了什麼。

太陽,就是太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腑是相連的,太陽之腑居於下焦,但是它的氣是通過太陽之經外行於體表,溫暖肌膚,抗禦外邪,保護體表。因為有這樣的生理功能,因此就把它叫做衛氣。不要把衛氣和太陽之氣分開。衛氣是中醫特色性的概念,古代的醫學家對於營氣、衛氣是非常重視的。

衛氣在人體的運行有一個規律,白天和夜晚加在一起,衛氣在人體運行五十周,就是五十圈。這五十周裡,衛氣在白天行於陽二十五周,夜晚行於陰二十五周,然後天就亮了,就到了「平旦」了,人就醒了,眼睛就張開了,所以說「開目為陽,閉目為陰」。陽氣一活動,衛氣就上頭循項而下於太陽,就是說衛氣這時候就要交於太陽經了。這時候由陰轉陽,衛氣行於陽道,就先從足太陽開始。這些內容在《內經》上都有。

太陽之氣,總六經而統營衛,溫分肉,肥腠理,司開合,衛外而為固也,實際上就是和衛陽之氣分不開。

因為太陽之氣有這麼重要的作用,所以叫做巨陽或太陽。太者,大也,太陽就是很大的一個陽氣。周身體表的陽氣都受太陽之氣所管轄。

雜學博記,學以歸真

博學廣記,溯本清源,返璞歸真,專注健康、科技、職場、手工等領域。本文由雜家歸真原創,轉載請註明。歡迎指正交流,喜歡請關注。

相關焦點

  • 再讀傷寒論,太陽主表和太陽經的關係?六經辯證依據經絡對不對?
    上一篇文章再讀傷寒論,太陽如何主表,太陽陽氣從何而來發出後,很多人留言,說太陽主表和太陽經沒有關係,六經辯證不是依據經絡。那麼是不是這樣呢?太陽主表和太陽經有沒有關係?怎麼能說太陽主表和經絡沒有關係?張仲景有些條辨完全是在太陽經上面,張仲景說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期門,都是有道理的,是要講臟腑經絡的。太陽經是陽經之長,少陽和陽明都不如它。因為太陽之經行於陽道。我們的身體前為陰,後為陽。太陽經就是行於背後。足太陽膀胱經,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它不僅行於後背,而且還是最長的一條經,穴道也最多。
  • 傷寒論中的太陽病是什麼?
    《傷寒論》這本書絕對是學中醫繞不開的,哪怕不是學習中醫的人談到中醫必定知道的兩本書就是《傷寒論》和《本草綱目》,可見這本書影響力之大,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傷寒論》中如何鑑別六經經腑病證中的太陽證。
  • 再讀傷寒論,什麼是傳經,為什麼會傳經,如何判別
    什麼是傳經傷寒論開創了六經辯證,六經是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三陰三陽經的簡稱。當邪氣從一個經傳入到另一個經,就叫傳經。但需要注意,無論病證是從表入裡,由陽入陰,還是由裡出表,由陰轉陽,都稱為傳經,區別是前者是邪氣盛,病由外入裡,後者是邪氣衰退。什麼情況會傳經1、正氣的盛衰邪氣的傳變要取決於一個條件,就是正邪鬥爭雙方的力量對比。其中,關鍵又在於正氣。如果正氣抗邪有力,邪氣就不傳經。若正氣虛衰,邪氣就容易內傳。
  • 再讀傷寒論,太陽病,頭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
    學習劉渡舟教授的傷寒論講解,分享出來給喜歡中醫的人。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這一條,上來就說「太陽病」,說明是表證,就會有頭項強痛。這裡是以頭痛症狀作為例子。
  • 2020年自考《傷寒論》真題練習題_備考指導自考_自考報名_中國教育...
    若失治、誤治傷陽,其預後為(   )A.傳入太陰之髒      B.傳入陽明之腑C.傳入太陽病       D.尚有變成結胸及氣血耗傷證15.原文:「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也。」(      )A.少陰三急下證,是論少陰之陰被燥熱所灼,有亡陰津竭之勢時,以大承氣湯急下存陰B.陽明三急下證,是論陽明腑實證病勢急,發展快,有劫傷少陰真陰之勢時,以大承氣湯 急下存陰C.少陰三急下證,是從腑熱灼傷髒腎而論D.陽明三急下證,是從髒陰被腑熱耗傷而論E.二者實際上所下者均為陽明之燥熱,所存者皆屬少陰之真陰
  • 傷寒論六經原始本義,系統坐標模式及人體對應模式
    《傷寒論》中的六經名詞原義就是二六模式的概念,也就是立體直角坐標系模式。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帝曰:願聞三陰。岐伯曰: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為陰,其衝在下,名曰太陰,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根起於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於大敦,陰之絕陽,名曰陰之絕陰。
  • 《傷寒論》學習筆記:第二條太陽中風
    少陰病44條,表病佔了222條。而《傷寒論》總398條目。佔比超過一半。說明什麼?這是外感病的入口和初級階段。太陽病,有三種證型,中風,傷寒,溫病。後面會陸續講到。2.1 條目結構:太陽病(太陽病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惡寒)、發熱+汗出、惡風、脈緩——中風。2.2 汗出,這裡的出汗,是微汗,身體潮潮的那種。
  • 《傷寒論》398條條文白話版整理完畢,中醫必學!
    3、太陽病,已經發熱,或者還未發熱,畏冷,頭痛,項部拘急不舒,身體疼痛,嘔逆,無汗,寸關尺三部脈象均浮緊的,就叫做傷寒。 4、外感病第一天,邪在太陽,如果脈證靜止在太陽未變的,這是疾病未發生傳變。如果病人總想嘔吐、煩躁不安、脈象數而急疾,為邪氣傳裡之象,表示病已傳變。
  • 全國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傷寒論試題
    全國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傷寒論試題課程代碼:02980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 《傷寒論》中的一方,具有「溫經散寒、養血通脈」的功效
    當歸四逆湯具有溫經散寒、養血通脈的功效,此方劑出自《傷寒論》,其條文說:「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手足厥逆,也就是手足寒涼。究其原因是因為陰寒阻礙陽氣,血脈的流通,溫陽功能閉阻,不達四末,陰陽不相順接,從而導致手足厥冷,表現為四肢麻木,疼痛,青紫,冰冷等。
  • 風邪在經,太陽經氣不利,用此方治療,有立杆見影的效果
    桂枝加葛根湯出自於《傷寒論》。可以解肌發表,升津舒經,主治風寒客於太陽經輸,營衛不和之證,桂枝湯證兼項背強而不舒的患者。本方是對太陽中風的特殊情況而設的方劑。因為是太陽中風,所以用桂枝湯作底方,因為本證項背強痛厲害,所以加了一味葛根,來柔筋止痛。
  • 論真太陽時與早晚子時
    論真太陽時與早晚子時   順陽朱子.朱德章   凡是學《易經》或研究《命理》的人,無不懂得什麼是「真太陽時」與「早晚子時」,否則你就會在計算時差時會把一切定律或命理八字搞錯,這是普遍學「易學」的人存在嚴重的失誤地一個大問題。
  • 中醫活血化瘀名方之抵擋湯(丸)
    《傷寒論》中關於低檔湯和抵擋丸的原文內容如下:「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抵擋湯主。抵擋湯方:水蛭30個(熬),虻蟲30個(熬,去翅足),桃仁20個(去皮尖),大黃三兩(酒浸)上四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再服。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擋湯主之。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擋丸。
  • 關於真太陽時論八字
    ;故真太陽時在擇日中是必須正確掌握的。對於八字命理而論,有師承而來或經驗豐富的命理師都會對真太陽時有心得體會。 前幾天,有一位讀者加了我的微信,他說想預測一下財運,但又害怕預測得不準確。
  • 《傷寒論》中1兩到底等於3克、8克,還是15克?
    《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書中的藥物劑量問題,長久以來一直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看法,至今仍是懸而未決。現就近年對這個問題的幾種不同看法進行討論,並提出我們自己的觀點。—1—根據臨床常用量估計  1979年出版的湖北中醫學院主編的《傷寒論選讀》具體地把 《傷寒論》中漢代的1兩折合為3克,1升折合為60—80毫升或18—30克。
  • 五行光波能量鏡,利用太陽,補充人體能量,你認可嗎?
    吸收太陽能量生命科學家和世界衛生組織曾一再提醒世人,好的醫生和好的醫療設施及藥物,對人們健康生活病從寒中來西醫不認為『寒症『是一種疾病,也不承認『寒症『和疾病存在著的因果關係。中醫則認為寒症是萬病之始因。早在2000多年前,中醫醫聖☆張仲景☆他留給世人的經典名著就是<<傷寒論>>。顧名思義,傷寒論就是一本專門論述:因寒致病的原由和醫術的論著。
  • 哥白尼,一個為太陽正名的天文學家!
    然而,在哥白尼沒發表《天體運行論》之前,歐洲的人們都相信託勒密的學說《天文學大全》,這本書提出了一個龐大的「地心說」體系。其中論點就是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陽和其他一切天體都是圍繞著地球轉的,而地球是巋然不動的。就是這個東西,統治了歐洲何止1000年!這是一個最黑暗、最狂熱的時代,權力集中在極少數的幾個人手中。
  • 熄滅太陽之:抽乾整個地球的水,能部分熄滅太陽嗎?
    太陽的發光原理是什麼?美國物理學家漢斯·貝特曾經向他女朋友吹牛,說他是地球上唯一搞明白了恆星發光原理的人,不過可惜的是他女朋友並不太明白他說的是什麼!但我們從現在來看,就應該明白漢斯·貝特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了,關於恆星核聚變的理論有過一個發展歷程:1920年愛丁頓爵士提出太陽核心的溫度和壓力足夠讓氫核核聚變成氦核;1925年塞西莉亞·佩恩-加波施金證明太陽中氫元素佔了絕對比例;在1928年,喬治·伽莫夫推導出了伽莫夫因子,給出了質子在足夠接近時的強作用力可以克服庫倫障壁的量子力學公式
  • 阿爾茨海默病的根源究竟是什麼?《自然》熱議「微生物感染論」
    兩年前,身兼免疫學家和企業家的萊斯莉·諾林斯(Leslie Norins)豪擲100萬美元,獎勵任何能證明「病菌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科學家。這個獎項設立的背後,是關於阿爾茨海默病病因長達數十年的爭論。在澱粉樣蛋白理論不斷遭受挑戰的同時,阿爾茨海默病「感染論」逐漸得到了人們的關注。這種理論認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根源在於微生物感染,越來越多的證據也符合這一理論。今日,《自然》雜誌發表長篇報導,對這一話題進行了詳細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