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暈質量達3.3萬億倍太陽質量,它是宇宙中最密集的恆星誕生地!

2021-02-15 博科園

利用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陣列,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對星系MJ100026.36+021527.9(更廣為人知的名稱為Mambo-9)進行了詳細觀測。其研究發表在《arXiv》上,提供了這個星系的物理特徵,揭示了它的本質。塵埃恆星形成星系(DSFG)是經歷大量高速恆星形成爆發的星系,這些星系包含大量塵埃,或者其靜止幀光學/紫外光可能被明顯地遮擋(fi)。

它們代表了宇宙中最強烈的恆星爆發,對於提高我們對星系形成和演化的理解至關重要。高紅移(超過4.0)的塵埃恆星形成星系特別有意義,它們是宇宙中最密集的恆星託兒所,具有每年數百或數千個太陽質量的恆星形成率(SFR)。然而,已知的高紅移塵埃恆星形成星系的列表仍然相對較短,因為找到這種類型的新對象極其困難。

紅移為5.85的Mambo-9就是這樣的星系之一,2007年由西班牙IRAM 30米射電望遠鏡的Max-Planck毫米計(MAMBO)儀器首次發現。為了獲得更多關於這個研究很少的星系屬性信息,由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Catlin M.Casey領導一組天文學家使用ALMA對Mambo-9進行了多波長觀測。

天文學家在論文中寫道:在這裡,我們提出了光源的多波長表徵,以便約束其物理驅動因素和特徵。這項研究證實了Mambo-9的高紅移,這意味著這個星系是迄今已知的第四高紅移塵埃恆星形成星系和最高紅移未透鏡塵埃恆星形成星系。此外,觀測顯示,Mambo-9至少由兩個彼此相隔約19600光年的星系組成。根據天文學研究,這兩個部分,命名為Mambo-9-A和Mambo-9-B,很可能正在經歷合併或相互作用。

圖片:Casey et al., 2019(圖示)灰塵連續輻射的三色再現(以Mambo-9表示):藍色表示870µm發射,綠色表示1.3 mm,紅色表示3 mm發射,具有相似的波束大小。

它們很可能在如此接近的情況下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可能在驅動足夠高的氣體密度,以觸發強烈的恆星形成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研究發現,Mambo-9-A(北部成分)具有相對較高的恆星形成速率,每年約有590個太陽質量,而Mambo-9-B(南部成分)正以每年約220個太陽質量的速率形成恆星。

據估計,Mambo-9的總暈質量約為3.3萬億太陽質量。此外,該星系的恆星質量被計算為大約32億太陽質量,塵埃質量被發現在13億太陽質量的水平上,總分子氫氣質量大約是1700億太陽質量。天文學家指出,Mambo-9相對較低的恆星質量很可能在接下來的4000萬到8000萬年內增加十倍。這是因為星系系正在經歷合併驅動的恆星爆發,將其大分子氣體庫轉換為恆星。

博科園|Copyright Science X Network/Tomasz Nowakowski,Phys

參考期刊《arXiv》

Cite: arXiv:1910.13331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交流、探討、學習、科學圈

請下載我們手機軟體:博科園


①回復「天象預報」可以看日食、月食、流星雨、行星衝日、凌日、掩星及未來100年天象等各種預報數據,有趣天文奇觀及時更新;②回復「每日一天文圖」可以看NASA鏡像譯製更新的每天一張天文照片,美國宇航局各種如哈勃望遠鏡等拍攝的高清大美宇宙天文照片;③回復「科研日報」可以看每日全球權威科研信息及研究論文,如《natural》《science》期刊等,還有「博科園」中文編譯的科研日報;

如下博科園全新版本

手機APP軟體發現頁截圖

用電腦的夥伴,也可以來官網:

www.bokeyuan.net

一起追逐大美宇宙科學

老版本不在更新和維護,請及時卸載,下載全新版本!新版本暫還未上架應用商店,目前暫時只能在,博科園QQ群文件下載,也可在博科園官網下載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提出全新測量方法:銀河系質量為太陽質量1.2萬億倍—3.0萬億倍
    銀河系質量為太陽質量的1.2萬億倍—3.0萬億倍。這是一個意外的發現,還牽扯到一樁由來已久的「失蹤案」。在浩瀚的銀河系有一個恆星盤,聚集了很多恆星。這個盤以外的區域,有個名字叫「暈」,暈裡大部分是百萬攝氏度高溫的熱氣體。
  • 銀河系質量約為太陽1萬億倍
    銀河系質量為太陽的1萬億倍 在即將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科學家們將詳細公布他們的這一最新研究成果。科學家們以前曾估算,銀河系的質量大約介於太陽質量的7500億倍到2萬億倍之間。後來,他們又傾向於數字更大的質量值。不過,目前天文學家們已經使用更為精確的方法,斷定銀河系的質量應該是太陽質量的1萬億倍左右。
  • 一萬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可能藏身於宇宙中,而我們對其一無所知
    它們的質量有可能超過太陽的一萬億倍。這比目前已知的最大黑洞大10倍。但是這些怪物真的存在於我們的宇宙中嗎?一組研究人員想出了一個去尋找它們的計劃。如果它們存在,它們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宇宙中第一批恆星是如何出現的謎團。黑暗中的統計如果你想購買宇宙中的黑洞,不幸的是你只有兩種基本尺寸:有點小的和巨大的。
  • 整個宇宙有多重?至少2600萬億億億倍太陽質量!
    宇宙這麼大,包含了數不勝數的行星、星雲、恆星、黑洞等物質。僅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就有2000億顆以上的恆星、行星,整個銀河系重達太陽的1萬億倍。那麼,整個宇宙究竟有多重呢?為了知道宇宙有多重,首先要知道宇宙有多大。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我們的宇宙在138億年前誕生於一個無窮小的奇點。
  • 奇異超新星生前質量高達太陽200 倍,直逼恆星質量上限
    天文學家觀測到一種全新超新星,不同於多數超新星終生只爆炸1 次且光芒逐漸消失,這顆超新星爆發過2 次,且光芒至今還未完全黯淡,研究人員分析認為這顆超新星生前質量恐達太陽130~260 倍。2019年整整3 年的觀測結果表明,超新星SN2016iet 與此前已知的數千顆超新星都不同,很可能是有史以來,觀測過在經歷超新星爆炸前質量最大的恆星,估計達太陽質量130~260 倍。
  • 銀河系中雖有2000億顆恆星,可90%的恆星都沒太陽的質量大
    太陽,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曾經一段時間我們以為它是宇宙的中心,實際上它只是一顆恆星。太陽只是銀河系中一顆普普通通的恆星,如果說不普通,因為它是銀河系內已知唯一孕育了生命的恆星系統。銀河系真的很大,直徑大約為10~20萬光年。
  • 150萬億倍太陽質量!亮度超過銀河系兩千倍,刷新黑洞質量上限
    感謝在眾多的文章當中點開《150萬億倍太陽質量!亮度超過銀河系兩千倍,刷新黑洞質量上限》的各位,這裡是每天給大家帶來新鮮有趣的天文科技信息、盤點宇宙中的特殊的天體、討論宇宙中各種各樣有趣或者有意義的事情。
  • 宇宙中最大天體: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是太陽的2億億倍
    宇宙中最大天體: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是太陽的2億億倍太陽系內有著數不清的恆星和行星,太陽和地球僅僅只是其中最微不可聞的一顆天體而已
  • 質量是太陽的10萬億倍!5個宇宙最大星體再次刷新人類的世界觀!
    宇宙是一個神奇而又龐大的地方,在如此龐大的地方自然也充滿了龐然大物。從行星、恆星、星系和星系團以越來越大的質量向上延伸。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一些不同宇宙類別的最大紀錄保持者,看完之後將再次刷新你對宇宙的認識,並對這些難以置信的存在和宏偉感到敬畏。
  • 核心塌縮,黑洞和中子星的誕生地:大質量恆星的超新星爆炸!
    這些模擬模型比太陽的質量大39倍、20倍和18倍,揭示了超新星對爆炸的大質量恆星和下一代引力波探測器的新見解。 核心塌縮超新星是大質量恆星在其生命末期的爆炸性死亡,超新星是宇宙中最明亮的物體之一,也是黑洞和中子星的誕生地
  • 恆星黑洞的質量都很小,那宇宙中660億太陽質量黑洞是咋來的?
    ——約瑟夫·坎貝爾遙望夜空,穿越層層蔽障,我們看到的星系越遠,看到的宇宙就越古老。我們甚至能看到宇宙發出的第一縷光線、第一批恆星、第一批星系。當我們觀察這些最遙遠的天體時,我們發現其中一些星系其核心有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往往有太陽質量的數十億倍!
  • 它是宇宙中質量最大的恆星,是太陽的315倍,能想像有多大嗎?
    早在人類還沒有能力窺探宇宙的時候,人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同時也是宇宙中最大的天體。在歐洲出現了文藝復興風潮之後,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認為地球是以太陽為中心進行運轉的,但這依然沒有確定太陽是不是宇宙中體積、質量最大的天體。
  • 銀心黑洞才四百萬倍太陽質量,它怎麼讓上千億恆星圍繞它公轉的?
    銀心黑洞才四百萬倍太陽質量,它怎麼能束縛住銀河系上千億恆星運動的?銀河系的總質量約為太陽的5000-10000億倍,但銀心黑洞只有太陽的400萬倍,只有整個銀河系的1%%%-0.04%%,這和絕對控股的太陽比較反差實在是太大了,那麼一個儘管質量巨大但比例微不足道的銀心黑洞是如何HOLD住有著數千億顆恆星的銀河系的?
  • 太陽有多麼渺小?看完這些天體明白了,它的質量是太陽的660億倍
    銀河系的直徑達10多萬光年,在如此浩瀚的範圍內,存在著數千億顆恆星,而銀河系又是整個宇宙數不盡星系中的一員,所以宇宙中的恆星數量多到無法估計,雖然宇宙天體中,恆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家族,但是恆星卻不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天體。恆星家族中也並不是統一的大小,根據質量和體積的不同,恆星可分為大質量恆星,中等質量恆星和小質量恆星。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太陽的45億倍大小,質量卻只有太陽的32倍!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地球的45億倍大小,質量卻只有太陽的32倍!大家都知道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中最大的星體是太陽,直徑約為139.2萬公裡。但是還浩瀚的宇宙中,太陽也是只能算一個中等大小的恆星。比太陽大的恆星數不勝數,例如大犬座VY,雖然大犬座VY的大小很有爭議,但是現在普遍認為它的體積為太陽的30億倍,太陽在它真的太渺小,就像把一滴水扔到大海裡差不多!但是最近科學家又發現了一顆比大犬座VY還要大的恆星,那就是位於盾牌座的一顆紅色特超巨星-盾牌座UY,它已經超越大犬座VY,成為了目前最大的恆星。
  • 最大的恆星是盾牌座UY最亮卻不是它,最亮的比太陽亮600萬億倍!
    在以往的一些報導中,認為銀河系體積最大的星體是盾牌座UY,雖然不可否認在目前已經發現的恆星體積它是最大的,但是最大並不意味著最亮,銀河系最亮的恆星卻另有其人,那是那顆星星呢?可能有人會說銀河系最著名的「手槍星」,因為在浩瀚的星海中,「手槍星」是一顆特藍超巨星,不僅大,而且亮。
  • 宇宙最大的天體,質量是地球的2萬萬億倍,體積能裝下2億億個太陽
    我們知道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對於人類來說,木星已經是一個巨無霸了,因為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00多倍,體積是地球的1300多倍,也就是說木星可以裝下1300個地球,然而木星這個「巨無霸」在太陽面前根本就是小弟,因為太陽的質量是木星質量的1000多倍,太陽的體積同樣是木星體積的1000倍左右,由此可見太陽有多麼龐大,如果把地球同比例大小的圖片放在太陽圖片上,你會發現地球只有一個像素那麼大,可是就是只有像素那麼大的地球卻生活著
  • 在10億到1萬億倍太陽質量星系周圍,發現類大氣包層證據!
    這項研究表明,在10億到1萬億倍於太陽質量星系周圍的氣體包圍處於流體靜力平衡狀態。這意味著這些「包層」是穩定的,因為內部重力和外部壓力之間的平衡氣體,這是非常類似於地球大氣層的狀態。到目前為止,只有在最大星系中才探測到這種氣體的發射。研究人員通過觀察星系中心黑洞的噴流來探測氣體包層性質,這些噴流以射電波長發光,如果氣體包層的密度更高,射電波長就會更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小組觀察到,在一個質量是太陽質量1000億倍的星系周圍,星系的氣體包層變得越來越密集,導致超過這個質量的星系射電光度大幅增加。該研究數據是由新一代望遠鏡LOFAR射電望遠鏡收集。
  • 宇宙第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誕生於暗物質,而不是大質量恆星坍塌?
    這種輻射抑制了正常恆星的形成,釋放出物質最終融入黑洞,這一想法得以實現。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另一種現象可能在抑制這類恆星的形成方面更為重要——暗物質的「光暈」快速增長。暗物質是構成宇宙大部分物質的神秘物質(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它既不吸收光線,也不反射光線)。
  • 那些宇宙中怪異的恆星:最大恆星直徑是太陽1700倍!
    1、最大的恆星紅色特超巨星UY Scuti是迄今發現最大的恆星,其直徑是太陽的1700倍,相比之下,太陽半徑大約是地球的110倍。該恆星距離地球5100光年,位於南方盾牌星座,它很像紅色超巨星參宿四,但比參宿四的體積大3-4倍,而且最終會像參宿四一樣,以超新星的形式結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