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跡方程的求解方法

2021-01-15 67高中學習

求符合某種條件的動點軌跡方程,是解析幾何的基本問題,其實質就是利用題設中的幾何條件,通過「坐標化」將其轉化為尋求動點的橫坐標與縱坐標之間的關係.在求與圓錐曲線有關的軌跡方程時,要特別重視圓錐曲線的定義在求軌跡方程中的應用,只要動點滿足已知曲線的定義,就可直接得出方程.一般高考的解析幾何題第一問是求軌跡方程,第二問是研究直線和曲線的位置關係,所以很有必要牢固掌握軌跡方程的求法.求軌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定義法、代入法、交軌法、待定係數法、參數法.而定義法,直接法,代入法是重點方法.

求軌跡方程與求軌跡是有區別的,若求軌跡,則不僅要求出方程,而且還需要說明所求軌跡是什麼曲線,即曲線的形狀、位置、大小都需說明.



我們學過的圓,橢圓,雙曲線的標準方程都是用直接法推導出來的,直接法求軌跡方程的步驟如下:

註:步驟(5)可以省略不寫,如有特殊情況,可以作適當說明,另外,也可以根據情況省略步驟(2).

簡單記為

①建系;②設點;③列式;④代換;⑤檢驗.



如果動點P的運動規律是否合乎我們熟知的某些曲線的定義難以判斷,但點P滿足的等量關係易於建立,則可以先表示出點P所滿足的幾何上的等量關係,再用點P的坐標(x,y)表示該等量關係式,即可得到軌跡方程.




定義法求軌跡方程是很常用的方程,我們要熟悉各種圓錐曲線的定義,只要動點滿足圓錐曲線的定義,就可以寫出它的軌跡方程.


如果動點P的運動規律合乎我們已知的某種曲線(如圓、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定義,則可先設出軌跡方程,再根據已知條件,待定方程中的常數,即可得到軌跡方程.


已知所求的曲線類型,先根據條件設出曲線方程,再由條件確定其待定係數.




交軌法主要解決動直線或曲線間的交點問題.動點P(x,y)是兩動直線(或曲線)的交點,解決此類問題通常是通過解方程組得到交點(含參數)的坐標,再消去參數求出所求的軌跡方程.


本題利用交軌法求軌跡方程,解題時要認真審題,仔細分析,注意挖掘題設中的隱含條件,合理地選取公式.



動點P(x,y)依賴於另一動點Q(x0,y0)的變化而變化,並且Q(x0,y0) 又在某已知曲線上,首先用x,y表示x0,y0,再將x0,y0代入已知曲線得到要求的軌跡方程.



代入法的關鍵在於找到動點和其相關點坐標間的等量關係,有一個主動點,一個被動點,主動點的軌跡方程已知了,求被動點的軌跡方程用此方法.




當動點P(x,y)的坐標之間的關係不易找到,可考慮將x,y均用一中間變量(參數)表示,得參數方程,再消去參數得方程f(x,y)=0.


如果採用直接法求軌跡方程難以奏效,則可尋求引發動點P運動的某個幾何量t,以此量作為參變數,分別建立點P的坐標x,y與該參數t的函數關係x=f(t),y=g(t),進而通過消參化為軌跡的普通方程F(x,y).


以上列舉了六種求曲線軌跡方程的方法,在解題過程中,要仔細讀題,認真審題,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再對應各種方法求軌跡方程.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夠學好這部分知識.


本文版權屬於外研眾望,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gaokao67@vip.163.com


下期預告

《圓錐曲線中定點、定值問題的求解策略》

---劉大鳴


相關焦點

  • 求解動點軌跡方程的常用五種方法!!!
    解:備註:求解完軌跡方程之後,應該確認x直譯法如果動點運動的條件就是一些幾何量的等量關係,這些條件簡單明確,易於表述成含x,y的等式,就得到軌跡方程,這種方法稱之為直譯法。例題:動點P到兩個定點A(-3,0)和B(3,0)的距離之比等於2,即│PA│: │PB│=2:1,求動點P的軌跡方程。
  • 高中數學求解軌跡方程方法
    【軌跡方程】就是與幾何軌跡對應的代數描述  一、求動點的軌跡方程的基本步驟  ⒈建立適當的坐標系,設出動點M的坐標;  ⒉寫出點M的集合;  ⒊列出方程=0;  ⒋化簡方程為最簡形式;  ⒌檢驗。  二、求動點的軌跡方程的常用方法:求軌跡方程的方法有多種,常用的有直譯法、定義法、相關點法、參數法和交軌法等。  ⒈直譯法:直接將條件翻譯成等式,整理化簡後即得動點的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直譯法。  ⒉定義法:如果能夠確定動點的軌跡滿足某種已知曲線的定義,則可利用曲線的定義寫出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叫做定義法。
  • 2016高考數學軌跡方程的求解知識點
    2016高考數學軌跡方程的求解知識點 2015-10-14 14:40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軌跡方程
    而對求曲線的方程的一般步驟:建立適當的坐標系,用有序實數對(x,y)表示曲線上任意一點M的坐標;寫出適合條件P的點M的集合P={M|p(M)};用坐標表示條件P(M),列出方程f(x,y)=0;化方程f(x,y)=0為最簡形式;說明以化簡後的議程的解為坐標的點都在曲線上。即說明軌跡方程求解的一般步驟,後來有老師在學生學習中總結出軌跡方程求解的一系列方法。
  • 知識點:軌跡方程的求解
    【軌跡方程】就是與幾何軌跡對應的代數描述。⒈建立適當的坐標系,設出動點M的坐標;⒉寫出點M的集合;⒊列出方程=0;⒋化簡方程為最簡形式;⒌檢驗。求軌跡方程的方法有多種,常用的有直譯法、定義法、相關點法、參數法和交軌法等。直接將條件翻譯成等式,整理化簡後即得動點的軌跡方程,這種求軌跡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直譯法。
  • 波動方程 熱傳導方程 求解方法
    號那天考的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CMC賽)的令人振奮的消息(雖然沒有一等獎,但能得二等獎已經出乎我的預料了)以後還要繼續加油正文偏微分方程中波動方程和熱傳導方程的求解方法都是分離變量法分離變量法的思想貫穿著這兩種方程。甚至可以用分離變量法求解少部分的拉普拉斯方程。拉普拉斯方程的求解方法相比于波動方程和熱傳導方程更為複雜,需要採用更多的數學工具。這邊是一些關于波動方程以及熱傳導方程的求解例子。並不難,但是在計算積分的時候需要較為小心,爭取不要計算錯誤。
  • 高中數學中求軌跡方程的常用方法
    5、平面內到定直線的距離等於某一定值的點的軌跡是與這條直線平行的兩條直線.(二)求軌跡常用的方法1、直接法:如果動點運動的條件就是一些幾何量的等量關係,這些條件簡單明了,易於表達成含x,y的等式,就得到軌跡方程,這種方法稱為直接法.用直接法求動點的軌跡方程一般有建系設點,列式,代換,化簡,證明五個步驟,但最後的證明可以省略.
  • 求軌跡方程的常用方法系統歸納,高考熱點
    【知識梳理】(一)求軌跡方程的一般方法:1.待定係數法:如果動點P的運動規律合乎我們已知的某種曲線(如圓、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定義,則可先設出軌跡方程,再根據已知條件,待定方程中的常數,即可得到軌跡方程,也有人將此方法稱為定義法.2.
  • 求解二次方程的新方法
    從中學的數學課堂上,我們知道尋找二次方程的根方法無外乎因式分解,或者配方法,再或者跳去求解過程,直接代入求根公式中。從某種意義上說,以上說的這些方法算不上不同方法,因為求根公式本就是通過配方法而推導得來的。對求解任意二次方程的探索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時期。4000多年來,許多數學領域的知名人物都在這個現在看來十分簡單的問題上留下了自己的記錄。
  • 高中數學專題——求曲線的軌跡方程
    曲線的軌跡方程在近幾年的高考中考試頻率很高,是高考試題的熱點命題內容,今天我們來看一下求曲線軌跡方程的方法。基礎內容總結:求曲線的軌跡方程的方法求曲線的軌跡方程的方法求曲線的軌跡方程的注意事項重點一:直接法求軌跡方程1、利用直接法求解軌跡方程的關鍵是根據條件準確列出方程,然後進行化簡。
  • 學霸分享丨高中數學「求解動點軌跡方程」七種解法(講解+變式)
    今天給同學們總結了7種求解軌跡方程的方法此外老師還整理了關於數學各模塊題型的精講+配套練習免費贈送(同學們可在文末獲取)定義法 運用解析幾何中一些常用定義(例如圓,橢圓,雙曲線和拋物線),可從曲線定義出發直接寫出軌跡方程
  • 高中數學:動點軌跡方程求解方法總結,假期學習必備!
    在高中數學中的軌跡,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問題,凡在軌跡上的點都符合給定的條件都叫做軌跡的純粹性。而不在軌跡上的點都不符合給定的條件,也就是符合給定條件的點必在軌跡上,這叫做軌跡的完備性。軌跡方程就是與幾何軌跡對應的代數描述。符合一定條件的動點所形成的圖形,或者說,符合一定條件的點的全體所組成的集合,叫做滿足該條件的點的軌跡。在這裡重點要掌握常用求軌跡方法,難點是軌跡的定型及其純粹性和完備性的討論。
  • Matlab 連續模型的求解方法
    具體建模方法是利用微分方程解模。下面給出幾種Matlab求解微分方程的代碼   例一:求解微分方程x*Dy+y-exp(x)=0在的y(1)=2*exp(1)特解,並畫出解函數的圖形。如果乙艦以最大的速度v0(是常數)行駛,行駛軌跡滿足曲線方程y=-4x^2+80x+20,飛彈的速度是20v0,繪圖表示飛彈和乙艦行駛軌跡的曲線方程,並標註圖形說明。
  • 求解橢圓方程的幾種方法,你掌握了多少
    橢圓是高中階段解析幾何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大難點之一,而求解橢圓方程又是解決橢圓問題最基礎最核心的部分,因此顯得尤為重要。今天,就由我通過講解例題來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解題方法。方法一:定義法,根據橢圓的定義直接求解,一般用題中所給的橢圓長短軸,焦點等信息就能直接算出橢圓方程。方法二:待定係數法,根據橢圓焦點位置,長短軸,先設出對應的橢圓方程,然後再代入長軸a和短軸b的值。註:用待定係數法求橢圓方程時,一定要先定型,再定量。
  • 精講高分數學專題 點的軌跡方程的求法
    求動點的軌跡方程的常用方法 直接法: 根據動點所滿足的幾何條件,直接寫出其坐標所滿足的代數方程. 代入法 (也稱相關點法): 所求動點M的運動依賴於一已知曲線上的一個動點M0的運動,將M0的坐標用M的坐標表示,代入已知曲線,所的方程即為所求. 參數法:動點的運動依賴於某一參數(角度、斜率、坐標等)的變化,可建立相應的參數方程,再化為普通方程.
  • 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方法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方法》,僅供參考!
  • 一元二次方程求解過程推導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主要有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等。首先介紹配方法。將一元二次方程化為如下形式若解得以上是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過程,目的就是為了等式左邊配成一個完全平方式,如果等式右邊為非負,則方程在實數範圍內有解。
  • 極坐標系中怎麼求動點軌跡方程
    在極坐標系中 ,涉及到軌跡方程時,應該在直角坐標系求方程,然後轉換為極坐標方程,還是直接求極坐標方程呢?先看看下面一道題:求軌跡方程的一般步驟是先設需要求得點的坐標,然後導出已知點的坐標表示,再將已知點代入已知方程中,整理得到所求點的軌跡方程。第二問求幾何圖形的面積,是用幾何知識分析,簡化求解過程,再求結果。
  • 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求解例題分析,強化練習求根方法
    之前我們講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幾種求解方法,比如直接開平方,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這節課我們具體根據例題,來講解這幾種方法的應用。二、配方法在化成直接開平方法求解的時候需要檢驗方程右邊是否是非負的,如果是則利用直接開平方法求解即可,如果不是,原方程就沒有實數解.
  • 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求解方法,可以整理到筆記本上
    初中階段我們學習了幾種方程,分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其實不難發現,這幾種方程的求解殊途同歸,都是要化成一元一次方程來進行求解。初三我們要學習新的一種方程,一元二次方程,這個方程的求解與以往已經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