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光鄧鋒:未來十年,IT技術、生命科學、網際網路+存在科技創新機遇

2020-12-05 獵雲網

【獵雲網北京】9月21日報導(文/張鵬會)

9月21日,由網易新聞和網易科技主辦的「2018網易未來科技峰會」之「ALL IN時代」在北京舉辦。北極光創投創始人、董事總經理鄧鋒做了《未來十年 科技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的主題演講。

鄧鋒認為,科技的創新不是從技術出發,而是從需求出發,創業者創業一定先要先想出場景。2007年智慧型手機剛剛出現,那個時候誰會想到微信?誰會想到滴滴?智慧型手機已經深刻的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鄧鋒對未來十年的科技創新非常樂觀,在他看來,未來科技發展具有長周期性,低負面風險等特點,未來十年的科技發展可能比過去十年還要快。此外,中國還面臨著諸多挑戰:比如老齡化問題、環境汙染問題、城市治理和國際競爭等問題,都需要科技來創新。

那麼,未來會出現哪些科技創新呢?鄧鋒認為主要分三類:

首先是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相結合為代表的IT技術,包括物聯網、傳感器、晶片科技、IT系統、雲計算、邊緣計算、量子計算等;

第二是以基因組學、蛋白組學、精準醫療為代表的生命科學,比如製藥、設備(診斷設備、從X光到精準定位、癌症放療化療等)。

第三是網際網路和傳統產業的結合: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將會給金融、教育、醫療、零售、物流等領域結合,帶來新的增長機遇。

鄧鋒認為,未來的物聯網將改變城市;未來的醫療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未來教育會改變學習方式;未來的娛樂將會是AI驅動,有強交互,出現新物種;未來電子寵物也會是溫情的陪伴;未來的出行可能是無人駕駛;未來的交流將會是AI跨越語言障礙。

鄧鋒認為,所有的這些科技創新都將在10年左右進入人類的生活。

以下為北極光創投創始人鄧鋒演講實錄,獵雲網整理刪改:

鄧鋒:大家早上好,我剛才聽了前面幾場非常開心,但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內容不太一樣,可能講技術有一點太抽象甚至有的時候有一點枯燥。想像力我覺得挺好但是詩和遠方有時候太遠。我想試圖把大家帶到真的跟姬十三最後一個問題相關,就是從現在往後面看十年那個時候科技是怎麼樣改變我們的生活。為什麼這麼做?

第一是因為我們做創業、創新其實大量的情況不是從技術入手,更多是從需求來看,一個技術跟市場相信結合怎麼樣。所以在做投資、做創業的時候我也鼓勵我的同事、創業家要把場景想出來,任何一個技術未來是一個什麼場景在這場景裡是怎麼用的。我今天就想跟大家想一下十年以後那個時候某一些場景下科技是怎麼用的,我們來構造這場景。

另外一個我們想一下歷史是怎麼發生的?其實為什麼我說十年?就是因為十年以前2007年的時候,如果大家知道剛剛智慧型手機出來的時候,2018年今天智慧型手機是怎麼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當時在2008年的時候有多少人會想到有微信,今天每一個人每一天用微信的時間多少。2008年有沒有想過今天所說的頭條、美團和滴滴恐怕在座的人都沒有想到。大家想到十年時間無線網際網路給人類帶來多大的變化,十年以後會是什麼情況?

有人可能會問沒有那麼樂觀吧,無線網際網路是巨大,但是今天看網際網路創新創業的機會沒有那麼多了,未來可能就不是這樣了。好多人我們跟自己同事也在講無線網際網路、消費網際網路創新的機會在哪?但是如果我們把視野再打開一下,不一定是只是無線網際網路,科技本身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我其實是非常的樂觀,而且我覺得這一種樂觀不是盲目樂觀是基於一些數據也是基於一些判斷,我覺得未來十年的科技真的是更大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比過去十年更多。

有幾個原因,第一個就是,其實如果看一下科技的發展在未來的十年,過去的十年比再之前發展是加速,但是未來十年更加速、更快,如果注意一下像全球最頂尖的科學雜誌,你會發現特別巨大創新的文章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大家沒有想到的事,包括我們知道的像一些甚至過去叫引力波最大的怎麼測量宇宙的,這一些過去都是沒有。2012年左右發現了這一些東西當然短期不會應用到生活中,但是實際上很多的東西,小到冷凍電晶、蛋白質的很多暗物質的發現都出來,這一種會帶來下一波科技的創新。所以科技的發展實際上從過去甚至往前看是在一個加速的周期當中。

第二個就是科技的發展不是一個短周期,有一些人說今年這個熱明年那個熱。但是科技的發展是長周期的事,我們講的事過去十年當中在加速,甚至未來的二十年三十年都是這樣,如果你仔細分析生命科學未來可探索的領域還更多,隨著技術的進步探索的速度在加快。所以這是一個長周期的事,長周期的好處就是今天我們做科技的投資,它不用太擔心說是不是明年、後年就沒了,就拿人工智慧可能某一些時候有泡沫,泡沫不代表這東西不重要,泡沫只是代表今天的價值和它估值不太符合但是未來的方向一定對。就像2000年的網際網路一樣,我們今天站的時點就是十年以前手機一樣。

對中國更有意義的是我們國家現在面臨很多的挑戰,各個方面的挑戰,包括國際上的一些挑戰。其實我自己非常清醒的看到可能解決這一些挑戰的有很多很多的方面,包括過的一些新的採取政策,但是很重要的一條甚至可能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科技創新這一種長周期的,帶來的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帶來中國科技的轉型可能是解決這一些挑戰的最重要的手段或者是最重要的方法、最重要的機會。所以從幾個領域來講我都是對未來十年科技創造、科技創新給我們投資和創業的機會都是非常非常樂觀的。

當然說哪一些方面其實又回到一個,我們不要從技術入手,解決什麼樣的問題這一些問題挑戰在哪。這不是所有的問題,包括農業教育問題可以有很多,我們現在討論的挑戰來說,老齡化對中國的社會我認為三十年四十年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環境的汙染已經是很多年的問題,最近這兩年有一些改善但是有一些地方其實是更嚴重是大家不注意的地方也是需要科技,而且是科技可以解決。城市的治理,像這一種大的城市越來越大有很多城市病全世界都面臨著城市的治理,當然還有國際競爭等等這一些方面整個的增加國際競爭力都是我們現在面臨的科技上面的一些問題和挑戰。

到底哪些技術更重要。我們認為第一個以大數據物聯網加人工智慧所綜合在一起IT行業的革命,帶來的包括從基礎架構、從元器件傳感器基礎架構比如雲的基礎架構,到一些應用比如說消費類還有企業級的,比如說講的邊緣計算、量子計算、分布式存儲、軟體定義等等太多的詞,其實這一些都是跟這相關。整個IT的行業在進行一場深刻的革命從下到上,從晶片級到作業系統到應用所有的都在變化,這根本來自於IoT,就是我們講的物聯網,來自於大數據來自於人工智慧。我為什麼把這三件事放在一起說?大家可能聽到前面講人工智慧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說更重要的是數據而不是算法,而這一種數據來自於,如果你想跟BAT競爭你可能還是要考慮我們有沒有自己的數據,如果沒有自己的數據未來你也很難。自己的數據來自於很多垂直行業,如果有很好IoT就可以有。所以我們做投資也是把三件事放在一起看。

第二塊技術就是叫基因組學、蛋白組學,還有其他的精準醫療的診斷技術為先導的整個生命科學的進展等等太多了,從大家講的癌症、腸道菌群到出生孩子基因病的檢測治療到未來生命的延長、疾病的治療等等都是,這所有的一系列,過去幾年什麼行業最火,包括從新藥發生診斷技術等等健康醫藥生命科學的投資是最火的,創業也是最多的。

當然另外一個就是我們以前講過的網際網路+或者+網際網路,當我們今天不太說這詞的時候,它正在非常深入的改變著我們的傳統一些經濟。應該說這一種新經濟和舊經濟的融合,對整個中國的社會發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我舉幾個例子還是說回到我剛才講的十年以後會是什麼場景?為什麼把它定義在十年。因為三年五年的事今天看的很清楚。太遠的事可能大家都會想說這未來能不能替代人機器人能不能替代人人工智慧能不能替代人,我們說十年都是大家能看得到到那時候你在生活當中某一個階段科技什麼改變。可能有一些大家知道,有一些不太清楚。

我就拿同IoT、大數據、物聯網舉一個例子,剩下的例子跟你生活更相關的。比如說我們投資這一家公司叫(Sensoro)就是做一個智能的消防煙霧報警器這是貼在牆上,不需要做任何的工程,它的特點是我可以把所有的包括商超、小的餐館、卡拉OK、醫院、養老院、家庭、辦公樓全都每一個房間貼這麼一個傳感器,這傳感器貼好了全國聯網,當有報警的時候,當然報警根據煙霧、根據溫度的變化它防誤報的東西,它知道這報警器是真報還是假報,電池沒了都會報,但是一旦有真的報迅速在幾個毫秒之內就會有電話自動的打大包括業主、包括物業包括消防管理人。如果有反應就是你趕緊去採取措施,如果沒有他會迅速升級全國聯網,在中國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發生這一種事。

不僅如此如果你一樓報警有一些地方是不知道的,一樓報警馬上通知十樓,大家知道發生過火災的地方,往往是煙霧起來了以後樓上跑不下來,一樓報警馬上通知十樓的人迅速撤離,消防人員到了現場的時候迅速告訴你哪一條路如果有幾個電梯,哪一可以走哪一條煙霧衝了不能走這一些都是物聯網技術,這一種物聯網技術今天是剛剛開始,它的根本來自於物聯網不僅僅是傳感器也來自於說它能夠就像5G一樣大場景的低功耗長距離的傳輸。

這只是我用今天的消防來做一個解釋這也是很大的剛需。其實很多的方面包括地下的管網,今天中國的地下管網很多了城市建設當中。實際上講海綿城市水起來了水管子漏氣知不知道沒有物聯網布在下面正在剛剛開始,十年以後它可以告訴你說哪個地方要淹了告訴你說哪個地的水質出現問題了,水質的問題不僅僅是地下管道包括城市的河道都會告訴你而且都是實時的告訴你要迅速採取行動。這都在發生這也是剛剛開始也需要時間,甚至某一些領域不需要十年就完成,某一些領域十年並不是技術的原因而是因為城市的原因。

醫療你早上起來發現不太舒服嗓子有一點疼咳嗽,你到樓下的診所社區醫療中心,或者辦公室一個小的診所,用一點唾液抽一小管血就查大是感冒病毒引起的還是細菌引起該不該打抗生素,如果再不舒服可以迅速的告訴你兩個小時、三個小時之後就能告訴你說你是不是可能是有一個早期的癌症,今天都沒有那麼快,今天需要時間。但是今天實際上還沒有那麼準,就是十年以後應該可以這到水平,設備也可以小到部署的社區衛生站裡面。到那時候大家對疾病就像剛才講的癌症就是一個早期、一期二期可以診斷出來,甚至影像看不到的時候X光看不到的時候就可以發現這問題,癌症可以早治治癒率很高。

生的小孩現在已經開使用基因看看有沒有基因病,大家知道無創產前成長非常快以後也會發展很快,但是無創產前各種各樣的單基因疾病包括基因的治療、甚至說未來的生命延長,我們看到的是科學家曉東跟我說2050年出生的孩子可能一半活到100歲以上。大家知道腦中風很難治但是一些科技原因我們所用的支架技術等等進到腦子裡還有更新的技術診斷、檢測給你預防性的治療可以使人的壽命延長,這一些正在發生科技的革命,我們做投資的可以看到它這技術在未來的5到10年應用到實際當中。我想10年以後這一些都是實際的情況。

剛才講教育,教育實際上是一個人工智慧挺難應用的一點,大家知道阿爾法狗用棋譜打敗人,但是什麼時候教會人下圍棋太難了為什麼?沒有數據,其他的下棋我可以下,所以AI在教育當中的應用今天也是剛剛開始或者剛剛有一點萌芽。第一個是現在目前大家看到的線上化的教育和在線教育蓬勃發展。有了在線教育提供了很多數據,這一種以大數據為基礎的強交互是教育往下發展的第一點就是個性化教育,強交互帶來的。對於每一個人節奏不一樣,可以使孩子們在一半的時間內學完整個小學的課程整個教育的效率提高。但是在整個怎麼擴展只是圖譜把這做好?這還是十年之內會有相當的變化但是也許到那時候還是解決不了,特別是交流方式的變化域的方式解決還有一定區別。

大家知道的AR/VR,我可以想像初音,未來不是日本就是有很多的戰隊,就是全息光有自己的特定的嗓音可能是一個站隊在那跳舞唱歌,這就是一個創造性有很多粉絲,這偶像永遠不會老,這事在十年以後肯定會有,而且是在各個行業強交互的新物種都會發生。

更有意思的是智能寵物,大家知道愛博狗索尼做的,沒有智能已經造成了這麼大社會的影響。狗死了老年人陪伴成了很大的心理問題,最後就給狗開追悼會做公墓在日本發生的情況,今天我們會出現帶智能的寵物,你輕輕拍它一下踢它一腳感覺不一樣,你跟它講話能聽出你的語氣,它能看到你面孔心裡是開心還是難受,它能跟你撒嬌,而這一種感情的陪伴加上我們說的一些工具類的需求今天天氣多少、出門別忘了掉鑰匙,但是十年左右的時間一定會發生非常好的寵物。並不是今天的家庭機器人,我個人說情感的陪伴是人最大的需求而這個十年以後會出現很大的爆款,如果做的好你的公司市值也是幾百億美金,而這也是各個方向的創業公司大公司都在往前走,包括對自然語言的理解包括對情感的閱讀,包括很多很多圖像的理解,甚至還可以跟你說如果看護小孩拍出很多照片,每天自動剪輯成一個視頻的日誌,它知道什麼時候取下照片,講話的時候給你錄視頻這全都會自動做,所以你的生活裡不僅僅是這一些,到時候包括我們的食品安全,你在家裡面拿出一根筆來往裡一插就知道這牛奶是不是過期,奶粉有多少三聚氰氨,你去買東西也知道食品的殘留多少水果的甜度是多少。

我講的這一些東西並不是在虛構,技術已經開始走向成熟,五年到十年的時間,商業模式也應該可以解決這一些都可以變為現實,深入到你家庭生活當中這一些都可以發生,而這一些發生都是靠著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包括質譜、光譜等等傳感器都在發生。

我們投了一些自動駕駛,其實智聯網聯車是自動駕駛的一部分,不僅僅看周圍有沒有東西我要不要撞車你還要根據智能出行相關,不到十年全都是物聯網控制。它可以根據流量的多少來改變交通燈,如果你在大望路的華貿上班,你會知道下午五點下班人工控制交通燈,人工控制是非常非常不準確。但是實際上用人工智慧完全做的比人類要好的多,我是覺得十年左右的時間交通燈的控制一定是人工智慧而且是全程連網,這個事技術上也在發生。

所有這一些智能出行車和車之間的對話,十年左右的時間也是有很大的進步,不是說車和車通過機器對話,但是到實際上會有很大的進步,因為5G的網絡會帶來很大的進步。

語言的交流大家現在也能看到出門用一個翻譯器就要行,但是翻譯器是很簡單,到時候語言和手飾都加在一起,把語氣也連在一起,同時交流不僅僅是說點什麼菜的問題,甚至可以做到我該怎麼樣跟你辯論,我該怎麼樣安慰你,我知道你不好我該怎麼安慰你,這個事也是正在發生。

我跟大家講的事並不是說這是一個做夢。我不想講那一些做夢的事,人能不能飛起來,我都說十年左右的時間都可以進入人類生活的事。

相關焦點

  • 北極光創投鄧鋒:十年前沒有微信,十年後科技又將如何顛覆我們的生活?
    原標題:北極光創投鄧鋒:十年前沒有微信,十年後科技又將如何顛覆我們的生活? 9月21日,由網易新聞和網易科技主辦的「2018網易未來科技峰會」之「ALL IN時代」在北京舉辦。在峰會上,北極光創投創始人、董事總經理鄧鋒做了《未來十年,科技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的主題演講。
  • 北極光創投鄧鋒:科技項目不能唯技術論,交叉融合是科技革命的重要特點 | 超級觀點
    作為未來科學大獎的捐贈人,北極光創投創始人、董事總經理鄧鋒在接受36氪採訪時說,當前我們希望營造出一種崇尚科學、尊重科學、認可科學家的氛圍,以此來帶動整個基礎學科在中國的發展。以下為36氪對北極光創投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鄧鋒的專訪:36氪:你是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的捐贈人,也是未來論壇的創始理事,在你的觀察中,未來論壇對於基礎學科帶來了哪些變化?
  • 北極光創投的2018:深耕早期、堅守科技創新
    在PE/VC圈,北極光創投(以下簡稱北極光)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創始人鄧鋒早年在南加州求學的經歷和網際網路創業史,給這家機構增添了一抹矽谷VC的色彩。近年來,在諸多投資機構紛紛調整配置策略,將注意力加速轉向未曾涉及的產業之時,北極光仍保持著不緊不慢的投資節奏,堅守在創立之初即看好的科技創新領域。
  • 北極光創投的2018:堅守科技創新初心 重點布局三大領域
    創始人鄧鋒早年在南加州求學的經歷和網際網路創業史,給這家機構增添了一抹矽谷VC的色彩。近年來,諸多投資機構紛紛調整配置策略,將注意力加速轉向未曾涉及的產業,而北極光卻仍保持著不緊不慢的投資節奏,堅守在創立之初即看好的科技創新領域。2018年是北極光成立的第13年,這家以「成就世界級中國企業家」為投資目標的VC,過去一年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
  • 520,未來青年論壇見!
    「未來青年論壇」,是未來論壇的又一個大動作,旨在集合科學之力,為城市經濟、產業升級掀起科學科技創新熱潮。 2019未來青年論壇將於5月20日在北京昆泰嘉瑞文化中心盛大開幕。 屆時,未來論壇理事、北極光創投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鄧鋒和未來論壇青年理事輪值聯席主席、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先進計算機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包雲崗,以及國內乃至國際眾多青年科學家領袖及創客也會親臨現場,他們將與未來青年論壇一起打造與引領創新創業創投創造的新生態氛圍
  • 馬化騰的提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
    馬化騰的提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 ——咔嚓題記 昨夜,大概凌晨12點左右,沉寂知乎3年多的馬化騰突然在上面提了一個問題,涉及基礎科學:「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
  • 生命科學+醫療健康領域上演的資本熱情,將成就下一個十年增長點?
    雖然疫情陰霾尚未完全散去,港交所及科創版的生物科技上市熱潮卻此起彼伏。 十年磨一劍。新醫改啟動至今,借力於政策、技術、人才的多方面利好,中國醫療健康行業正在邁入快車道。 2020 開年的新冠疫情帶來了許多變數,在變數之外,醫療健康、生命科學再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將宏基因組技術應用於病原感染診斷,「予果生物」獲北極光創投首輪...
    36氪獲悉,予果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予果生物」)已完成北極光創投首輪獨家投資,之後產業基金、金融機構對其持續注資,累計融資近億元。本輪融資將用於開拓和教育市場、擴充團隊、試劑盒報證以及持續投入更多新產品研發。
  • 知乎網際網路十問洞見科技未來,馬化騰首問引發網際網路思潮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0月24日,誰也沒有預料一場關於網際網路未來十年發展的大討論迅速被引爆。知乎「網際網路洞見者」線上活動,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率先發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
  • 生命科學下一個創業機遇點在「神經科學」?|創業大賽決賽現場
    2020年12月20日,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聯合DeepTech舉辦的首屆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深圳光明區文化藝術中心舉行。13家決賽入圍企業現場角逐6大獎項,10多位專業投資機構代表擔任評委助力大獎產生。近期,第二屆生命科學創業大賽也將啟動,未來期望能與所有生命科學領域從業者一道,共建Biotech的創新生態圈。敬請期待!
  • 展望新十年 從EVCARD看科技出行的未來
    「GTM2020全球科技出行峰會-上海論壇」上月在上海召開,本次大會以「展望新十年」為主題。諸多來自行業組織、汽車相關企業、智能產業等嘉賓齊聚,圍繞市場全球化、產業智數化、產品科技化、品牌年輕化四大新時代特徵,共同研討了科技出行產業生態中的熱點話題。
  • 網際網路技術+生命科技,中源協和「生命雲視界」即將重磅上線!
    12月20日,2020(第五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頒獎典禮暨高峰論壇即將在武漢隆重開啟。典禮當天,通過網際網路3D展示技術,重磅打造的創新智慧科技互動平臺中源協和「生命雲視界」將於生命醫學獎官網同步上線。
  • 科技革命給未來教育的機遇與挑戰
    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蓬勃興起,掀起了一場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系統變革,對未來教育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國擁有獨特的教育制度優勢、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堅實的網絡基礎設施以及成功實施大規模在線教育的實踐經驗,具備搶抓時代機遇的先決條件。中國教科院課題組梳理政策文件和理論文章,分析未來教育發展形勢,並提出政策建議。
  • 網際網路科技未來新趨向
    全球疫情衝擊和經濟寒流,阻滯著信息技術領域蓬勃的創新力量,數位化賦能下,萬物互聯,智能製造仍在加速演進。尖端科技賦予了所有事物相互聯繫的能力怎樣喝牛奶更科學?除展覽廳可觀、可感、可觸的「炫科技」外,曾在網際網路發展的幕後工作過的「底層賦能者」「基礎設施探路者」也走上臺前。上億神經元的神經擬態類腦計算機實現仿生嗅覺識別,360全息星圖網絡空間繪圖系統讓網絡攻擊無處遁形,美團AI無人配送方案助推抗災……涉及量子計算、衛星網際網路、人工智慧、高端晶片、5G網絡架構與應用等多個領域。
  • 科技創新: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新機遇
    [摘 要] 當前中國現代化的最大障礙和發展機遇在於農業,農業現代化的根本問題和出路在於農業產業化,根本動力在正在興起的新一輪世界與中國的科技創新、新型工業產業化。中國農業要有新出路,必須充分依靠科技創新。 [關鍵詞] 農業產業化;科技創新;OTO模式 [中圖分類號] D63 [文獻標識碼] A 當今的時代是「世界農業產業化的時代」。
  • 君聯資本王俊峰:未來十年是中國創新藥的黃金十年
    「未來的十年是中國創新藥的黃金十年。這點我很堅信。」近日,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王俊峰接受澎湃新聞的採訪,就中國創新藥的發展和醫療健康領域的發展趨勢及投資邏輯分享了看法。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  王俊峰「未來的十年是中國創新藥的黃金十年。
  • 生命科學領域創業的「危」與「機」|28位重量級評委公布!
    當前,全球各國都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抗疫」挑戰,人類翹首以盼疫苗研發的實質結果,生命科學領域創業機遇,可以說是「危」與「機」並存。在下滑的經濟形勢下,創業公司面臨嚴峻的現金壓力,投資人出手亦更加謹慎,生命科學領域企業是否也是如此?這個領域的創業者需要具備哪些特質?
  • 看懂未來十年AI晶片趨勢!GTIC 2020 AI晶片創新峰會成功舉行
    看懂未來十年AI晶片趨勢!GTIC 2020 AI晶片創新峰會成功舉行2020年12月04日 09:252020年備受期待的AI晶片創新峰會——GTIC 2020 AI晶片創新峰會在北京成功舉辦!這場峰會在中國光學工程學會舉辦的2020第十二屆光電子產業博覽會同期進行,由智一科技旗下智東西發起主辦。
  • 清華發起的香山科學會議「能源網際網路:前沿科學問題與關鍵技術...
    清華發起的香山科學會議「能源網際網路:前沿科學問題與關鍵技術」研討會在京召開清華新聞網4月23日電 4月21-23日,由清華大學發起的香山科學會議「能源網際網路:前沿科學問題與關鍵技術」學術討論會在北京香山飯店召開。
  • 量子科學,未來十年最大變量
    《彭博商業周刊》邀請到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朱嘉明教授,在彭博2020年年會上發表題為「量子科學,未來十年最大的變量」的主題演講。本文系朱嘉明教授根據演講記錄所做的修訂文本,現在授權發表,以紀念120年前量子物理學家們改變歷史的偉大時刻。兩年前的2018年12月,朱嘉明在北京組織了「區塊鏈和數學」會議,量子計算是其中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