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物多樣性】十年前的承諾 人類食言了

2020-11-30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10年前,國際社會在日本名古屋通過了未來十年的生物多樣性戰略計劃,並設立了20項生物多樣性目標,希望通過各國有效行動,制止生物多樣性喪失。10年後的今天,這些目標完成得怎麼樣?聯合國15日發布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報告,20個項目中,除6個「部分達成」外,其他都沒有達成,自然界正在遭受嚴重苦難,局勢正在惡化。

  20項目標中,只有防止物種入侵、維持現有保護區等6項目標部分實現,可持續生產和消費、減少汙染等14項目標沒有實現。報告顯示,生物多樣性情況日益嚴峻,2011年到2016年,全球生態足跡保持在生物承載力的1.7倍左右,也就是說,需要「1.7 個地球」來再生我們使用的生物資源。

  以亞馬孫地區為例,2019年去森林化達到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11日發布衛星數據顯示,僅在今年8月,亞馬孫雨林就有1359平方公裡的森林消失。 

  格陵蘭島巨型冰蓋從冰架脫落

  人類的活動,正在改變賴以生存的地球。研究人員14日稱,過去兩年內,一塊面積為113平方公裡,比巴黎市還大的巨型冰蓋,從格陵蘭島東北部冰架上陸續脫落。 這是北極現存的最大面積冰架,近20年時間裡大約已損失160平方公裡。近年來北極升溫顯著,已經高於全球平均水平。《自然》雜誌去年12月發表研究稱,格陵蘭島冰蓋融化,導致海平面在20多年間上升了1.1釐米。 

  大西洋本年度颶風命名即將用盡

  全球變暖,也反過來改變人類的生活。當地時間16日清晨,二級颶風「莎莉」在美國南部阿拉巴馬州沿岸登陸,引發「災難性洪水」,街道變成河流,房屋被毀壞,水深最深處達1.5米,當地居民不得不離家避難。 

  世衛組織給每年的大西洋颶風季都準備了21個名字,今年截至目前已經用掉了20個,馬上面臨「命名荒」。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近期的一項研究認為,全球變暖導致更強烈風暴的因果關係,存在95%以上的確定性。在過去40年中,全球主要熱帶風暴的發生概率上升了6%。 

  美國山火致嚴重汙染 煙塵飄到歐洲

  全球氣候變化,誰都不能獨善其身。美國西部地區的山火已經持續了數周。歐盟哥白尼大氣監測局的專家16日稱,美國西海岸山火燃起的濃煙「甚至在8000公裡之外的歐洲北部地區都能觀測到」。加州自然資源官員表示,近年來加州氣溫升高,氣候變化是導致山火肆虐的主要因素。

  世界最大溼地瀕危物種遭威脅 

  環境的惡化,也在威脅著物種的生存。位於南美洲的潘塔納爾溼地,今年發生了創紀錄的火災,過火面積達十分之一。這裡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擁有包括像美洲豹這樣的瀕危物種在內的4700多個動植物物種。聯合國報告顯示,2000年以來,地球生命力指數總體下降近三分之一,全球近四分之一的物種瀕臨滅絕,約三分之一的魚類被過度捕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執行秘書伊莉莎白·馬魯瑪·穆雷瑪警告說:「當前生物多樣性的喪失速度之快在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人類如果繼續以不可持續的方式開發利用自然,那麼也難保自身的安全。」

相關焦點

  • 歐舒丹品牌承諾 保護生物多樣性 實現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
    保護生物多樣性是歐舒丹品牌承諾之一。品牌創始人Olivier Baussan奧利維埃·博桑先生,發現植物的活性成分與其生產的環境、採集的過程有著很大的關係,於是提出了承諾保護大自然與可持續發展的計劃。品牌先後建立了「薰衣草關愛項目」,「甜扁桃樹保育計劃」及「臘菊有機種植計劃」,並承諾到2025年,保護1000多種當地植物,持續為維護南法地中海區域生態環境做出貢獻。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之際,歐舒丹呼籲人類尊重與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保護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保護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 2020-05-24 0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聯合國最新報告給全球近十年生物多樣性保護打了「不及格」
    據《科學》報導,近日,一份生物多樣性報告給了世界各國一個不及格的分數。聯合國新發布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認為,世界尚未達到10年前設定的保護自然的目標。「警燈在閃爍。我們必須認識到,地球正處於緊急狀態。」
  • 朝著「一個星球」邁進 多國首腦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議題
    「在這周一召開的第四屆『一個星球』峰會上,至少有50個國家承諾在未來10年內保護地球上30%的土地和海洋,以阻止物種滅絕和解決氣候變化問題。」 1月11日,旨在保護世界生物多樣性的全球峰會「一個星球」召開。
  • 綜述:第四屆「一個星球」峰會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
    峰會從保護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促進生態農業、為生物多樣性融資以及保護人類健康、物種和熱帶森林四個方面,就保護生物多樣性凝聚共識並落實相關承諾,為今年在中國昆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上達成「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創造條件。第四屆峰會倡議者、法國總統馬克龍在開幕式致辭說,舉辦此次峰會的目的是要讓全球攜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承諾和行動得以加強。
  • 我們人類為什麼要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人類要保護動物植物的多樣性,要儘早,等到無法挽回的時候就晚了。保護動物保證它們的多樣性有重要的意義的。生物的多樣性指的是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物種的多樣性以及遺傳的多樣性。這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影響到國家與地區的發展,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是保護生物的基因、物種以及生態系統。
  • 專家談|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中國智慧
    《戰略計劃》的總目標是:採取有效和緊急的行動,在2020年以前制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以確保在2020年之前,生態系統有復原能力並繼續提供主要服務,從而能夠保障地球生命的多樣性,為人類福祉和消除貧困做出貢獻。
  • 「保護和恢復生物多樣性符合我們的利益」
    日前在巴黎舉行的第四屆「一個星球」峰會上,與會各國政要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就全球氣候環境治理提出多項倡議、作出具體承諾,共同推動國際社會採取行動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為今年在中國昆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上達成「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創造條件。
  • 李克強:要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地方政績考核
    以下是講話全文:  在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李克強  2010年,聯合國大會把2011—2020年確定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國務院成立了「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中國國家委員會」,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中國行動方案》和《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
  • 國科大博士生導師魏輔文院士團隊提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天人...
    為實現《公約》三大目標:生物多樣性保護、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資源及惠益分享,2010年各締約方於日本愛知縣通過了《2011-2020年生物多樣性戰略計劃》。該戰略計劃包含「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2050年願景以及被稱為「愛知目標」的20個具體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 然而,根據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最新發布的權威報告顯示,全球生物多樣性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喪失。
  • 地理熱點 | 從長江白鱘滅絕看生物多樣性保護
    十年前,2009年,IUCN對白鱘物種瀕危等級的評估結果是「極危」。   但十六年來,白鱘始終未在漁民和科學家們的苦苦搜尋中現身。2003年大年初一,中國水產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科學家最後一次救助一條白鱘、放生並跟蹤。但隨後,船觸礁,被放生白鱘的電波信號也消失。   沒人能想到這可能是人們最後一次發現白鱘。失去這一條魚,也失去了整個物種。
  •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保護生物多樣性迫在眉睫
    中新社聯合國9月30日電 (記者 馬德林)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30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多位與會人士強調生物多樣性正遭破壞,呼籲各國立即行動,加大保護力度。此次會議由第75屆聯合國大會組織召開。無論是從道德角度、經濟角度,還是生存角度,都有理由保護生物多樣性,「人類在這顆星球上的存續,取決於我們保護自然界的能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生態破壞並不純粹是環境問題,它涵蓋經濟、健康、社會正義等多方面,甚至會影響地緣政治。正在威脅人類健康的新冠肺炎就是生態平衡破壞的後果之一。
  •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發布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
    報告指出,雖然在2010年啟動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行動,提出了在2020年底應實現的20個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以促進生態系統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然而這些目標均未全部實現,只有其中的6個目標(目標9、目標11、目標16、目標17、目標19和目標20)被評估為「部分實現」。
  • 保護生物多樣性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2020年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
    ,深入普及生物多樣性知識,廣泛宣傳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意義,提高社會各界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為全社會關愛生物多樣性營造良好氛圍,推進我市「一谷一城」建設,白山市生態環境局向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做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宣傳者。
  • 保護生物多樣性需要一個大轉折
    《愛知目標》提出10周年,生物多樣性保護進展如何?  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讓更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們重新審視人與野生動物、人與自然的關係,這也使得「生物多樣性」「野生動物保護」等成為今年的「熱詞」。  那麼,在生物多樣性成為「熱詞」之前各方的進展如何?
  • 景觀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目前人類活動通過直接或間接作用,對種群、生態系統等各層次生物系統均造成巨大影響,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物種絕滅早已不是自然界正常演化過程的結果。因此,生物多樣保護應特別重視另一條「Top-down」的研究途徑,這種途徑將人為幹擾看作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因素,強調人為幹擾下景觀格局的改變對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的影響,並據此制定相應的生物保護戰略,這正是景觀生態學所側重的研究途徑。
  • 教師招聘生物面試備考——《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教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1.舉例說明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其原因。2.能描述出所熟悉的珍稀動物的生存現狀。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參與「辯論和協商怎樣保護白頭猴」的活動,提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探究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培養學生自覺保護和宣傳有關保護措施的意識,提高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二、教學重難點重點:1.探究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其原因。2.有關「辯論和協商怎樣保護白頭猴」活動情況。
  • 社會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政策研究
    生物多樣性保護日益受到人類的共同關注,各國均有責任保護本國的生物多樣性並以可持久的方式使用它們。要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持續利用的目標,必須依靠社會公眾的支持和參與。社會公眾參與可區分為社會參與和公眾參與兩種方式。
  • 保護生物多樣性,環保在行動
    保護生物多樣性,環保在行動 2020-05-22 2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郴州市林業局: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
    保護生物多樣性倡議書廣大的社會各界朋友們:生物多樣性提供了地球生命的基礎,是人類一切社會活動的物質基礎,沒有生物,我們就無法生存。但是,隨著人類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物資源卻遭到了過度的開發和利用。目前,生物多樣性正遭受全球範圍內的破壞,生物物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減少,環境汙染、氣候變暖、大氣臭氧層變化等生態災難離我們並不遙遠。據預測,到2050年,地球上的物種將有四分之一陷入滅絕的境地。生物鏈一旦斷裂,將直接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警鐘已經響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工作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