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發布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

2021-01-13 世界林業動態

綜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環境署、國際溼地公約等機構網站2020年9月15日消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當日發布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GBO-5)報告,針對全球自然狀況進行了權威性的概述。該報告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定期發布的旗艦出版物,通過分析總結生物多樣性狀況和趨勢的最新數據,提出進一步實施公約的方向和方式。

《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報告基於一系列指標、研究、評估報告和各國實施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報告,對全球實現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的進展情況進行了總結,並基於國家報告,總結了《2010-2020年生物多樣性戰略計劃》實施取得的成功和面臨的挑戰。報告指出,雖然在2010年啟動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行動,提出了在2020年底應實現的20個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以促進生態系統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然而這些目標均未全部實現,只有其中的6個目標(目標9、目標11、目標16、目標17、目標19和目標20)被評估為「部分實現」。

雖然未能成功實現這20個目標,但報告也指出,實際上幾乎所有國家都採取了相應舉措保護生物多樣性,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全球生物多樣性惡化的趨勢。並且,這十年間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如毀林率下降、越來越多的島嶼免受外來入侵物種侵擾、人們對生物多樣性及其重要性的認識有所提高等。不過,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全球生物多樣性狀況仍在惡化,資金不足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的重大挑戰。據悉,每年用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的資金僅為780億~910億美元,遠低於全球上千億美元的資金需求。

報告呼籲人們改變舊習,為此提出了8個轉變以扭轉環境惡化趨勢,恢復生態系統及減少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負面影響,並且特別強調要運用聯合國提出的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將其作為響應氣候變化的最有效舉措之一。這8個應實現的轉變包括:

1.土地和森林的轉變:保護完整的生態系統,恢復生態系統,停止並扭轉退化趨勢,並採用景觀空間規劃方法來避免、減少和減緩土地利用變化。

2.可持續農業的轉變:利用農業生態及其他創新性方式,重新設計農業體系,提高農業生產力,同時將農業生產對生物多樣性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3.可持續食品體系的轉變:促進可持續、健康飲食,強調食物特別是素食的多樣性,對肉類和魚類的消費要更加節制,同時在食品供應和消費中大力減少浪費現象。

4.可持續漁業和海洋的轉變:保護並恢復海洋和沿海生態系統,重建漁業並加強海水養殖及其他海洋利用的管理,保證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高海洋食物安全和民眾生計。

5.城市與基礎設施的轉變:採用「綠色基礎設施」,在建成景觀中保留自然空間,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減少城市和基礎設施的生態足跡。

6.可持續淡水的轉變:採用綜合性方法,保證自然和人類所需要的水流量,提高水質,保護重要棲息地,控制入侵物種,保證水體的連通性以促進淡水系統的恢復。

7.可持續氣候行動的轉變:採用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以最快速度逐步放棄化石燃料的利用,以減小氣候變化的影響,積極實現生物多樣性及其他可持續發展目標。

8.向包含生物多樣性的「一體化健康」的轉變:採用綜合性方式管理生態系統,強調農業、城市生態系統及野生動植物利用相協調,推動形成健康的生態系統,並以此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指出,在全球緩慢走出新冠疫情的影響之際,該報告提出的8個轉變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恢復的機會,他強調利用更加綜合協同的方法來解決全球面臨的兩個重大挑戰,即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為此,報告指出,各國政府需要進一步擴大國家行動和承諾,支持新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調動所有必須的資源,創造有利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環境,並強調各國需要在制定重大決策過程中考慮生物多樣性問題,並將其納入各經濟部門的具體政策中。

據悉,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的主要發現將會提交至9月30日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峰會將強調生物多樣性退化為人類帶來的危機及加快採取行動促進生物多樣性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目前,2021-2030年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新目標正在商議之中,計劃將於2021年5月在中國昆明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中予以提交審議。


相關焦點

  • 最新: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資料已上線,須待正式發布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UN CBD)科學、技術和工藝諮詢附屬機構第二十四會議(SBSTTA-24)與執行問題附屬機構第三次會議(SBI-3)的系列網絡預備會議將於下周即9月15日至18日舉行,其中舉世矚目的一項重磅發布,是在9月15日發生的聯合國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GBO-5)的最終出爐
  • 聯合國報告:生物多樣性持續喪失增加疾病傳播風險
    聯合國15日發布的一份有關生物多樣性的報告指出,全球最近10年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未能達成目標,環境持續惡化正在增加疾病從動物傳播給人類的風險。由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發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報告指出,全球在2010年擬定的20個原定於2020年實現的保護物種和生態環境的目標中,除6個「部分達成」外,其他均未達成。
  • ...後生物多樣性展望」部長級在線圓桌會的發言 | 通往昆明COP15之路
    會議圍繞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全球治理開展深入對話和交流,進一步凝聚各方共識,為將於9月30日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助力。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秘書處、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與政策平臺(IPBES)、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全球青年生物多樣性網絡」等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代表在線或以錄製視頻方式參會。COVID-19大流行使全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會標發布
    本報訊 記者楊劼報導 1月9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會標在北京發布。標識以大熊貓、身著民族服裝的小女孩、梅花、蝴蝶、浪花等不同元素組成一滴「水滴」,也是一顆「種子」的形狀,表達出生物多樣性公約的2050年願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球共建生態文明的願望;標識運用甲骨文作為設計背景,由山水林田草、花鳥蟲魚等文字組成,體現了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        2020年10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將在雲南昆明召開。
  • 活動回顧 | 生物多樣性公約與海洋保護
    2020年12月10日,在海因裡希·伯爾基金會(德國)北京代表處的支持下,創綠研究院舉辦了「《生物多樣性公約》與海洋保護」的線上分享會,同時也發布了創立綠研究院的知識產品,《海洋與生物多樣性公約》速讀材料的正式版。世界經濟論壇海洋行動之友的中國項目負責人謝茜主持了這次活動。
  • 外交部:期待《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為全球生物多樣性...
    有記者提問: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今年9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0年設定的「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全球僅「部分實現」了20個目標中的6個,沒有一個目標「完全實現」。中方認為主要原因是什麼?目前,各方正就「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草案進行磋商。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的主辦國,中方對推動達成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有何設想或考慮?
  • 雲南:全力辦好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
    雲南:全力辦好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雲南省籌備工作等。會議指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是我國舉辦的一次重要多邊主場外交活動,是宣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就的重大契機,是展示負責任大國形象和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的重要平臺。
  • 生物多樣性公約
    序 言轉自搜狐  締約國,轉自搜狐  意識到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價值,和生物多樣性及其組成部分的生態、遺傳、社會、經濟、科學、教育、文化、娛樂和美學價值,轉自搜狐  還意識到生物多樣性對進化和保護生物圈的生命維持系統的重要性
  • 生物多樣性保護 • 專家談丨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展望:以國家目標推動落實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
    2021年5月,《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在雲南昆明舉辦。COP15將制定「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下簡稱「2020後框架」),描繪未來十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藍圖,國際社會將此視為解決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問題的歷史性機遇。回顧全球生物多樣性進程,無論是《公約》COP6通過的2010年目標,還是COP10通過的2020年目標,全球層面上未能實現上述目標的最核心問題在於執行。
  • 郵眼看世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正式生效27周年
    #百家故事#12月29日,是《生物多樣性公約》正式生效27周年。《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是一項保護地球生物資源的國際性公約,於1992年6月5日,由籤約國在巴西裡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於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常設秘書處設在加拿大的蒙特婁。
  • 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會標發布
    1月9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與《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下簡稱《公約》)代理執行秘書伊莉莎白·穆雷瑪女士,在京共同發布
  • 專家談|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中國智慧
    ,隨著近期《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第5版)的發布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的召開,以及中國將主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等一系列信息的爆棚,生物多樣性議題被推向一個新的高峰。基於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於2019年發布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報告》,並基於對全球範圍內實際取得的成功進展和面臨的挑戰的實際評估,《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於2020年9月發布了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對《戰略計劃》的執行進度做出了客觀評估。
  • 聯合國環境署:全球生物多樣性對人類意義重大
    新華網奈洛比5月22日電(記者宋晨郭倩)聯合國環境署淡水和海洋生態環境政策實施司負責人傑奎琳·阿爾德日前表示,當今全球生物多樣性正面臨嚴峻挑戰,人類應尋求可持續發展道路,在保護全球生物和生態環境的同時,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同步發展。
  • 生物多樣性保護 • 專家談丨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展望:以國家目標推動落實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
    2021年5月,《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將在雲南昆明舉辦。
  •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保護生物多樣性迫在眉睫
    中新社聯合國9月30日電 (記者 馬德林)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30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多位與會人士強調生物多樣性正遭破壞,呼籲各國立即行動,加大保護力度。此次會議由第75屆聯合國大會組織召開。75屆聯大主席博茲克爾在開幕式上說,生態系統退化、不可持續的農業生產方式和自然資源開採,正給全球生態系統帶來嚴重壓力。無論是從道德角度、經濟角度,還是生存角度,都有理由保護生物多樣性,「人類在這顆星球上的存續,取決於我們保護自然界的能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生態破壞並不純粹是環境問題,它涵蓋經濟、健康、社會正義等多方面,甚至會影響地緣政治。
  • 聯合國最新報告給全球近十年生物多樣性保護打了「不及格」
    據《科學》報導,近日,一份生物多樣性報告給了世界各國一個不及格的分數。聯合國新發布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認為,世界尚未達到10年前設定的保護自然的目標。「警燈在閃爍。我們必須認識到,地球正處於緊急狀態。」
  •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解析及未來展望
    1992年6月5日,在巴西裡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了關於地球環境保護的三大公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防治荒漠化公約》,被稱為「裡約三公約」。其中,《生物多樣性公約》是一項保護地球生物資源的國際公約,旨在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及其組成部分、公平合理地分享由利用遺傳資源而產生的惠益。2016年3月,國務院批准我國申辦COP15大會。
  • 學習浙江經驗推動雲南高質量發展 全力辦好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
    學習浙江經驗推動雲南高質量發展 全力辦好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雲南省籌備工作等。會議指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是我國舉辦的一次重要多邊主場外交活動,是宣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就的重大契機,是展示負責任大國形象和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的重要平臺。
  • Basile van Havre談COVID-19、線上籌備2020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
    《生物多樣性公約》(CBD)不限成員名額工作組聯合主席之一Basile van Havre近日在線安靜地更新了工作組截至2020年12月的工作進展,圍繞籌備制定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工作活動,並通過個人社交媒體做了分享。
  • 202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
    就在我們為2020年「生物多樣性超級年」被新冠肺炎大流行擾亂,而不禁期待得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BD COP15)改期何時之時,4月21日,綠會國際部收到了來自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UN CBD)代理執行秘書伊莉莎白·姆雷瑪的致信,通知已經正式確定了一個月之後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