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學》報導,近日,一份生物多樣性報告給了世界各國一個不及格的分數。聯合國新發布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認為,世界尚未達到10年前設定的保護自然的目標。
「警燈在閃爍。我們必須認識到,地球正處於緊急狀態。」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生物多樣性研究員Andy Purvis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正在失去生物多樣性,這對人們的健康、繁榮和福祉有非常現實的後果。」俄勒岡州立大學海洋生態學家Jane Lubchenco說。
但報告總結認為,現在人們還有時間阻止甚至逆轉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但需要農業、工業和其他人類活動有迅速的、實質性的變化。
201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的196個成員國達成了20項保護動植物的目標,即「愛知縣生物多樣性目標」。每隔幾年,CBD就會根據國家報告和其他來源評估進展情況。
當然,新評估發現了一些可圈可點之處。例如,在有良好管理計劃的國家,漁業正變得更加可持續;越來越多的島嶼上,入侵物種正在被消滅。最令人鼓舞的是,保護區的範圍已經大幅上升,分別佔陸地的15%和海洋的7%,但這些數字仍低於17%和10%的目標。「迄今為止,只有2.5%的海洋得到了高度保護。」Lubchenco說。
各國報告認為,儘管並未達到「愛知縣生物多樣性目標」,但它們正在實現平均34%的自身目標,並在提高保護意識、培養研究能力和創建保護物種的策略方面取得進展。但報告認為,這是遠遠不夠的,一些指標甚至往錯誤的方向發展。例如,雖然全球殺蟲劑的使用相對平穩,但許多國家卻增加了對傳粉昆蟲有害的化學物質的使用。同時,不斷增長的能源和材料消耗,以及新農場、公路和大壩建設對生物棲息地的破壞,抵消了這些進步,導致生物多樣性繼續減少。
「在解決根本問題之前,情況不會有太大改變。」阿根廷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生態學家Sandra Díaz說。研究者希望,這些發人深省的結論能激勵各國在2021年5月的會議上拿出更多進展和方案,以制定203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新目標。
(原標題 近十年生物多樣性保護「不及格」)
【來源:中國科學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