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輻射最大?胡扯!專家稱「民間檢測」缺乏科學依據

2020-12-06 搜狐網

  文/本報記者任荃

  在Google上鍵入「鍵盤輻射」,0.2秒後跳出85100條檢索結果。粗粗瀏覽,「鍵盤輻射,敲響健康警鐘!」、「電腦輻射傷害最大在鍵盤」、「站在輻射的問題上選鍵盤」等帖子比比皆是。點擊進入閱讀正文,有關「鍵盤輻射最大」的描述更是「證據確鑿」:鍵盤1000伏特/米(電磁輻射的通用計量單位)、滑鼠450伏特/米、屏幕218伏特/米、主機170伏特/米。莫非鍵盤真的就是被人忽視的電腦輻射汙染源?

  記者的這個疑問被專家「笑話」了。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電磁兼容重點實驗室業務主管林志煌說,即便都是鍵盤,不同廠商的產品所產生的電磁輻射也不同。將鍵盤、滑鼠、屏幕、主機四種不同電腦部件放在一起做比較,本身就不是科學態度。更何況,從理論上講,耗電量越大的電子產品產生電磁輻射的機率越高。在鍵盤、滑鼠、屏幕、主機四者之中,顯然是主機和屏幕更耗電。

  那麼,網上盛傳的檢測數據又是如何得來的呢?林志煌推測,這可能是某些對電磁輻射問題感興趣的大學生私下檢測的結果。他告訴記者,在一些電子商場,大學生很容易買到測試電磁輻射的簡易量表,它的前端是塊海綿體,內置一個小型感應器。一旦測量者無法對鍵盤、滑鼠、屏幕、主機的測量距離做到「一視同仁」,得出的結果將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要知道,就電磁輻射來說,1000伏特/米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量級,怎會出自小小一塊鍵盤?」林志煌的解釋徹底為鍵盤「洗」清了「罪名」。

  儘管有關電磁波是否會傷害人體腦電波的爭論,國際上尚無定論,但林志煌提醒消費者,購買電子產品一定要認準「3C」標誌。這一標誌表示,該產品所產生的電磁輻射符合國家標準。對於電腦前放上一盆仙人掌就能減少輻射的「民間妙方」,林志煌則不敢苟同:「除非你在面前放一塊鐵板將電磁波反射回去,否則只能是自欺欺人。」

相關焦點

  • 傳仙人球能夠防電腦輻射 專家稱並沒有科學依據
    網友:仙人球防輻射,真的假的?  近日,網友「清心雅士」在豆瓣發帖《聽說仙人球可以防輻射,不知道真假》。帖子裡說,沙漠裡只有仙人球可以生長,除了耐旱,還因為它能充分吸收陽光中紫外線的輻射。
  • 專家:缺乏科學依據
    專家:缺乏科學依據 2012年12月17日09: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 專家回應「火山灰酸雨」 稱無科學依據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然 今日(4月22日),網絡瘋傳的一則消息稱,由於歐洲火山爆發,造成了750年一次的酸雨,請不要淋雨,以免造成皮膚癌。對此,專家回應稱,根本不必恐慌,在沒有具體觀測資料、數據公布的情況下,有關「火山灰酸雨」的流言,沒有科學依據。
  • 專家闢謠:朋友圈傳檯燈輻射危害最大?
    文章稱檢測發現檯燈輻射最大  點開一看,原來文章中用了一種測量器檢測了冰箱、檯燈、電視機、電吹風、微波爐等日常用品的輻射值,結果發現檯燈檢測出來的數據遠遠大於其他電器,甚至是我們通常認為輻射最大的微波爐的2000倍,於是乎,「輻射之王」的名號就這麼安在了檯燈上。看到這裡,著實讓不少看了文章的人很擔心。
  • 「小分子團水更易吸收」缺乏科學依據
    「小分子團水更易吸收」缺乏科學依據  水喝到胃裡結構會變化,況且細胞膜也不是一味擋大放小  小分子團水概念的興起與我國廣西巴馬這個長壽地區有很大關係。有人說巴馬地區的人之所以多數長壽與他們長期飲用當地的小分子團水有關。
  • 網傳坐飛機紫外線輻射是地面7倍 專家:無依據
    「高空紫外線輻射異常強烈。因此,在搭乘飛機時如果能將遮光板關閉,可以減少一半以上的輻射。」昨天,微博上一個有關乘機健康的帖子廣為流傳。記者向航空公司的醫生求證後獲得了肯定答案。不過,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周志俊表示,十多年前,也曾經流傳過「乘一次飛機受紫外線輻射危害相當於20次X線照射」的說法,是缺乏科學依據的。
  • 仙人掌可防電腦輻射? 專家:沒有任何依據
    專家指出,仙人掌能夠抵擋陽光和紫外線,但目前還沒有研究報告可以證明仙人掌能吸收電腦輻射。在電腦、電視旁擺盆仙人掌能吸收輻射,減少對身體的傷害,無任何科學依據。  花商:仙人掌能夠吸收電腦輻射  9日,記者在潁河路農貿市場北門遇到兩名賣花的,他們在三輪車上擺放的仙人掌、仙人球旁,豎起一個紙牌,上寫著「吸收電腦輻射」。
  • 印度「牛糞晶片」約12釐米長,真能阻擋輻射,有什麼科學依據?
    印度真是一個神奇國度,一直把牛全身看成是寶,這其中也包括了牛糞和牛尿,牛糞成為他們所謂的「補品」,牛尿成為他們所謂的「藥品」,近日,印度一家成立僅一年的RKA公司推出了「牛糞晶片」,由牛糞打造而成,一塊長約12釐米,寬約10釐米的四方形晶片,該公司稱牛糞晶片最大作用是能夠抗手機輻射
  • 專家:如有超量輻射或致疾病
    經海關檢測,該「能量石」輻射超標,其具備的放射性核素確定為致癌物。12月2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電商平臺上看到,不少賣家售賣有醫療功效的「能量石」,宣稱賣家宣稱,用「能量石」泡水喝能溶脂解毒、治痛風。對於使用「能量石」是否會受到放射性物質的風險,兩位賣家均拒絕回應。 那麼,「能量石有醫療作用」是否具備科學依據?
  • 專家:閆麗夢病毒來源報告沒有科學依據
    10月8日,閆麗夢在網上發表研究報告稱,新冠病毒病毒系人工合成,是中國科研人員放出來的一種「不受限制的生物武器」。該報告迅速遭到病毒學家批評。》稱,「這篇論文的發現沒有科學依據」,報告不可信。美國專家認為,這兩份報告都不可信。卡耐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病毒學家基沙娜·泰勒(Kishana Taylor)說,第一份報告對病毒的遺傳數據「充滿了矛盾的說法和不合理的解釋」。
  • 專家: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專家: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在很多恐怖片或者恐怖小說裡,都會有關於鏡子的場景或描述,把一個普通的人置身於鏡子前,再營造一種非常經常而驚悚的氛圍,鏡子會讓這種效果加分,更顯得可怖。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有關於鏡子的迷信的,比如半夜起來不要照鏡子,有人去世了的家裡也是不能擺放鏡子的、如果床的對面放著鏡子的話,要是晚上睡覺醒來很是容易嚇到自己。
  • 工商部門:漸進多焦點鏡片能治療近視缺乏科學依據
    當前社會上宣傳的漸進多焦點鏡片能夠治療近視的說法缺乏科學依據。福州市倉山區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表示,當前社會上宣傳的漸進多焦點鏡片能夠治療近視的說法缺乏科學依據。漸進多焦點鏡片只能起到控制和延緩度數的作用,不能從根本上治療近視。消費者在選用漸進多焦點鏡片時,要到正規的眼鏡店諮詢驗光配鏡人員和查看資料後再做選擇。
  • 專家稱螺旋藻營養等同於野菜 功效無科學依據
    而國內知名藻類專家王全喜及「科學松鼠會」科普作家雲無心的說法更令人吃驚:撇開有沒有重金屬超標不說,保健品公司所宣揚的螺旋藻眾多功效其實並無可靠科學依據。螺旋藻是怎樣的生物雲無心,清華大學生物學碩士、美國普度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現在美國從事蛋白質應用方面的研究,著有《吃的真相》。
  • 有沒有科學依據?
    有沒有科學依據?>關於受傷之後忌食「發物」的話題,從古至今均有提及,在民間廣為流傳,但對於「發物」的定義,並未在經典的傳統醫學典籍中明確說明,而且對於其產生作用的機制也缺乏闡述與證據,在關於海鮮忌口的問題上亦如此
  • 印尼「民間」論文:99%缺乏維生素D的新冠患者死亡,多曬太陽和補充...
    印尼「民間」論文:99%缺乏維生素D的新冠患者死亡,多曬太陽和補充營養能救命  olivia chan • 2020-06
  • 車載GPS被曝輻射超標 專家:不能證明對人有害
    武漢專家釋疑:不能證明對人體有危害  本報訊(記者佘暉) 國家質檢總局抽查發現:12個批次汽車GPS導航產品輻射超標。此事近日被央視等媒體曝光後,引起眾多車主對GPS導航儀安全狀況的擔憂。昨日武漢兩位專家發表看法,認為這並不能說明GPS產品危害人體健康。
  • 據傳IT男性工作者多生女兒 專家稱不可信
    因為輻射「打擊」帶「Y」染色體的精子,所以IT爸爸們更容易生女兒——這種說法靠譜嗎?專家們表示,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科學實驗來支持這個結論。  IT爸爸七八成概率生女兒?  從事IT行業的男性工作者,生女兒的比較多——這並不是很新的說法,但是隨著龍年生育高峰的到來,這個說法又在網上引發了大討論。
  • 深喉揭露"復大基因檢測"內幕 是科學還是騙局
    復大基因檢測到底是科學,還是騙局,謎團正在被一點點解開。 早報記者 趙靜 圖  早報記者 周文天  上海復大健康基因檢測產品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大公司」)遭遇外界質疑,卻一直沒有正面回應。
  • 科學認識紫外線輻射
    紫外線輻射透過大氣傷害人們的皮膚。記者走進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對紫外線輻射一探究竟。   紫外線與溫度無直接關係  是不是隨著溫度的走高,紫外線就愈發強大?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沈元芳告訴記者,紫外線與溫度高低並無直接關係。紫外線的強弱取決於太陽的高度角,太陽在空中越高,紫外線輻射水平越高。
  • 神農架「野人之謎」 古人類學家周國興:「神農架有野人是胡扯」
    ,神農架存在「野人」的可能性達到80%,而另一部分專家則通過調研後明確表態,「神農架沒有野人」。那是胡扯。」考察「野人」50餘年 也曾研究外國「野人」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周國興就開始對國內外的「野人」進行考察,幾十年來,我國雲南、新疆、西藏等地都出現過「野人」傳說,周國興也都前往考察,但最終並未發現「野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