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埃蒙斯:這一次總算沒有脫靶

2020-11-24 財新

  新華網倫敦8月6日報導,8年前,4年前,那一幕都在上演著。埃蒙斯是男子50米步槍三姿項目的頂尖選手,也是近兩屆奧運會上最悲情的運動員之一,又到了最後一槍的決定性時刻,全世界都在注視著他。7.6環,這是決賽8名選手80槍中最差的一個成績,卻是埃蒙斯在三次「最後一槍」中表現最好的一次,他沒有重蹈覆轍,一枚銅牌,埃蒙斯不再遺憾。

  埃蒙斯說:「我很高興,最後一槍我非常緊張,擊發的時候手有點顫抖,但具體到什麼程度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知道成績不會太好,後來我看到成績,7.6環,銅牌,我對自己說,還不錯,至少這次打在了靶子上。」

相關焦點

  • 埃蒙斯第三次「習慣性脫靶」 銀變銅是心魔作祟
    昨天,他沒有像前兩次那樣流淚,相反,他微笑了,他已經懂得享受悲劇之美。  再三失準  到手的銀牌變銅牌昔日輝煌誰會記得  埃蒙斯連續三屆奧運會的三次「最後一槍失準」,看起來就像是一齣劇情不斷重複的肥皂劇。
  • 埃蒙斯最後一槍「習慣性脫靶」 好在這回有銅牌
    不過幸運的是,埃蒙斯終究以0.3環的優勢保住了銅牌,沒有完全重演雅典奧運會和北京奧運會兩次在最後一槍將金牌拱手交給中國選手的悲劇。這也給他自己三屆奧運會最後一槍的悲喜劇,畫上了還算圓滿的句號。  對手朱啟南說:「埃蒙斯是名偉大的運動員。在經過兩屆奧運會的劇痛,他能站到倫敦賽場上,比冠軍更值得讓我尊重。」
  • 埃蒙斯 「脫靶」夢魘再現
    在北京奧運會男子50米步槍三種姿勢決賽的最後一輪,遙遙領先的美國射擊運動員埃蒙斯,最後一槍居然打出4.4環,將「到手的」金牌拱手讓給中國選手邱健。  在4年前的雅典賽場上,埃蒙斯出現失誤,在領先的情況下,最後一槍打在其他選手的靶上,痛失本已唾手可得的金牌,中國選手賈佔波也因此戲劇性地獲得那枚金牌。
  • 基因編輯到底會不會脫靶?中國科學家用最新研究給出了解答
    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子50米步槍三姿決賽中,美國選手埃蒙斯遙遙領先,到了要打最後一槍的時候,他已然遙遙領先第二名整整三環。勝卷在握的他屏息凝神開了這一槍,又一次把子彈準確送到了差不多是靶心的位置,然而他的記分牌上卻顯示出一個匪夷所思的成績: 脫靶。
  • 埃蒙斯:從脫靶到4.4環到7.6環 我一直在進步
    昨天的倫敦皇家炮兵軍營,埃蒙斯又一次站到男子步槍三姿決賽場上。身後的觀眾席上最醒目的,是他的妻子卡特琳娜,雅典奧運會銀牌和北京奧運會金牌選手,正是在雅典那次鬱悶的銅牌之旅上,捷克姑娘卡特琳娜在賽後與埃蒙斯邂逅,兩顆失落的心走到一起。當然中國人最熟悉的是,在北京拿到金牌後,卡特琳娜安慰失意丈夫的那一幕。
  • 基因編輯到底會不會脫靶?中國科學家用最新研究給出了解答-虎嗅網
    一槍打在了別人的靶子上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子50米步槍三姿決賽中,美國選手埃蒙斯遙遙領先基因編輯的脫靶和奧運選手的脫靶一樣都是極小概率的事件,但常在河邊走哪能不見鬼,每一次基因編輯操作,本質上都是成千上萬的基因編輯工具對著成千上萬的細胞做了成千上萬次編輯,焉能保證次次不失手呢?奧運選手脫靶最多丟塊金牌,基因編輯脫靶了,丟的沒準就是性命了。
  • sunnee三次射箭巧妙脫靶,賴美雲笑噴,yamy:厲害,網友:高境界
    sunnee三次射箭巧妙脫靶,賴美雲笑噴,yamy:厲害,網友:高境界sunnee原名楊芸晴,出生於臺灣的她是泰國華裔。雖然是個女生,但卻有幾分男孩子的味道,中性風十足。在《超新星全運會》大型的運動會上,sunnee作為海外代表隊,非常認真努力的訓練,而她選擇的射箭讓自己的隊友快要笑瘋了,在比賽的時候,sunnee三次射箭巧妙脫靶。這也是一種高深的境界啊!觀眾視覺的賴美雲笑噴,甚至有一刻都笑出了畫面。
  • Advanced Science | 華中農業大學棉花團隊系統闡述基因編輯脫靶效應產生原因、脫靶評估及降低脫靶的策略
    但CRISPR技術存在的脫靶效應(Off-target effect)依舊是影響CRISPR技術能否廣泛應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如何正確評估、檢測脫靶效應,並提出相應的策略降低脫靶效應是當前基因編輯研究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 Nat Biotechnol:證實CRISPR/Cpf1基因組編輯幾乎沒有脫靶效應
    基因組分析表明Cpf1是高度特異性的,與Cas9相比,只有更少的脫靶切割位點(對LbCpf1而言是6個,對AsCpf1而言是12個),而Cas9能夠切割人基因組上的90多個位點(Fig. 1a)。特別地,在大多數體外脫靶切割位點中,代表脫靶效應的核苷酸插入或刪除(insertion or deletion, indel)發生率低於0.1%,遠低於對應的靶位點上的indel發生率,這提示著這兩種Cpf1蛋白幾乎沒有脫靶效應。作為這篇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KIM Daesik說,「值得注意的是,靶向某個位點的LbCpf1和AsCpf1在整個人基因組中只切割靶位點。」
  • CRISPR技術脫靶效應有了解決之道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12日報導,CRISPR-Cas9技術發明人之一詹妮弗·杜德納參與的研究團隊證實,抗CRISPR蛋白能將CRISPR導致的脫靶效應降低四分之一,其中一種名叫「AcrllA4」的蛋白甚至能將脫靶效應發生率減少4倍,而整個過程中目標位點的基因編輯沒有受到絲毫影響。
  • CRISPR 技術脫靶效應有了解決之道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廣受爭議的最大副作用——脫靶效應有了解決辦法。
  • 「突變優化」消除RNA脫靶活性
    今年3月,由上海科學家主導的研究適時為這項熱得發燙的技術「降溫」——通過新型脫靶檢測技術,研究人員發現,近年來興起的單鹼基編輯技術有可能導致大量無法預測的脫靶。  在此基礎上,團隊又有了新的收穫!記者從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團隊進一步研究發現,脫靶效應會導致RNA突變,且會帶來較強的致癌風險。
  • 世界首次證實單鹼基基因編輯存在脫靶效應
    記者從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獲悉,其團隊與多家機構合作完成的研究,建立了一種在精度、廣度和準確性上遠超越之前的基因編輯脫靶檢測技術,這一技術首次證實:近年來興起的單鹼基編輯技術有可能導致大量無法預測的脫靶,亟須重新審視這些新興技術的風險。這一發現,無疑讓這一新鮮卻又不乏衝動與混亂的領域,必須冷靜下來,更謹慎地對待新技術的應用。
  • 《科學》:GOTI技術可靈敏檢測基因編輯是否脫靶
    > 基因編輯的「子彈」如果沒有命中目標,就會產生脫靶效應,可能會導致諸如癌症等不良的基因變異。
  • 悲情假期正流行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悲情假期具體什麼情況
    悲情假期正在流行,人間慘劇發生地吸引越來越多遊客。旅遊產業又出現一個新興全球性現象:悲情旅遊亦稱黑色旅遊。據悉,越來越多的遊客受到電影、電視劇或新聞的影響,慕名到曾經發生過自然災害和死亡的地方旅行,體驗一種悲情假期。
  • 如何克服CRISPR脫靶效應?
    除了改進GuideRNA的設計,Cas9突變體的出現將進一步降低CRISPR介導的脫靶突變。野生型Cas9具有兩個核酸酶結構域,每一個結構域切割一條DNA鏈。突變其中一個域使Cas9轉變成切口酶(nickase),該酶切割DNA形成單鏈斷裂。
  • 悲情仙女池
    沒有想到的是,山間居然有一個偌大的池塘,水波盈盈,盛滿朝霞和月光,也盛滿諾西人民千百年來的夢幻和暢想。池塘起先沒有名字,就在山間靜靜地泊著,倒映著藍天白雲,也倒映出美人的面龐。年復一年,水波蕩漾如初,飛鳥掠過,漣漪陣陣,微風拂過,弄皺一池柔波。池的存在,人們並沒有在意,池也不言語,任憑春去秋來,草木榮枯。陶淵明筆下的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這兒一應俱全,難道這裡就是世人嚮往的桃花源?
  • 如何解決CRISPR技術的脫靶效應?
    浙大醫學院汪浩教授曾表示,「因為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雖然是比較成熟的基因編輯技術,但可能存在脫靶問題,也就是說具有潛在的風險,並不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這是一把雙刃劍。」因為這些編輯器比CRISPR本身更能控制特定的變化,研究人員並不認為它們會導致脫靶問題。事實上,對於CRISP技術脫靶效應是否有解決之道,研究上早有進展。
  • CRISPR技術脫靶效應有了解決之道—新聞—科學網
    CRISPR技術脫靶效應有了解決之道
  • 中國科學家發現基因編輯RNA脫靶問題並進行優化
    中國科學家發現基因編輯RNA脫靶問題並進行優化 中國科學院科技攝影聯盟 謝震霖 攝中新網上海6月11日電 (鄭瑩瑩)據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11日發布的消息,中國科學家最新發現了基因編輯RNA脫靶問題並進行優化,相關研究論文於北京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