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簡單措施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2020-12-07 科學網

科學家說,簡單的措施可以改進生產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圖片來源:Credit Flickr/ The_Gut)

 

一項研究發現,通過改善動物品種和飼料可以顯著減少渴望肉食的發展中國家的飛漲的碳排放。

 

隨著發展中國家人口不斷增長、城市化和收入增加,預計到2050年對牲畜產品的需求將會加倍,這導致來自這一產業的排放增加。

 

據估計飼養牲畜帶來了全世界18%到51%的溫室氣體排放——而該研究提示2030年和牲畜有關的排放的12%可以通過生產的簡單改進而容易地消除。

 

「來自西方的組織,特別是世界觀察研究所,一直把牲畜養殖歸咎為全世界的主要汙染者之一,然而牲畜養殖的積極方面遠遠超過消極方面,」該論文的作者之一、國際牲畜研究所的資深科學家Mario Herrero說。

 

發展中國家的飼養牲畜的農民的環境足跡相對較小,而且他們的動物為他們提供了食物、收入,也是他們的農作物的運輸工具。

 

他還說:「這些農民需要的是技術選項以及經濟激勵措施,從而幫助他們用可持續的方式深化他們的生產。」

 

9月7日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這項研究說,通過採用簡單的方法,在熱帶國家可以迅速實現溫室氣體的減少。

 

這些方法包括:轉而採用更有營養的牧草;為牲畜提供以草為基礎而且含有少量農作物殘留物或穀物的飼料;恢復退化的牧場;植樹從而截存碳,同時產生牲畜可以食用的葉子,以及採用更有生產力的品種。

 

該研究說,農民甚至可以在國際碳貿易市場上通過出售他們的綠色證書從而每年獲得10億美元以上的收入,至多增加個人的收入達15%。

 

Herrero說,儘管農民可以參與作為調控碳排放的一種方式的碳貿易市場,這可能很難實施。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牲畜、環境與發展項目協調員Henning Steinfeld說:「如果能夠通過讓貧窮農民憑藉碳中和以及碳市場的可能性收益從而把它和小農的發展聯繫起來,這將確實創造出一種雙贏的局面,獲得社會經濟效益、服務於窮人,同時減少碳『蹄印』[牲畜的碳足跡]。」

 

地球之友組織的糧食運動人士Kirtana Chandrasekaran說,應該改善牲畜生產從而改善生計,而這不僅僅是出於氣候原因。他還說,集約農業也對生物多樣性的流失有貢獻,因此「在有一大批其他因素」影響著牲畜業的改善的時候,僅僅著眼於降低排放是「非常危險的」。(來源:科學與發展網絡 Duncan Mboya and Benjamin Kolb)

 

更多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也能賺錢(圖)
    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也稱「碳交易」。由於發達國家減排二氧化碳成本很高,《京都議定書》建立了清潔發展機制(CDM),發達國家或者企業幫助發展中國家每分解一噸標準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就可以獲得一噸標準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排放權。
  • 保護臭氧層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12月25日,北京大學發布《中國汽車空調HFCs製冷劑減排綠皮書》,明確了我國汽車空調行業製冷劑的減排潛力和可供選擇的替代方案,為我國儘早開展HFCs控制提供了決策支持。  HFCs是目前唯一一類世界各國都設定了減排時間表的溫室氣體。
  • 科學家稱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是「生存排放」
    據《中國農業工程學報》2008年10月報導,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佔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7%,但來自農業源的排放是農業生產的自然過程,農業源的溫室氣體排放屬於「生存排放」。研究表明,通過改善反芻動物營養、推廣稻田間歇灌溉、建設沼氣、推行緩釋肥、長效肥料可以減緩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但急需進行技術和經濟性評估。
  • 減緩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亟須評估
    本報訊 「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佔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7%,但來自農業源的排放是農業生產的自然過程,農業源的溫室氣體排放屬於『生存排放』。
  • AMD:用我最新Carrizo APU 溫室氣體排放減少50%
    AMD今天宣布,通過對其第六代Carrizo APU處理器開展的碳足跡分析表明,相比於上一代Kaveri APU,新一代能減少5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該研究結果基於公認的世界資源研究所(WRI)、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所制定的溫室氣體協議(GHGP)。
  •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真的可望而不可及?
    中國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控制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並承諾在2020年之前,將可再生能源提高到能源消耗量的15%左右。它還確定了到2010年單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標。但事實上,中國仍將嚴重依賴煤和其他礦物燃料,為迅猛增長的經濟提供能源。煤仍佔中國主要能源消耗的70%左右。目前在全國,一周就建成超過一家燒煤的電站。
  • 地球臭氧層正逐漸恢復 溫室氣體排放減少
    地球臭氧層正逐漸恢復 溫室氣體排放減少 2014-09-12 10:08:28議定書實施以來,破壞臭氧層的氟氯化碳等氣體在大氣中的豐度逐漸降低。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全球大部分地區的空氣臭氧含量都有所減少,但2000年以來基本保持不變,而近年有跡象表明臭氧層正在逐漸恢復。如果議定書能得到全面執行,中緯度地區和北極上空的臭氧層有望本世紀中葉前恢復到該水平,南極部分地區有望晚些時候達到該水平。
  • 正確認識溫室氣體排放核算
    也正因為如此,大多數的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問題上達成共識。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在國際上,已經於2009年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承諾減排任務——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 聯合國環境署:溫室氣體排放缺口比想像的更大
    中國氣象報記者史一卓報導 11月21日,聯合國環境署在北京舉辦了《2012年排放缺口》報告發布會。該報告以倫敦為主會場全球發布,北京是亞洲區域的發布城市。  該報告指出,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水平比2020年需要達到的水平高出約14%。
  • 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被嚴重低估
    溫室氣體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排放量一直被結構性低估,皆因使用的測量方法所致。 科學家佩特拉克朗為荷蘭能源研究中心(ECN)和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荷蘭)所進行的研究使用了測量這些溫室氣體排放的創新方法,這就是她得出的結論。克羅最近因為使用這個更精確的方法測量而獲得了她的博士學位,這一方法也部分地解決了系統性低估這個問題。
  • 新型降溫材料有望替代空調,可大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正是空調,佔據了建築耗能的30%以上,同時也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可以說是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調查顯示,美國如果能減少10%的建築物排放,就相當於減少4900萬行駛車輛的排放量,而整個上海的汽車保有量,才不過330萬輛。那有沒有辦法解決呢?
  • 科學家預測: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後 全球氣溫或會繼續上升
    科學家預測: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後 全球氣溫或會繼續上升 2020-12-02 09:54:50 來源:科技日報 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日前發表了一項氣候科學報告,歐洲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
  • 空氣汙染物、短期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是什麼關係?
    例如,從化石燃料開採中釋放出來的甲烷,除了是僅次於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外,也是一種SLCP。這意味著甲烷的壽命相對較短(在大氣中的壽命約為12年),因此減少甲烷排放可以實現溫度的快速降低。因此,減少甲烷排放對氣候變化、健康和農業有三重好處。黑碳是另一種SLCP,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質燃燒產生,也可引起全球和區域氣候變化。黑炭還可形成小顆粒物(PM2.5)的一部分,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因此,減少黑碳排放既有利於氣候變化,也有利於人類健康。在減少對健康的影響方面尤其有效,因為降低黑碳排放問題還能減少形成PM2.5的其他空氣汙染物,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有機碳。
  • 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有助於減少過早死亡病例
    據美國合眾國際社9月23日消息,《自然》(Nature)雜誌近日發表一項最新研究報告,報告中稱,如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到2100年,將拯救全球140萬到300萬因空氣汙染而過早死亡的人。
  • ...原創首發:儘快推行糧食系統優化策略,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全球糧食系統優化策略 ——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不可忽視的環節該研究指出即使化石燃料停止排放溫室氣體,僅全球糧食系統排放的溫室氣體就會使全球升溫幅度超過 1.5℃,甚至超過 2℃。如果我們想要實現這一《巴黎協定》的核心目標,就需要儘快對全球糧食系統做出重大調整。
  • 對人類發展高度負責—解讀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
    「對全人類長遠發展高度負責」——解讀中國出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劉錚、江國成、張辛欣)哥本哈根會議召開在即,中國政府26日公布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到2020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 實驗性新型動物飼料可通過兩種方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據外媒報導,農業廢棄物的燃燒和反芻動物的打嗝是溫室氣體的兩個主要來源。然而,一種實驗性的新型動物飼料旨在減少燃燒和動物的打嗝。這種顆粒飼料是由西班牙瓦倫西亞理工大學的科學家開發的。在野外試驗中,一些動物被餵食了這種飼料,據稱將其甲烷排放量減少了8%至22%。它們的奶產量不受影響。除了對環境有益之外,這種飼料還可以為稻米或柑桔農戶提供額外的收入來源,同時還可以為牲畜農戶提供低成本的當地生產的飼料。
  • 全球溫室氣體中的甲烷排放達到歷史新高
    過去十年由於人類對能源和肉食的需求不斷提高,導致溫室氣體甲烷 (methane, CH4) 排放量增加了 9% 。溫室氣體中吸收熱能高的甲烷主要來自石油和農業畜牧業生產,對全球氣溫升高影響嚴重,在全球甲烷排放普遍升高的背景下只有歐洲排放量下降。
  • 糧食系統溫室氣體排放、生物能源、食譜結構改變
    糧食系統溫室氣體排放此次報告對糧食系統開展了綜合評估,包括糧食系統溫室氣體排放的情況。之前的《2006年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中並沒有糧食系統的概念,指南中關於農業溫室氣體排放的計算也只考慮農業生產過程。
  • 河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全文)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北極星節能環保網獲悉,《河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印發。全文如下: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河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現將《河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