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儘快推行糧食系統優化策略,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2020-12-07 騰訊網

縱覽農業發展,請關注國科農研院

全球糧食系統優化策略

——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不可忽視的環節

編譯:王巍

摘要

2020年11月6日《Science》發表題為「Global food system emissions could preclude achieving the 1.5° and 2°C climate change target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指出即使化石燃料停止排放溫室氣體,僅全球糧食系統排放的溫室氣體就會使全球升溫幅度超過 1.5℃,甚至超過 2℃。如果我們想要實現這一《巴黎協定》的核心目標,就需要儘快對全球糧食系統做出重大調整。

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各國政府籤訂《巴黎協定》;其核心目標是將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

全球糧食系統通過多種途徑向大氣中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其總量約佔全球總排放量的30%:如開墾土地和砍伐森林會釋放二氧化碳(CO2)和一氧化二氮(N2O),生產和使用化肥和農用化學品會產生CO2、N2O以及甲烷(CH4),水稻田和牲畜的糞便均會釋放CH4。從 2012到2017年,全球糧食系統平均每年CO2排放量達到16 Gt。由此可見要想實現《巴黎協定》制定的全球升溫

近期來自牛津大學的Michael A. Clark博士聯合其他科研工作者利用數學模型評估了全球糧食系統排放的溫室氣體對

1)糧食系統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直接決定

2)5種糧食系統優化策略能有效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5種策略包括提倡富含植物性食物的飲食習慣(Plant-rich diets)、控制全球人均卡路裡攝入量到健康水平(Healthy carlories)、提高糧食作物產量(High yields)、提高糧食產品生產效率(High efficiency)以及節約糧食(Half waste)。該研究發現,在2050年之前逐一施行這5種優化策略,未來80年糧食系統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有望減少14 ~ 48%;相對於現在的糧食系統,如果每項策略均優化50%,那麼未來糧食系統的溫室氣體排量將減少63%。

圖: 不同糧食策略調整下未來80年累計CO2排放量

該研究表示需要儘快推行糧食系統優化策略,才能保證全球升溫

註:封面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糧食系統溫室氣體排放、生物能源、食譜結構改變
    但在報告審議過程中,各國政府代表對糧食系統的溫室氣體排放、生物能源、食譜結構改變等相關評估結論產生了較大爭議,是整個報告評審進程中耗時較長的熱點問題。糧食系統溫室氣體排放此次報告對糧食系統開展了綜合評估,包括糧食系統溫室氣體排放的情況。
  • 科學家稱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是「生存排放」
    據《中國農業工程學報》2008年10月報導,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佔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7%,但來自農業源的排放是農業生產的自然過程,農業源的溫室氣體排放屬於「生存排放」。研究表明,通過改善反芻動物營養、推廣稻田間歇灌溉、建設沼氣、推行緩釋肥、長效肥料可以減緩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但急需進行技術和經濟性評估。
  • 減緩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亟須評估
    研究表明,通過改善反芻動物營養,推廣稻田間歇灌溉,建設沼氣,推行緩釋肥、長效肥料,可以減緩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但亟須進行技術和經濟性評估。」 此研究報告刊登於《中國農業工程學報》2008年第10期,題為《中國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與減排技術對策》,第一作者為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董紅敏。
  • 交通業是全球溫室氣體第二大排放源
    交通業是全球溫室氣體的第二大排放源。以歐盟為例,2010年歐盟27國排放了47.21億噸溫室氣體,其中交通部門貢獻了9.31億噸,比重為19.72%,僅次於能源部門。因此,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推進交通運輸的低碳化。  歸納起來,世界各國發展城市低碳交通的基本策略包括避免(Avoid)、轉移(Shift)以及改善(Improve)3種。
  • 科學家預測: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後 全球氣溫或會繼續上升
    科學家預測: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後 全球氣溫或會繼續上升 2020-12-02 09:54:50 來源:科技日報 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日前發表了一項氣候科學報告,歐洲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
  •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也能賺錢(圖)
    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也稱「碳交易」。由於發達國家減排二氧化碳成本很高,《京都議定書》建立了清潔發展機制(CDM),發達國家或者企業幫助發展中國家每分解一噸標準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就可以獲得一噸標準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排放權。
  • 溫室氣體排放為零後 全球氣溫或仍上升
    跨650年地球系統模型表明溫室氣體排放為零後 全球氣溫或仍上升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日前發表了一項氣候科學報告,歐洲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減複雜度地球系統模型」(ESCIMO),在對跨650年的全球氣候進行模擬後得出結論: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今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 溫室氣體排放為零後全球氣溫或仍上升
    原標題:溫室氣體排放為零後 全球氣溫或仍上升 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日前發表了一項氣候科學報告,歐洲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減複雜度地球系統模型」(ESCIMO),在對跨650年的全球氣候進行模擬後得出結論: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今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
  • 喬根·蘭德斯:人類應儘早、儘快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且由富裕國家...
    人們應該在這之前解決排放問題並開始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圖源/Pixabay) 蘭德斯教授發現,即使人為排放在2030年達到峰值,到2100年達到零,全球變暖也不會超過2.5攝氏度。
  • 溫室氣體排放的停止可能無法阻止全球變暖
    這篇論文標題為《一個地球系統模型顯示,即使在2020年停止所有人為溫室氣體排放,永久凍土也會自我持續融化》,作者是BI挪威商學院氣候戰略名譽教授喬根·蘭德斯(Jrgen Randers)和BI挪威商學院Ulrich Goluke教授。他們使用一個簡化的地球系統模型來研究從1850年到2500年不同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並對全球溫度和海平面上升做出預測。
  • 英媒:稻田溫室氣體排放被大大低估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9月10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為節約用水而選擇間歇灌溉的稻田所釋放的強效溫室氣體一氧化二氮是連續灌溉農田的45倍。相比之下,連續灌溉的稻田主要排放甲烷。這種氣體在大氣中停留的時間要短得多。
  • 用簡單措施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科學家說,簡單的措施可以改進生產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 原來吃肉才是全球變暖罪魁禍首 畜牧業溫室氣體排放超過交通工具...
    雖然這個觀念很荒謬,但是,畜牧業導致的排放,確實是應對全球變暖的大難題之一。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事實上,相較於民間的漠不關心,學界對於畜牧業對環境的破壞和在全球變暖之中扮演的角色早有探討。幾十年來,已經大量的研究證明,牲畜在飼養過程中會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去年甚至有環保組織聲稱,牲畜已經是全球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佔全球溫室氣體總量的14.5%,超過所有交通工具的排放總和。
  • 保護臭氧層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HFCs是目前唯一一類世界各國都設定了減排時間表的溫室氣體。2006年,歐盟公布《含氟溫室氣體法案》開始管控HFCs;2013年6月;中美兩國達成關於控制HFCs的減排協議;2016年;全球在《蒙特婁議定書》下形成了減排HFCs的《基加利修正案》,全球實質性HFCs減排行動已經開始。
  • 全球溫室氣體中的甲烷排放達到歷史新高
    過去十年由於人類對能源和肉食的需求不斷提高,導致溫室氣體甲烷 (methane, CH4) 排放量增加了 9% 。溫室氣體中吸收熱能高的甲烷主要來自石油和農業畜牧業生產,對全球氣溫升高影響嚴重,在全球甲烷排放普遍升高的背景下只有歐洲排放量下降。
  • 據統計,21%溫室氣體來源於農業,遠遠高於全球交通產生的總量
    根據世界農業部門的報告,認為農業有關的管理和土地清理等行為,產生的溫室氣體高於總量的1/5。這比世界上所有的汽車、飛機和火車加起來還多。農業和森林砍伐的排放量是全球建築部門排放量的3倍,相當於是所有工業排放的總和。 我們用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換取養活地球的食物。
  • 國際最新研究:溫室氣體排放為零後 全球氣溫或仍上升
    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日前發表了一項氣候科學報告,歐洲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個「減複雜度地球系統模型」(ESCIMO),在對跨650年的全球氣候進行模擬後得出結論:即使人為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能夠降為零,在今後的幾個世紀裡,全球氣溫可能仍會繼續上升。針對這一結果,團隊鼓勵其他研究人員使用不同模型進行探究。
  •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積極控制工業過程溫室氣體排放,制定實施控制氫氟碳化物排放行動方案,有效控制三氟甲烷,基本實現達標排放,「十三五」期間累計減排二氧化碳當量11億噸以上,逐步減少二氟一氯甲烷受控用途的生產和使用,到2020年在基準線水平(2010年產量)上產量減少35%。推進工業領域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試點示範,並做好環境風險評價。(三)大力發展低碳農業。
  • 新研究稱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半來自牲畜
    據英國《獨立報》報導,在這份由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發表的論文中, 兩位世界銀行的環境顧問聲稱,肉食生產形成的排放佔全球排放總量的51%,而不是聯合國估計的18%。  他們表示,聯合國的數據從甲烷、土地使用和呼吸作用這3個重要方面嚴重低估了數百億頭牛、羊、豬、家禽以及其它動物排放的溫室氣體的影響。  他們的結論很可能在學術界激起激烈的爭論。
  • 地球臭氧層正逐漸恢復 溫室氣體排放減少
    地球臭氧層正逐漸恢復 溫室氣體排放減少 2014-09-12 10:08:28議定書實施以來,破壞臭氧層的氟氯化碳等氣體在大氣中的豐度逐漸降低。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全球大部分地區的空氣臭氧含量都有所減少,但2000年以來基本保持不變,而近年有跡象表明臭氧層正在逐漸恢復。如果議定書能得到全面執行,中緯度地區和北極上空的臭氧層有望本世紀中葉前恢復到該水平,南極部分地區有望晚些時候達到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