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17日報導英媒稱,稻田向大氣中釋放的一氧化二氮和甲烷正在加劇全球變暖,相當於600個燃煤電廠造成的長期影響。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9月10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為節約用水而選擇間歇灌溉的稻田所釋放的強效溫室氣體一氧化二氮是連續灌溉農田的45倍。
相比之下,連續灌溉的稻田主要排放甲烷。這種氣體在大氣中停留的時間要短得多。
報導稱,這些發現增加了這樣一種可能性,即全球水稻種植造成的氣候變化程度是人們所認為的兩倍。
總部設在紐約的美國環保協會(EDF)發布的一份全球分析報告對印度水稻農場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排放量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他們發現,這些水稻農場對氣候變暖的短期影響可能相當於1200個一般規模的燃煤電廠(年耗煤量為36億噸),因為一氧化二氮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比甲烷長几十年。
研究人員還發現,水和有機物管理技術(可減少甲烷排放量)會增加一氧化二氮的排放量。
他們說,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一氧化二氮是一種能長期存在的溫室氣體。在20年和100年的時間範圍裡,它在大氣中吸收的熱量都是甲烷的好幾倍。
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EDF資深科學家克裡蒂·克裡蒂說:「水稻種植對氣候的全面影響被大大低估了,因為到目前為止,間歇灌溉農田的一氧化二氮排放量還沒有被計算在內。」
他說:「在不斷變化的氣候下,有限水資源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這會使更多的水稻種植區依靠間歇灌溉來解決用水有限和對甲烷排放的擔憂。」
他說:「必須調整稻田的水管理,以便在用水問題與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排放量對氣候的影響之間尋找平衡。」
為了監測和降低水稻種植的一氧化二氮影響,研究報告的作者呼籲科學家繪製世界各地稻田的灌溉狀況並測量其一氧化二氮的排放量。
他們還希望各國報告這些排放量,並讓稻米生產者優化水、氮和有機物的使用,以減少這兩種重要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克裡蒂還說:「科學家有必要同時測量稻田的一氧化二氮和甲烷排放量,以便制定出既能滿足糧食需求又能減少稻田對氣候影響的有效政策。」
研究人員對印度南方各地稻田的溫室氣體排放進行了調查。他們發現,在各種間歇灌溉的水稻農場中,水稻的一氧化二氮排放在水稻耕作對氣候總體影響中的佔比高達99%。
這些排放對全球變暖的汙染有重大影響——遠遠超過多個全球水稻研究組織此前估計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