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是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並且中國的科技實力也是相當不錯的,畢竟中國是從一開始的幾乎科技實力為零發展起來的,到如今中國的科技實力已經成長為世界頂級的存在。
網絡上經常說中國已經是崛起了,然而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中國不是崛起,而是復甦。縱觀整個歷史,只有中國這一個國家統治世界時間最長,古代中國的實力一直都是世界第一的,這也是因為中國一路發展過來,已經是形成了屬於自己的文化傳承體系。
諾獎得主羅素:漢字有三大「缺陷」,他是指哪三個方面?為什麼?為什麼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羅素要說中國漢字有三大「缺陷」呢?究竟是哪三大缺陷?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其實此前就連大文豪魯迅等人都認為漢字是中國落後的根本原因。
羅素,這位西方著名的哲學家,他曾經在中國處於歷史最低點,而西方處於歷史最高峰時訪問過中國,並在中國任教了一年時間,他認為漢字的第一個缺陷是不能有效地表達外來詞的含義。因為當時中國很多東西都要進口國外的,因此將外語翻譯成中文成為了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
第二個缺點是太複雜。這點羅素所說的其實是非常正確的,漢字的「複雜性」是一把雙刃劍。對於我們而言,尚且很難吃透漢字的深層意思,更別說其他國家的人,因此,漢字的傳播和學習的困難性極大。當然,這也是演變為現代簡體字的重要原因。
第三個缺陷他認為漢字的排序太複雜,這點也算是技術缺陷,要知道在中國發明拼音之前,如果要用印表機列印漢子的話,恐怕是很難完成。當然,那是那個時代的羅素的觀念,如今漢字的這幾個缺陷都不復存在了,並且如今世界各國也是越來越多的使用中國的漢字,可見中國漢字的影響力也是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