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涉外案件規範辦理從翻譯製度抓起

2020-12-02 中國新聞網

評論:涉外案件規範辦理從翻譯製度抓起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入,外國人犯罪現象呈現頻發態勢。修改後刑訴法規定,外國人犯罪案件由基層檢察院管轄,給基層檢察院提出了新的挑戰。為依法規範涉外刑事案件的辦理,切實維護外籍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天津市河西區檢察院結合辦案實際,制定了辦理涉外刑事案件有關程序的規定,初步形成了辦理外國人犯罪案件規範化機制。其中,重點規範了書證、法律文書的中外文譯本的翻譯工作。同時,該院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建立了第三方涉外刑事案件翻譯人才服務平臺。

  該院在調研中發現,外國人犯罪案件當事人或其家屬所聘請的翻譯人員素質良莠不齊,有的甚至沒有翻譯資質,或不具備法律常識,對權利和責任不明,無法確保辦案質量,可能影響訴訟的公正、公平。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該院摸索創新機制,與天津外國語大學翻譯中心籤訂了《關於建立辦理涉外刑事案件合作機制的議定書》,從多個方面入手建立了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第三方翻譯人才服務平臺,以購買服務的方式為辦案活動和當事人及其家屬提供翻譯服務。

  一是確定翻譯人員資質。訴訟活動中翻譯人員工作性質特殊,必須具備執業資質。在這方面,該院限定所聘請翻譯必須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外事局、本市或區政府外事部門認可的專業翻譯人員,或駐區高校正式的翻譯服務人員或專業教師,同時依法接受涉案人員國籍國駐華使領館外交人員和工作人員為涉案人員個人提供翻譯服務。

  二是對翻譯人員進行必要培訓。根據涉案人員語言成分複雜的特點,該院發揮「檢校共建」的優勢,與駐區高校合作搭建翻譯人員應急性儲備資源庫。由檢察機關選派的專家型訴訟人才、高校選派的語言教學專業教師,藉助外國語大學的涉外法律專業教學平臺對備選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例如,對日常工作中所涉及的常用法律法規、訴訟專業詞彙、刑事訴訟基本流程等問題進行專題培訓,確保翻譯人員業務素質過硬,以適應訴訟活動的各種需要;同時,本院青年幹警也同步參加培訓,從中選拔考核成績優秀的幹警承辦涉外案件,打造業務過硬的公訴隊伍。

  三是對翻譯人員執業活動進行監督。參加訴訟活動的翻譯人員必須自覺遵守訴訟規定,同時也享有必要的權利保障。該院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翻譯人員須知》,並在第一次聘請翻譯人員參與刑事訴訟時交其閱後籤字附卷。此舉從制度上首次明確告知翻譯人員在參與刑事訴訟過程中所享有的基本權利、所必須承擔的訴訟義務。以書面形式記錄翻譯人員對權利義務的認知,在充分保障其合法權益的同時,也為日後因其個人原因造成翻譯事故影響辦案質量而受到追究時提供證據支持。

  四是規範第三方涉外刑事案件翻譯人才服務平臺向辦案機關和訴訟當事人及其家屬提供服務的途徑和收費依據。當案件當事人及其家屬不能使用中文與辦案人員交流或閱讀訴訟文書、證據文字,並且國籍國駐華使領館不能為其提供翻譯人員的時候,可向服務平臺尋求幫助,費用自理;檢察機關偵監、公訴和其他業務部門因交流障礙需要協助的,經內部審批程序向服務平臺尋求幫助,所需費用由業務經費列支。該平臺同時向律師提供服務。

  五是規定應當聘請其他翻譯人員的幾種情形。同一案件在不同的刑事訴訟階段,應當由不同的翻譯人員提供口譯服務;同一案件應當由不同的翻譯人員分別提供口譯和筆譯服務;同一案件應當由不同的翻譯人員為外國籍當事人在接受探視、會見和與外界通信時提供翻譯服務。這種翻譯替換機制可以有效避免因翻譯人員惡意行為而引發的辦案事故,確保辦案安全和案件質量。

  通過規範涉外刑事案件辦案程序,為基層檢察機關辦理涉外刑事案件提供了規範化的經驗。特別是第三方訴訟翻譯服務平臺的建立,有效地規範了當前翻譯市場的混亂狀況,更好地滿足了辦案人員、涉案人員家屬的翻譯需求,對外展示了檢察機關的良好形象,有力地提升了司法公信力。(作者單位:天津市河西區人民檢察院 王朝亮)

相關焦點

  • 解讀《律師辦理刑事案件規範》的重點條款
    一些對個別條款的錯誤解讀,在網上被炒得沸沸揚揚,甚至掩蓋了《規範》中其他極其豐富的內容,也影響了《規範》對指引、規範律師辦理刑事案件的重要作用。    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規範》將指導全國的律師正確辦理刑事案件,適應《刑訴法》的修改、審判制度的改革對律師辯護活動提出的更高要求。由於《規範》涉及的內容較多,如何正確理解、準確掌握其中的各項規定,可能會讓許多同行感到苦惱。為此,作為《規範》修訂的參與者,本文僅就那些有重要意義、重大變化,可能改變我們辯護活動的關鍵條款加以解讀,以便同行儘快理解,避免誤讀。
  • 涉外公證翻譯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期間,主要是瀏覽了一些卷宗 (Files)和幫助涉外公證員 (Foreign-related Notary Public)處理了一些公證文書的英文翻譯工作(Notarial Translations)。遇到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翻譯作品。現總結出幾例與大家共同探討。我們知道涉外公證是指「我國公證機關依法辦理的公證事項,發往域外使用所出具的證明文書。」
  • 周紅亞等:重大案件訊問合法性核查制度的實務問題研究及制度設計
    2017年「兩高三部」《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研究若干問題的規定》 (下稱「《規定》」)第14條第3款規定進一步明確了由駐看守所檢察人員具體承擔訊問合法性核查職責。一重大案件訊問合法性核查制度構建的意義司法實踐中,建立重大案件偵查終結前訊問合法性核查制度有利於強化檢察機關對偵查活動的 監督,對偵查工作形成倒逼機制,從而提高重大案件的辦案質量,實現對採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的早核查、早發現、早排除,進而防止「有病」證據作為提請批准逮捕、移送審查起訴的根據。
  • 中國發布丨最高檢加強刑事案件辦理流程監控 重點解決不規範不完備...
    中國網9月17日訊 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日印發《人民檢察院刑事案件辦理流程監控要點》(下稱《要點》),要求進一步加強對刑事案件辦理的監督管理,深化流程監控工作,促進嚴格、公正、規範司法。《要點》圍繞檢察機關直接受理偵查案件、審查逮捕案件、審查起訴案件等各類刑事案件的辦案程序,從辦案期限、強制措施、涉案財物管理等方面設置重點監控事項,涵蓋刑事案件辦理的主要流程和關鍵節點,除一般性監控事項外,突出細化了新形勢新任務下的流程監控重點事項。
  • 最高檢、省級院直接辦理公益訴訟案件需要重點把握的若干問題
    截至2020年11月,全國省級以上檢察院直接辦理公益訴訟案件達70餘件,筆者結合自己參與最高檢直接辦理的第一起公益訴訟案件——萬峰湖流域生態環境受損公益訴訟專案,以及各地辦案情況,認為最高檢、省級檢察院直接辦理公益訴訟案件需要重點把握若干問題。
  • 確保辦理案件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長春 周斌查找隱蔽財產,查封、凍結銀行資金和不動產共計4.3億元;採取「一案三打」,在偵辦王猛案過程中還深挖出以塗某和覃某分別為首的兩個涉黑組織;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嚴格依法把關,確保辦理案件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11月3日,全國掃黑辦舉行掛牌督辦案件第6次新聞發布會,全國掃黑辦有關負責人及河南
  • 2019年10月自考公證與律師制度00259真題
    2019年10月自考公證與律師制度00259真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B.涉外經濟公證C.涉外刑事公證D.涉外行政公證6.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公證機構可以辦理的法律事務是A.遺囑公證B.文書文本相符公證C.保管遺囑、遺產或者其他與公證事項有關的財產D.繼承公證7.關於軍隊律師,表述正確的是A.不是現役軍人
  • 鐵西區為辦事企業提供義務英文翻譯
    鐵西區為辦事企業提供義務英文翻譯 遼瀋晚報
  • 英國專家鑑定人跨境遠程作證 上海海事法院首次啟用庭審智能翻譯...
    >9月24日下午,一場「國際範兒」和「科技範兒」十足的涉外案件庭審在上海海事法院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此次庭審跨越了半個地球,英國專家鑑定人在英國遠程作證,上海海事法院首次啟用自主研發的庭審智能翻譯系統,對法庭內的語音實時同步翻譯,並且利用船舶大數據系統當庭演示船舶境外航行軌跡,充分展現了中國海事司法國際化、專業化、智能化水平。
  • 公安部出臺案件過問記錄製度和責任追究規定
    2015-06-29 19:21:29 | 來源:中國警察網 | 作者:林笛   公安部出臺案件過問記錄製度和責任追究規定
  • 「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海事訴訟管轄制度的改革路徑
    (1)海事訴訟作為民事訴訟的一部分,民事訴訟的一般性規定對於海事訴訟是具有約束力,但由於海事訴訟的專門性、獨立性、特殊性和涉外性,其管轄制度在很多方面與民事訴訟的規定是不一致的,因此海事訴訟管轄制度除了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訴法》)及其解釋的一般性規定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以下簡稱《海訴法》)中第二章專章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海事訴訟管轄問題的規定》對於海事訴訟管轄制度進行專門規範
  • 2017年4月自考公證與律師制度考試真題完整版
    公證處在進行委託鑑定、檢驗檢測、翻譯時所需的費用由A. 公證機構支付 B. 當事人支付C. 司法行政機關支付 D. 當事人與公證機構共同支付6. 公證複查程序的適用範圍是A. 管轄有異議的 B. 公證書有錯誤的C. 對中止公證的決定不服的 D.
  • 這五種行為都屬於違規過問和幹預案件辦理
    這五種行為都屬於違規過問和幹預案件辦理 2020-05-09 2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島中院發布涉外商事審判中英文白皮書和典型案例
    2016年至2019年,青島兩級法院共受理涉外商事案件1058件,涉案標的額逾88億元人民幣,案件涉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17個,受理國際、區際司法協助案件119件。妥善化解涉韓商事糾紛,規範引導中韓企業雙方的投資行為,促進雙邊貿易往來健康有序地發展,是青島法院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司法保障的重要內容。該起涉韓商事糾紛的妥善化解,既展示了我國司法公平、正義、高效的良好形象,也對國內企業在國際貿易中加強風險防範意識和規範經營行為起到了良好的指引作用。
  • 全國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涉外經濟法真題
    C.外國政府不能成為涉外經濟法的主體D.公民個人無法成為涉外經濟法的主體4.我國對外貿易經營者依法享有的權利不包括( )A.任免本企業員工B.發生經濟糾紛時對外起訴C.與國外企業籤訂經營範圍內的貨物進出口合同D.制定有利於本企業發展的對外貿易法律法規5.以下從事對外貿易經營業務的主體中,可免於向對外貿易主管部門辦理進口許可證申請的是
  • 鄭州商標異議覆審案件的法律程序
    商標評審委員會受理商標異議覆審案件後,將申請人的申請書副本及其他證明材料寄送當事人另一方,限期作出答辯。當事人逾期未答辯或拒絕答辯,不影響評審進行。商標評審委員會對異議申請的覆審採用書面審理的方式,也可以公開評審的方式進行。
  • 青少年援助:辦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
    「青少年中心」一直致力於推動律師辦理未成年人援助案件至2009年6月底,中心辦理了260多件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包括童工、女童遭受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辯護、撫養費、未成年人監護以及嚴重人身傷害等各類典型案件。
  • 跨境協作互助提升涉外法律服務水平
    這一新模式,開創我省涉及俄羅斯公民在境內不動產繼承公證的先例,實現法律服務機構「走出去」,為企業開展訴訟、仲裁提供便利,將涉外法律服務提升到新的層次和水平。首次開展法律跨境、跨界協作互助。中俄雙方公證協會間籤訂了一系列協議,並已形成合作框架,為開展跨境公證服務打下堅實基礎。建立境外法律綜合服務平臺。
  • 評論:案件數量劇增現象的另一層審視
    評論:案件數量劇增現象的另一層審視 應當從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高度,認真看待法院案件數量劇增的問題。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領域全面深化,經濟社會發展步伐日益加快,民主法治建設進程逐步推進,大量的社會矛盾糾紛不斷湧向法院,各級法院正面臨著案件數量激劇增長的壓力。
  • 全國2011年10月自學考試涉外警務概論真題
    全國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涉外警務概論真題課程代碼:0037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