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將強化分為:直接強化、替代性強化和自我強化。
1.直接強化
直接強化是指通過外部因素對學習行為予以強化。
2.替代性強化
替代性強化指觀察者因看到榜樣受強化而受到的強化。例如當教師強化一個學生的助人行為時,班上的其他人也將花一定時間互幫互助。此外替代性強化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情緒反應的喚起。例如當電視廣告上某明星因穿某種衣服或使用某種洗髮精而風度迷人時,如果你直覺到或體驗到因明星受到注意而感覺到的愉快,對於你這是一種替代性強化。
3.自我強化
自我強化依賴於社會傳遞的結果。社會向個體傳遞某一行為標準,當個體的行為表現符合甚至超過這一標準時,他就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獎勵。例如,補習了一年語言的學生為自己設立了一個成績標準,於是他們將根據對他成績的評價而對自己行為進行自我獎賞或自我批評。
此外,班杜拉還提出了自我調節的概念。班杜拉假設,人們能觀察他們自己的行為,並根據自己的標準進行判斷,並由此強化或懲罰自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我們有時知道自己幹得不錯並因此而自我欣賞,無視別人說了些什麼,同樣有時我們也知道自己做得並不是最好。要作出這些判斷我們不得不對我們自己的行為有一個期望。例如,在一次測驗中一個學生可能得了90分而沾沾自喜,而另一個學生則可能感到大失所望。
歷年考題:
下列符合替代性強化規律的是( )。
A.小亮同學因為樂於幫助他人而獲得了「校德育標兵」的稱號後,班裡就形成了一股助人為樂的班風
B.媽媽發現小虎撒謊就批評了他,小虎以後再也不對媽媽撒謊了
C.小波以前喜歡到老爺爺家偷棗而自得其樂,後來他每次去,老爺爺都給他滿滿的一大袋,小波覺得沒意思,就再也不去了
D.三班在歌詠比賽中拿到了全校第一,同學們覺得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就在放學後去慶祝了一番
【答案】A
【答案解析】替代性強化是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受到獎勵或懲罰而影響自己的行為。A項中同學們觀察到小亮幫助他人的行為受到了獎勵,所以班裡同學都有了助人為樂的傾向,屬於替代性強化規律;B項中小虎是通過自己的體驗改變了自己行為發生的傾向;C項中小波因為以前自己的行為得到了「獎勵」,反而抑制了這種行為,不屬於替代強化;D項中沒有行為結果與同一種行為發生頻率的關係,予以排除。故本題選A。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