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強化分類

2021-01-08 中公教師網

班杜拉將強化分為:直接強化、替代性強化和自我強化。

1.直接強化

直接強化是指通過外部因素對學習行為予以強化。

2.替代性強化

替代性強化指觀察者因看到榜樣受強化而受到的強化。例如當教師強化一個學生的助人行為時,班上的其他人也將花一定時間互幫互助。此外替代性強化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情緒反應的喚起。例如當電視廣告上某明星因穿某種衣服或使用某種洗髮精而風度迷人時,如果你直覺到或體驗到因明星受到注意而感覺到的愉快,對於你這是一種替代性強化。

3.自我強化

自我強化依賴於社會傳遞的結果。社會向個體傳遞某一行為標準,當個體的行為表現符合甚至超過這一標準時,他就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獎勵。例如,補習了一年語言的學生為自己設立了一個成績標準,於是他們將根據對他成績的評價而對自己行為進行自我獎賞或自我批評。

此外,班杜拉還提出了自我調節的概念。班杜拉假設,人們能觀察他們自己的行為,並根據自己的標準進行判斷,並由此強化或懲罰自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我們有時知道自己幹得不錯並因此而自我欣賞,無視別人說了些什麼,同樣有時我們也知道自己做得並不是最好。要作出這些判斷我們不得不對我們自己的行為有一個期望。例如,在一次測驗中一個學生可能得了90分而沾沾自喜,而另一個學生則可能感到大失所望。

歷年考題:

下列符合替代性強化規律的是( )。

A.小亮同學因為樂於幫助他人而獲得了「校德育標兵」的稱號後,班裡就形成了一股助人為樂的班風

B.媽媽發現小虎撒謊就批評了他,小虎以後再也不對媽媽撒謊了

C.小波以前喜歡到老爺爺家偷棗而自得其樂,後來他每次去,老爺爺都給他滿滿的一大袋,小波覺得沒意思,就再也不去了

D.三班在歌詠比賽中拿到了全校第一,同學們覺得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就在放學後去慶祝了一番

【答案】A

【答案解析】替代性強化是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受到獎勵或懲罰而影響自己的行為。A項中同學們觀察到小亮幫助他人的行為受到了獎勵,所以班裡同學都有了助人為樂的傾向,屬於替代性強化規律;B項中小虎是通過自己的體驗改變了自己行為發生的傾向;C項中小波因為以前自己的行為得到了「獎勵」,反而抑制了這種行為,不屬於替代強化;D項中沒有行為結果與同一種行為發生頻率的關係,予以排除。故本題選A。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如何區分班杜拉的三種強化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不滿於極端行為主義的觀點,在吸取了認知學習理論觀點後,形成了一種認知——行為主義的模式。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社會學習理論。他把強化分為三類:直接強化、替代性強化和自我強化。接下來對這三個強化進行區分。直接強化指的是觀察者因表現出觀察行為而受到強化。它強調的強化是觀察者已經做出它所觀察到的動作或者觀念。
  • 如何快速區分班杜拉的強化類型?
    班杜拉是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是我們教師招聘考試過程當中客觀題的,經常以單選題的出現,尤其是他提出的三種強化類型,更是比較容易混淆,成為廣大考生的做題困擾,本文就針對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中提出的三種強化類型做出區分,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班杜拉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把強化的類型分為了三類,分別是直接強化、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
  • 班杜拉之社會學習理論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在教招考試中作為一個常考點,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來考,但因考試頻率較高,需要大家重點來看。(1)需要大家能夠知道班杜拉本人反對極端行為主義,在其理論中吸收了認知主義的觀點,因此其理論又被稱之為「認知行為主義」,同時在考試中作為選項也出現過班杜拉的理論拼湊痕跡的說法,此類描述需要大家能夠理解性掌握;(2)需要大家重點掌握的就是班杜拉的觀察學習,也叫替代性學習,需要理解其內涵——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及其行為後果,獲得自己的行為方式,考試中常以例子型單選題為主。
  • 班杜拉觀察學習理論
    班杜拉作為新行為主義理論流派的代表人物,一方面吸收了前者行為主義的理論,另一方面也不滿於行為主義把人和動物的所有行為歸結為「行為-刺激」的關係,因此在外界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映)之間加了一個個體(認知),所以形成了他的新行為主義。在往年的考題中,班杜拉作為行為主義這一理論流派,在心理學裡面學習理論這一章節是每年的必考點,但是難度並不高,所以是一個大家無比掌握的分值。
  • 斯金納的強化和班杜拉的強化,你還傻傻分不清嗎?
    斯金納的強化:給予的是愉快的刺激或者撤銷的是厭惡的刺激,目的都是為了增加行為出現。班杜拉的強化:這種強化有可能增加行為出現,也可能減少行為出現。【鞏固練習】1.對監獄裡的人表現良好就減刑,可以利用哪種規律解釋( )。A.正強化 B.負強化 C.懲罰 D.消退1.【答案】B。
  • 心理學丨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
    關於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在教育心理學知識中,一直是大家在考試時的難點,以客觀題考察為主,具體有單選、多選,需理解記憶,主要考察觀察學習和替代性強化。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不滿於極端行為主義的觀點,在吸取了認知學習理論觀點後,形成了一種認知-行為主義的模式。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社會學習理論,具體有:交互決定論、觀察學習、強化理論。
  • 班杜拉觀察學習的經典實驗
    行為主義代表人物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又稱為社會學習理論。該理論強調成人榜樣對兒童有明顯影響,兒童可以通過觀察成人榜樣的行為而習得新的行為,而非通過條件刺激與條件反射的聯結或者對於行為的強化來習得新的行為。而有關班杜拉的觀察學習試驗是同學們需要掌握的,下面我來簡單介紹兩個試驗。
  •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考前你得抓緊看!
    今天就為大家講解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被劃分為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之中,但是他的思想和舊派的行為主義又不一樣。,所以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也可以被稱為交互決定。在觀察學習的最後一個過程--動機中,班杜拉又進一步認為動機的強化方式被分為三種:直接強化、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第一,直接強化,是指觀察者直接受到了表揚或者懲罰。例如,小麗認真完成作業後被老師表揚,老師是直接將表揚施加在小麗身上的,那麼這種強化就是直接強化。
  •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上)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上)考情分析: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考查形式以客觀為主,例如單選、多選、判斷等。部分地區考查過材料分析題。考查難度為中等難度,多以理解性的題目呈現。考查學員對相關實驗尤其是實驗結果的理解。本篇採用上下兩篇的形式來講解,既涉及課本常考查的知識點,同時,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儘量通過生活事例幫助大家深入理解這一知識點。
  • 班杜拉觀察學習的五種效應
    班杜拉將通過反應結果獲得的學習稱為親歷學習。與傳統行為主義根本不同的是,社會認知論強調認知等主體因素在親歷學習過程中的作用,而前者則否認認知因素的存在,認為反應結果對行為的塑造是一個自動作用的過程。班杜拉認為,反應結果之所以能夠引起學習,取決於人們對反應結果的功能性價值的認識。
  • 斯金納的正負強化
    斯金納的正負強化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斯金納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大魔王」,他的理論中核心關鍵詞就是「強化」,同學們普遍反饋有關正負強化知識點頻頻錯誤,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將其「一網打盡」。學習強化,以下幾點大家必須注意:1.此「強化」非彼「強化」在斯金納的強化觀點中,給予愉快刺激增加反應概率稱為正強化,撤銷厭惡刺激增加反應概率為負強化。而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中不止斯金納一人有「強化」,比如持有「社會學習理論」的班杜拉在論述「強化」時就將其分為直接強化、替代性強化和自我強化。需要各位考生在做多選題時注意區分。2.
  • 強化垃圾科學分類,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治理
    因此,實施科學的垃圾分類,有利於節約資源、廢棄物二次利用、減少環境汙染等。採取垃圾分類處理,有著利國利民、澤被後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實施垃圾分類處理可以使生活垃圾中一些不易降解的物質如廢舊塑料等得到有效的專門化處理,降低這些物質對土壤的嚴重侵蝕,從而改善土壤條件,增加農作物產量,保障人們的糧食供應,促進糧食安全。
  • 優必選雪梨 AI 研究院何詩怡:基於課程學習的強化多標籤圖像分類...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與單標籤圖像分類相比,多標籤圖像分類是一種更符合真實世界客觀規律的方法,尤其在圖像和視頻的語義標註,基於內容的圖像檢索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