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納的強化和班杜拉的強化,你還傻傻分不清嗎?

2021-01-08 中公教師網

該知識點比較容易混淆,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一般是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所以在做題的時候要注意辨析,以免做錯。

Ps:看了以上的概念和例子,你是都能夠區分了呢?

斯金納的強化:給予的是愉快的刺激或者撤銷的是厭惡的刺激,目的都是為了增加行為出現。

班杜拉的強化:這種強化有可能增加行為出現,也可能減少行為出現。

【鞏固練習】

1.對監獄裡的人表現良好就減刑,可以利用哪種規律解釋( )。

A.正強化 B.負強化 C.懲罰 D.消退

1.【答案】B。解析:減刑是撤銷厭惡的刺激,增加表現良好的概率,所以選B。

2.【多選題】班杜拉認為,行為的結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說的強化,並把強化分為( )。

A.效果強化 B.替代性強化 C.自我強化 D.直接強化

2.【答案】BCD。解析:班杜拉認為,行為的結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說的強化,並把強化分為替代性強化、自我強化、直接強化。

3.【判斷題】要求學生自己制定行為目標,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獎勵自己,自己懲罰自己,此做法屬於自我強化。( )

3.【答案】T。解析:自我強化是指人能觀察自己的行為,並根據自己的標準進行判斷,由此強化或處罰自己,故題幹中的說法是正確的。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斯金納的正負強化
    斯金納的正負強化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斯金納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大魔王」,他的理論中核心關鍵詞就是「強化」,同學們普遍反饋有關正負強化知識點頻頻錯誤,今天老師帶領大家將其「一網打盡」。學習強化,以下幾點大家必須注意:1.此「強化」非彼「強化」在斯金納的強化觀點中,給予愉快刺激增加反應概率稱為正強化,撤銷厭惡刺激增加反應概率為負強化。而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中不止斯金納一人有「強化」,比如持有「社會學習理論」的班杜拉在論述「強化」時就將其分為直接強化、替代性強化和自我強化。需要各位考生在做多選題時注意區分。2.
  • 如何快速區分班杜拉的強化類型?
    班杜拉是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是我們教師招聘考試過程當中客觀題的,經常以單選題的出現,尤其是他提出的三種強化類型,更是比較容易混淆,成為廣大考生的做題困擾,本文就針對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中提出的三種強化類型做出區分,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班杜拉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把強化的類型分為了三類,分別是直接強化、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
  • 班杜拉的強化分類
    班杜拉將強化分為:直接強化、替代性強化和自我強化。1.直接強化直接強化是指通過外部因素對學習行為予以強化。2.替代性強化替代性強化指觀察者因看到榜樣受強化而受到的強化。例如當教師強化一個學生的助人行為時,班上的其他人也將花一定時間互幫互助。此外替代性強化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情緒反應的喚起。
  • 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口訣記起來!
    "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班杜拉的娃娃。"分別指的是什麼呢?它們指的是四位大咖所做的實驗:桑代克通過貓開籠取食實驗提出了試誤說,巴甫洛夫通過狗進食的搖鈴實驗提出了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斯金納通過小白鼠的迷箱實驗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論,而班杜拉通過波波玩偶實驗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桑代克的試誤說。
  • 如何區分班杜拉的三種強化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不滿於極端行為主義的觀點,在吸取了認知學習理論觀點後,形成了一種認知——行為主義的模式。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社會學習理論。他把強化分為三類:直接強化、替代性強化和自我強化。接下來對這三個強化進行區分。直接強化指的是觀察者因表現出觀察行為而受到強化。它強調的強化是觀察者已經做出它所觀察到的動作或者觀念。
  • 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口訣記起來
    "桑代克的貓,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納的小白鼠,班杜拉的娃娃。"分別指的是什麼呢?它們指的是四位大咖所做的實驗:桑代克通過貓開籠取食實驗提出了試誤說,巴甫洛夫通過狗進食的搖鈴實驗提出了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斯金納通過小白鼠的迷箱實驗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論,而班杜拉通過波波玩偶實驗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桑代克的試誤說。桑代克通過貓開籠取食實驗提出了學習的三個基本規律:準備律、練習律和效果率。
  • 胎兒打嗝和胎動,你會傻傻分不清嗎?
    經歷過孕期的寶媽都知道胎兒時期胎兒出現打嗝,大部分孕媽媽都能辨別,可能有少部分的孕媽媽還傻傻分不清。那對新手準媽媽來說,如何辨別打嗝和胎動呢?當胎兒打嗝或胎動時孕媽媽肚皮都在動,到底哪種動是打嗝?哪種又是胎動呢?
  • 心理學丨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
    與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納同屬於行為主義的班杜拉,他的理論是
  • k金和鉑金一樣嗎? k金鉑金傻傻分不清?純乾貨來了
    k金和鉑金一樣嗎? k金鉑金傻傻分不清?純乾貨來了時間:2020-11-01 00:55   來源:遊戲369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k金和鉑金一樣嗎? k金鉑金傻傻分不清?純乾貨來了 k金和鉑金一樣嗎?
  •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考前你得抓緊看!
    教育心理學中的學習理論包括四大部分: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這一部分在教師資格的考試中經常以單選題的形式進行考察,主要是考察人物與思想觀點的對應,以及例子型的選擇題。因此,需要大家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今天就為大家講解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 巴甫洛夫的狗和斯金納的鼠
    巴甫洛夫通過實驗發現,只要食物落到狗的口中,它就會泌出唾液,這種反射活動是狗和其它一切動物生來就有的,巴甫洛夫稱之為非條件反射;但實驗中他又發現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除了食物刺激口腔會引起狗的唾液分泌以外,其他的刺激,比如光、聲音等的刺激,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1903年,巴甫洛夫在馬德裡的國際醫學年會上宣讀了他的實驗和研究報告,認為條件反射是高等動物和人類對環境作出反應的生理機制。
  • 班杜拉觀察學習理論
    班杜拉作為新行為主義理論流派的代表人物,一方面吸收了前者行為主義的理論,另一方面也不滿於行為主義把人和動物的所有行為歸結為「行為-刺激」的關係,因此在外界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映)之間加了一個個體(認知),所以形成了他的新行為主義。在往年的考題中,班杜拉作為行為主義這一理論流派,在心理學裡面學習理論這一章節是每年的必考點,但是難度並不高,所以是一個大家無比掌握的分值。
  • 魷魚、章魚、墨魚和烏賊,是同一種生物嗎?還在傻傻分不清嗎
    三種生物的差別魷魚的親戚有很多,它們長得太像,常常混淆著普通人,如果不是經常接觸的人,估計到現在還分不清誰是誰。魷魚、章魚、墨魚和烏賊,是同一種生物嗎?還在傻傻分不清嗎?一起來看看。新鮮的魷魚可以煮湯,也可以清炒。煮熟後的魷魚會變成白色的,白色的肉質上還有一層淡紫色的薄膜。曬成幹的魷魚更具一番風味,可以做休閒零食,也能用來燉湯。
  • 聖女果是蔬菜還是水果,你還傻傻分不清嗎?
    商人則認為應屬水果:西紅柿有豐富的果汁,這是一般蔬菜所不具備的;它又可以生食,同一般蔬菜也不一樣,形狀色澤也都應當屬於水果範疇。 雙方為此爭執不下,最後只好把它作為被告,送進美國高等法院,接受審判。
  • 血清、血漿和全血傻傻分不清?
    血清、血漿和全血傻傻分不清?如血液不經抗凝處理,讓其自行凝固,則在抽血後的一段時間內,血液會自動在一系列凝血因子的作用下發生凝集,血液首先凝固成一個整體,再經過一段時間或用離心機離心,血液中凝固的部分會與一些清澈淡黃色的液體分離開,這些液體稱為血清。血清與血漿從表面上看似乎沒有什麼不同,但其內在的主要區別是血清中不含纖維蛋白原,是未經抗凝處理過的血液凝固後得到的。
  • 矽溶膠和水玻璃還在傻傻分不清嗎?
    矽溶膠和水玻璃還在傻傻分不清嗎?下面科翰矽溶膠為大家講解下!矽溶膠的特性矽溶膠是納米二氧化矽顆粒在水或溶劑中的分散體,屬於無臭無毒的膠體溶液。矽溶膠是納米二氧化矽顆粒在水或溶劑中的一種分散體。由於矽溶膠中二氧化矽含有大量的水和羥基,所以矽溶膠也可以表示為SiO2.nH2O水玻璃的特性水玻璃處於水玻璃溶液狀態。在南方,它被稱為水玻璃,在北方,它被稱為泡騰鹼。水玻璃是水玻璃的水溶液。在以水為分散劑的體系中,矽酸鈉是無色、微色透明或半透明的黏稠液體。固體矽酸鈉是無色、淺色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塊。
  • 班杜拉之社會學習理論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在教招考試中作為一個常考點,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來考,但因考試頻率較高,需要大家重點來看。(1)需要大家能夠知道班杜拉本人反對極端行為主義,在其理論中吸收了認知主義的觀點,因此其理論又被稱之為「認知行為主義」,同時在考試中作為選項也出現過班杜拉的理論拼湊痕跡的說法,此類描述需要大家能夠理解性掌握;(2)需要大家重點掌握的就是班杜拉的觀察學習,也叫替代性學習,需要理解其內涵——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及其行為後果,獲得自己的行為方式,考試中常以例子型單選題為主。
  • 獼猴桃和奇異果到底是不是同一種東西?還在傻傻分不清嗎
    去水果店買水果的時候,看著獼猴桃還挺新鮮的,就問老闆:「獼猴桃怎麼賣?」誰知老闆反駁到:「這不是獼猴桃,是奇異果!」相信很多小夥伴也曾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甚至還因為獼猴桃和奇異果到底是不是同一種東西而和某人爭吵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