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2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充分展示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三年來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發展變化,煙臺市委宣傳部於6月22日-26日,組織中央、省、市媒體赴長島,聚焦長島統籌考慮和推進島嶼修復、生態保護、軍民融合、交通改善、旅遊和漁業開發等工作,圍繞打造綠色環保、人類宜居的美麗和諧家園和國家戰略安全屏障等內容,集中採訪長島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本次採訪有以下幾個特點
01
媒體範圍廣
此次採訪邀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光明日報、中國新聞社、大眾日報、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晚報、大眾網、煙臺日報、煙臺廣播電視臺、膠東在線等10家媒體記者參與採訪,有中央媒體,也有省、市媒體,有利於在不同層面宣傳長島,展示長島高質量發展經驗做法。
02
採訪角度好
採訪團深入長島企業、農村、海岸、展館等,實地採訪「漁家樂·民宿」發展、風機拆除後原址恢復、裸露山體治理、近岸騰退、垃圾分類、海洋公園創建等方面內容,全方位報導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在推進全域生態保護修復、大力發展現代漁業、加速文化旅遊融合、持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舉措和成效。各媒體通過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注重故事化表現方式,採寫了大量接地氣、帶泥土、沾露珠的好作品。
03
報導方式活
各媒體運用圖文、圖解、H5、Vlog、微視頻、評論等多種形式,在重要時段、重要版面推出多篇綜合報導。新華社推出《山東長島成長記》;央廣網推出《山東長島:漁家樂獲貼息貸款支持展活力》《山東長島:生態保護見成效》等稿件;光明日報推出《山東長島漁家樂獲貼息貸款提質升級》《山東長島:堅持生態保護文旅融合發展》等稿件;中新社推出《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建設進行時:為海島更美而守住「蔚藍」》;大眾日報在7月1日2版刊發《長島全域推進立體生態保護修復,讓島民吃上「生態飯」——拆掉育保苗廠,開起漁家民宿》,並配發評論《「兩山理論」的生動實踐》;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新聞聯播》在7月1日頭條播發《長島再興記(一):踐行「兩山」理論 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並推出《記者帶你遊長島!探探藍天碧海間藏著哪些「生態密碼」》《生態長島「成長記」》《長島「海豹爺爺」:守護斑海豹30載,用面換膠捲,冒生命危險拍下珍貴鏡頭》等稿件;大眾網推出《「生態執筆」書寫海洋生態文明的「長島答卷」》《長島火了!手繪長卷刷屏!太震撼了!》等稿件。
截至目前,各媒體累計發稿24篇,相關信息被中國日報網、搜狐新聞、鳳凰網、網易新聞、騰訊新聞、和訊網、封面新聞等網絡媒體和自媒體轉發1000餘次,取得良好宣傳效果。
部分媒體報導截圖
央廣網
光明日報
中新網
大眾日報
山東廣播電視臺
大眾網
原標題:《媒體重點報導長島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