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唯一實現月產超百萬片複合膜,光學膜龍頭客戶覆蓋三星、華為

2020-11-27 網易新聞

2020-11-24 21:21:25 來源: 鷹鑑財經

舉報

  公司於11月20日接待中信建投等5家機構現場調研,隨著進入「無屏幕,不顯示」時代,光學膜市場空間巨大。公司目前是國內唯一一家實現複合膜片月產量超百萬片的企業。公司主攻高端複合膜產品,與三星及國內龍頭深化合作市場份額逐步提升。光學膜片下遊客戶包括:三星、京東方、華為、小米、冠捷、TCL、海信、長虹、創維、康佳等。光學基材已為LG旗下企業進行供貨,光學基材對國內市場銷售也穩步增長,公司光學膜片市場份額不斷提高。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6852.2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25%,公司實現淨利潤45044.8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7.99%。預計2020年全年累計淨利潤預計為66800萬元-71996萬元,同比增長285%-315%。主要原因是公司堅定推進圍繞新材料的五大板塊發展,提升效益。堅定提速增效,實現單位成本壓降。公司目前訂單充足,各產線持續穩定運行,產能利用率高位。
此外,公司新能源材料產品主要為太陽能電池背板核心組件。新能源細分板塊龍頭企業,與下遊客戶強強聯合。新能源材料下遊背板廠商蘇州賽伍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市場份額佔比較大,同時是公司前五大客戶之一,從而形成龍頭企業強強聯合的局面。此外,公司還有韓國以及印度方面的客戶,對外出口也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相關標的:雙星新材

  個人觀點,不做推薦,切勿追高,盈虧自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激智科技:從光學膜龍頭到功能性薄膜平臺
    一、公司分析激智科技是國內顯示用光學膜的領先企業,其生產的光學膜產品主要包括擴散膜、增亮膜、量子點薄膜、複合膜、銀反射膜、3D膜、保護膜、手機硬化膜等,下遊覆蓋電視、顯示器、筆記本、智慧型手機、平板、車載顯示等多顯示應用領域。
  • 舜宇光學:安卓下的光學龍頭,挑戰顯其實力
    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於光學變焦倍數要求的逐步提高,三攝像頭及其他新的解決方案開始吸引人們的眼球。公司成功量產潛望式高倍率的超小光學變焦模組,在華為和三星為公司的主流安卓客戶建立了良好及長遠的合作關係。此外公司主要的客戶群分為國內和韓國。從最初的三星S9鏡頭的逐步切入,舜宇的供貨量已經從原先的5%上升至20%左右。此外成功完成了多款產品的研發,主要包括超大光圈7P塑膠非球面鏡片的手機鏡頭。
  • 光學膜龍頭企業!小米巨資入股,公司業績快速增長;防水材料龍頭企業...
    增亮膜佔據LCD背光模組用光學膜市場超過半數份額,激智科技市佔率提升將帶來高業績彈性。激智科技2019年增量膜產品實現收入4.8億元,同比增長7%,隨著公司「光學增亮膜生產線建設項目」投產及生產效率的提升,增量膜產能不足情況得以緩解,從而提升公司市佔率情況下,將能夠驅動公司業績持續增長。
  • 5G發展驅動持續增長 ITO導電膜龍頭——日久光電登陸A股
    作為ITO導電膜龍頭企業,日久光電主要從事柔性光學導電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定製化開展相關功能性薄膜的研發和加工服務。目前,公司已在國內柔性光學導電材料行業佔據領先地位,其下遊已覆蓋合力泰、臺冠科技、藍思科技等觸控模組廠商,終端客戶包括了華為、小米、傳音等知名消費電子品牌及若干國外知名企業。
  • 現代科學技術必要元素光學薄膜你了解多少?國產光學膜企業崛起
    產品種類齊全,涵蓋黑白、TFT-LCD偏光片兩大系列,實際控制人系國內偏光片行業資深專家,曾參與國內重要的偏光片生產線建設。,公司的下遊客戶主要包括合力泰、同興達、星源、京東方、天馬集團等模組廠及面板廠,合肥生產線投產極大緩解公司產能壓力。
  • 舜宇光學(02382):最全面的光學龍頭?
    一、深耕三十年,舜宇光學成為最全面的光學龍頭 1.1 厚積薄發,股權激勵推動穩定發展 舜宇光學科技深耕光學行業三十餘年,業務範圍覆蓋鏡頭、攝像模組、光學儀器等多個領域。公司掌握從光學設計、鏡頭製造到模組封裝等多個環節的核心技術及生產工藝,定位中高端客戶;手機鏡頭、車載鏡頭、手機攝像模組等主導產品的全球市佔率已居於行業前列,是國內當之無愧的光學器件龍頭。
  • 【落地】國內唯一可量產微納衍射光學器件廠商?
    1.國內唯一可量產微納衍射光學器件廠商?寧德時代宣布將投產壽命達200萬公裡的電池;6.KB證券:LG Chem將成為今年全球電動車電池市場的「領頭羊」;1.國內唯一可量產微納衍射光學器件廠商?
  • 中國晶片產業鏈細分領域龍頭名單
    江豐電子:國產靶材龍頭 超高純金屬及濺射靶材是生產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關鍵材料之一,公司的超高純金屬濺射靶材產品已應用於世界著名半導體廠商的最先端製造工藝,在16 納米技術節點實現批量供貨,成功打破美、日跨國公司的壟斷格局,同時還滿足了國內廠商28 納米技術節點的量產需求,填補了我國電子材料行業的空白。
  • 國盛證券:國內一線模組廠,丘鈦科技(01478)借勢光學行業創新實現...
    公司 國盛證券:國內一線模組廠,丘鈦科技(01478)借勢光學行業創新實現飛躍 首次覆蓋「買入」評級 2020年5月13日 16:09:32 國盛證券本文來自 國盛證券。報告摘要國內一線攝像頭、指紋模組廠,技術、產能領先。
  • 華為Mate X被炒至10萬元:摺疊屏手機為何這麼難?
    據三星 SDC 大會,Galaxy Fold 使用的偏光片厚度相比之前的降低了 45%。偏光片是一種高分子材料複合膜,由偏光膜、內保護膜、壓敏膠層及外保護膜組成,主要用於平板顯示(TFT-LCD、OLED)。偏光片中發揮偏振功能的核心膜材是 PVA 膜。偏光片按照功能分類可以分為:透射式偏光片、反射式偏光片、半透過半反射式偏光片、補償性偏光片。
  • 偏光片產業鏈,偏光片市場,國內偏光片廠商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9/1028/55450.html一、偏光片偏光片的全稱是偏振光片,是一種高分子材料複合膜,由偏光膜、內保護膜、壓敏膠層及外保護膜組成,主要用於液晶顯示。
  • 道明光學:鋁塑膜與光學膜兩翼齊飛,業績再迎高增長
    【鋁道網】反光材料龍頭,市場開拓帶動業績穩健增長:道明光學現有常規玻璃微珠型反光材料年產能包括1680萬平米反光膜、1320萬平米反光布產能、500萬平方米反光製品和年產500萬件反光服裝產能。目前公司已經進入國內多個省市車牌膜市場,傳統反光材料業績有望獲得大幅提升。微稜鏡反光膜實現技術突破及量產,進口取代市場強勁爆發:公司是我國靠前家突破了微稜鏡型反光膜技術壁壘的企業,產品質量達到國際水平。基於公司在反光材料渠道的開拓,稜鏡膜上半年實現放量銷售,營收超過7000萬。目前產能利用率僅為30-40%,國內市場佔有率不及10%。
  • 道明光學:國內反光材料龍頭崛起 增持評級
    公司是繼美國3M、艾利、瑞飛之後,全球第四家、國內第一家全面掌握微稜鏡膜生產技術的公司,微稜鏡型反光材料此前主要依賴進口,公司憑藉較高的性價比快速打開市場,實現了銷售額和毛利潤的大幅提升;同時,2018年公司在國內車牌膜及車牌半成品的銷售規模迅速擴大,市佔率超過30%,該市場主要採用玻璃微珠型反光材料,該領域的銷售額提升帶動了公司玻璃微珠產品的附加值提升,增厚傳統產品的效益。
  • 翰博高新材料產品包括偏光片、光學膜、導光板、光電顯示用膠帶
    翰博高新材料產品包括偏光片、光學膜、導光板、光電顯示用膠帶 作者:51Touch時間:2018-08-07 來源:未知     北京時間08
  • 華為Mate30系列發布,概念股舜宇光學前景無限?
    Mate 30是全球唯一第二代5G手機(Mate 20 X 5G為第一代),5G速度高於三星旗艦5G手機,而蘋果剛發布的iPhone 11至今還不支持5G。華為在攝像頭上取得飛速進步,與他本身的無數供應商密不可分。受消息刺激,相關個股集體上漲。長期鏡頭合作夥伴舜宇光學(02382)漲4.66%,截止發文,舜宇光學已經回落到漲2.08%。
  • 國內唯一「光刻機+晶片+軍工+生物安全」概念龍頭
    ,一家是上海微電子,只能做到90nm的工藝,而荷蘭全球領頭羊ASML(阿斯麥)已經實現5nm工藝,90nm拿不上檯面。 雖然上海微電子宣布將在2021~2022年交付國內第一臺28nm的immersion式光刻機,但跟荷蘭的ASML還是有很大差距。 另一家是長春光機所,他們研發了國內第一套EUV(極紫外光刻,詳細解釋可度娘,比較複雜這裡作解釋了)原理裝置,在2008年已經立定了32~22nm裝備技術研究任務。
  • 國盛證券:光學龍頭二月數據大超預期,產業鏈該如何布局?
    要聞 國盛證券:光學龍頭二月數據大超預期,產業鏈該如何布局?旗艦機種的像素不斷升級,國內高端機種的鏡頭也逐漸從5P升級到6P,IDC預計2018年後置鏡頭的6P滲透率約為40%,以便實現超級大廣角、大光圈等,光學變焦也不斷升級至三倍,使得夜拍效果逐漸加強。隨著鏡頭的不斷升級,高端鏡頭對鏡頭的產能佔用更大,且良率相對較低,所以變相縮小了供給端的產能。目前需求不斷攀升而供給產能吃緊,供需缺口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