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PM2.5值不達標 專家稱控制汙染源才能治本

2021-01-08 騰訊網

【演播室】

共同打造高質量的生活,歡迎收看《每周質量報告》。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最後一天,國家環境保護部召開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新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新修訂的標準不但增設了PM2.5平均濃度限值和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限值,還收緊了PM10、二氧化氮等汙染物的濃度限值。新年伊始,北京、上海、南京、烏魯木齊等多個城市的環保部門表示:將在2012年開始監測空氣中PM2.5顆粒的濃度,一場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的PM2.5汙染防控戰已經打響,可是 ,在這場需要假以時日環保戰役中,我們需要遵循什麼樣的標準,又該怎樣做才能做到有效防控,使得防控效果事半功倍呢?

【正文】

本周的元旦假日期間,我國江蘇、湖北中西部、廣西、廣東中西部等地出現了大霧天氣,且霧霾天氣一直持續到了元月3日。

多個地方持續的大霧,再度讓可吸入顆粒物這個造成霧霾天的元兇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其中粒徑為2.5微米以下的顆粒,由於能直接通過呼吸系統進入人體,因此其濃度數值PM2.5也備受關注。針對PM2.5汙染問題,國家環境保護部在元旦前審議並原則通過了新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對PM2.5的限量值首次作了規定:按照這一新標準,對於PM2.5濃度值要求較高的一級標準為年均值15ppm,日均值35ppm;而要求相對較低的二級標準年均值35ppm,日均值75ppm。在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更新的《關於顆粒物、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空氣品質準則風險評估概要》中,PM2.5的基準值是年均值10毫克每立方米也就是10ppm,日均值為25毫克每立方米也就是25ppm,我國標準中規定的一級標準接近世衛組織提出的基準值,二級標準則低於這一基準值。

世界衛生組織在提出PM2.5基準值的同時,還針對長期暴露和死亡率之間關係的研究結果,按照由低到高的要求,提出了三個過渡時期的PM2.5目標值,供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參考選擇。其中過渡時期1的目標值為年均35ppm,日均75ppm,過渡時期2的目標值為年均25ppm,日均50ppm,過渡時期3的目標值為年均15ppm,日均37.5ppm。我國新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中規定的二級標準也就是最低標準和世衛組織規定的過渡時期1的目標值完全吻合。

【同期】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潘小川

世界衛生組織空氣品質指南這個75的這個值是針對著第一過渡期的一些國家,相對來說是發展中國家吧,這樣一個值,這個值的來源主要也是根據國際上大量的一些研究的文獻,認為在75微克立方米這樣一個水平之下,對於大部分的一般人群,也就是95%以上的一般人群是不應該有什麼健康的危害。

【正文】

相關專家指出:之所以世衛組織公布的PM2.5濃度分為基準值和目標值,我國的新國標確定有一級和二級標準,其出發點都一樣。低標準的數值代表的是根據自身發展水平要努力達到的標準,而高標準的數值代表的則是依據研究得出的對健康無害的數值。

【同期】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郭新彪

通俗地講,基準值相當於給了大家一個奮鬥的目標,發達國家,從技術上,從經濟上,它可能有一定較好的條件,那它制定的標準就可能更接近基準值。但是一些發展中國家所謂制定的標準值可能離基準值距離就比較大一點,是這種情況。所以我們說,從全世界範圍來說,基準值應該是大家全世界都是統一的一個,但標準是每個國家都不一樣

【正文】

從2007年起,國家環保部下屬的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就布置開展了對灰霾及PM2.5的長期監測,選取了天津、蘇州、南京、上海、重慶、廣州、深圳等已有監測工作基礎和監測能力的省(市),自2008年1月1日起開展試點監測工作。2010年PM2.5試點監測結果表明,各試點城市發生灰霾的天數佔全年天數的比例介於20.5%至52.3%之間,如果按照已審議並原則通過的新的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進行評價,上述各監測點的PM2.5超標的天數佔全部監測天數的1.9%至48.9%之間。

【同期】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王躍思

經濟發展的同時 汙染環境又能降到最低,這是我們的目標,但是(按照)目前的(新)標準呢,我們覺得也很難完全地達標。

【正文】

從目前取得的數據看,我國許多地區要達到新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裡PM2.5濃度值的二級標準還有困難。相關專家表示,這並不會成為阻礙我國加強對PM2.5防控的理由。

【同期】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 邵敏

現在的這個標準說實在是打響了PM2.5控制的第一槍,所以我們會在今後的這個,比如說「十二五」選擇一些重點城市群地區,來看一看這個標準實施的效果到底怎麼樣,現在採取的這些汙染控制措施,在這個排放還會再持續增加的情況下,會不會起到有效的作用,然後在一些典型的區域 在現在的時間段積累經驗之後 再逐步去推進PM2.5這個不斷標準的加嚴和控制措施的這個到位

【演播室】

無規矩不成方圓,有了PM2.5顆粒的標準值,我們就可以據此來判斷空氣中的PM2.5顆粒濃度是否達標。當然,數值上是否達標,並不是我們下大氣力開展PM2.5顆粒濃度監測的最終目的,我們希望通過對數據的監控分析,找到影響PM2.5數據的因素,從而使我們可以對症下藥,加強防控,降低大氣中PM2.5顆粒的含量,最終減低PM2.5顆粒對我們健康的威脅

【正文】

根據上海、南京環保部門目前公布的PM2.5監測數值顯示:2010年南京城區PM2.5年平均值為70ppm,超出新國標規定的1倍,截止到去年年底,南京的PM2.5年均濃度為52ppm,依然超出新國標規定限量值的0.5倍。上海從2006年到2010年PM2.5的研究性數據為44-53ppm,汙染水平也超出了新國標規定限量值。相關研究機構對我國主要大中城市的研究性監測數據顯示,目前主要大中城市的PM2.5數值普遍超出了新國標規定限量值。為了了解影響我國大城市PM2.5數值的因素,記者以北京為藍本展開了調查。

根據北京市環保局的公開信息顯示:2011年北京市空氣品質二級和好於二級天數達286天,佔到了全年的78.4%,雖然空氣品質有所改善,但是可吸入顆粒物汙染仍然較為突出,大氣複合性汙染特徵明顯。

相關焦點

  • pm2.5標準值是多少?pm2.5中國標準與pm2.5國際標準的區別
    連日來,霧靄重重,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pm2.5標準值。我國現行的pm2.5標準值與pm2.5國際標準有多大差距呢?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pm2.5的危害很大,除心臟病、動脈硬化外,還會造成肺癌、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目前,我國的pm2.5標準值為24小時平均濃度小於75微克/立方米為達標,然而,這一數值與pm2.5國際標準相比,還相差甚遠,僅僅是達到世衛組織設定的最寬標準。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標準值為小於每立方米10微克,年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時,人患病並致死的機率將大大增加。
  • 2014年國家PM2.5標準 廣州要求2020年需達標
    據悉,廣州空氣品質達標規劃已基本編制完成,提出2020年實現環境空氣品質基本達到國家標準,即廣州PM2.5年均濃度要達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這比此前提出的2025年達標提前了5年。(PM2.5是什麼意思? )  2014年12月1日,中國PM2.5標準:要求濃度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
  • 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pm2.5標準值是多少?
    顆粒物的來源是不完全燃燒、因此只要是靠燃燒的菸草產品,都會產生具有嚴重危害的顆粒物,使用品質較佳的香菸也只是吸菸者的自我安慰(甚至可能因為臭味較低,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同理也適用於金紙燃燒、焚香及燃燒蚊香。  除自然源和人為源之外,大氣中的氣態前體汙染物會通過大氣化學反應生成二次顆粒物,實現由氣體到粒子的相態轉換。    pm2.5多少算正常?
  • 揚州市民有望上網查看PM2.5濃度值
    會上,技術人員向人們展示了比利時、北京以及揚州三地合作研發的環境空氣品質智能發布系統,這個系統可以準確地實時監測揚州空氣品質狀況,做到空氣品質日報、預報。比利時、北京、揚州三地合作智能發布系統,市民有望上網查看居住地空氣品質去年12月,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公布其PM2.5的監測數據,其數據與環保部門發布的大氣質量檢測數據以及評價方法存在差異,引起社會極大反響。
  • 新風系統可以讓室內PM2.5在個位數?
    空氣問題成為了時下熱議話題,PM2.5成為了社會熱點詞彙,大多數人都養成了每日出門前看PM2.5數值的習慣。新風系統的出現完美解決了空氣品質問題,它可以有效排除室內甲醛、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還能減少PM2.5、花粉、粉塵等顆粒物對人體的侵害,從而守護全家健康。
  • PM2.5是什麼?PM2.5有什麼危害?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一個原本陌生的術語——PM2.5。那麼,到底pm2.5是什麼意思?pm2.5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PM為英文particulate matter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做顆粒物。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有時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
  • 魏復盛:按PM2.5標準8成城市不達標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原總工程師魏復盛:按PM2.5標準8成城市不達標 北京市環保局監測的空氣品質數據與美國大使館的監測數據不一致,「南京氣象」官方微博發布「PM2.5細微顆粒物濃度」數小時後刪除,環保部發 布環境空氣PM2.5測定規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第二次徵求意見時將PM2.5
  • PM2.5是怎麼達標的?
    純電動公交車和計程車2018年廣東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取得新進展,全省PM2.5年均濃度再創新低,其中廣州市連續兩年達標。昨日在省生態環境廳組織的專題採訪活動中,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廣州PM2.5治理已經進入低位攻堅期,繼續下降一個微克都需要採取強有力措施,2019年將爭取PM2.5穩定達標並有所下降。
  • 據稱監測PM2.5難徹底潔淨空氣 多地存二惡英汙染
    此前,《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二次公開徵求意見截止,PM2.5首次被納入標準。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郝吉明在不久前舉辦的第七屆中美空氣品質研討會上公開表示,單純地強調PM2.5減排,並不能達到區域空氣品質改善的預期效果,應該做好多項汙染物協同減排的工作。改善空氣品質,還應該控制哪些汙染物?
  • PM2.5是什麼意思?PM2.5有什麼危害?
    隨著全國各地空氣出現嚴重汙染,pm2.5屢屢爆表,我國多個城市發生嚴重霧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一個原本陌生的術語——PM2.5。那麼,到底pm2.5是什麼意思?pm2.5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PM為英文particulatematter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做顆粒物。
  • 廣州PM2.5的主要來源是什麼?
    記者獲悉,大部分情況下,PM2.5二次成分比例高於一次成分,年均佔比均超過50%,表明在全年大部分時段內,尤其是在汙染較重的季節,廣州PM2.5中的二次成分均較一次成分多;大部分情況下,二次無機成分佔比最高,年均佔比達27%~34%。  這些一般人看不太懂的描述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PM2.5國家標準(2012)
    2013年3月1日最新消息:PM2.5中文名確定為「細顆粒物」 近期將正式發布   世界衛生組織pm2.5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而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世衛組織為各國提出了非常嚴格的
  • 北京副市長:PM2.5達標至少需18到20年
    要達標至少還要18到20年  至於第三步,洪峰表示,即2020年以後,沒有定下具體年限,但會通過持續不斷努力,早日令PM2.5達標。也就是《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延續世衛組織為發展中國家設置的最低標準,PM2.5年均濃度35微克/立方米。估計要18到20年,也就是到2030年才可能達標。
  • 室內PM2.5監測值應納入發布試點
    東方網1月10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戶外要監測PM2.5,室內的空氣品質也需要關注,我們每個人呆在室內的時間並不比室外短。」在市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即將召開前,市政協委員朱建國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在上海最快於今年下半年實時公布PM2.5數據的試點中,「升級」公布公共場所室內PM2.5值。
  • 英媒稱河南是PM2.5重災區 專家稱應理性看待
    新華社發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一篇報導引發網友「圍觀」專家表示:報導引用美國研究性數據,應理性看待首席記者 路紅 實習生 馬玲玲核心提示昨日,PM2.5再次成為熱門話題——一篇最新文章指出,世界衛生組織表示PM2.5超過10微克/立方米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 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pm2.5的影響
    早在奧運會期間,一些國外的人就因為覺得北京的空氣汙染太嚴重而帶口罩,雖然北京在奧運會期間城市綠色環保做得很不錯,但是這也逐漸帶動起了人們對空氣汙染物的好奇,這裡我們就來了解一種空氣汙染物質pm2.5。
  • PM2.5和臭氧需要協同控制嗎?
    專家介紹:史國良對流層內的臭氧並非來自汙染源的直接排放,而是通過汙染源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為什麼說PM2.5和臭氧(O3)需要協同控制?、珠三角、成渝地區等地相繼開展,並得到了初步的認知。PM2.5由汙染源直接排放(如道路揚塵、建築施工塵、燃煤塵)的稱為一次排放;另一方面由大氣光化學、非均相反應等反應生成(二次硫酸鹽、二次硝酸鹽二次有機物等)的稱為二次生成。
  • 市民將可查詢家門口PM2.5
    本欄圖片 信息時報記者 巢曉 實習生 徐敏 攝信息時報訊 (記者 熊佳焰 通訊員 粵環宣) 昨日是世界環境日,珠三角9市62個監測站點在前一天剛剛全部發布了PM2.5和臭氧在內的6項監測數據。昨日,省環保廳和省環境監測中心舉行開放日活動。廣東省大氣環保首席專家、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鍾流舉介紹,目前珠三角尚無一市年均濃度能達標(即達到35微克/立方米)。
  • 報告顯示北京PM2.5值2030年才能達標
    《北京公共服務發展報告(2012~2013)》提供的數字顯示,當前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70mg/m3,離WHO建議的目標35mg/m3預計至2030年才能達到。   藍皮書指出,當前,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為70mg/m3,離WHO建議的目標35mg/m3還有很大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