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科技「奇異點」大勢前奏

2020-12-01 OFweek維科網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全球首款可穿戴智能成人振動器開發商Vibease的聯合創始人的赫敏·韋(Hermione Way)看來,當下可穿戴設備來勢洶洶,但實際上,「可穿戴」時代只不過是科技行業所說的「奇異點」(The Singularity,人機融合的交匯點)大趨勢的前奏而已。

  在過去60年裡,消費電子產品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強大。這一趨勢的最終結果應該會是,科技通過我們的身體無縫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舉例來說,谷歌眼鏡不應該是要佩戴在頭上的附加硬體,而應該通過隱形眼鏡或者植入人體大腦的晶片整合到人體。起初你可能會覺得這很瘋狂很極端,但谷歌眼鏡的問題就是在於:增強現實體驗應該是無縫的,而該硬體卻反其道而行之。

  以下是「奇異點」的深入定義:

  「技術奇異點是一假說,是指技術的加速進步會引發失控效應,人工智慧超出人類的智能和控制能力範圍,進而發生被稱作奇異點的事件,徹底改變甚至終結人類文明。由於這種人工智慧的能力對於人類來說難以理解,技術奇異點往往被看作是人類歷史的未來變得不可預測甚至莫測高深的臨界點。」

  目前已經有一些顯而易見的趨勢說明我們已經處於後可穿戴時代,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生物黑客

  世界各地的地下室和紋身場所都有人嘗試切破自己的皮膚,嵌入磁體和微晶片,以獲得多一層的周遭世界體驗,探索半人半機器的可能性。

  生物黑客(Biohacking)是指黑客式活動融入到生物學的實踐。生物黑客涵蓋各種各樣的實踐和活動,從設計和安裝自製的人體增強元件(如磁體植入物)的極客,到進行非正式的基因測序的DIY生物學家。生物黑客誕生於非機構性的科技研發趨勢。很多生物黑客既認同生物朋克運動,又認同超人類注意和科技進步主義。

相關焦點

  • 神念科技「創新醫療」 可穿戴產業發展新方向
    而在這樣一個歷史性時期,把運動健身、休閒娛樂和醫療健康方面的可穿戴產品推向巔峰的,是一家專注生物傳感技術的解決方案提供商-NeuroSky神念科技。神念科技專注腦電、心電、眼電和生物電等生物傳感技術的研發,可時刻將人體釋放的微弱信號提取、轉換為數位訊號,再通過算法將它們變為可視化的數據或可用的命令。聯動原素:您認為如今智能可穿戴產業正處於什麼階段?
  • 奇異點,你聽過嗎?
    不單單是宇宙大爆炸的點,再有如黑洞的中心,質量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點,也叫做奇點。總結而言,奇異點可以理解為在某一個領域確實存在,但又無法解釋和理解的一個東西。好比在數學領域,無限大即為一個奇異點;在生物學裡,每一個新物種的誕生,也可以稱之為一個奇異點。
  • 專訪一數科技曹騰:用虛擬投影開啟可穿戴設備未來
    不久前CSE上,一家中國公司推出了一款頗具新意基於虛擬顯示技術的可穿戴設備。這款被稱為「腕投」的設備能否重新定義可穿戴?它到底有哪些創新之處?可穿戴設備的未來會是什麼?帶著這些疑問,我專訪了該產品研發公司一數科技的創始人曹騰。
  • 可穿戴技術發展史回顧
    硬體再發明(公眾號:newhard) 編譯整理  可穿戴技術可能是當今科技產業裡最為多產的潮流可穿戴技術是如何發展至今的呢?科技網站Mashable日前就對該領域的發展史進行了回顧:  你或許不會知道,可穿戴計算設備背後的技術可以說是為了在賭場裡作弊而誕生的。在上世紀60到70年代,一些發明家製作出了一些最早的可穿戴設備,來增加在賭桌旁的勝率。  從那之後,可穿戴技術的研發還維持在較小的規模。除了計算器腕錶在80年代的流行,這個領域幾乎沒有什麼改變。
  • 探尋「奇異點環」之妙
    本報記者 劉歲晗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科研團隊日前在《自然》雜誌刊發論文稱,首次在狄拉克錐中用一些「奇異點」製成「奇異環」。「奇異點」能產生一些很重要的反直覺現象,可應用於強大雷射裝置的製備等領域。什麼是奇異環和奇異點,它因何能帶來奇特現象,又怎樣付諸實際應用呢?
  • 商業化過渡期,探尋可穿戴設備下一個前沿市場?
    尹志堅 發表於 2018-12-06 19:05:52 導讀:華為、高通、Nordic、是德科技、泰凌微電子、智芯科技、卡珀林智能七位大咖為您解析可穿戴設備器件晶片的超低功耗、電池容量、電池補給(
  • 用嚴謹的科學論證,一定不要買第二套房子,科技奇異點即將爆發
    而科學界有個公認的事實,那就是:2045年將出現科技奇異點。這不是猜測或者一家之言,更不是我的個人腦洞,而是非常嚴謹的科學。看完本篇文章之後,請分享給那些想要買房的人,更多人看到,房價一定會一落千丈!(哈哈,想到這裡就好開心)奇異點,又叫奇點。
  • 新型可穿戴大腦掃描儀問世 可評測大腦功能
    新型可穿戴大腦掃描儀問世 可評測大腦功能 2018-03-26 09:27:12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2018年03月26日 09:27 來源:
  • 腦洞大開的「可穿戴」時代
    在3月24日下午進行的「可穿戴設備與智能終端的未來」博鰲分論壇上,業界大咖們圍繞「可穿戴設備將實現怎樣的技術顛覆和商業突破」以及「未來的智能終端會是什麼模樣」展開了腦力激蕩的探討。下面小編就來帶你一窺究竟~~2014年可以說是智能硬體的爆發之年,似乎一夜之間智能可穿戴出現在大街小巷,手上、頭上都是可穿戴。
  • 「流動科技館」/可穿戴仿生機械臂……科普集市展示趣味科技~
    「流動科技館」/可穿戴仿生機械臂……科普集市展示趣味科技~ 2020-07-13 0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可穿戴設備中的傳感器功能分類
    可穿戴設備的主要應用領域包括:以血糖、血壓和心率監測為代表的醫療領域,以運動監測為代表的保健領域,以信息娛樂為代表的消費領域,以數據採集和顯示為代表的工業和軍事領域。IMS研究指出,保健和醫療領域的可穿戴設備佔據今年60%市場份額,未來的份額可能會進一步提升。
  • 華米科技發表SCI論文:可穿戴設備大數據助力疫情監測預警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面對今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華米科技(NYSE:HMI)一直致力於通過可穿戴設備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對疫情趨勢進行分析和預測。該研究證明了可穿戴設備的健康監測能力可在流行病預警和公共衛生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為建立大規模流行病監測系統提供了新思路,有助於提高公共衛生監測、預測效率。
  • 「可穿戴計算機之父」用水演奏歌曲
    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他一直使用可穿戴式計算機以協助提高自己的視力。現在他在自己的右眼上戴了一個顯示屏,並通過該設備連接計算機和網際網路創交會·大佬按壓小孔內噴出的水柱,「叮叮咚咚」的音樂悠揚響起,如同置身在音樂大廳。5月10日下午,「2017矽谷高創會」的現場,頭戴棒球帽、右眼戴著一個智能眼鏡的「可穿戴計算機之父」——史蒂夫·曼恩出場便展示起他發明的「智能水風琴」。
  • 可穿戴的太陽能熱電發電機:效率更高!
    關鍵字自供電、溫差電、可穿戴背景自供電技術,為突破可穿戴電子產品的電池這一關鍵瓶頸,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前景的創新方案。筆者曾經介紹過多個自供電相關的創新方案,特別是在《新型柔性可穿戴熱電發電機:效率更高、性能更好!》一文中,介紹過溫差發電的方式,利用人體熱量實現自供電。
  • 可穿戴計算機之父史蒂夫-曼恩
    可穿戴式計算機(騰訊科技配圖0騰訊科技訊(坎貝)北京時間8月8日消息,在很多人眼中,史蒂夫·曼恩(Steve Mann)是世界上首位「電子人」(cyborg)。
  • 浦項科技大學開發用於精確語音識別的可穿戴式振動傳感器
    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的研究人員成功開發出一種靈活且可穿戴的振動響應傳感器,可準確識別用戶的聲音。當連接到頸部時,傳感器可以通過頸部皮膚的振動精確地識別聲音,並且不受環境噪聲或聲音音量的影響。可穿戴式振動傳感器附著在人類頸部皮膚上來進行語音識別 資料圖  這些可附著皮膚的傳感器通過檢查頸部皮膚振動來檢測和識別人的聲音
  • VR+體感交互將是可穿戴醫療重要方向
    打開APP VR+體感交互將是可穿戴醫療重要方向 佚名 發表於 2017-01-16 08:25:22 電子發燒友早八點訊:體感交互與醫療健康座談會在杭州正式召開,會議主辦方為杭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會議邀請了尤看運動醫學診所院長、浙江工業大學教授、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教授、浙江大學慢性病課題組博士/博士後、醫惠科技總監、賽翁思科技創始人、樂刻健身總監、百替生物技術專家等眾多科研學者、行業相關人士進行討論交流,旨在推動體感、可穿戴、醫療健康等不同領域的跨界合作
  • 《星際戰甲》奇異點怎麼獲得 奇異點獲取方法
    導 讀星際戰甲奇異點的獲得辦法是取得武形秘儀的暴風稱號後,玩家即可花費聲望值‍25000來購買,奇異點的效果為每3秒形成一個圓環並拖拽附近範圍內的敵人,提升為滿級時的吸引範圍固定為
  • 如何設計可穿戴產品?可穿戴產品設計的幾大要素分析
    如何設計可穿戴產品?可穿戴產品設計的幾大要素分析 工程師姚遠香 發表於 2018-07-29 09:43:00   在當今群雄逐鹿、競爭激烈的可穿戴市場中,獲得成功的關鍵在於差異化的產品特性和服務。
  • 可穿戴骨傳導助聽器助力聽障改善—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鄭金武)日前,北京美爾斯通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第二代可穿戴骨傳導助聽器,為聽障人士和聽力衰退的老年人帶來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