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意他們的存在,但同意他們的平權

2020-12-08 騰訊網

這個理論被提出之前,從未有人懷疑過作家對於自己作品中的人物是否有絕對的話語權,這個理論提出之後,作家們開始思考,自己是否可以對自己作品中的人物沒有話語權。

畢竟即使是上帝,在創造出人之後,也沒法決定人的每個行為。

現實中的「上帝已死」引發了動蕩,但書中的「上帝已死」,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巴赫金第一次提出「復調性」小說理論的時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都已經出版了將近50年,於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為什麼會以這種形式講故事已經無法聽作家本人的解釋。但「復調性」顯現出來的功能引導著後來的研究者意識到,只有「上帝」沉默了,人的聲音才會響亮。

巴赫金

「復調性」原本是個樂理名詞,指出現在歐洲18世紀前的一種沒有主旋律和伴聲之分,所有聲音都按自己的聲部行進相互層疊構成的音樂體裁。而「復調小說」則是用同樣的原理,書中出現的人物們,每個人都是平等、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思想,作家對於他們的人格不發表評論,對於他們的行為結果也不做引導性的描述。

"把個性看做是別人的個性、他人的個性,並能客觀地藝術地發現它、表現它,不把它變成抒情性的,不把自己的聲音同它融合到一起,同時又不把它降低為具體的心理現實。"

於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裡的人物都有了個非常鮮明的特點:

他們人人都像個思想家。

即使是《卡拉馬佐夫兄弟》裡老卡拉馬佐夫那樣十足的惡棍,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也非常振振有詞,就像在大多數時間的現實裡一樣,不管事情本身的正確與否,人總是有各種理由的來解釋自己的。

如果是其他作家也還好理解,但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個能夠且經常深度描寫「惡」的作家,他卻使用了「復調性」這樣的寫作方式,那麼不就會變成對於「惡」的辯解嗎?

在《卡拉馬佐夫兄弟》中,老大德米特裡是一個常人眼中的惡棍和殺人犯,但同時他也是一個高尚的人。他行為雖然暴力,卻也有著極高的道德自我約束,他對佐西馬長老非常尊敬,對女性也有著發自內心的尊重。而在世人眼中「聖徒」一樣的阿廖沙,雖然立志侍奉上帝,但他內心也充斥著陰暗,他自己是對暴力推崇的,只是沒有機會實踐而已。

這種「拉扯」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復調小說」的源頭,長年跟各種罪犯接觸讓他意識到很多人心目中神聖的道德高地就是種自我滿足的幻覺,即使是作者對於自己故事中的角色,也不應該是站在上帝的高度去評判,這種甚至可以被稱為「謙卑」的視角成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最高尚的寫作特點。

陀思妥耶夫斯基認為作者不應該凌駕於任何角色之上,即使這個角色是個罪犯。人和人在道德上的差距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麼大,「尼採預感到了一個頂點;陀思妥耶夫斯基只在那裡看到失敗。」

法國作家紀德解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復調性」:真正的藝術家在創作時,總是處於對自己的半無意識中。他實際上並不知道自己是誰。他只有透過自己的作品,以自己的作品,在自己的作品之後,才能真的認識自己。

2020第二屆驅動國際戲劇邀請展

這些來自西伯利亞大地的優秀作品

2021年檔期開放預定中

俄羅斯聖彼得堡小劇院-歐洲劇院

《兄弟姐妹》

Brothers and Sisters

歐洲戲劇獎、勞倫斯·奧利弗獎、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獎、金面具獎得主

俄羅斯戲劇大師列夫·朵金八小時史詩巨獻

當今最圓熟精湛、渾然天成的劇場表演

深情講述戰爭年代最感人至深的家國情懷

俄羅斯聖彼得堡小劇院-歐洲劇院

《萬尼亞舅舅》

Uncle Vanya

列夫·朵金大師作品

圓熟精湛的演技演活寫實主義戲劇

情深觸碰現代生活永恆主題

戲劇界舞美教科書範例

2004年金面具戲劇類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獎

義大利藝評獎最佳外語戲劇獎

俄羅斯馬雅可夫斯基劇院

《俄羅斯小說》

Russian Novel

俄羅斯劇壇炙手可熱的馬雅可夫斯基劇院

充滿精密設計和隱喻的標杆劇目

帶你揭秘文豪託翁

出走之前的「私生活」

俄羅斯弗緬科戲劇工作室

《戰爭與和平·開端》

War and Pea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ovel

託爾斯泰天才之筆

世界文學史上的不朽名著

戲劇大師弗緬科版本

曾獲2002年三項「金面具」首度來華!

俄羅斯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

《靜靜的頓河》

And Quiet Flows The Don

一曲關於哥薩克的雄奇壯歌

諾貝爾文學獎巨著終現舞臺

八小時史詩引發京滬觀劇熱潮

中央電視臺、學習強國等主流媒體高度評價

俄羅斯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

《卡拉馬佐夫兄弟》

The Brothers Karamazov

《靜靜的頓河》原班人馬

配合紮實的排演和對劇作的深刻理解

再現世界文學巨匠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

人類靈魂和信仰的深刻叩問與剖析

俄羅斯聖彼得堡馬斯特卡雅劇院

《大師和瑪格麗特》

The Master and Margarita

28位演員飾演原作中的155個角色

四幕戲劇兩場演出全景式展示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魔幻現實主義元祖

傳奇作家布爾加科夫最重要的作品

俄羅斯馬斯特卡雅劇院

《一位年輕醫生的筆記》

A Young Doctor's Notebook

曾獲「金面具」獎三項提名:

最佳小劇場戲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

根據布爾加科夫早年間經歷

自傳式短篇小說改編

2020年你最不容錯過的「俄味小劇場」

驅動文明·傳播感動

ID:Propel Media

相關焦點

  • 本是法國的殖民地,如今法國請求他們獨立,他們卻根本不同意!
    我們都知道在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殖民地一直都是存在於歷史當中的,直到人類經過數次慘烈的戰鬥才深刻的認識到了錯誤性,殖民地才逐漸的消失了,不過如今仍然有些少數的殖民地存在著,法屬蓋亞那就是其中一個,而他們存在的理由卻聽起來十分的奇葩,他們明明能有著獨立的自由,卻偏偏選擇在別人的統治下
  • 知情同意及知情同意書
    consent)是指有行為能力的受試候選人已被充分告知有關研究的信息,並且也能充分理解相關的信息後所做出的參與研究的決定,此決定是候選人在對信息充分理解並進行考慮後做出的,未受到脅迫、不正當影響或恐嚇,候選人具有自由選擇參與(或)退出研究的權利。
  • 不同意劉慈欣的假想
    劉文進一步假想了外星人飛船之來以及人類應對的情形,就不複述了。我要說的是,2019年2月21日我發過《別指望找到和相遇外星文明了吧》一文。我不同意劉慈欣的相遇外星人假想。根本上說,囿於時空的種種限制,並由於不同星球及其可能存在生物的存活周期,地球人肯定不可能相遇外星人。首先,地球人得被外星人發現。而地球人洩露自己行蹤的第一個信號,也就是百年前發明出來的無線電波。這就是說,目前地球人被發現的範圍,限於百年光速圈。到目前,並沒有什麼外星反應。這應該說明,至少在五六十光年的距離,不存在外星高度文明。否則,早會有所反應了。
  • 內江開放「共享廁所」 過半單位同意 存在不同聲音
    推進情況不錯,我們一共向98家非涉密的沿街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發了函,至今已有48家機關單位回函同意開放廁所。」從5月4日開始,內江市市中區率先啟動「共享廁所」這一工作,經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報導後,引起較大反響。5月23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內江市市中區城管局副局長凌剛告訴記者,過半單位已同意開放「共享廁所」。
  • 小保方晴子同意撤稿
    這項研究的主要研究者、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幹細胞女科學家小保方晴子同意撤稿,但她只同意撤掉其中一篇論文(目前尚不可知,撤銷的是Letter,還是Article)。此消息由小保方晴子的律師向外界透露。 這是小保方晴子在外界各方質疑聲中,第一次妥協。
  • 【虎嗅晚報】「基因編輯嬰兒」知情同意書曝光:存在不確定因素...
    知情同意書曝光據新京報報導,記者27日在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研究室官網發現了針對參與試驗志願者的知情同意書。據知情同意書披露,項目經費來自南方科技大學,項目目標在於「生產」免疫愛滋病毒嬰兒,研究團隊將對嬰兒進行至少18年的健康隨訪。
  • 一方不同意離婚能拖多久 這裡給你答案
    同時他們今天會發現兩個人在戀愛過程中所有的情感也會慢慢的淡化,兩個人好像沒有什麼感情的基礎。所以時間一長,他們兩個都不能夠忍受對方,漸漸的就會出現很多裂痕。,所以這個時候他們很多時候都會選擇離婚。
  • 我國同意他們的請求了嗎
    乍看一眼,月球土壤是比木炭更有價值的存在,那麼基辛格為何提出這個交換請求呢?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我國又是否同意他的請求?就在此時,美國人收到了消息,他們對這些木炭十分感興趣,若是他們也能研究該木炭
  • 律師告誡:知情同意書有缺陷
    在採訪過程中,試藥人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一份試藥知情同意書,它的存在令試藥人最終義無返顧。記者在與幾位採訪對象多次接觸後,終於拿到了一份某研究單位提供的「知情同意書」。然而,專打醫療官司的上海市康昕律師事務所張濱律師在仔細分析後告訴記者,這份同意書存在不少問題,即使是一位醫學專家,在不精通法律的情況下匆忙籤字也可能帶來難以挽回的後果。  ———在藥物「風險」說明大類裡沒有說明可能出現的功能性障礙、殘疾、死亡情況。  點評:很可能是因為該藥物試驗出現功能性障礙、殘疾、死亡情況的可能非常小,但進行藥物試驗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
  • 文盲作為受試者的知情同意書怎麼籤
    在書面的知情同意書和其他文件資料交給受試者後,向受試者或受試者法定代理人進行閱讀並解釋,在受試者或受試者的法定代理人已經口頭同意受試者參加試驗,並且如果可能(受試者或受試者的法定代理人)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並註明日期。
  • 「基因編輯嬰兒」知情同意書曝光:經費來自南科大
    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研究室網站截圖試驗存在脫靶風險 項目組不承擔超出現有技術的風險後果風險告知方面,知情同意書提到試驗存在脫靶的風險。但是項目組會通過全基因測序、PGD基因篩查技術、羊膜穿刺術等手段降低傷害的可能性,項目團隊表示不承擔超出現有醫學科學和技術的風險後果。
  • 專家預測日本將發生9級以上地震,中國會同意他們的避難申請嗎?
    既然逃離才是最好的辦法,那他們該逃往哪裡?據日本民意調查,中國和美國成為其避難選項,理由在於:中國的生活環境與日本相近,人們更願意在「習慣相同」的國家避難,以便他們更快地適應日常生活和飲食。當然,中國成為日本人地震的避難選項,我們也未必會同意,當前境外疫情危機尚未解除,嚴防境外輸入仍是重中之重。
  • 新消息傳來,華為孟晚舟宣布重要決定,加拿大官方:不同意
    新消息傳來,華為孟晚舟宣布重要決定,加拿大官方:不同意在這個21世紀時代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科技的發展,也正是由於科技的快速發展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本來4g時代的存在已經讓人們享受到了快速與便捷,但時代一直是不停地前進,4g也很快將成為過去,因為5g已經出現並且已經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了
  • 人體試驗知情同意原則
    但是人體試驗是以健康人或病人作為受試對象的,而對於現代社會來說凡是涉及到人的實驗,勢必會有許多的倫理學難題,所以人體試驗也有其必須要遵循的道德原則,即正當目的原則、知情同意原則、維護受試者利益的原則以及科學性原則。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知情同意原則。同時,也是考試當中人體試驗考頻最高的一個點。那麼今天就由小編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吧。
  • 男女結婚後感情不和離婚,夫妻一方不同意離婚最長可以拖多久?
    但結婚與離婚給人們感覺還是不同的,婚姻家庭不穩定,也會影響其他方方面面的不穩定,這將成為社會的問題了。2我們代理的一個離婚案件,雙方經他人介紹認識的,認識不久就辦理了結婚登記,雙方在一起生活因方方面面的原因,由瑣事產生爭吵,曾也多次協議離婚,協商好後又反悔,於是這樣反反覆覆持續一年多了,於是一方下定決心不再在一起過了,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是另一方就是不同意離婚,法院組織多次調解和好或調解離婚,和好又做不到,離婚有一方堅決不同意
  • 日本又向中國「甩鍋」,我們不同意!
    不過不用擔心,  我們是不會同意的,  這個提案同樣遭到韓國和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日本漁民將海豚視為一筆極大的財富,  一旦他們發現有海豚的蹤跡,  就會駕駛小船去獵殺,  連年幼的小海豚也不放過。
  • 受試者可以撤回知情同意書嗎?
    但是,受試者可以在任何時間因任何個人原因撤回知情,即受試者主動要求退出研究,且不應受任何懲罰、對於目前和後續的治療不受任何偏見與歧視。注意,如上述,受試者可以撤回知情同意,即受試者主動要求退出研究,但受試者永遠不能撤回知情同意書。
  • 母親身患白血病讓兒子捐骨髓,兒子:我爸不同意!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但是近期在網絡上爆出這樣一則新聞,一位母親患白血病,其前夫不同意兒子捐獻骨髓!據悉,王女士因為身患白血病前往北京就醫,為了挽留生命,王女士希望自己的兒子前往北京為自己捐獻骨髓。為此她不惜尋找媒體的幫助,但沒想到兒子最後給出的回覆是,這件事情沒得商量,因為自己老爸不同意,打感情牌也沒有用。
  • 研究生因畢業論文導師不同意送審而自殺身亡,太不值得
    研究生因畢業論文導師不同意送審而自殺身亡,說明研究生的心裡抗挫折能力太脆弱,簡直就是不堪一擊,也說明我們的教育出了嚴重問題。研究生畢業論文導師不同意送審,即使是導師有千錯萬錯,也不至於選擇輕生。因為論文導師不同意送審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你完全可以採取很多辦法進行彌補和挽救。你可以提前找導師交流溝通,你可以提早根據導師的意見修改,一遍不行兩遍,兩遍不行三遍,早晚會有通過的時候,如果真正是導師刻意刁難,你完全可以拿出足夠證據向學校有關部門舉報你的導師。
  • 腦機接口權威:馬斯克說的話我一個字也不同意
    「他說的話我一個字也不同意。」受疫情影響,2020年騰訊科學WE大會採用線上方式進行。11月7日上午,演講嘉賓之一尼科萊利斯抽出時間,和中國的記者做了一次視頻連線。此前,馬斯克團隊一直宣傳意念控制,他們也宣稱,其最終目標是用腦機接口實現記憶的下載和上傳。人的記憶,可以上傳至一具不同的人體,或者乾脆,上傳到機器,上傳到雲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