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香港,人們總想到維港的波光瀲灩,以及兩岸的高樓林立。然而香港還有佔地頗多的綠地、溼地,以及郊野公園,其中隱藏著許多自然的奧秘。
可惜現在許多城市中的小朋友,與大自然親近的機會不多。父母在引導他們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和本領的同時,卻忘了人類所有的知識幾乎都與大自然的啟迪分不開。所以,小朋友們不妨走出教室,多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吧!
香港是一個濱海城市,迎海的岸邊和山徑兩旁總是生長著各種植物,其中一種很常見的植物就是香港的原生植物草海桐。
它的葉片肥厚,表面有一層蠟質,無論是陰雨天還是豔陽天,都有一種光澤。然而與其他同樣茂密繁盛的灌木不同的是,它的葉片上常常有一些「鬼畫符」,而且每一幅葉面上白色的「畫線」都不同,有一些頗有裝飾效果。
原來這是潛葉蠅的幼蟲留下的痕跡。潛葉蠅的幼蟲寄生在草海桐肥美的葉片中,啃食出一條條白色隧道,直到羽化而出。會給其他一些植物帶來致命傷害的潛葉蠅,卻與草海桐相處和諧,也許是由於草海桐的葉片對於潛葉蠅來説不僅肥厚而且相當龐大吧!
香港還有一種有趣的植物叫對葉榕,它是香港本地唯一的一種具有對生葉和無花果的樹種。筆者居住的小區就生長著這種樹幹上會結「無花果」的喬木,每到果實成熟的季節,一陣風來,就有圓圓的綠色泛黃的小果實撲簌簌地滾落下來,令保潔阿姐甚感頭痛,而令小朋友無盡欣喜。
對葉榕所生的「無花果」的正式名稱叫「榕果」。嚴格意義上來講,它也並不是沒有花,而是花包在果實之中,是為「隱花果」。最有趣的地方是,榕果也是另一種生物的家園,榕小蜂住在裡面,從榕果上端的開口進進出出,完成授粉的任務。對葉榕和榕小蜂誰也離不開誰。
香港還有一種珍貴的植物叫豬籠草,它喜歡溫暖潮溼的地方。它的葉片隨著生長會慢慢地捲曲合攏,形成瓶狀或籠狀,裡面會分泌一種液體和氣味,吸引昆蟲進入,但是這些小昆蟲往往會有去無回,淪為豬籠草的美食。
據說螞蟻是所有種類的豬籠草最喜歡的食物,然而它卻不吃蚊子的幼蟲,不僅不吃,還允許蚊子的幼蟲孑孓在瓶體中生長孵化。
這些生物之間的共生關係,在大自然中俯拾皆是。孩子們也要從小多多觀察大自然,才能深刻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才能深刻理解多元文化的重要。先哲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大自然的每一個領域都是美妙絕倫的」,是這樣的,大自然給予人類最深刻的啟迪,從過去到未來,都是如此。
周末不如就帶孩子遠足去吧,香港到處都有郊野公園,雨後的叢林中總有蕈類冒出,婆娑的樹影中總有猿猴出沒,還有那不停歡唱的瀑布和淙淙的溪流,孩子們本來就應該常常到大自然中去,看到自然生態中各種生物的共生關係,從而能夠深刻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
圖片來自於網絡
歡迎轉發、群發給你的朋友,分享到朋友圈本期編輯:沙特阿普
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大公報微信矩陣
大公網丨微香港丨晨讀香江丨公仔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