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超新星的心臟中發現「缺少」中子星的跡象
它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中子星。一顆隱藏在超新星1987A內部的中子星的證據正在幫助天文學家解決一個33年前的謎團,該謎團圍繞著有史以來最明亮的恆星爆炸之一。 1987年2月23日,天文學家目睹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明亮恆星爆炸,也稱為超新星爆炸。
-
16.8萬光年外,這顆超新星爆炸的背後,隱藏著一顆中子星
在那天晚上,一顆質量比太陽大14倍的巨大藍色恆星爆發成超新星爆炸,這比過去400年中看到的任何其他恆星都更明亮,更接近地球。科學家將這次爆炸命名為「超新星1987A」,因為顯然異想天開就像那個藍色巨星一樣死亡。自天文學家發現這次爆炸以來的32年裡,許多恆星系的氣體和塵埃霧氣噴發到了這顆前恆星曾經所在的太空中。
-
2500萬光年外的「煙花星系」在神秘的x射線中爆炸!
煙花星系正在爆炸,但不要驚慌,準確地說,它已經爆炸了一段時間,至少從1917年開始,距離地球約2500萬光年,當時天文學家第一次瞥見一顆大質量恆星在那裡噴發成超新星。從那時起,科學家們已經在這個繁忙的星系中探測到了近12次恆星爆炸,但沒有一次像下圖中可見的神秘X射線光的綠色斑點。那個綠色斑點有什麼特別?首先,它不是超新星。
-
科學家在爆炸恆星中發現超流體的存在證據
據美國太空網站報導,日前,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一顆爆炸恆星的超密集內核包含著叫做「超流體(superfluid)」的奇特超導體物質。兩支研究小組使用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探測發現仙后座A(Cassiopeia A)出現溫度驟降,仙后座A是一顆超大質量恆星以超新星爆炸結束生命的殘留物形成的中子星。
-
當恆星發生坍縮時,坍縮將電子擠進了質子裡,便形成了中子星
生老病死,太陽也不例外太陽是生命的母親,太陽母親是十分慈愛的,即使太陽老去、死亡,也不會離開我們,恆星死亡後會變成一種密度更大的天體,可能是白矮星、可能是中子星、也可能是黑洞,三者的區別在於恆星的質量,根據太陽的1.9891*10^30千克進行推算,太陽在死亡前會經歷短暫的紅巨星時,然後發生超新星爆炸
-
參宿四恆星上巨大的斑點可能解釋了它反常的暗淡
圖源:NASA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的一項新的研究中,將參宿四上亮度急劇下降的現象與其光球層中的巨大瑕疵聯繫在一起,其中,光球是恆星表面明亮發光的部分。參宿四上這些暗淡、冷色的斑點讓人想起太陽黑子,但它們覆蓋了這顆即將死亡的恆星表面的50%至70%。這項新的研究由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的天文學家塔維沙·達爾馬瓦德娜領導。
-
中子星和白矮星實際上不是恆星
褐矮星、白矮星甚至中子星都不是星,而紅矮星、黃矮星(比如我們的太陽)以及所有巨型恆星則確確實實是星。造成這種不同之處的原因是這樣的。▲ 各種大小、顏色和質量的恆星(包括許多明亮的藍色恆星),其質量是太陽的數十倍甚至數百倍。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交談中,我們大多數人都習慣性地認為看得見的就是星星,認為它就是一個巨大的物質球,可以自己發光,可以向宇宙輻射能量。
-
科學家找到了恆星爆炸後遺留的中子星
自從天文學家目睹一顆星星在夜空爆炸中,創造了Supernova 1987A(SN,1987A),他們便一直在搜尋一個物體,這個物體本來應該是在爆炸殘留物中形成的。由於在爆炸當天(1987年2月23日)地球上檢測到稱為中微子的粒子,天文學家預期在星體崩潰的中央形成了一顆中子星。但當科學家找不到該恆星的證據時,他們開始懷疑它是否隨後墜入一個黑洞。
-
這顆恆星即將爆炸,你從地球上就能看到。恆星為什麼會爆炸呢?
參宿四——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大約是太陽的十七倍,已經存在了85億年。這顆巨大恆星內部的燃料已經幾乎消耗殆盡。據科學家預測,這個大傢伙在接下來的一萬年之內,隨時都可能像超新星那樣發生爆炸,這可能發生在幾個世紀後,也可能發生在明天。
-
中子星是什麼?中子星分為哪幾種?
中子星也被稱為波霎,這是恆星在生命演變的最後階段,它們發生了超新星爆炸之後可能達到的終點。並不是所有的恆星都會成為中子星的。
-
天文學家說他們已經發現了最年輕的中子星,它已經隱藏了幾十年
天文學家終於在相機上捕捉到了一顆死恆星,它是在33年前一顆大質量恆星Sanduleak-69202在一顆令人瞠目結舌的超新星中死亡後留下的一片厚厚的塵埃雲團中發光,當時即使用肉眼也能看到。調查結果已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在大坍縮期間,令天文學家感到困惑的是,他們未能找到任何預期的新生中子星的蹤跡。
-
宇宙可能潛藏著一種物質,被放出來後,是宇宙滅亡的起點
所有的歡樂都從他的生命中奪走了。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現在的物理學理論推測,在某些中子星中心存在著一些「奇異」的物質。它是惰性的死物質,它接觸的所有物質都會變成更多的惰性死物質。它有可能像宇宙病毒一樣在宇宙中傳播,將每顆恆星,行星,彗星都變成沒有任何化學物質的斑點,從而終結了宇宙。
-
宇宙可能潛藏著一種物質,被放出來後,是宇宙滅亡的起點
所有的歡樂都從他的生命中奪走了。 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現在的物理學理論推測,在某些中子星中心存在著一些「奇異」的物質。它是惰性的死物質,它接觸的所有物質都會變成更多的惰性死物質。它有可能像宇宙病毒一樣在宇宙中傳播,將每顆恆星,行星,彗星都變成沒有任何化學物質的斑點,從而終結了宇宙。
-
中子星,宇宙中最光滑的物體?
中子星,是恆星演化到末期,經由引力坍縮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可能成為的少數終點之一。提起「光滑」物體,我們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玻璃、冰面等。它們都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表面非常平整。但即使是這些光滑表面,放在電子顯微鏡下,也是坑坑窪窪。 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和原子,要達到極致平整,就不能讓任何一顆粒子凸起或下凹。科學家已經在向這一目標靠近。為了改進顯微鏡,物理學家打造出了能夠反射原子的「鏡子」——原子反射鏡。
-
為啥中子星很小卻可以吞噬質量大很多的恆星,其引力有多厲害?
這種恆星在演化後期,會發生超新星大爆炸,外圍的物質會分崩離析飄散到太空中,只留下中心一個至密的核。這個核是由於恆星高溫高壓,中心核反應到了後期形成的,加上超新星大爆發的巨大能量壓縮,把原子壓碎了,電子被壓進了原子核,帶負電的電子與帶正電的質子結合成為電中性的中子,這樣與原來的中子擠在了一起,整個星球就成了一個大中子核。
-
比太陽寬900倍的恆星要爆炸嗎?巨大的星點引起的檳榔色的奇怪光
比太陽寬900倍的恆星要爆炸嗎?巨大的星點引起的檳榔色的奇怪光這顆恆星的膨脹狀態表明,檳榔處於生命的最後階段,最終將發生劇烈的超新星爆炸。去年秋天,超巨星開始顯著變暗,促使一些天文學家推測它的戲劇性死亡可能迫在眉睫。
-
恆星晚年演化過程,白矮星,中子星,黑洞,哪一種才是終點?
根據恆星和太陽的質量對比,恆星死亡之後會產生四種結局,紅矮星、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其中產生中子星和黑洞的過程中會發生超新星爆炸現象。小於0.4個太陽質量的恆星,因為需要較少的能量來對抗恆星本身的引力,演化過程非常緩慢,目前的宇宙年齡還不足以耗盡它們的用來聚變產生的能量的氫。
-
恆星曾在地球附近爆炸
在大約250萬年前的地層中,研究人員發現鐵-60和錳-53水平升高。它們的出現是250萬年前一顆近地超新星的證據。幾個月前,當參宿四恆星的亮度急劇下降時,一些觀察家懷疑即將到來的超新星-一次也可能對地球造成破壞的恆星爆炸。
-
研究發現,來自中子星的高能射電爆發,可能揭示了宇宙起源
近些年來,隨著人類對星系的不斷探索,意外發現了中子星中的射電爆發,而這可能揭示了一個更大宇宙學現象的起源。在這些高能排放物中,天文學家發現了一些令人驚訝的東西:一種持續了僅僅毫秒的強大無線電波爆炸。事實上,這次爆炸是從這顆恆星或類似的任何一顆被稱為磁星的極強中子星上看到的最明亮的爆發。
-
恆星爆炸產生伽馬射線,高亮的光束中包含著致命核反應
伽瑪射線爆發是宇宙中影響最強大的事件之一,當恆星在死亡後產生爆炸就會產生伽馬射線爆發,當這些宇宙中的恆星產生劇烈的爆炸時,它們就像立在宇宙的燈塔一樣,釋放出宇宙中一些最明亮的光束,以及大量的中微子,這些稀疏的,像幽靈般的粒子滑過整個宇宙卻幾乎未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