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作為生活中見怪不怪的東西,卻也有著大學問。你知道嗎?並不是人人都能集中注意力。
先跟大家介紹一下ADD與ADHD:
ADHD:注意缺陷多動症(英語: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種常見的精神失調狀況,目前常見的案例以兒童為主,但此類狀況也會在成人身上出現。ADD: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就是注意缺陷障礙,最主要的症狀是頻繁地、不自覺地走神。但這並不是說ADD患者就無法集中注意力,他們只是不能決定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和場合。在某種程度上,還可能比普通人更能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做到高度的專注。由於環境、教育等因素,注意力缺陷障礙的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兩者光從字面就能看出大概。注意缺陷障礙(ADHD)意指包含過動症狀在內的所有ADHD類型。
而注意力缺失症(ADD)則是不含過動症狀(即前節所述的活動量過多或自制力弱主導型)的ADHD。因為不少ADHD患者(尤其女性)並無過動症狀,甚至是非常安靜、沒有破壞性的,而過去對此症的認識總是集中在過動症狀上,使得這類不過動患者甚少被診斷出來。
如果你或者身邊的人很難集中注意力,可以看看是否有以下症狀 ,自行鑑別:
一、ADHD表現症狀如下:
以下是以「注意力」為主的特徵:
(1) 粗心大意——學習、做事不注意細節,常出現粗心大意的錯誤(如考試漏答題、書寫潦草);
(2) 注意時間——在學習、做事或玩的時候能專心持續的時間(7~10歲注意力集中不足25分鐘,10~12歲不足30分鐘,12歲以上不足35分鐘);
(3) 溝通不暢——別人對他講話時常常好像沒在聽或沒聽見、經常頂撞父母;
(4) 不聽指令——經常不完全按他人的指示行事,並且不把自己的學校功課、其他事情或工作義務完整做完;
(5) 不善規劃——經常很難安排好日常學習和生活;
(6) 逃避用腦——經常逃避、厭惡,或心不甘情不願地執行需要持續花費心神的任務(如在課堂上或做家庭作業時);
(7) 常丟東西——經常丟失一些常用的東西(例如玩具、鉛筆、書本或其他學習用具);
(8) 分心走神——常常因為外在事物或無關刺激而分心走神;
(9) 經常忘事——如上學時丟三落四,忘記老師分配的任務、布置的作業等;
以下是以「過動」為主的特徵:
(1) 動個不停——手腳總是動個不停,在座位上小動作多或扭來扭去;
(2) 常坐不住——在教室或其他需要坐在位子上的場合經常離開座位(包括在家做作業等);
(3) 經常打鬧——經常跑來跑去,或在不適當場合過度爬上爬下(青少年可能僅表現為主觀上坐不住的感覺);
(4) 很難安安靜靜地玩;
(5) 被動忙碌——經常處於忙碌,或經常像是被驅趕著去做事;
(6) 說個不停——經常話多,說起來沒完;
(7) 搶先回答——常在問題沒說完時搶先回答;
(8) 極不耐煩——很難按順序等待(例如排隊、比賽或其他集體活動);
(9) 影響他人——經常打斷別人或幹擾別人(例如插入別人的談話或遊戲)。[2]
以下是以「衝動」為主的特徵:
(1) 別人問題未問完,就急著說出答案;
(2) 無法等待輪到他;
(3) 常常在不適當的狀況下打斷事情/對話的進行。
二、ADD表現症狀如下:
注意缺陷症狀
(1) 在學習、工作或其他活動中,往往不能密切注意細節或常常發生由於粗心大意所致的錯誤。
(2) 在學習、工作或遊戲中,常常難以保持注意力。
(3) 與之對話時,往往心不在焉,似聽非聽。
(4) 往往不能聽從指導以完成功課作業,日常家務或工作任務(不是由於違抗行為和對指導不理解)。
(5) 組織任務或活動的能力常常受損。
(6) 往往逃避、不喜歡或不願參加那些需要持續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如家庭作業)。
(7) 常常遺失作業或活動所需的物品(例如:玩具、作業本、鉛筆、書本或工具)。
(8) 常常因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9) 常常在日常活動中忘記事情。
多動症狀
(1)手或腳常常動個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動。
(2)在課堂上或其他應該做好的場合,常常擅自離開座位;
(3)在不恰當的場合常常過多的走來走去或爬上爬下(青少年或成人可能只有坐立不安的主觀感受)。
(4)往往不能安靜地參加遊戲或課餘活動。
(5)常常不停地活動,好像"受發動機驅動"。
(6)經常講話過多。
衝動症狀
(1)往往在他人問題尚未問完時便急於回答。
(2)往往難以靜等輪換。
(3)常中斷或幹擾其他人(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遊戲)。
如果自鑑有多條符合的狀態,也不用過度恐慌,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以醫生鑑別報告為準。
那麼,ADD/ADHD如何培養專注力呢?
一、針對兒童、少年群體(對家長們的建議)
1.每天放學帶孩子出去跑步,或者有氧運動1小時,運動到某個程度時,大腦會自動分泌多巴胺、血清張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些神經傳導物質都跟學習與記憶有關,所以孩子運動後的學習效果比較好,記憶力比較強。
2. 改善一下飲食,比如做一個星期高蛋白低碳水或者一星期高碳水低蛋白看多動情況有沒有改善。有可能是高蛋白低碳水能夠改善,有可能是另一種,但是要注意這兩種飲食一個是改善一個是加重狀況。
3.看看深海魚油有沒有效果。魚油裡有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提高腦細胞的活性,增強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4.改善你自己的情緒,難養育的孩童本身會加重父母的不良情緒,父母的不良情緒會反過來加強孩童的不良症狀。
二、針對青少年、成人群體
1.用有規律的事情帶動一系列有規律的事情,如每天定時運動,那麼運動前後的時間也被帶著有規律了。
2.在自己焦躁不安時,啟動焦躁應對策略,冥想放空自己,及時睡覺讓大腦關機,或運動加小小休息釋放焦躁。
3.找到你的睡眠周期,精神不濟是導致專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所以良好的睡眠質量是提升專注力的第一步。
4.把心流體驗延續到工作/學習中。心流是快樂工作的關鍵之一,另一個好處是它不僅減輕工作/學習壓力而且可以增加工作/學習效率。 不知道怎麼進入心流狀態的小夥伴可以關注我,以後會出一篇心流的相關文章。
5.接受自己的專注時長,並在有限的能力下適度延長。比方說一天可以專注40分鐘,那麼在這40分鐘就只做今天計劃內最要緊的那一件事。40分鐘可以運用「番茄鍾」時間管理法,根據自身情況,把專注時間拆分成兩個20分鐘,並且試著挑戰延長單次專注時間,或番茄鍾周期。
【這裡是專注海洋,如果對你有幫助點個讚再走吧,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專注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