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天的2020年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11月19日晚落幕。大會以「同一個太空,同一個家園」為主題,重點研討空間技術在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等方面的轉化應用,以及推進空間科普教育等問題。國際和平聯盟(太空)供圖
中新網北京11月20日電 (記者 張素)「希望在若干年後,我們的國際青少年空間教育中心能夠成就一批新的科學家。」19日晚在北京舉行的2020年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閉幕式上,大會執行主席、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王天怡說。
為期兩天的2020年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11月19日晚落幕。大會宣布成立國際青少年空間教育中心。國際和平聯盟(太空)供圖
為期兩天的2020年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19日晚收官。大會以「同一個太空,同一個家園」為主題,重點研討空間技術在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等方面的轉化應用,以及推進空間科普教育等問題。受疫情影響,大會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辦,會議期間上線人數突破26萬人次。
與會者圍繞空間技術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為應對下一次全球危機做好準備等方面進行交流。在各方充分研討的基礎上,大會提出科學家倡議。這份倡議呼籲,全世界科學家通過共同努力,把空間科學技術創新成果更多地應用到防疫抗疫和健康管理之中。世界各地公共和私營部門積極參與這一努力,在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等方面,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共同努力建立「全球健康和平體系」。
王天怡介紹說,大會還圍繞空間技術在遙感觀測、衛星氣象等方面的產業化發展進行了研討。大會主辦方國際和平聯盟(太空)與國際宇航科學院籤署協議,在中國打造一個「國際性、世界級、市場化」的創新研究院,通過技術孵化、產業轉化,將全球空間技術更多地應用到健康、環保、交通、防災等民生領域。
為期兩天的2020年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11月19日晚落幕。圖為19日在會議期間的一場圓桌論壇上,中科健康產業集團總裁馮鵬(右)等業內專家研討。國際和平聯盟(太空)供圖
此外,在美國航天基金會、法國土魯斯太空城、聯合國附屬空間科教亞太區域中心(中國)相關方見證下,大會宣布成立國際青少年空間教育中心。王天怡介紹說,國際青少年空間教育中心有多項任務,其中包括組織青少年與太空人、科學家交流,以及讓青少年親自體驗空間技術等。
與會各方還表示,通過本屆大會,空間技術和平利用的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空間技術造福人類健康的共識進一步深化,空間技術產業化發展的路徑進一步明晰。
「我們抱著學習態度來參加論壇,對於太空育種和健康領域相結合而產生的新技術、新發現、新突破都是樂見其成的,也希望參與其中。」中科健康產業集團總裁馮鵬在參加大會圓桌論壇後表示,希望更多科學家和企業家攜手合作,結合自身科研需求、配合國家戰略需求不斷探索太空,以科技成果造福人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