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2020年就要到最後一個月了,即將要過去的這一年也是手機市場風生水起,手機技術突飛猛進的一年。這一年我們見識過了120W的恐怖充電能力,見識了更加極致的全面屏設計,見識了AG磨砂工藝如何讓手機更具質感,也見識了1億像素,全像素雙核對焦,微雲臺等影像技術。
所以在這些技術的加持下,我們見識了2020年各品牌為我們帶來的各種新產品,這些優秀的手機也讓我們對接下來一年,手機廠商以及供應鏈會為我們帶來什麼驚喜非常期待。
今天就讓我們展望一下,接下來一年,有哪些新技術將會亮相吧!
液態鏡頭
目前曝光的消息來看,華為明年要推出的P50系列手機上,可能會拿出液態鏡頭的技術,將手機拍照的技術進一步提升。
液態鏡頭技術與我們常見的鏡頭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用一種或多種液體製成的無機械連接的光學元件,通過電壓控制光學元件的內部參數,相比傳統的鏡頭,液體介質能夠動態的調整透鏡折射率或通過改變其表面形狀來改變焦距。
液態鏡頭很大的一個優勢就是拍照的時候對焦更快,液態鏡頭可以類似人眼一樣實現連續變焦,對焦時間會小於1ms,幾乎是實時的對焦。
應用在手機上的,應該就是這樣的介電式液態鏡頭,在自動對焦和光學防抖方面有更好的表現,馬達撞擊和跌落的時候也會有更高的可靠性。
如果華為能夠在接下來推出搭載液態鏡頭的手機,那麼無疑將會把手機的影像水平又提升一個檔次,更快的對焦,更穩的拍攝能力,再加上目前華為的頂級成像素質,相信會帶來更多驚喜。
屏下攝像頭
屏下攝像頭這個事算是老生常談了,從最早全面屏的概念推出,就是很多朋友議論的焦點。從難度上來看,屏下攝像頭技術在難度上確實是比較大的,所以討論了兩三年才開始有點眉頭。
今年可以說是首款屏下攝像頭的手機中興天機Axon 20 5G正式亮相,所謂的第幾代屏下指紋技術其實沒什麼關係,就從實際的體驗上來看,僅僅是能用的水平,和我們追求的完美屏幕還有一定的距離。
而小米在今年也是向大家展示了屏下攝像頭技術以及原型機,體驗上會比較出色,正常情況下幾乎從正面已經看不到攝像頭部分的屏幕與其他地方有明顯的不同了。
屏下攝像頭最大的難題就在這裡了,既要能夠和其他部分一樣好好的顯示內容,又要有能夠拍照的透光率。通常顯示屏的透光率只有不到30%,即使是小米投屏電視那樣的也只有40%多,這是完全達不到攝像頭成像要求的。所以目前為止的屏下攝像頭技術在攝像頭區域都會有明顯的畫面劣化。
但我們也能欣喜的看到,整個供應鏈以及手機廠商是在嘗試實現更好效果的,預計在2021年,我們就能看到表現更好的屏下攝像頭技術,也會有更多的品牌拿出量產的屏下攝像頭手機出來。
摺疊屏繼續升級
相比屏下攝像頭技術,摺疊屏技術目前已經逐漸成熟了,如今市面上已經有第二代的摺疊屏產品面世了。比如三星Galaxy Z Fold2,把上一代的一些問題都已經逐漸處理掉了,而且居中的挖孔屏,更大的外屏,都更加完善了。
在接下來的一年,屏幕技術可能會進一步升級,首先就是三星這個摺疊屏大佬了,從最近公布的一張圖片來看三星可能會推出三折屏幕的手機,這就意味著能夠在更小的面積內容納更大的大屏。
前段時間在OPPO未來科技大會上,OPPO展示了捲軸屏的概念機,在我看來這款手機硬體部分做的已經很完善了,電動的捲軸相比手動的摺疊屏會更加穩定,而且整體的效果上也與摺疊屏一樣(將大屏產品變小)。而且作為一個概念機,目前已經可以做的這麼漂亮,展開的一瞬間,已經非常完善了。
那麼明年的時候,大概率會有更新的摺疊屏手機推出,包括多折手機,捲軸屏都很可能在2021年亮相。
手機無孔化
最後一個可能會在2021年亮相的手機技術就是無孔化了,這在此前我們其實已經見識了概念機,包括vivo的APEX 2019以及魅族的Zero。
而我提到這一點,是因為蘋果,蘋果今年在手機裡加入了磁吸的部件,除了要賣磁吸式的MagSafe充電器之外,我覺得蘋果可能會開始研究幹掉手機上所有的接口。3.5mm耳機接口從iPhone 7系列開始在主流的產品上逐漸消失了,可能充電器接口也會跟著消失。
因為蘋果的這次嘗試,之後磁吸式的充電器可能會逐漸流行起來,而此前的兩款無孔手機就是用這類磁吸接口的,所以我就大膽猜測蘋果接下來很可能要取消充電接口。那麼在供應鏈側會提前跟進,國內的手機廠商應該會率先實現無孔化,也就是APEX 2019這樣的手機會推出。
寫在最後
這些年手機廠商始終會有驚喜帶給我們,無論是外觀的設計,還是硬體功能,亦或是軟體上的優化,都給我們帶來了更好的體驗。
以上的一些升級,一方面是曝光出來的新機方向,一方面是根據目前情況的推測,但是歸根結底,是我們對於接下來一年的期許,希望明年的手機不會讓我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