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超市選購嬰兒奶粉。 實習生 孫笑陽 攝
「一個操著外地口音,自稱是濟南市歷城區衛生局工作人員的女子給我打來電話,說可以領生育補貼。對方把我兒子的姓名、出生年月、出生醫院以及住址都說得清清楚楚。」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了他們的個人信息遭洩露後差點受騙的遭遇。
市民反映>> 有人打來電話行騙 竟知孩子出生日期
劉先生家住歷城區王舍人鎮,他回憶說,他外出辦事時突然接到個電話,對方自稱是歷城區衛生局工作人員,接著報了自己剛剛出生兒子的姓名、出生年月及住址。
「然後她說現在政府有2600元的生育補貼給我們,給我們寄了補貼資料,但是給退了回來,現在要重新核對一下資料,叫我拿筆和紙記一下。」劉先生告訴記者。
當時劉先生正在公交車上,便表示自己記錄不便。該女子隨後發來一條簡訊內容包含財政局電話以及補助編碼的簡訊。號碼顯示手機歸屬地是淄博。劉先生還說,這位「歷城區衛生局工作人員」說的普通話略帶南方口音。
劉先生告訴記者,他隨後諮詢歷城區婦幼保健所。工作人員告訴他,如果戶籍是農村的,可以領取住院分娩補助500元,出院後可在當地所在衛生院領取,其它就是新農合所報銷的款項了。而所謂的「新生兒2600元補貼」,工作人員表示從未聽說過。
有同樣遭遇的還有市民王先生,只不過這次給他打電話的人換了個身份,只是自稱「衛生局的」。「我當時問她是哪個衛生局的,她支吾了一會,我就問她是不是濟南市衛生局的。」王先生回憶,對方趕緊順著他的話,說自己是濟南市衛生局的。王先生便問她是哪個處室的,對方半天說不出來。王先生感覺對方有問題,就趕緊掛掉了電話。
雖然並沒有上當,然而令王先生和劉先生不安的是,女騙子把他們兒子的姓名、年齡及住址說得清清楚楚。這些信息究竟是怎樣洩露的呢?
記者調查>> 被洩露的個人信息 曾在超市醫院登記
據劉先生和王先生反映,孩子出生後只在醫院和超市買奶粉時留下過相關信息。「這兩個地方都有嫌疑。」劉先生表示。
記者先在泉城廣場附近的一家超市進行了調查。在這家超市記者看到,銷售嬰幼兒奶粉的超市工作人員會建議顧客留下姓名和電話,而不少顧客都很配合,會給銷售人員留下自己的姓名、電話以及孩子的出生日期等個人信息。登記了這些信息後,銷售人員會向顧客贈送育兒手冊等小禮品。
記者發現,很多奶粉品牌的官方網站都有會員制度,加入該網站會員才會享受到專家的指導服務、享受會員積分等。註冊會員需要提供真實的手機號碼、真實姓名以及寶寶的出生日期等。
除了超市,嬰兒出生時還會在醫院登記相關信息。那麼,醫院又是如何保護這些信息的呢?
一家醫院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登記的患者信息是經過患者授權的,並且有密碼保護,不會發生信息洩露。據這位工作人員介紹,醫院裡的網絡分外網和內網,患者的個人信息只有登錄內網才能查到。醫院的內部網絡是獨立的,而且設計了密碼保護,如果要查看患者信息,需要登記查閱者的姓名,而且這些瀏覽活動都是有記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