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防止個人信息洩露收貨地址只寫小區名即可
「雙十一」下單買的東西才陸續收完,馬上「雙十二」又開始了。這幾天,南充各大小區的快遞驛站、 快遞櫃可謂迎來了高峰期。市民王女士在收到「雙十一」包裹後不久, 就收到了備註為「圓通快遞」的微信好友申請, 懷疑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洩露了。那麼,市民在網購時, 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呢?記者昨(2)日採訪了相關人士。
快遞員申請加好友市民懷疑信息洩露
圓通速遞員工洩露消費者40萬條個人信息案件持續發酵,引起市民關注。近日,上海市網信辦約談了圓通公司, 責令要求圓通公司認真處理員工違法違紀事件, 加快建立快遞運單數據的管理制度。
市民王女士對圓通速遞員工洩露個人信息一事也有所關注,所以她在收到「圓通快遞」快遞員的微信好友申請時, 就懷疑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洩露了, 雖然她警覺性高, 目前沒有任何財產損失,但仍對此隱隱擔憂。「我看小區很多人名字留的『齊天大聖』、『劉德華』之類的名字,不知道這樣合適嗎?有什麼影響嗎?」王女士發出了這些疑問。
「隱藏式面單」 可保護個人信息
帶著王女士的疑問,記者採訪了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稱,快遞企業洩露用戶信息是違法行為, 將受到相應處罰。
該負責人說,根據《快遞暫行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出售、 洩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 第四十四條規定: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有出售、 洩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行為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隨後記者採訪了南充快遞協會,該協會會長葉富國介紹,目前各快遞企業會組織員工學習相關法律法規, 強調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的重要性。當前快遞企業「隱藏式面單」 的應用也大大降低了個人信息洩露的風險, 收件人電話等信息局部顯示, 快遞員需通過專有APP的內置電話掃碼撥號與收件人聯繫。
同時, 帶有用戶信息的過期的廢棄快遞「底單」每年會組織集中銷毀, 各快遞企業不可自行隨意處置。
防止信息洩露市民怎麼做?
那麼, 市民應該如何防止個人信息洩露? 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首先,網購時應選擇正規購物平臺, 謹防釣魚網站;不要加不明身份的「好友」,親人朋友換號了一定要跟本人核實; 慎重參加網上調查活動,避免洩露個人信息。
其次, 收貨地址儘量填工作單位。如想寄到家,家庭地址也不要寫得過於詳細, 一般情況下只寫到小區名。同時,目前沒有要求快遞收件人提供真實姓名, 因此網購時給自己取一個「別名」也是可行的。只要收件人手機號碼正確便能取到包裹, 選擇投遞到驛站或快遞櫃是比較安全的做法。最後,收到包裹並確認後, 應及時銷毀快遞單, 以防別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取得個人信息。
(文章來源:南充晚報)
(責任編輯:DF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