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BBC)8月3日報導,研究者表示,全球盲人數量預計在未來四十年將增加兩倍。
這項研究發表於英國著名的醫學雜誌《柳葉刀全球健康》上面。研究稱,如果不改善現有的醫療狀況,全球盲人數量在2050年將會由3600萬增加到1.15億。不斷增長的數字背後是老年人口的增加。
研究指出,雖然全球視力障礙的人口比例在下降,但由於人口增長,人均壽命延長,視力受損的人口數量將在未來的幾十年猛增。其中,南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失明和視力障礙的高發區。
來自188個國家的研究數據表明,超過2億人患有中度至重度的視力障礙。這一數字預計到2050年可能增長到超過5.5億。
來自英吉利拉斯金大學的教授魯珀特.伯恩說:「甚至是輕微的視力障礙也會對一個人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降低人的獨立性---因為這通常意味著人們被禁止開車,限制其受教育機會和工作機會。」
這項研究呼籲為諸如白內障手術等視力障礙治療投入更多資金,並確保人們有機會佩戴視力矯正眼鏡。伯恩教授表示:「政府的幹預有助於使該類投資獲得最大回報,而且這種幹預在發展中國家很容易實施。因為其投資數額小,不需基礎設施建設,當患者重回工作崗位時,國家會得到投資回報。
「光明行動「慈善基金會在三十多個國家開展行動,努力幫助患者消除可避免的失明。一名工作人員表示:」由於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我們預計失明的人數會增加於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因此發展中國家應完善其醫療體系,並需要培訓更多的外科醫生和護士來為人們提供可持續的眼部保健服務。(實習編譯:王彤 審稿:譚利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