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50年 飛機凝結尾跡對氣候影響可能會增加兩倍

2020-11-26 環球網

在適當的條件下,飛機凝結尾跡可以在天空中徘徊,成為軌跡捲雲。一項發表在歐洲地球科學聯盟(EGU)期刊《大氣化學與物理》上的新研究發現,由於空中交通活動,飛機凝結尾跡造成的捲雲對氣候的影響將更為顯著,到2050年將增加兩倍。

研究表示,捲雲改變了全球雲量,造成了地球輻射預算的不平衡,導致地球變暖。這種輻射強迫越大,氣候影響就越大。 2005年,空中交通佔所有人為輻射強迫的約5%,而軌跡捲雲是航空氣候影響的最大貢獻者。

研究者認為,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非二氧化碳排放對全球氣候的重大影響,例如軌跡捲雲,並在建立像Corsia協議這樣的排放交易系統時考慮這些影響。新的大氣化學和物理研究表明,這些非二氧化碳氣候影響不容忽視。

研究者估計,2050年的軌跡捲雲輻射強度將比2006年大3倍。預計這一增長速度將快於CO2輻射強迫的增加,因為預期的燃料效率措施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相關焦點

  • 【研究】飛機航行的凝結尾跡如何影響氣候?
    飛機在空中飛行,特別是在高空或較冷的季節和地區飛行時,有時會在飛機後面形成條紋形白色的雲,稱為凝結尾跡(contrail)。
  • 太空宇宙線飛機凝結尾跡影響氣候變化
    況且自然和人為的大氣化學變化,如溫室氣體濃度,也會影響宇宙線對雲層的影響。不同高度上大氣成分的差異會導致對流層下層環境粒子的增加,但是,上層空氣中粒子的減少卻會影響雲量的多少。一旦這種宇宙線理論得以確認,將有助於解釋太陽在全球變暖過程中的作用。隨空間天氣條件變化的太陽風影響著抵達地球的宇宙線量級。20世紀人類實測的全球變暖與同一時期宇宙線強度的減弱是一致的。
  • 清潔生物燃料可減少飛機凝結尾跡
    噴氣式發動機排放的煙塵顆粒,如果空氣很潮溼或者足夠冷,這些煙塵就會成為凝結水或者冰晶的核,從而形成凝結尾跡。冰晶可以形成大量連續不斷的高空雲霧,即凝結尾跡捲雲。通過將太陽光反射回太空並吸收地面輻射的熱量,這些捲雲可以影響氣候。NASA的裡奇·摩爾將該研究發表在《自然》雜誌,他表示:「這是我們第一次在飛機使用1:1混合生物燃料飛行時量化噴氣發動機排放的煙霧顆粒數量。」
  • 科學網—飛機尾跡增暖效應顯著
    飛機尾跡產生全球變暖效應圖片來源:Roman Becker/EyeEm/Getty 本報訊 飛機留下的凝結尾跡只能持續幾個小時。但如今它們的分布是如此之廣,以至於其變暖效應超過了自萊特兄弟首次飛行以來,飛機釋放並在大氣中累積的所有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全球變暖。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大氣化學與物理學》雜誌。
  • 德國研究發現:飛機尾跡引起地球變暖效應明顯
    IT之家7月2日消息 日前,德國大氣物理研究所主辦的《大氣化學與物理學》雜誌就飛機尾跡產生全球變暖效應發表文章稱,飛機留下的凝結尾跡雖然只能持續幾個小時,但如今它們的分布是如此之廣,以至於其變暖效應超過了自萊特兄弟首次飛行以來飛機釋放並在大氣中累積的所有CO2所引起的全球變暖。
  • 飛機尾跡也在加劇全球變暖!
    大部分人對這些筆直而美麗的飛機軌跡並不陌生,因為我們常常在晴朗的天空中看到飛機在高空飛行時,機身後邊會出現一條或數條長長的「白煙」,其實它們是飛機的「尾跡雲」,俗稱「飛機拉煙」。它並不是飛機噴出來的煙,而是飛機排出來的廢氣與周圍環境空氣混合後,水汽凝結而成的特殊雲系,航空飛行界和航空氣象學上稱之為飛機尾跡。
  • 都9012年了,美國人還在相信飛機尾跡是生化武器
    這些塗鴉是「凝結尾跡」(contrails),即飛機在8000到12000米的高空飛行時留下的航跡。隨著航空運輸業的迅猛發展,飛行尾跡不斷增加,而這對地球來說不可能毫無影響。   其實科學家已經懷疑了好幾年,而德國航空太空中心大氣物理研究所教授貝恩德·克歇爾(Bernd K?
  • 細微調整或影響客機產生凝結尾跡的能力 從而減少其對環境的影響
    據外媒BGR報導,當談及對環境有嚴重影響的交通工具時,我們所有人都會立即想到燃油汽車和卡車,但是客機也可能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噴氣客機影響地球的一種方式是產生那些稀疏的白線,稱為「凝結尾跡」(或飛機雲),我們經常看到它們在天空上出現。
  • 飛機尾跡加熱地球
    (圖片提供:Voigt等/《地球物理學研究快報》) 每當有飛機從晴朗的天空飛過,便會留下一道美麗的尾跡。這種飛機留在天空中的白色雲狀凝結尾中充滿了小冰晶,然而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它們正在加熱地球。 儘管一些所謂的凝結尾僅僅是由航空器廢氣中的水分凝結而成的小冰晶所形成的雲團,它們往往會迅速揮發,但許多凝結尾卻會徘徊數小時的時間,並席捲整個天空。
  • 簡單的飛行尾跡調整或能幫助緩解氣候變化問題
    據外媒報導,雖然高空飛行的飛機留下的尾跡只是冰晶,但它們並非完全無害。不過 現在,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通過讓飛機的飛行高度調整2000英尺(約為610米)就可以大大減少它們對環境的影響。凝結尾跡,又叫做飛機雲,它由於冷空氣中的水分凝結在熱飛機廢氣中的黑碳顆粒上而形成的冰顆粒。人們可以在從地面上看到白色、蓬鬆的飛機雲,而這個過程通常只持續幾分鐘。然而,有時它們會擴散並跟鄰近的尾跡或自然形成的捲雲混合,形成所謂的「尾跡雲」。而這個則可能能夠停留18個小時。
  • 英國研究:全球失明人數預計到2050年增加兩倍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BBC)8月3日報導,研究者表示,全球盲人數量預計在未來四十年將增加兩倍。這項研究發表於英國著名的醫學雜誌《柳葉刀全球健康》上面。研究稱,如果不改善現有的醫療狀況,全球盲人數量在2050年將會由3600萬增加到1.15億。
  • 飛機尾跡線是怎麼形成的
    朋友們好,今天給朋友們分享關於飛機雲是怎麼形成的?是否很多朋友都跟aren一樣,有著同樣一個問號?為什麼我們時常會在晴天的時候看見飛機拉雲,而有時候明明是大晴天卻只看見飛機卻看不見飛機拉雲。這又是為什麼呢?別著急先聽我講個小故事。
  • 航空小知識:飛機的「跟屁蟲」——尾跡雲
    圖:飛機的「跟屁蟲」 攝影:網絡   民航資源網2014年5月25日消息:相信大家會都見到過  這種現象俗稱「飛機拉煙」,又被稱為「尾跡雲」。只有噴氣式飛機,在-20攝氏度以下,溼度飽和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飛機尾跡雲存在時間不會太長,通常很快消失,但在條件有利時,可以存在1小時以上,並能擴展成比較廣的雲層。
  • 專家出招減少尾跡雲
    圖:科學研究表明,尾跡雲也會造成溫室效應 專家稱,從倫敦飛到紐約,只要增加22公裡的航路,就能避免大規模的軌跡雲。  對於尾跡雲的影響,科學家曾經爭論過許多年,因為這些雲造成的影響既有冷卻又有變暖。像自然形成的雲一樣,尾跡雲把太陽光反射回太空、冷卻地球,但是它們也把紅外能量阻隔在大氣中,加劇了氣候變暖。研究人員認為,尾跡雲使氣候變暖的效果比冷卻更為顯著。BBC報導,研究發現,只要對現有的航線進行改變,就能夠遏制尾跡雲對全球變暖的影響,讓飛機更環保。
  • 冷知識:為什麼飛機在空中飛過會留下「白煙」?
    這是因為這些東西排水時涉及的尺度與速度太小,科裡奧利力太小,不足以影響水流方向。水渦的旋轉方向主要由排水孔內部的結構決定。為什麼飛機飛過天空後會留下雲?人們常常在晴朗的天空中看到噴氣式飛機在高空飛行時,機身後邊會出現一條或數條長長的「白煙」。
  • 為什麼噴氣式飛機飛過天空會留下一道白煙
    你聽說過「飛機拉煙」嗎?當我們抬頭仰望藍天,看著噴氣式飛機轟隆隆飛過頭頂時,常常能看到飛機的尾部留下一道長長的白色煙跡,這種情況就是人們常說的「飛機拉煙」。這個白色煙跡到底是什麼?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氣象學家稱它為飛機尾跡,也叫「尾跡雲」。
  • 飛機飛行時為什麼會產生一條長長的白色「尾巴」?
    那麼為什麼飛機飛過後又會形成這些小冰晶呢?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飛機飛過後,有時會產生尾跡雲,有時候又不會。水的在凝固時,首先需要形成一些微小的冰晶核,但液態的水形成冰晶核時又產生了新的表面,這個時候表面能就增加了,物體體積越小,比表面積越大,那麼增加相同的體積情況下,冰晶越小需要的能量越大,所以在剛開始形成冰晶時,需要突破一個臨界半徑點,我們把這個臨界半徑稱之為臨界形核半徑,形成臨界形核半徑時的溫度並不會等於液體的凝固點,通常會比凝固點的溫度還要低。
  • 人口壓力增加:2050年全球糧食系統對環境影響或增90%
    人口壓力增加:2050年全球糧食系統對環境影響或增90% 張夢然/科技日報 2018-10-12 07:23
  • 航天航空科普:飛機飛行時為什麼會產生一條長長的白色「尾巴」?
    那麼為什麼飛機飛過後又會形成這些小冰晶呢?尾跡雲的形成原理燃料燃燒產生水分航空飛機使用的燃料主要是航空煤油,航空煤油的主要成分是一些烴類物質(碳和氫形成的化合物)CH3(CH2)nCH3(n為11~19),航空煤油相比於汽油來說,分子量更大,更不易揮發,物理性質比較穩定,能在較低溫下不凝固。
  • 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完全消失,將給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近日,NASA用動畫展示了35年來北極海冰的消融情況,其中多年海冰相比1984年已經消融了95%以上。更有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將完全消失,這將給地球氣候帶來巨大影響。在北極的熱量交換、氣候、生態環境中海冰尤其是多年冰扮演著重要角色,而根據動畫顯示,35年以來多年冰消融95%以上,所以專家預測到2050年北極海冰可能將完全消失。北極冰的消失會給地球帶來極端化的氣候,而對於哪些對海冰賴以生存的北極熊更是毀滅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