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最多的一句詞,秦觀、唐寅都寫過,但真正的作者卻不是他們

2020-12-05 文者心語

在歷朝歷代的詩詞作家中,有一些是高產又知名的作家,比如大詩人李白、杜甫,他們是文壇上的巨星,閃耀在文學殿堂的最高處,他們的作品既高產又高質;有一些是孤篇作家,他們的作品非常少,但卻不得不提,比如以《春江花月夜》「孤篇蓋全唐」的張若虛,僅憑一篇詩歌就千載留名。

在宋代詞壇上,也有一位如同張若虛一樣的作家,他的詞作很少,名字鮮為人知,但卻因為一句詞寫得太精彩,被後世作家不斷引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地位。

他就是「雨打梨花深閉門」這句詞的作者李重元,李重元詞作很少,全宋詞收錄了他的四首《憶王孫》,分別寫的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雨打梨花深閉門」寫的就是春天的景象。

憶王孫

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雨打梨花深閉門」雖然最早出自李重元筆下,但也並非完全的原創,而是從前人的詩歌中脫化而來,唐代詩人劉方平的《春怨》是如此寫的,「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雨打梨花深閉門」與「梨花滿地不開門」無論是意象還是意境,都非常相近,不過是把「梨花滿地」改為了「雨打梨花」,「不開門」改為了「深閉門」,意象加強了,感情色彩也加強了,人物的行為與情感都得顯得更加地悽楚幽閉。

中國古典詩詞有其一脈相傳的文化語境,任何意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李重元這首詞中出現的意象,每一個我們非常眼熟,芳草、柳樹、杜宇、黃昏,都是閨怨詩詞中經常出現的意象,代表著思念、孤獨、落寞。

寫芳草的,如範仲淹的「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寫柳樹的,如蘇軾的「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寫杜宇的,如王安石的「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寫黃昏的,如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每一個意象都有自己的含意,李重元將這些意象重新組合,創造出了全新的意境。

看著萋萋的芳草,心中思念著遠方的意中人,可惜柳樹之外,高樓阻擋,看不到遠方,唯有自己傷心斷腸,一聲聲杜鵑的悲鳴,讓人聽了格外寂寞銷魂。黃昏來臨,雨點打得梨花落了滿地,女子深深地關閉了院門。全詞的角度是從外到內,從在外遠望歸人到回家深閉院門,寫出了女子向內的獨守,寫出了她的與世隔絕,也寫盡了她的孤獨與寂寞。

李重元的這句詞寫的是在太過精彩,因此不斷被後世的大詞作家重複引用創作,如秦觀的《鷓鴣天》「無一語,對芳尊。安排腸斷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王實甫《西廂記》「風嫋篆煙不捲簾,雨打梨花深閉門。」唐寅的《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這些詩詞作家的反覆引用與重新創作,證明了李重元這句詞的魅力,也讓他的這句詞在新的語境下不斷獲得了全新的生命,顯得非常貼合。而每當讀者在新的詞作中讀到這一句詞的時候,如果不去追本溯源,都以為是這個人就是它的作者,這也可以說是詞史上的一件奇觀了

相關焦點

  • 淺談唐寅題畫詩的藝術特徵
    到了唐寅所生活的明中期,新的文化意識與審美趣味深入了文人書畫,形成了注重個性抒發而又具有創造精神的職業文人畫派——吳門畫派。他們以自己的方式與束縛藝術家的宮廷畫院相抗衡。另一方面,經濟的發展並沒有給百姓帶來多少好處,官府巧取豪奪,人民生活貧困,唐寅晚年也窮困潦倒。這樣的時代發展背景下,應運而生唐寅題畫詩最大特點——嘲諷時弊。
  • 秦觀最富傳奇色彩的一首詞,描寫的纏綿悱惻,讀來讓人讚嘆不已!
    ,而且秦觀的詞也是寫得極為優美,特別是他的愛情詞,讀來更是讓人肝腸寸斷。宋朝很多的詞人都描寫過愛情詞,但是能夠與秦觀相比肩的則是寥寥無幾,他的詞作裡,並不只是一個形式,而是內容裡的她,可能在現實的生活中真實存在,這一點他與柳永很像,兩個人描寫愛情,都不是泛泛之談,而是真的有一個對象,不然也不可能寫的那傳神。
  • 四十歲的秦觀依然得少女相許,這首詞為離別而寫,還暗喻藏嬌數人
    本身就沒有選擇的權利,只有被別人選擇,若出生已經受盡苦難,就莫怪她們有一顆不是那麼善良的心 ,要怪就怪那個無情的世界帶給她們的只有受不盡的苦和流不完的淚。但若是練就一副好歌喉或琴藝舞姿,希望能遇見一個多情之人便是極好。
  • 秦觀沉迷於寫有色詩詞,老師看不下去送他一首詩,成為經典
    詩詞背後/文說到宋朝文人秦觀,我們可能都不太熟悉,但是,他的詩詞我們每個人都聽說過,比如說他寫的「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他的詩詞有人認為是婉約派的集大成者,有人說是豔詞俗曲。他的人生既坎坷又幸運,他的一生有哪些傳奇的故事與詩詞,接下來,就走進他的世界吧!
  • 值得注意的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
    隨意「搭車」署名、遺漏應該署名的作者、擅自將知名人士署為作者之一以提高論文聲譽和影響,都是應該儘量避免的哦。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通常是實際統籌處理投稿和承擔答覆審稿意見等工作的主導者,也常是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負責人。
  • 如何應對靈感枯竭——這隻寫作者最大的攔路虎?
    那些明明知道怎麼寫作的人怎麼會忽然之間沒有任何值得寫的東西了呢? 這當然不是語言能力的突然喪失。那些無法在稿紙上取得任何進展的作家繼續與朋友和家人交談,創造著人類語言史上不曾有人說過的句子,所以問題並不是他們喪失了創造句子的能力。但他們似乎就是不能繼續推進手頭的項目。這是怎麼回事?
  • 一篇Nature論文有57000位作者,且大多數作者都是遊戲玩家!?
    文章寫好了,馬上要投稿!可是,如何選擇SCI期刊,也是一門技巧。
  • Nature一篇論文57000位作者,更厲害的是,大多數作者都是遊戲玩家
    一些大的科研項目,如腦的研究、人類基因組學、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等,需要科學家之間、學術團體之間、國內外科學家之間的合作才能完成,所以署名作者相應也會很多。論文的署名人數有幾十人甚至幾百人已經不是新鮮事情了,可是6萬個作者的論文,你見過沒?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作者為什麼寫耶穌趕走買賣人
    於是離開他們出城到伯大尼去,在那裡住宿。本段結束。這一段跟上一段一樣,也是四部福音書裡都有的,馬可福音在11:15-19,路加福音在19:45-48,約翰福音在2:13-22。雖然都有,但是我們前面已經介紹過,各福音書中寫這事發生的時間和順序都不一樣。
  • 聖經揭秘 撒迦利亞書 作者寫的以色列之王為什麼要騎驢駒
    上一章作者已經寫到各國的以色列人都歸回,列國的外邦人都來懇求以色列人,可以說他的美夢已經做完一個段落。作者寫的這種美好的結局到現在都沒有實現,經學家們把先知書裡這類目前為止都未實現的話統統稱為「預言」彌寒亞國度建立之後的情形。
  • 專訪科幻作者慕明:《三體》之後,我如何寫科幻?
    如果換做科幻手法來寫這樣的設定,作者可能要花很大精力告訴讀者這樣的世界設定背後的原理,或者這個設定造成了什麼後果,不管是基於真實科技的,還是基於作者構建的自洽理論的。我們常說「科幻小說不是寫出來的,是推出來的」,「推」是科幻小說的精髓,從或簡單或宏大的世界設定,到推出一個完整的故事,這是科幻的目標。在這個要義下,每個作者會有不同的方法。
  • 還歌曲作者一個正確署名 | 爭鳴
    按照音樂著作權協會的規定,公共場所的背景音樂和KTV收錄的歌曲,都需要付給著作權人一定報酬。但是,如果一位音樂人發現K歌系統裡有自己創作的歌曲,不但沒有收到過報酬,連作者署名也是別人的,無異於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親生骨肉硬生生被別人奪了去,卻不知奪人的強盜在哪裡。孩子已經不認識自己,想打官司卻找不到被告,近乎束手無策。最近,詞作家張海就遇到了這種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 《三體》紅了 作者劉慈欣自稱五年沒再寫一個字
    劉慈欣在臺上接過了一尊「年度文化推動力特別大獎」獎盃,「以表彰《三體》在文學藝術界、電影界的高度創舉」。最後的合影上,所有的潮人都排成一排衝著鏡頭微笑,「大劉」則背著手站在稍微靠後的位置,表情淡然疏離。
  • 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區別
    我們經常看到文章中會有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通訊作者等,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很好理解,但是對於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不少科研工作者會有所疑惑,究竟兩者有什麼分別
  • 看看古代命學書籍的作者都是什麼人物
    不過現在八字命學已經淪為封建迷信的範疇,地位大不如前,這其中的原因以及命理學到底是否合理「科學」不是今天談探討的話題,今天只是客觀的描述下那些被奉為經典的古代命學書籍的作者,都是些什麼人物,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從一個側面窺探命理學的「前塵今世」。八字命理學比較有名的書籍有《淵海子平》《三命通會》《子評真詮》《窮通寶鑑》《滴天髓》《神峰通考》等。
  • 大神作家和普通作者有哪些差距?
    大神作家站在舞臺中央,神採奕奕,普通作者站在舞臺下的人群之中,毫不起眼。有差距嗎?當然有,並且差距很多。但是很多差距不是真正的差距,真正的差距只有一個——粉絲多少的差距。不認同也不要緊,且聽我慢慢說,一切差距,歸根起來都是粉絲的差距。什麼努力,夢想,堅持……這些大道理,誰都懂,夢想,很多作者也都有,堅持更新,很多作者也都會,寫作才華,很多作者也都不低,辦事能力,言談舉止,很多作者也不在大神之下。
  • 「萬物有靈 -- 唐寅油畫展」亮相蘇州金雞湖美術館
    蘇州2017年3月20日電 /美通社/ -- 3月18日,探索屬於中國人油畫氣質的「萬物有靈 -- 唐寅油畫展」在蘇州金雞湖美術館拉開帷幕。作為中國當代知名油畫藝術家,此次唐寅將用純熟的油畫語言和厚重的文人情懷,為蘇城呈現自然萬千景象的生生不息、表達對自然深邃力量的敬畏與探究。
  • 聖經揭秘 約珥書 約沙法谷是在哪裡 作者是寫末世時的事嗎
    (有的版本寫:我將向他們報複流血之罪,我不會清除他們的罪孽,因為我耶和華住在錫安)本章完。讀完整章的內容,大家就會知道,其實作者寫的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只不過是作者幻想的又一次戰亂而已,跟新約中寫的末世時天使怪獸紛紛出現、死人復活、活人死去、最後天地燒毀、以色列人到新天新地的新耶路撒冷生活根本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 作者本人答不對語文閱讀題 猜"作者意圖"頻出錯
    (原標題:語文試卷上「設坑給人跳」的閱讀題,是真正的閱讀嗎?) 「挖了那麼多『坑』的考題究竟能不能很好地測出學生的閱讀能力?」你肯定也曾產生過這樣的懷疑:一邊做著語文試卷上的閱讀理解題,一邊想,作者真是這樣想的嗎?
  • 為什麼導師和學生搶論文第一作者署名,第一作者有多重要?
    在本科期間對學術論文沒有很大的了解,可是當讀了研以後,才知道只有在一定期刊上發表過論文後才能畢業,而且獎學金等都需要一定的論文數量才能申請。如果學生寫了一篇SCI,那麼學生和老師之間都會爭搶論文的第一作者署名,那論的第一作者署名究竟有多重要,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