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中文版分成兩段,標題是神要審判萬民和神將賜福給他的子民。上一章最後作者說到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只有求告耶和華的以色列人才能逃脫,言下之意,是那時神會拯救求告他的以色列人,並給其他人降下大災難。作者幻想的這件事應該是在以色列人歸回的時候發生,但是大家都知道,後來以色列人雖然歸回不少,但是並沒有發生很大的災禍,這事怎麼解釋呢。經學家們說,這是因為歸回的以色列人不聽話,神改變了計劃,將原來要應驗到屬世以色列人的事,改成到基督再臨時應驗到屬靈以色列人的身上。這種說法的荒唐我們在前面已經批駁過,這裡就不再重複。我們先介紹一下本章的內容,看看按作者的幻想,這個大可畏的日子會發生什麼事吧。
看吧,到那時的那些日子,當我使猶大和耶路撒冷轉運的時候(或我使被擄之人歸回之時),
我會聚集萬民,帶他們下到約沙法谷,並在那裡為我的百姓、我的產業以色列而審判他們,
因為他們將我的百姓趕到列國,並分割了我的土地,
他們還抽籤賣我的百姓,為嫖妓而賣我的童子,為買醉而賣我的童女。
推羅、西頓和所有非利士人哪,想想你們對我做過什麼,你們是否欠我一點補償,
如果你們有欠我補償,我就會將報應快速降到你們頭上。
你們拿走了我的金銀和我最珍貴的財寶,把它們放在你們自己的廟中,
還把我的百姓賣到希臘、使他們遠離自己的故土,
但是現在我會激動他們從被賣之地回來,並將報應歸到你們頭上,
我老耶說:你們的兒女也會被猶大人賣掉,他們會被賣到示巴,那是非常遙遠的地方。
在列國中宣告吧:
準備打仗吧,動員所有的勇士,讓所有軍士聚到一起,讓他們上戰場去,
把你的犁打成刀,把鐮刀打成槍,讓軟弱的人說:我是軍兵,
耶和華喊:周圍的列國都帶上你們的軍兵快速聚集到這裡來,
各國都振作起來吧,快到約沙法谷來,因為我將坐在那裡審判周圍的列國。
揮舞起鐮刀吧,因為莊稼已經成熟,使勁踐踏吧,葡萄也已裝滿,
因為他們的罪惡太大,缸桶都已溢出,
眾生的命運將在谷裡被決斷,因為耶和華要在谷裡決斷的日子已經臨近,
那時將日月昏暗、星宿無光。
(第二段,神將賜福給他的子民)
耶和華在錫安發出吼叫,他的話聲從耶路撒冷傳出,天地為之震動,
但是耶和華是他百姓的避難所、是以色列人的堡障(,所以他們無須害怕),
(他說:)你們將會知道我耶和華是你們的神,我住在神聖的錫安山上的,
耶路撒冷將成聖地,外邦人將不會再從此經過。
到那日,大山會滴下甜酒,小山會流下牛奶,猶大的溪河都有水流,
有源泉將會從耶和華的殿流出,澆灌什亭的山谷。
埃及和以東將會成為荒場,因為他們曾對猶大人行強暴,又在本地流無辜人的血,
但是猶大將會存立到永遠,耶路撒冷將存到萬代。
我以前沒有潔淨他們的血,我居住在錫安後,將潔淨他們的血。
(有的版本寫:我將向他們報複流血之罪,我不會清除他們的罪孽,因為我耶和華住在錫安)
本章完。
讀完整章的內容,大家就會知道,其實作者寫的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只不過是作者幻想的又一次戰亂而已,跟新約中寫的末世時天使怪獸紛紛出現、死人復活、活人死去、最後天地燒毀、以色列人到新天新地的新耶路撒冷生活根本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作者想的戰亂是到時耶和華要為以色列報復各國,他將各國的軍隊聚集到約沙法谷,然後讓他們來個大混戰,最後統統同歸於盡,各國勇士都死掉之後,他們的國就都變成荒場,以色列人報了深仇大恨,從此在自己的家鄉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奇怪的是,作者寫以色列人要報仇,對他們最大的仇人巴比倫卻絕口不提,只寫耶和華要拿推羅、西頓、非利士這三個鄰邦開刀。按照前面各先知書的「預言」,這幾個鄰邦本來應該在猶大滅亡之後就已被耶和華罰成荒場的,作者應該是不知這情況,所以又把這幾個地方拉出來受罰。
約珥書絕口不提巴比倫,這點跟以西結書一樣。以西結書寫神最後懲罰歌革,使哥歌革的人全部都葬身在歌革谷,這個歌革是虛擬的敵人,歌革谷是虛擬的地方,而約珥書也憑空創造出一個約沙法谷,這點兩書也有點相似,不知以西結書寫的時候是否有受到約珥書的啟發。這兩書都不提巴比倫,應該都是故作神秘,兩書都創造出一個虛擬的戰場,應該都是想用虛擬的事去套以後可能發生的事實。你寫一個假的戰場,以後不論何時何地發生了戰事,都可以往上面套,但是如果你寫了真實的戰場,除非後來真的那麼巧在那裡發生大戰,否則你寫的就絕對成了假預言。
我們從約珥書的內容可以看出,約珥書是寫於巴比倫滅亡之前的,但以西結書是寫於巴比倫滅亡之後的。從這個細節看,約珥書沒有提巴比倫,特別是在最後也沒有寫向巴比倫報仇,我覺得可能的原因是作者雖然愛幻想,但是其實他根本不敢想像強大的巴比倫會被打倒、被滅亡,他更想不到巴比倫滅亡是來得很快的。如果他能想到這點,這事絕對要「預言」一番,不「預言」一番太對不起耶和華。
第1句和合本說,到那日,我使猶大和耶路撒冷被擄之人歸回的時候。聖經裡共有三處寫「被擄之人歸回的時候」,除此處外,還有耶利米書31:23和西番雅書3:20,不管哪一處,都有一些英文版是寫「轉運的時候」。在以色列人沒有歸回之前,他們想轉運的事應該就是歸回,所以這兩種翻譯也沒什麼本質上的差別。
我們從這句就可以看出,作者幻想的「到那日」這個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並非指什麼基督再臨的時候,而是被擄以色列人歸回的時候,那些經學家們把它想成末世時候是不對的。
第2句說聚集萬民到約沙法谷審判,就是後面第9-15句說的事,這裡的萬民是指周圍各國的軍隊,所謂的審判就是讓他們到約沙法谷去混戰,最後都被打死。
約沙法谷有的經學家猜測是汲淪溪山谷,有的猜測是亞割谷,有的猜測是耶斯列谷,有的猜測是亞拉巴谷,總之他們是要將以色列的所有谷都猜一遍。
有的經學家則說,以色列境內沒有一個山谷可以容納萬民,約沙法谷只是一個象徵的名稱,因為約沙法是「耶和華施行審判」的意思,所以作者說耶和華把萬民聚集到那裡去審判,他在第14句把約沙法谷又叫斷定谷,就是取其含義。這個說法並不普遍,只有極少數解經書這麼說,所以不一定可信。有的經學家就是這樣,能把聖經裡所有名稱都想到跟耶和華關聯上,都給想一個跟耶和華有關的含義,這樣解析的人應該就是根據本章說的事情自己給加的意思。
我們前面說,作者憑空編造出一個約沙法谷,但是他為什麼不編造大衛谷、所羅門谷,卻要編造約沙法谷呢,這些當然是有他的想法的。
我們知道約沙法是以色列人傳說中的一個猶大王。根據歷代志第17-20章記載,約沙法是猶大的一個中興之主,他在他的任期內進行宗教改革,派人帶著耶和華的律法書到處去教訓百姓(歷代志下17:6-9),他派人在耶路撒冷為耶和華判斷,聽民間的爭訟(歷代志下19:8),他依靠耶和華,而不是依靠人力戰勝敵人,在耶和華的幫助下在比拉迦谷大勝亞捫人、摩押人、西珥山人,接著敵人們自己打起來,亞捫人和摩押人先殺盡西珥山人,然後亞捫人和摩押人自相殘殺、同歸於盡,打了勝仗、分了戰利品的以色列人在比拉迦谷稱頌耶和華,之後各國知道耶和華的厲害,對以色列非常懼怕,約沙法的國就得享太平,神賜他四境平安(歷代志下20:15、22-30)。
看了上面這一段,你們應該知道約沙法谷怎麼來了吧,甚至這整個故事你們是不是覺得都與歷代志下第20章寫的非常相似。都是講多國聚集起來攻打猶大,都是講靠神力獲勝,都是講敵人自相殘殺,都是講以色列人最後獲得太平。可以說,約珥書的這個故事就是按照約沙法的那個歷史傳說複製的,所以約沙法谷應該不是神的審判谷的意思,只是說本故事是按約沙法的傳說虛構的而已。我們在歷代志的解讀文章裡也已解析過,約沙法的傳說也是虛構的,也就是說,原稿和複製稿,通通假的,新約的末世懲罰根據這個故事創作,則是假上加假再加假。
這句話說神聚集萬民,就是說神把各國人哄到以色列來打仗,實際上是來受懲罰的,這事不用說當然也是他們的意淫。歷代志裡都沒這麼說,這個作者比歷代志的作者更意淫。他們越是意淫,越是想靠神力獲勝,就說明他們心裡其實越沒有信心。
第2句的後半句說他們佔了以色列的土地、把以色列人趕散到列邦。這個說法跟別的先知書的說法是矛盾的,別的先知書說的我們都很熟悉,是說神要讓以色列的地荒涼、神把以色列人趕散到列邦。
第3句說抽籤賣我的百姓,為嫖妓而賣我的童子,為買醉而賣我的童女。古時戰勝方分配戰利品或奴隸用抽籤的辦法是常見的,但是為什麼賣童子、為什麼賣童女則純是作者自己想像出來的。另外根據後面的話,他說賣以色列人的是推羅、西頓和非利士人,這幾個鄰邦又沒有來打猶大,猶大滅亡時它們也不可能分得奴隸,這些純粹是瞎說。
第4句和合本說,推羅等國,你們與我何幹,你們要報復我麼?若報復我,我必使報應速速歸到你們的頭上。什麼報復不報復的,是不是很難懂。這句話可能原文有點不好懂,所以沒有一個中文版翻譯正確的,它的意思應該是說:你們是不是做過對不起我的事,是不是應該補償我,如果你們做過,那第不好意思,我要降報應到你們頭上。
接下去第5-8句就是說你們做了哪些對不起我的事,所以我要照樣報應你們。當然這些罪都是作者自己想出來的,並非事實。我們說過,當猶大滅亡時,推羅、西頓和非利士都是被滅亡的,所以各先知書寫他們都遭到神的懲罰。那時他們都是戰敗的,自己還是被搶的、被賣的,他們自哭不暇,哪裡能搶猶大的金銀財寶,哪裡能賣猶大的奴隸呢。
第9-12句說神激起各國來打仗,把犁打成刀,把鐮刀打成槍,讓軟弱的人說:我是軍兵,這意思是說讓他們地都不要種了,全部人都來打仗,如果不是全部人都來打仗,就算他們全軍覆沒,也不能讓他們的國成為荒場。
第13句說揮舞起鐮刀吧,因為莊稼已經成熟,使勁踐踏吧,葡萄也已裝滿,因為他們的罪惡太大,缸桶都已溢出。意思是說,砍敵人腦袋的時機已經到了,殺的敵人太多,連山谷簡直都裝不下。呵呵,作者啊,就使勁做夢吧。
第14句說很多很多人的命都在這谷裡被耶和華的審判決斷,也就是被殺死的意思。在聖經裡,有罪基本上就是死,沒有什麼有期徒刑、無期徒刑這種判決。
第15句說那時將日月昏暗、星宿無光,這是說對他們的仇敵而言,如果說真的有這樣一個大審判,敵人都被處死,對以色列人來說就應該是天高氣爽,星星都特別閃亮。
第16-17句說,那時對以色列的敵人來說雖然是世界末日一般,但以色列人在耶和華的保護下什麼事都沒有,以後耶和華就在錫安山上保護以色列人,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華是他們的神。第17句後面說耶路撒冷將成聖地、外邦人將不會再從此經過,作者潛意識應該是想說外邦人不能再侵犯耶路撒冷,但是他知道有些外邦是很強大的,乾脆來也不允許他們來,省得他們來了就要侵犯耶路撒冷。如果說外邦人都不能經過的話,就跟以賽亞書2:3起了矛盾,那裡可是說,到時各國的人都要到耶路撒冷的耶和華神殿去領取神的訓誨呢。
第18句說到那日,大山會滴下甜酒,小山會流下牛奶,猶大的溪河都有水流,有源泉將會從耶和華的殿流出,澆灌什亭的山谷。前部分就像聖經前面寫迦南是個流奶流蜜的地方一樣,我們對以色列人的誇張不必太計較。中間說猶大的溪河都有水流,說明以色列這個地方經常缺水,不僅現代如此,古代也是差不多。最後他說耶和華的殿水流出來,澆灌什亭的山谷,因為什亭是在約但河東,如果耶路撒冷的水流出來漫到約旦河東的什亭谷,那水就太多,相當於發了洪水,要是真的這樣,那可不是好事,恐怕作者又怪自己許錯了願。
第19-20句用一個對比來表示以後以色列周邊的列國都變成荒涼的曠野,只有猶大很繁榮,所以沒有外邦可以再來侵犯猶大,猶大就能存立萬代。作者以埃及、以東舉例說外邦衰敗,未免眼光看得太近,他難道不知道給猶大帶來大麻煩並滅亡猶大的都是那些很遠的外國嗎,比如亞述和巴比倫,還有後來佔領迦南的波斯、馬其頓、羅馬這些國家,他更是聽都沒有聽說過的。畢竟世上沒有真神,要是真的有神的話,不如這樣說:巴比倫馬上滅亡,以色列人全部回家,除猶大外,不管遠近,世上所有外邦都變成荒涼,並且永不興起,猶大永遠興旺。為保證此話永遠有效,得請西天如來寫一句詰語,以色列人小心將詰語的紙藏好,這樣就能起到雙保險的作用。
第21句有兩個版本,和合本寫:我未曾報複流血的罪,現在我要報復,因為耶和華住在錫安。英文版中,web版本寫:我以前沒有潔淨他們的血,我居住在錫安後,將潔淨他們的血。rsv版本寫:我將向他們報複流血之罪,我不會清除他們的罪孽,因為我耶和華住在錫安。奇怪,一般情況下,和合本都是按web版本翻譯,而這句話竟然與rsv版本更接近。其它幾個中文版也是一樣,都選擇與rsv接近的翻譯。以前在大部分英文版本不同翻譯的時候,我都覺得rsv版本比較符合原意,而在這句話,我卻認為應該是其它的版本意思更通順。
如果按報復說,那麼這句話就相當於是接第19句,指要對埃及、以東等邦國報復。如果按潔淨他們的血說,則是接第20句,指以色列人以前經常不聽話、會犯罪,是血不潔淨,而以後神將潔淨他們的血,潔淨了之後他們就不會再犯罪,不會再惹神發怒,不會再招來懲罰。後一種意思不僅與上文更通順,而且也表達出以色列人的最終願望。要是按前一種意思,意思就還不完整,應該再補一句後一種意思的句子,意思才算完整,所以我覺得這裡應該選擇web版本。
約珥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