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句作者給神吹牛的本事。神給大地安裝蒼穹這個在詩篇、約伯記中有寫過,可見是以色列人普遍的傳說。神使海水澆灌大地這個說法阿摩司書在5:8已經說過。神在諸天上築樓閣這是新鮮的說法,聖經前面並沒有說神在天上建有樓閣,只說天上有他的寶座。按說神是自有永有的,他在創造天地和人之前,根本不住樓閣,也不坐寶座,為什麼造了天地和人之後就要住樓閣、坐寶座呢,因為這些所有都是出於人的想像,是人按世上有的東西和人的需要想像的。實際上如果有創世大神,我覺得他肯定不需要什麼樓閣和寶座,因為他不是人。比如一條大蛇,給它來個洞穴還差不多,樓閣和寶座對它無用。
第7句和合本說:以色列人哪,我豈不看你們如古實人嗎?我豈不是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領非利士人出迦斐託,領亞蘭人出吉珥嗎?
按和合本的翻譯,神是把以色列人看作像古實人一樣,但是他後面的例子並沒有提古實人,所以和合本的翻譯是錯誤的。原意應該是說,神不把他們當古實人、神瞧不起古實人,所以不把古實人帶到別的地方去,只把以色列人、非利士人、亞蘭人帶到別的地方去。
不過作者這種說法明顯是不合理的,按以色列人的傳說,他們在埃及是在埃及人的地方當奴隸,所以需要「解救」,古實人在古實自己的地方,有時還打到埃及來統治埃及,他們在那裡混好好的,何需別神來解救呢。
另外作者舉的例子也有問題。首先說非利士,傳說中他們是從迦斐託來的。迦斐託在耶利米書47:4有提到過,我們在那裡有分析過迦斐託可能是指什麼地方,需了解者可參閱《聖經揭秘》耶利米書的解讀部分。我們這裡不重複說這個地方是在哪裡的問題,根據聖經,自從以色列人出埃及以來,非利士人就是以色列人的大敵,最後非利士人被大衛打到元氣大傷、一蹶不振,按神理說,非利士跟以色列人的神是不對路的,他將非利士人從迦斐託「解救」出來幹什麼呢,難道就是為了以後陪以色列人打鬥嗎。另外根據列王紀下16:9和阿摩司書1:5,亞蘭人並不是從吉珥被「解救」到亞蘭,而是在亞蘭被亞述滅亡後被擄到吉珥去的,作者是不是編故事太著急,沒考慮周到,把事情給編反了呀。
第8句是一個轉折,說神將有罪的國從地上滅絕,但對雅各家卻不會滅絕乾淨。有哪些得罪的國被神滅絕了呢,如果說這句話跟上一句有關聯,那麼就是指古實,但是我們知道古實並沒有被滅絕過。古實旁邊的大國只有埃及,以前埃及強的時候統治過古實,埃及弱的時候古實也統治過埃及一段時間,亞述和巴比倫、波斯等國入侵非洲的時候只是打到埃及,沒有打到更遠的古實,所以在古代來說,古實的命運算不錯的,埃及在後來被各國統治,古埃及人差點消亡殆盡,但古實人到現在還好好的生活在那。古實人就是現在的衣索比亞人,現在是落後點。
因為和合本把第7句翻譯成神把以色列看作和古實一樣,所以經學家們說神沒有滅亡古實,所以也不會滅亡以色列,這種說法恐怕跟原文意思是相反的。
第9-10名接著上句的意思,說神會在各國篩以色列人,篩子篩就是折騰的意思,被擄以色列人可以想像成他們受到的苦難。這個篩子篩的結果是什麼呢,後面說,是種子的一顆也不會掉在地上,所有罪人卻都躲不過刀劍之災禍。這意思就是告訴被擄的以色列人,你們要好好侍奉你們的神啊,現在你們雖然在受苦受難,這只是神在用篩子挑哪些是種子、哪些是罪犯而已,是種子的就能存活,是罪犯的就要死。
這些同樣也是作者想出來安慰自己和同胞而已,若是真的有大神,他要看誰有罪還是無罪,火眼金睛或者第三隻眼一看便知,哪裡用得著拿大篩子來篩呢,更何況他篩了幾十幾百年還篩不出結果,這是什麼破神的破法術嘛。
第9句有些經學家理解錯誤,還說種子是罪人,一顆也不會掉在地上是指一個也不放過,真的完全是瞎解。
第11句說重新舉起大衛倒塌的帳幕、使它與古時一樣,就是跟有些先知書說從大衛的後代興起新王的意思一樣。他這麼寫是告訴被擄以色列人,他們以後可以回到傳說中最強盛的時候一樣。大部分古人都是只向後看,不會向前看,覺得古時候是最好的,現在不大好。
作者這麼寫,也體現出是人的思維,而不是神的思維。如果真的有知道未來一切之神,他的思維應該是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按我們現代人知道的歷史預言,老老實實說,以色列人的災難還有兩千多年,直至好二十世紀之後,在英美的幫助下才變得好一些。一種是不按我們知道的歷史,而是創造歷史,那麼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美好的土地,特別是美洲的土地富饒,人口稀少,神可以對以色列人說,我們不要迦南這個破地方了,我帶你們到美洲去,那裡地闊天闊,幾千萬平方公裡全是你們的,而且沒有敵人,你們在那生活,日子過得簡直不要太美。
第12句說他們將可擁有我的名下的各國和以東剩餘的。跟上句說與古實一樣意思差不多,指以色列的國土可以包括猶大、以色列和以東,前兩個就是所謂的神名下的國,以東剩餘的,可能是指以東被滅絕後剩餘下來的土地,接下去的俄巴底亞書1:19就寫猶大人要得到以掃山。當然,得到以東的土地,他們這是做夢,這夢一直都沒有實現。
作者說以東沒有說摩押,是因為他是猶大人,他說重新舉起大衛倒塌的帳幕,而不是什麼撒瑪利亞的帳幕,也是因為他是猶大人,他寫以色列的先知書,應該是想拉擾北國以色列的被擄之人,因為猶大滅亡之後,猶大人剩下很少,他們非常希望重新與北國以色列的被擄之人聯合,以免他們的民族被消亡在歷史之中。
第13句前半句說那時收割完就可以播種,踹好葡萄就可以撒種。古以色列人也知道不管他們怎麼努力播種,但是糧食還是不夠吃,因為世上其實並沒有神,沒有誰可以告訴他們怎麼使糧食增產,他們也不知道播種糧食之所以要按季節是因為要有合適的日照和雨水。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他幻想出來增加糧食收入的辦法是希望收了就可以接著種。如果有神的話,應該告訴他們三種辦法,第一種是搬到離赤道近的地方去,第二種是用大棚加人工光照和噴水的辦法,第三種是神給他們用神通來實現。問題是沒有神,所以他們一直都沒有實現,可見這個預言已失敗。
還有的經學家腦洞比較開,他們是這樣解釋:因為種出來的糧食太多,所以他們收割要花幾個月,等他們收割好,播種時間又到了。這種經學家肯定沒有務過農,他們不知道,糧食該收割的時候就有一個收割期,收割期過太久不收割的話,糧食會自己掉了或發黴壞掉。糧食還好點,收割的時間窗口長,後面說的葡萄,那是晚幾天摘就會全部掉落,不用踹就爛。我覺得如果收割要花幾個月的話,神應該告訴他們怎麼造聯合收割機,提高收割效率才行。
第13句後半句有點參考約珥書3:18,但是約珥書後面寫小山都流奶,這裡寫小山都融化。這是抄錯還是有特別用意呢,或者他聽到的版本就是融化,而不是流奶,我覺得都有可能。英文版中niv版本自己修改了一下,翻譯成大山滴下酒,流淌所有的小山。我覺得作者的原意差不多也是這個意思,融化是指喝了點小酒之後微燻、幸福的感覺。我們從聖經可以看出,在以色列人的習俗裡,酒有時被用來表示懲罰,但很多時候也用來表示幸福,作者這裡寫大山流下酒,小山都融化,應該是指各處的以色列人都喝上酒、都過上幸福日子。
第14-15句說讓被擄以色列人歸回,以後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吃好喝好,神把他們栽種在那裡,再也不拔出來。這幾乎是每個先知書必寫的願望,但是這個願望在古代一直沒有實現,現代這個以色列國基督徒們又不願意承認,所以他們通常解釋為這是指到末世之後新耶路撒冷的事。我們以前說過,古代以色列人被擄幾十年,就悲苦哀嘆,寫那麼多受苦的詩歌,寫那麼多表達願望的先知書,如果經學家們穿越過去告訴他們:你們的這些願望起碼兩千多年還不能實現,我估計這些經學家要小命不保,他們會被以色列人用石頭打死。
阿摩司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