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解讀第7章剩下的部分。
第8-16句寫衰弱後,去求埃及、奔亞述,但是非但都沒有用,而且還成為笑柄。從歷史書看,作者應該是說列王紀下17:3-6說的事:何細亞當王后,亞述王撒縵以色來攻擊以色列,何細亞就向亞述進貢,後來他派人去見埃及王梭,就背叛亞述,不再向亞述王進貢,亞述王知道後,就來把何細亞抓去投入監獄並派兵來攻打以色列,圍困撒瑪利亞三年,在何細亞第九年攻取了撒馬利亞,以色列被滅亡(按理說應該是先攻克撒瑪利亞再囚禁何細亞,但聖經寫的順序就是反過來的)。不過因為以色列人的傳說很多,他寫的這件事不一定就對應為這個傳說,也可能是其它傳說也說不定。
第8句說以法蓮與外邦人混居在一起,他就像一個沒有翻面的餅。當時以法蓮或以色列與異族人混居這點歷史書並沒有這樣說,倒是南國,按聖經的記載,有耶布斯人、基遍人、赫人等住在一起。沒有翻面的餅,聯合下一句的意思,應該是指以法蓮感知遲鈍,該翻面的時候不知道翻面,以致餅被烤壞。也許還有個潛在的意思,是指他不知道歸向耶和華。
第9句說他被外邦人吞吃食力量、頭髮都變得斑白,他還渾然不知。作者意思應該是說以色列變得衰弱,自己還不覺得。這句話跟第11句說他去「求埃及、奔亞述」是矛盾的,既然不知道自己衰弱,怎麼會到處去求人呢。不過我們以前也多次提過,以色列和猶大被滅亡的遭遇跟他們本身強弱沒有關係,因為不管他們怎麼強,他們也就那麼點地方、那麼點人,他們強的時候可以跟周圍的非利士、摩押等為敵,但是在絕對的力量埃及、亞述、巴比倫面前,就算大衛復生也沒有用。
作者說他被外邦人吞吃食力量,經學家的理解是說他們跟外邦人混居,學習了他們的信仰,所以力量就減少,使王國衰弱。首先我們說過,以色列跟外邦人混居在歷史書裡沒有根據。其次,按照歷史書,以色列從分裂之後就一直有信仰問題,他們不是信金牛犢就是信巴力,在他們較強的時候,比如亞哈、約阿施和耶羅波安二世的時候都一樣,那時力量怎麼不被吞食、怎麼不變衰弱呢,所以因為信了外邦神就變得衰弱按神理講也是講不通的。
第10句說,儘管他們衰弱了,還是很驕傲,還不肯轉向他們的神、不去尋求他。這裡的驕傲是指在神面前驕傲,遇到困難不去找神。
第11句說以法蓮好像鴿子一樣愚蠢無知,他們一會求告埃及、一會投奔亞述。經學家說,鴿子是一種比較愚蠢的鳥,它們在飛行覓食時往往忽視四面埋伏的網羅。千萬別相信經學家,他們是只要聖經裡說「屎是香的」也能找出解釋來附和的人。實際上鴿子是一種智商比較高的鳥,因為它的智商高,所以可以被訓練成多種用途,比如送信,據科學家檢驗,它還有很高的記憶、識別和推理能力。當然,所有易馴養的動物都比較容易與人親近,只要你給它食物,對它友善,它們就不大怕人,甚至對人有依賴,所有的家禽和牲畜都一樣,正因為如此它們才會被人馴養成功。這種對人的友善並不是因為它們愚蠢,而是因為它們聰明。在創世紀大洪水的故事裡,說挪亞把鴿子放出去,它知道把橄欖葉子叼回來,這不也是說明它很聰明嗎。
在聖經裡提到鴿子總體來說是褒義的,比如說詩篇55:6寫,但願我有翅膀像鴿子。總不能說但願我像鴿子那麼愚蠢。聖經裡很多地方提到鴿子哀嗚,是將被擄的以色列人比作鴿子。在雅歌裡形容人的眼睛清澈漂亮時,都說那眼睛像鴿子眼,親暱地稱呼妹子時,則稱呼為我的鴿子。
如果說作者寫的事是對應列王紀下第17章寫的何細亞當王時背叛亞述最後被滅亡這個傳說的,那麼第12-16句寫的就是何細亞派人去埃及的事,但是據列王紀下,何細亞派人去埃及並沒有發生意外之事,正因為談判是成功的,所以才會背叛亞述,所以就不存在他們派去埃及的人被殺、在埃及成為笑話的事,第12句說他們去的時候就被捕捉這話是不對的。如果說他們去求埃及,埃及雖然答應幫他們,但是他們因為惹惱了亞述反被滅亡,所以埃及之行就是一個笑話,這樣還勉強能解釋得通。
第12名後半句和合本寫我必按他們會眾所聽見的懲罰他們,這個意思應該是說,對他們的懲罰已經通這先知告訴會眾,到時就按他們聽到的懲罰,表示先知的預言被應驗,當然這只是作者這麼編而已,實際上當時可沒有人聽說過這些所謂的預言,這些先知書起碼要到一百多年後才編出來呢。這半句也有的版本是寫我會因他們的惡行而懲罰他們,這兩個版本差別不小,總有一個版本不是作者原來寫的,而是後來的人修改的。
第13句本身就有矛盾。這句話前半句說:他們離棄和背叛我,就要有禍、就要被毀滅。意思是說神因為以色列背叛他(按列王紀應該是背叛亞述),所以要滅亡他。而這句話的後半句又說:當我要救贖他們時,他們還撒謊騙我。請問一下,神對以色列要做的事是同時既要滅亡又要救贖,這事是怎麼做的呢,是左手施滅亡、右手施救贖嗎。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又不成一個問題,作者說神要救贖他,但是他又說謊、又悖逆和抗拒,所以最終救贖之手也變成滅亡之手,於是以色列徹底沒救。
第14句說他們不誠心求救,只是躺在床上呼號。在聖經裡,這可不是正確的求救姿勢,正確的求救姿勢就算不穿上麻布撒上灰塵哭號,也得俯伏地上哭求,這樣躺在床上哼哼怎麼行呢。而且他們裝作向神呼求,看到別人拿糧食和美酒來誘惑,馬上就跟別人走,這哪裡有誠意嘛。話說,如果以色列人只要糧食和美酒就能收買,耶和華作為創世大神,怎麼就不能滿足他們呢,如果這樣就能讓他們歸向他,那不是一個好方法嗎,要知道,根據聖經,耶和華弄了幾千年,都沒有讓以色列人歸向他,整天就為他們悖逆和背叛而發怒生氣。
作者這些都是愛怎麼編就怎麼編,在第9-11句,他寫以法蓮愚蠢又無知,根本不知道歸向和尋求耶和華,而在這裡他又寫以法蓮向他哀號哭求,只不過不誠心,總之他的目的是要編神要懲罰以色列,就算神要救贖以色列時,以色列還不識相,所以要罰上加罰,滅亡不可避免。歷史上以色列就是被滅亡的,所以他不可能編以色列聰明、歸向神,只能編他愚蠢、抗拒神,這個大方向是不能編錯的,編錯了就沒有人會相信。
第15句說雖然我曾教導他們並增強他們的力量(原文是手臂),但是他們還是圖謀抗拒我。不知道作者這句話是有所指還是隨便寫的,如果是有所指,可能是說耶羅波安二世當王時以色列稍強大一點。列王紀下14:25-27說:他收回以色列邊界之地,從哈馬口直到亞拉巴海,正如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藉他僕人迦特希弗人亞米太的兒子先知約拿所說的。因為耶和華看見以色列人甚是艱苦,無論困住的,自由的都沒有了,也無人幫助以色列人。耶和華並沒有說要將以色列的名從天下塗抹,乃藉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拯救他們。
我們前面說過,耶羅波安二世時就算稍強大一點也只是相對非利士、摩押這些而言,跟埃及和亞述這些巨無霸還是根本不能相提並論的,如果說這麼點強大是神幫助他們的,那麼遠遠不夠,神如果真的有心要幫助以色列在當時不被南北兩邊的大國欺負,起碼要讓以他們統一猶大、亞蘭、亞捫、摩押、以東、非利士和推羅西頓等地才行,這樣比大衛時期雖然已經大很多,但是跟埃及和亞述比還是小很多。
第16句和合本說他們歸向,卻不歸向至上者,他們如同翻背的弓。前面說的歸向,有的版本寫歸向巴力,不過本段其它地方並沒有提到巴力,要是按照第11句說他們求告埃及、投奔亞述,那麼就應該寫歸向人才對。翻背的弓原文並沒有寫翻背,而是寫詭詐,弓有什麼詭詐的呢,應該說這個弓是一個壞弓,有問題的弓,瞄不準,想射這裡,它偏射那裡。聖經在詩篇78:57也提到翻背的弓:反倒退後,行詭詐,像他們的祖宗一樣,他們改變,如同翻背的弓。根據這句話的英文版,翻背的弓是指扭曲、彎曲的弓,那麼這弓就有雙重的含義,第一這把弓是一把壞弓,它不好瞄準,第二,扭曲、彎曲在以色列人傳統裡就是詭詐的意思,比如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