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Nature論文有57000位作者,且大多數作者都是遊戲玩家!?

2021-02-13 解說科研項目
文章寫好了,馬上要投稿!可是,如何選擇SCI期刊,也是一門技巧。「51選刊」應此而建,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51選刊」 (ID:  woyaoxuankan)!內容來源:網絡,圖文直接轉自公眾號碩博關注、浙大學報英文版

我們知道,當今的科學研究已經不再是一個人單槍匹馬的時代了。

一些大的科研項目,如腦的研究、人類基因組學、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等,需要科學家之間、學術團體之間、國內外科學家之間的合作才能完成,所以署名作者相應也會很多。

論文的署名人數有幾十人甚至幾百人已經不是新鮮事情了,可是6萬個作者的論文,你見過沒?

假裝有6萬個作者的論文

前不久 Nature 出了一篇關於遊戲的科研論文,裡面提到了一個遊戲——Foldit。

該論文的作者有超過 57,000 位作者,關鍵是,這些作者大多是遊戲玩家!

玩遊戲玩出了頂級論文的操作也是服!人和人的差別就是這麼大~

除此之外,這個遊戲還貢獻了不少其他 CNS 級的文章。當然,作者數相對就少很多了,也就幾百人吧!

有 5千多位作者的論文

這篇論文的作者數和上一篇比,真心不算什麼。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這篇論文共有 33 頁,正文和參考文獻只有 9 頁,其餘的 24 頁全是論文作者和研究機構名單!

平均下來,一個人只要寫幾個單詞就好了。

這篇論文是 CERN(歐洲核子研究委員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中兩個巨大探測器——ATLAS 和 CMS 的研究團隊合寫的第一篇論文。這篇文章綜合分析了二者的數據,並對希格斯玻色子的質量做出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估計——範圍縮小到了 ±0.25%。

連 Nature 都寫了相關的社評來評價這篇文章的作者數,真的是很多了。

誕生了最多諾獎得主的論文

和上面兩篇比,這個論文的作者數更不算啥了。

只不過,這篇論文作者中誕生了三位諾獎獲得者,這個稱號讓該論文的含金量更上一層樓。

圖片來源:諾獎官網

沒錯,這就是去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篇文章發在 PRL 上,一共有 1,011 位作者。怎麼說,作者也不少呢……

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

這篇就是 2001 年那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文章了,具體有多少作者沒有數,隨手一截部分作者名單讓你們感受一下吧~

畢竟是多國合作的項目,參與者可謂是很多很多了。

當然,與其研究這些作者名單,不如研究如何提高自己的論文質量、快速有效投稿來的實在。

本文僅限轉載

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

如何選擇SCI期刊,也是一門技巧。「51選刊」應此而建,目的主要是幫助大家選擇擬投稿的SCI期刊!「51選刊」目前已經開通了:SCI期刊自引率版面費是否屬於OA期刊、年發文量投稿難度投稿網址等功能!歡迎大家關注!

掃描二維碼即可關注「51選刊」 (ID:  woyaoxuankan)!

相關焦點

  • Nature一篇論文57000位作者,更厲害的是,大多數作者都是遊戲玩家
    一些大的科研項目,如腦的研究、人類基因組學、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等,需要科學家之間、學術團體之間、國內外科學家之間的合作才能完成,所以署名作者相應也會很多。論文的署名人數有幾十人甚至幾百人已經不是新鮮事情了,可是6萬個作者的論文,你見過沒?
  • 一篇論文能署名多少作者?這篇Nature署名了57,000+位...
    一些大的科研項目,如腦的研究、人類基因組學、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等,需要科學家之間、學術團體之間、國內外科學家之間的合作才能完成,所以署名作者相應也會很多。論文的署名人數有幾十人甚至幾百人已經不是新鮮事情了,可是6萬個作者的論文,你見過沒?  Nature 出了一篇關於遊戲的科研論文,裡面提到了一個遊戲——Foldit。
  • 一篇Nature署名近6萬位作者!這些論文徹底刷新了我的認知
    一經發布就吸引了全世界閒得蛋疼且有志於蛋白組裝事業的好青年們的目光,註冊玩家數量迅速達到了24萬人。很快,一個個蛋白就在全世界玩家的圍攻之下淪陷。為了突出遊戲玩家的貢獻,David Baker在這篇Nature論文的作者欄中寫上了「>57000 Foldit players」(超過57,000個Foldit遊戲玩家),作者單位寫的是「Worldwide」。假如這些無名英雄也被承認是作者的話,這可能是作者數最多的論文了。
  • 一篇Nature署名近6萬名作者!這些論文徹底刷新了我的認知!
    一經發布就吸引了全世界閒得蛋疼且有志於蛋白組裝事業的好青年們的目光,註冊玩家數量迅速達到了24萬人。很快,一個個蛋白就在全世界玩家的圍攻之下淪陷。真是應了一句話,眾人拾柴火焰高啊。為了突出遊戲玩家的貢獻,David Baker在這篇Nature論文的作者欄中寫上了「>57000 Foldit players」(超過57,000個Foldit遊戲玩家),作者單位寫的是「Worldwide」。假如這些無名英雄也被承認是作者的話,這可能是作者數最多的論文了。
  • 一篇sci論文可以有幾個第一作者
    sci論文在學術界很有地位,成為sci論文的作者,尤其是第一作者,是一項極大的榮譽。但查閱sci文獻後發現,第一作者人數並不一樣,反而讓我們很困惑,不知道安排幾個第一作者是好。那麼,一篇sci論文可以有幾個第一作者?
  • 愚人節的一篇論文,轟動了世界,署名作者是α、β、γ
    對於科研人員來說,學術論文是科研成果非常重要的一個體現形式,除了一些特殊的科研成果,大多數科研成果都需要依靠學術論文來體現,特別是理論性的科研成果,衡量科研人員的科研成果也可以用學術論文來衡量,發表的學術論文的數量、質量都是衡量標準。
  • 單一論文作者的文章比較牛嗎?
    有的課題還可能會出現不止一名作者的情況,即聯名發表。因此如何在聯名發表的論文中評估每位作者的貢獻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議題。一般文理商法等人文學和社會科學的出版刊物中,以單一作者的名義發表的論文相當常見,但有一些課題可能需要多位論文作者一起協同研究,這時就有必要以共同作者或多重作者的名義發表論文。在理工和醫學等學科的出版刊物中,聯名發表則相當普遍。這與學科研究的方式有絕對關係。
  • 論文通訊作者好做嗎?通訊作者有哪些職責?
    通訊作者作者一篇論文的靈魂人物,論文出現任何問題,通訊作者要第一個來處理,所以比起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的職責更多,所以通訊作者可不是那麼好做的。通訊作者有哪些職責,如果做才能勝任呢?1、通訊作者要對這篇文章有非常深入的了解,通常來講,一篇文章的主要思想可能主要來自導師;部分通訊作者還要承擔論文的寫作工作;也有的需要在第一作者完成論文的初稿後,通訊作者要負責認真的修改,仔細地核對,並且還要負責回復來自期刊編輯的各種問題。
  • Foldit遊戲帶你發Nature!
    在你玩遊戲的同時,「頂級玩家」卻在Foldit上解決了科學難題,並且在Nature發表研究結果了!早在2010年,有超過  57,000 位作者的一篇科研文章:Predicting protein structures with a multiplayer online game(基於在
  • SCI論文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評職稱有什麼區別?
    發表一篇SCI論文,若是用於職稱評定,參評人還得滿足評審單位認可的署名作者位置。一篇SCI論文中,通常被認可的位置是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但兩者在參評職稱上有不同。那麼,SCI論文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評職稱有什麼區別?
  • 一篇論文裡面的作者,應該怎麼排名?
    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貢獻最大的研究人員。此作者不僅有最多和最重要的圖表(即實驗或者仿真的主要完成人),也是文章初稿的撰寫人(即對本文的成文有著重大貢獻),此外還是具體思想的提出者和實現者。所以,論文作者總數少的話,比如2,3人,這時一作可能常常是幹文章80%的活的人。
  • 如何做論文的通訊作者?
    作者:王善勇教授大家都知道,論文的通訊作者對一篇論文來講是最重要的。論文出任何問題,首先找的就是通訊作者。那麼如何做好一個合格的通訊作者呢?01.就一個課題組來講,通訊作者通常是導師。一篇文章的idea可能主要來自導師。
  • 世界頂級物理學期刊的論文作者,卻是一隻貓!
    Hetherington)在1975年寫了一篇論文《Two-, Three-, and Four-AtomExchange Effects in bcc 3He》講的是在不同溫度下原子行為的廣泛探索赫瑟靈頓教授寫完論文後在把它送往世界頂級的科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發表之前作者請他的同事幫忙再看一看論文
  • 如何做一個合格的論文通訊作者
    眾所周知,論文的通訊作者對一篇論文的重要性。論文出任何問題,首先找的就是通訊作者。那麼,如何做好一個合格的論文通訊作者呢?  就一個課題組來講,通訊作者通常是導師。一篇文章的idea可能主要來自導師。
  • 學術不端新變種:假作者 真論文?
    3篇論文涉及兩位中國作者: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統計與大數據學院講師閆振海、河南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李志強。 到目前為止,這兩位學者都沒有解釋自己是如何心有靈犀「結識」了那位查無此人的歐洲數學家。 針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詢問,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校方表示正在調查此事,已對閆振海有初步處理意見。
  • 川大正式撤稿一篇6分SCI,原因是所有作者均不知情有該論文
    本文來源:生物學霸 作者:EVEE曾經有一篇論文擺在我眼前,但我沒有絲毫印象,只能選擇撤稿,即使它發表在影響因子接近 6 的期刊上。別不信,這是個離奇的真實故事...通通都不是~根據官方的撤稿通知,本文系作者申請撤回,原因是論文署名的三個作者並未參與該論文或者對該論文並不知曉。圖片來源: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三個作者都沒參與過這篇論文,那麼論文是誰寫的,又是誰投的呢?
  • 為什麼導師和學生搶論文第一作者署名,第一作者有多重要?
    在本科期間對學術論文沒有很大的了解,可是當讀了研以後,才知道只有在一定期刊上發表過論文後才能畢業,而且獎學金等都需要一定的論文數量才能申請。如果學生寫了一篇SCI,那麼學生和老師之間都會爭搶論文的第一作者署名,那論的第一作者署名究竟有多重要,一起來看看吧!
  • Nature文章明年起可免費下載,不過前提是作者得交7.4萬元
    曉查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好消息!從明年開始在Nature上發表的論文,有些不用付費就可以下載了。據Springer Nature的數據統計,相對於非OA論文,OA論文下載量是其4倍,引用率是其1.6倍,社交媒體引評量是其2.4倍。目前,Nature及其子刊大部分文章,都需要支付訂閱費用才能閱讀和下載,並通過訂閱方式獲取利潤,現在等於將部分費用轉嫁到作者身上。
  • 科學網—如何做一個合格的論文通訊作者
    論文出任何問題,首先找的就是通訊作者。那麼,如何做好一個合格的論文通訊作者呢? 就一個課題組來講,通訊作者通常是導師。一篇文章的idea可能主要來自導師。有的通訊作者還會負責論文的寫作,也有的是學生負責完成論文的初稿,導師認真修改。總之,通訊作者要對這篇文章非常了解,要負責回復來自期刊編輯的各種問題。
  • Nature曾爆審稿系統漏洞:作者審自己的稿子,當即撤回28篇文章
    所以,大多數情況下編輯會自己在網上尋找自己並不熟悉的potential reviewer,一般也是根據研究人員過去所發表文章的情況去尋找的,要儘量排除來自相同機構或者以前曾經是論文共同作者的情況,有時候也會請求這些potential reviewer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