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薯組織培養的初步研究&附培養基配方

2021-01-19 易生組培

*【易生組培】植物組織培養一站式服務平臺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小圖標,分享到朋友圈

*【新朋友】點擊上方標題下藍色字「易生組培」關注



1植物簡介




參薯(Dioscorea alata)又名大薯、腳板薯,為薯蕷科薯蕷屬(Dioscorea)攀援、草質藤本植物。其塊莖營養價值及產量非常高,是非洲一些國家的主糧,在我國目前用作食品、飼料、醫藥等。產量潛力極高,單株塊莖產量一般可達15~20kg,高產的甚至可達50kg以上;澱粉含量高達28%以上,被認為是新型的能源植物之一。


2培養條件




組培苗生長培養基:6-BA 0.2mg/L + NAA1.0mg/L

愈傷組織誘導培養基:6-BA 1.0mg/L+ NAA 0.1mg/L

溫度25℃ ,光照強度1500~2000lx,光照時間12h。


3材料與方法



挑選健康的帶芽莖節,自來水衝洗10min,再用吸水紙將材料上的水吸乾,將材料剪成帶一個莖節的小段(1cm左右),在無菌條件下用70%酒精消毒30s,無菌水洗2次;再用0.1%的升汞浸泡8min,取出後用無菌水衝洗3~4次。


4意義



參薯原產於孟加拉灣的北部和東部,後傳播到東南亞、馬來西亞、太平洋熱帶島嶼以及非洲和美洲。我國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常有栽培。塊莖作蔬菜食用,部分地區作「淮山藥」人藥,有滋補的作用。長期以來,參薯以營養繁殖為主,致使其品性退化,品質、產量降低。因此,改善品質,提高產量,已成為參薯生產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組織培養技術的發展為作物品種的改良及離體快繁提供了一個重要手段。


原文作者海南大學農學院周雙清,由易生組培整理。獲取原文請在微信上留言並留下您的郵箱,如果您有好文章,可以發送郵件至:tech@360bio.net,與組培從業人員分享。




相關焦點

  • 培養母種的組織分離法如何操作?怎樣製作原種培養基?如何接種?
    一、培養母種的組織分離法如何操作?與孢子分離法一樣,組織分離法先選出子實體,進行消毒、洗淨、擦乾的步驟,再削去皮,將菌肉切成黃豆大小的小塊,用接種針挑取一塊,接種在試管中馬鈴薯洋菜培養基的斜面上。也可將子實體從中間縱切開,用鑷子從菌肉上撕下一長條,立即接種在馬鈴薯洋菜培養基的斜面上。接種後室溫保持25℃,約經25天,從子實體小塊上發生的菌絲,可長滿培養基,並有氣生菌絲充滿試管中,這就是母種。
  • 常用微生物培養基配方大全!
    本培養菌是培養許多種類真菌所常用的。把馬鈴薯洗淨去皮,取200克切成小塊,加水1000毫升,煮沸半小時後,補足水分。在濾液中加入10克瓊脂,煮沸溶解後加糖20克(用於培養黴菌的加入蔗糖,用於培養酵母菌的加入葡萄糖),補足水分,分裝,滅菌,備用。把這培養基的pH值調到7.2~7.4,配方中的糖,如用葡萄糖還可用來培養放線菌和芽孢桿菌。
  • 【Protocol】MS培養基配方
    本文PDF可在公眾號後臺回復「MS」或「MS培養基」領取MS
  • 微生物培養的福音:一個直接用16S rDNA序列來預測其培養基配方的網站!!!
    言歸正傳,這個網站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可以根據細菌或古菌16S rDNA的序列來預測培養該菌的培養基配方!文章發表在2015年10月13號的Nature communication上[1],見下圖2。該網站的意義 這是個很了不起的工作,說他了不起是因為目前環境中的微生物絕大多數(90%~99%)是不可培養的[2],因對不同微生物培養條件(尤其是培養基配方)的不了解,阻礙了微生物的分離培養。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展,目前有大量文章是在做基於16S rDNA的微生物非培養多樣性,但拿不到菌種使得目標微生物的應用和機理研究成為空中樓閣。
  • 45種培養基配方 植物培養基與細菌培養基
    THE COMPOSITION OF MEDIA   培養基及成分   1.Sawdust, Wheat-bran Medium (木屑、麩皮培養基)   Sawdust of broad leaf tree 75g Wheat bran 25g   Preparation:Mix these two ingredients well .
  • 解密細胞培養基及工藝開發的技術變革者
    加快研發與產業化應成為每一位從業人員的使命,對於細胞培養工程們而言,最重大的貢獻就是如何快速高效提高工藝水平。提起細胞培養工藝,普遍認為這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但它真正的硬核還是培養基,可以說細胞培養工藝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培養基開發史。各大藥企紛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來研發自主配方的培養基,而小型藥企往往因為人員、技術、投入受限,最終培養基依賴於各培養基供應商而苦不堪言。
  • 選擇性培養基
    因為既然是培養基,總有固定的成分,不同微生物要求的條件也是有差別的。培養基的種類很多,根據成分、物理狀態和培養基的用途等又可各分為很多種.如根據成分可分為:天然培養基,合成培養基,半合成培養基.物理狀態分:固體培養基,半固體培養基,液體培養基;用途分:基礎培養基,加富培養基、選擇培養基、鑑別培養基.
  • 培養基的配製
    二、培養基的種類培養基按物理狀態分為固體、半固體和液體培養基;按組成成分分為天然、合成和半合成培養基;按其作用分為基礎、加富、選擇、鑑別、厭氧和活體培養基等。1、基礎培養基: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基本營養成分,如肉湯培養基。2、加富培養基:在基礎培養基中再加入葡萄糖。血液、血清或酵母浸膏等物質,可供營養要求較高的微生物生長,如血平板、血清肉湯等。
  • 製備培養基的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
    培養基,是指供給微生物、植物或動物(或組織)生長繁殖的,由不同營養物質組合配製而成的營養基質。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質、無機鹽(包括微量元素)、維生素和水等幾大類物質。培養基既是提供細胞營養和促使細胞增殖的基礎物質,也是細胞生長和繁殖的生存環境。其次,培養基的種類。
  • 卡邁舒(Kmaels)MS培養基配方
    MS培養基的配製包括以下步驟。培養基母液的配製和保存 MS培養基含有近30種營養成分,為了避免每次配製培養基都要對這幾十種成分進行稱量,可將培養基中的各種成分,按原量的20倍或200倍分別稱量,配成濃縮液,這種濃縮液叫做培養基母液。  基本作用  植物組織培養中常用的一種培養基是MS培養基。
  • 東北刺人參組培快繁及種質保存技術&附培養基配方
    *【易生組培】植物組織培養一站式服務平臺*【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小圖標,分享到朋友圈*【新朋友】點擊上方標題下藍色字
  • 動物細胞培養的培養基_鄭大中科博生
    具中科博生研究表明,動物細胞培養的培養基分為天然培養基和合成培養基兩大類。天然培養基營養成分高,比較適於細胞培養,但成分複雜,來源有限。由於血清的成分複雜,成本較高,而且給培養過程的後續處理工作增加了困難,因此,一些適用於各種細胞生長的無血清培養基相繼出現。血清是由多種成分組成的很不明確的混合物,這往往幹擾研究某一物質對細胞作用機制的實驗工作。血清是由血漿除去纖維蛋白而形成的,血清促進細胞的生長和繁殖,但有時也可能抑制某些細胞的生長促進分化.目前還不清楚血清中哪些成分是細胞生長所必需的。
  • 食用菌培養基的配製
    食用菌培養基的配製(1)培養基的分類①按成分不同分類天然培養基:指以天然物質為培養原料的培養基。常用的有馬鈴薯、豆芽汁、麥芽汁、玉米粉、麥麩、清糠、牛肉膏、蛋白腖、棉籽殼、木屑等。一合成培養基:用化學藥物配製而成的培養基,一般見於研究性的培養基。如實驗某種食用菌能利用哪種碳源,就選用各種有關的化學藥材,分別製成各種培養基,觀察實驗菌種的生長情況。半合成培養基:以天然材料和化學藥物混合配製而成的培養基。②按菌種擴大形式分類母種培養基:即常用的斜面培養基。廣州等地介紹用枝條代替斜面培養基,這種枝條培養基也屬母種培養基。
  • 選修一:LB培養基和MS培養基的比較
    LB一般被解釋為Luria-Bertani培養基,根據其發明人貝爾塔尼(Giuseppe Bertani)的說法,這個名字來源於英語的lysogeny broth,即溶菌肉湯。1.用途一般用該培養基來預培養菌種,使菌種成倍擴增,達到使用要求,可分為液體培養基和固體培養基。
  • 細胞培養 | 常用的培養基及其基本特性
    ,是目前應用十分廣泛的培養基。MEM-Alpha一般用於培養一些難培養細胞類型,而其它沒有特殊之處的細胞株則幾乎均可採用MEM來培養。   3、DMEM-高糖(標準型)是一種應用十分廣泛的培養基,可用於許多哺乳動物細胞培養,更適合高密度懸浮細胞培養。適用於附著性較差,但又不希望它脫離原來生長點的克隆培養,也可用於雜交瘤中骨髓瘤細胞和DNA轉染的轉化細胞的培養。
  • 無血清培養基的開發
    要開發無血清培養基,關鍵是找出血清中支持細胞生長的所有成分。其必要性在於有些細胞非常挑剔,同時要注意不同細胞系的營養需求差別較大。因此,不可能設計出一種適合所有細胞系的通用培養基。事實上,即使是同一細胞系,其內部的不同克隆,營養需求也存在差異。
  • 根據其作用不同,培養基分為誘導培養基、增殖培養基和生根培養基
    營養豐富,在一般培養中,無需加入複雜的有機成分:微量元素種類全,濃度高。這類培養基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培養基。鉀鹽、銨鹽及硝酸鹽含量較高,微量元素種類齊全,比例適當,離子平衡性好,具有較強的緩衝性,養分數量及比例比較合適,廣泛用於植物的器官、花葯、細胞及原生質體的培養。
  • 細胞培養基的種類及應用
    簡單、便於添加,適於各種傳代細胞系和特殊研究用,在此基礎上改良的細胞培養基品種有MEM、DMEM、IMDM等。 2、MEM細胞培養基又稱低限量Eagle培養基(Minimal Essential Medium),1959年在Eagle's基礎培養基(BME)上修改而來,刪去賴氨酸、生物素,胺基酸濃度增加,適合多種細胞單層生長,有可高壓滅菌品種,是一種最基本、試用範圍最廣的培養基,但因其營養成分所限,針對生產之特定細胞培養與表達時,並不一定是使用效果最佳或者最經濟的培養基
  • 組織培養的設備和條件
    組織培養的設備和條件一、植物組織培養的條件1、嚴格無菌植物組織培養的整個操作過程和培養過程都要求在嚴格無菌條件下進行,無菌是組織培養成功的首要條件。操作過程在接種室內超淨工作檯上進行;外植體材料要進行表面消毒;配製的培養基要進行高壓滅菌消毒。
  • 特色樹種香葉樹、半楓荷種質組織培養技術
    為此,國內眾多學者從種子育苗、嫁接和扦插等方面對半楓荷展開大量研究 。然而,由於傳統種子育苗無法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優質種苗,且後代無法穩定保持親本優良性狀。另一方面,半楓荷屬於較難生根的樹種,扦插成活率較低 ,因此扦插繁殖方式也無法滿足優良品系大規模產業化需求。組織培養具有周期短、速度快和穩定保持親本優良性狀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