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生組培】植物組織培養一站式服務平臺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小圖標,分享到朋友圈
*【新朋友】點擊上方標題下藍色字「易生組培」關注
參薯(Dioscorea alata)又名大薯、腳板薯,為薯蕷科薯蕷屬(Dioscorea)攀援、草質藤本植物。其塊莖營養價值及產量非常高,是非洲一些國家的主糧,在我國目前用作食品、飼料、醫藥等。產量潛力極高,單株塊莖產量一般可達15~20kg,高產的甚至可達50kg以上;澱粉含量高達28%以上,被認為是新型的能源植物之一。
組培苗生長培養基:6-BA 0.2mg/L + NAA1.0mg/L
愈傷組織誘導培養基:6-BA 1.0mg/L+ NAA 0.1mg/L
溫度25℃ ,光照強度1500~2000lx,光照時間12h。
挑選健康的帶芽莖節,自來水衝洗10min,再用吸水紙將材料上的水吸乾,將材料剪成帶一個莖節的小段(1cm左右),在無菌條件下用70%酒精消毒30s,無菌水洗2次;再用0.1%的升汞浸泡8min,取出後用無菌水衝洗3~4次。
參薯原產於孟加拉灣的北部和東部,後傳播到東南亞、馬來西亞、太平洋熱帶島嶼以及非洲和美洲。我國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常有栽培。塊莖作蔬菜食用,部分地區作「淮山藥」人藥,有滋補的作用。長期以來,參薯以營養繁殖為主,致使其品性退化,品質、產量降低。因此,改善品質,提高產量,已成為參薯生產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組織培養技術的發展為作物品種的改良及離體快繁提供了一個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