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有安祥之感,是幾幅工筆小品,山水、花鳥、人物都有,執筆是長安的範靖妮。泛然慢品,眼到心知,淨手輕撫,竟不由地感到,汩汩地浸出了心理的韻味。
觀賞畫作必須用心。使觀賞畫作的過程,演進為映照自我的路徑。從畫在我眼前到畫在我心中,再到我在畫作中,進而融入畫裡畫外的美好,發現自我,升華自我。
整體畫面,首先一個「靜」字潛於畫中;再看線條色彩隱有動感。動靜之間情志互見,動靜之合啟迪認知。以畫作為客體,促進主體的人格平衡、心智健全。
市井中熙熙攘攘,進去出來之時,多少會需要享個靜福。隨意地看看她的小品,引你樹下猜鳴,暫離紛擾,溪邊緩步,圖個放鬆,恰好意靜心寬。
好畫不厭百看。彩筆墨色會一點一點地蛻變,而浮出一個「沉」字。花點時間,悄悄地沉入畫作之中,動搖、解離非適應性糾結,喚醒適應性自我,主導人生。
思天生山水,悟我從哪來,閱地育花草,問何去何從。深入畫中以作鏡像,比較畫外發現自我,為解析自我敞開藝術之門。畫有品類何分高下,人在畫中是否自知。浮起來盼著,沉下去不知,沉也浮也做畫而已。
畫裡總有故事。仕女現在說小姑娘,紳士當前叫半老頭,由少漸老的經年故事都在畫中。任你觀賞,由你發現,觀賞自己的畫作自己看懂了嗎。
其實,姑娘老頭在她的筆下,但說不完的都是自己的故事。幾年、幾十年,先鼓起滿帆,後拋錨港灣,風也乘了,浪也破了,世人皆知,水深啊。回頭望,山高水急憑誰說;向前看,山青水秀自己畫。水有多深,畫就有多「深」。
鵲立枝頭的意思人人有,遠走高飛的潛意識藏心底,果然就畫得近山明媚遠水霧遮,恰如人生大框如此。觀賞是意識的覺察,品鑑洩露著意識的盲區,兩者結合就意境悠遠了。
眼前的畫意騁千裡。花紅葉綠心曠神怡,掩去色彩的線條飄著些許輕愁。遠慮近憂的關係是人生規律,她的筆下沒有忘記以輕愁推開近憂,把祈盼的美好遠景向你推來。到此,遠景連著背景,心已懷遠,走的更遠。
一枝筆七彩墨,靜、沉、深、遠,因和生藝。呼一口長氣,嘆一聲短息,千姿百態都在心中,融於一爐和始大美。內心衝突如山禿水斷,情意協同畫筆流暢。
一如靖妮彩墨競渡,把一位原野撫琴的姑娘活脫畫中。琴聲悠揚,飄飄乎和合乎,聆聽心境的起落,就在耳畔。看清了聽懂了,和人和事賞畫和心。自然不急不焦,解鬱解躁,非醫非藥,於觀賞畫作之時定志療心,歲月安祥。
任智鋼,高年資心理諮詢師、經驗心理學踐行者。精神醫學副主任醫師,從事臨床醫療近40年。同時做過社會心理及司法鑑定工作。聞是書畫心理健康顧問。發表專業論文,科普、人文寫作數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