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的爆發,日本開始發動侵華戰爭,中國東北很快被攻陷,日本為了完成侵佔中國的宏偉霸業,在此地建立了「偽滿洲國」,移民計劃也開始執行,至此中國開啟了14年的抗日戰爭之旅,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才對世界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在長達14年的抗戰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而日本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才發動侵華戰爭,這令人難以接受,當時的日本國內有多亂呢?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是有何能力對中國宣戰的呢?從1868年開始,日本實行了明治維新的改革計劃,根據對中國發起的戰爭來看,這項改革無疑很成功。日本的國內經濟、工業以及軍事等等都有很大的進步,在軍事上日本擁有自己的「兵工廠」,但是當時的中國還處於一個十分落後的狀態,所有的戰鬥裝備都很稀缺!
難道日本對中國發動侵華戰爭僅僅是因為經歷了明治維新的改革嗎?更大一部分是為了轉移國內的矛盾以及國內民眾的注意!1929年的經濟危機也波及到了日本,在此次「劫難」中日本經濟下降了8%左右,國內居民生活檔次不斷下降,和美國一樣擁有大批的失業人士等等狀況,國內的矛盾逐漸激化,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日本將矛頭指向了中國!
當日本將槍頭的方向指向中國的時候,中國可能並沒有徹底認清日本人的真面目,直到一位位中國人士的倒下,戰火不斷燃起,中國存亡命懸一線。終於全民皆起,共同抗敵,在這14年的抗戰中,中國人民的犧牲最終換來了光明!
日本人對中國犯下的惡行,永遠被寫進史書,不會被磨滅,也不會被更改,曾經的痛永不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