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網友問了不二這樣一個問題,說二戰時期日本明知道和老美在國力上有著巨大差距!那麼日本為什麼還要發動太平洋戰爭?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日本少了一個李四光!
當然,這裡面有很多前提原因!
日本為什麼要發動太平洋戰爭?
因為日本偷襲了老美的珍珠港!
日本為什麼要偷襲老美的珍珠港?
因為老美對日本實行了石油禁運!
老美為什麼要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
因為日本要南下找石油!
日本為什麼南下找石油?
因為日本沒有石油啊!
眾所周知,日本由於是個島國,島內領土狹長所以資源自然也就匱乏,那麼匱乏怎麼辦呢?在自己的土地上沒辦法,但不代表在別人家的土地上沒有辦法是吧?
所以短期靠自產,長期靠進口這是二戰時期日本的主調,可是當90%以上的石油都需要依靠進口的時候,龐大經濟消耗成為了一個問題。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種依賴一旦形成後果是非常可怕的,因為時刻被別人掌控著命脈,如果有一天人家突然不給了,那麼日本這個戰爭機器也就轉不動了!
日本正是擔憂這一點,所以對於尋找石油這個夢,一直都沒有停歇,不過一開始自然不能得罪老美。所以日本的石油夢做到了中國來。
那年侵略者戰爭達到頂峰,日本自己家沒有石油,於是組建了專家團來到了我們遼闊的東北地區,日本很確信,東北這塊寶地上是有石油的。
於是他們從哈爾濱沿著中東鐵路一直探測到了牡丹江上遊,結果一點發現也沒有。此後得到情報說老美發現了東北地區一個地方有石油,為此日本軍方還賄賂了當時的美國領事館官員。
老美信奉金錢至上,所以也不管會不會對國家造成損害,只要錢給到位,爹媽都可以出賣。於是靠著金錢的力量,日本打探到了消息,終於在扎賚諾爾煤田找到了油苗。
自從發現了油苗以後,日本那真的是鼓足了勁兒,抱著不找到石油終不還的信念,瘋狂在扎賚諾爾打洞。
但是,油是出來了,可出來的都是一些粘稠的重質石油,壓根就沒有工業開採價值。
也就是這樣,在耗費了眾多經費和數年的時間後,日本啥也沒有得到,最終只能灰溜溜的回去了。並且他們很確定,東北這個地方壓根就沒有石油,
那麼東北這個地界到底有沒有石油呢?
這個問題我們有請遼河油田和大慶油田來回答,一個年開採量高達一千萬噸,一個年開採量達到五千萬噸!
那麼為什麼當初日本發現不了而我們發現得了呢?
這就回到文章主題上了,因為日本缺少了一個靈魂人物,這個人就是李四光先生!
日本的地質學者們信奉的是海相堆積說,意思就是說只有被海洋淹沒過的地方才會產生石油,所以在東北地界的探尋中,日本的團隊總是自我懷疑,一方面得到消息說這地兒有石油,但又和他們信奉的地質學有衝突,導致團隊經常產生矛盾!
而在這種矛盾之下,找不到所謂的石油也成為了必然之事。
那麼李四光先生為什麼能夠在東北地界兒找到石油?原因就是李四光先生是陸相堆積說的支持者,當時很多地質學者們都信老外那套,說什麼東北地區沒有被海洋淹沒過,這也就意味著沒有海洋生物屍體堆積,所以能產石油,那真的是奇了怪了!
但李四光先生卻認為陸相地層一樣可以產油,於是他親自帶領團隊深入「華北平原和東北松遼平原」考察,結果一找就找到了松遼平原的石油田。
好傢夥,能年量產達到上千萬噸的石油田,不知道當時日本聽到這個消息後到底有多麼的悔恨,多麼希望李四光先生是屬於他們的。
但這是不可能的,李四光先生當年奔赴國外學習地質學,畢業以後原本他所就讀大學讓他留下來任教,但李四光先生想也沒想就拒絕了,他說:
我來到這裡就是為了將學到的知識帶回去報效祖國!
可見,有李四光先生這樣的地質學家生在我們中國,實在是國之大幸,
當然,李四光先生不止為我國找到了石油,還為我國找到了鈾礦,眾所周知,沒有鈾礦就沒有原子彈的誕生。
所以可見李四光先生為國家做出的貢獻是多麼巨大,當然,李四光先生不止將自己畢生的地質學知識貢獻給了祖國,為了培養下一代接班人,李四光先生還寫了一本地質科普書,名字叫做《穿過地平線》。
在這本書裡,李四光先生介紹了有關地質的各種知識,比如地球年齡到底有多大,中國地勢有什麼優勢跟缺點。
還有如何培養兒童對科學的興趣,以及大地構造與石油沉積,就是他在中國找到石油的秘訣。
還有地震、地熱、冰川等各種地質知識,當時世界說中國沒有第四紀冰川,李四光就找給他們看。
而這一本書收錄在《中小學科普經典閱讀書系》之中,這套書是組織中國最優秀的科學家編寫的。一共十四本,都是中國近代的大科學家所寫的。
比如中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的設計者茅以升先生的《橋梁史話》。
中科院院士著名的數學教育家張景中先生的數學啟蒙教育書籍《藏在生活中的數學》。
海洋地質專家雷宗友的海洋百科書籍《海洋的秘密》。
兩院院士三峽工程的設計者潘家錚的腦科學科普書籍《偷腦的賊》。
科學家高士其的《細菌世界歷險記》
……等等。
這套書的作者皆為科學界裡面的大牛。
這些科學家能為中學生創作科普書是非常難得的。內容從數學到物理再到氣象學、橋梁學以及考古學,涵蓋面非常廣泛,把這套書看完了,孩子絕對是知識達人。
而且對學習也很有幫助,因為這些書裡不僅僅講有趣的故事,還講背後的原理。是一套能夠讓孩子愛上科學的書。
其實很多家長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現在孩子們學習是非常零散的,語文是語文,數學是數學,地理是地理,物理是物理,但其實這些知識都是可以相互打通的,只有打通了,才能融會貫通,真正理解知識。
這套書就是一個專門為孩子打通認知,把他所學的知識串聯起來的科普叢書。
因為它不是單獨地講某個知識點,而是通過以點帶面擴充知識,比如通過氣象講地理,通過地理講歷史等等。
書中每個故事都不長,但結構清晰,邏輯性很強,幾分鐘就能讀完。每天讀懂一個故事,幾個月積累下來,小學階段要掌握的相關概念和知識,就牢牢印在孩子腦子裡了。
這些故事或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或來源於歷史中,讓孩子記得比上課還要牢,而且也不會覺得枯燥、有壓力。
而每個故事中穿插的類似於概念知識「小貼士」作為拓展補充,儘可能地讓科學內容更加豐富、充實,讓孩子獲得更多的收穫。
這套書現在原價319元,現在折扣打下來只需要179元,數量已經不多,需要的家長們可以點上面橫條直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