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缸中之腦試驗,這個試驗的恐怖之處你知道嗎

2021-01-10 菜葉科普

無從選擇樂觀或者悲觀——我們都可能是「缸中的金魚」:從單一的人類視角看過去,圓形魚缸裡的金魚可謂命運悲慘,弧形表面讓金魚碩大雙眼折射出的「現實」世界變得扭曲

如果一個人在毫無感知的情況下,被科學家取走了他的大腦,並把這個大腦放在一個維持大腦生存的營養液中。然後用各種機器與大腦相連接,這些機器能夠向大腦發出各種電波信號,來模仿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

也就是說,他現在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都是由機器釋放信號來模擬操作的,而這臺機器所釋放出的信號來自於一臺電腦的編程。

科學家可以在電腦中編出所有的喜怒哀樂,還可以編制出這個人的生前的所有信息,包括它的家人,朋友的信息。而這些信號,大腦是無法區分是自己感知的還是機器所發出的信號。

這在大腦看來,與平常沒有什麼兩樣,所以這個人就無法區分他現在的真實處境,他無法知道他現在的處境是真實的還是由電腦編程釋放的信號!而根據電腦向大腦釋放出的信號,他認為自己還活在現實的世界之中!

這就是著名的缸中之腦思想試驗。

這個試驗的恐怖之處在於,這很容易和我們的現實生活聯繫在一起,並且我們還沒有辦法去證實它的真假!如果你對這個現象進行反駁,它一句話就可以打敗你,那就是你反駁的話是電腦早就編好的程序!

四十年過去了,我們有了仿真圖形、3D模擬,這些都已經有上百萬玩家,而且這些技術每年都在進步。很快,我們還將迎來虛擬實境、增強現實。

這意味著,隨著技術進步,很快,遊戲世界就將與現實世界難以區分,幾乎一樣。哪怕把技術發展速度降低一千倍,一萬年後的發展水平也將是難以想像的,而一萬年,對進化史來說只是一眨眼之間。

所以,我們一定會進入遊戲世界與現實世界無法區分的時代,而且這些遊戲將可以在任何平臺上運行,比如機頂盒、電腦等,到時候這些設備的數量將達到十億級,所以對於單個的人來說,你生活在真實世界的機率只有十億分之一。

相關焦點

  • 關於缸中之腦的幾段恐怖故事
    我們不難看出,在所有以上幾則寓言中,唯有缸中之腦存在著大腦分離的恐怖元素,這一獨特的戰慄元素從何而來,我們是否可以拋開一些醫學上的研究而僅在文化領域做一些考證,以梳理其恐怖元素的起源。我不敢說,我就此找到了這一缸中的原初形象,但當第一次閱讀到缸中之腦這個思想實驗後,我就立即回憶起了多年前閱讀過的那篇恐怖文學作品中去,我直覺,它們兩者之間可能暗含著一種關係。
  • 超恐怖的科學悖論:缸中之腦已經出現!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嗎?
    要知道,很多時候,我們也會把夢境當作真實發生的事,但是那只是大腦的欺騙。基於上面的一些實際情況,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恐怖的思想實驗:缸中之腦!在大腦看來,它還和以前一樣,它並不知道它其實是在一個電腦編程的世界裡,已經不在真實的世界裡了。這就是著名的缸中之腦思想實驗。這個實驗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恐怖的,因為這很容易與我們的現實世界聯繫起來:假如我們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缸中之腦,那我們也沒有辦法區分。
  • 你是缸中之腦,還是莊周夢蝶
    在你確定自己不是「缸中之腦」後,問題又出現了,你怎麼確定這不是「缸中之腦」給你大腦灌輸的信息,讓你確信自己處於真正的世界?而真正的事實是,你的大腦仍在營養液裡漂浮。 以上,便是我對著名的思想實驗「缸中之腦」的個人轉述(表達不當處還請諒解)。
  • 我們所在的世界是不是真實存在的——著名的假設「缸中之腦」
    1981年,來自美國的哲學家希拉蕊.普特南提出的科學界最為著名的一個假想--「缸中之腦」。來自於視頻截圖假如一個人被邪惡科學家實行了手術,他的大腦被單獨的取出來,放進一個盛有維持腦存活營養液的缸中,腦子神經末梢連接在計算機上,
  • 【思維實驗】缸中之腦
    現在,將要灌輸的信號是:拿著手機,看著屏幕,屏幕上出現的正是你現在所看到的這段文字。 有關這個假想的最基本的問題是:「你如何擔保你自己不是在這種困境之中?」 這就是著名的缸中之腦問題,我將為你展示這個問題進一步拆分後的問題,並介紹相關理論,看完後,在「缸中之腦」這個問題上,你會擁有比多數人更為深邃的見解。
  • 缸中之腦,世界真實存在嗎?
    齊東野語x 2020-05-3 17:56:44『 缸中之腦』是希拉蕊·普特南,1981年在他的《理性,真理與歷史》一書中,闡述的假想。也是著名的十大科學悖論之一。想想是不是非常恐怖最基本的問題是:你如何擔保你自己不是在這種困境之中世界著名的腦神經學鼻祖「威爾德·格瑞夫斯·彭菲爾德」在20世紀中期,對高級大腦活動做了深入研究。他用電流刺激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試圖減輕像精神運動性癲癇這類疾病症狀。受試者主訴有一點片斷的回憶,嗅覺,聽覺,味覺,都有一些反應。
  • 缸中之腦
    普特南基於對心靈、存在、認知的討論而做出的著名之舉,就是「缸中之腦」。「一個人(可以假設是你自己)被瘋狂科學家施行了手術,他的腦被從身體上切了下來,放進一個盛有維持腦存活營養液的缸中。腦的神經末梢連接在計算機上,這臺計算機按照程序向腦傳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覺。
  • 缸中之腦的你認為世界是真實的麼
    大家都知道我們之所以觀察和感受到這個繽紛多彩的世界,完全是依賴於大腦,正是大腦去處理這些信息反饋給我們,我們才可以去認識這個世界,我們的親人,朋友以及家人!你如何證明現在的一切都是真實存在,包括現在你正看這篇文章!這就是――「缸中之腦」悖論,可當你去質疑它時它是無解的,因為這或許就是設定好的程序來讓你質疑!
  • 缸中之腦是啥?科學家提出恐怖的科學悖論,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嗎?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我們的生活當然是真實的,這是因為我們的視覺、觸覺以及聽覺等感官都能夠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這個世界,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我們的生活就是真實的。但是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恐怖的科學悖論,認為世界是虛擬的,科學家還提出了一個思想實驗——缸中之腦。大腦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控制了人類的思維意識,而缸中之腦思想實驗就是假設如果將人類的大腦提取出來,放進一個缸中進行培育,給予它充足的營養液,使它可以正常活動。
  • 缸中之腦理論
    缸中之腦是最著名的思想實驗之一,假如你的大腦被科學家從你身體中取出,放入一個裝滿營養液的缸裡,然後通過設備與一臺計算機相連,這時你的大腦已經完全被計算機操控,這臺計算機會向你的大腦傳遞一切感官信息,比如模仿心情、觸覺、視覺、嗅覺等,並且在你的大腦中去除和這臺手術相關的內容。
  • 科學界不敢公布的真相缸中之腦 10大科學界未公布的真相
    這世界是真實的嗎?五分鐘讓你感受到缸中之腦的恐懼【關於人工智慧復仇的劇】,突然想到在筆者之前讀到過「缸中之腦」的思想實驗,想到整個世界如果是按」缸中之腦「所假想的方式存在,那將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而且,更恐怖的是,就算你看了這篇有關「缸中之腦」的文章,你重新看待,思考有關這世界的一切之後,你面臨著兩個問題,通向恐懼深處的問題!
  • 由腦機接口想到的「缸中之腦」與虛擬世界
    據介紹,這一晶片能夠感應溫度氣壓、讀取腦電波、脈搏等生理信號,支持遠程數據無線傳輸;這個消息挺震撼的,它讓我想到一個著名的假想——「缸中之腦」。那麼當科技強大到「缸中之腦」的假設能成為現實,我們又如何分辨真實與虛擬世界呢?
  • 缸中之腦:是誰偷走了你的意識?我們所處的世界是真實的嗎?
    著名科學、哲學家希拉蕊·普特南,在1981年提出了一個名為「缸中之腦」的假想:如果將一個大腦泡在一個充滿了某種營養液的缸裡,並通過強大的計算機與其交互各種感官信息,那麼這個大腦就會認為自己是生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裡。設想一下:我們是否只是「意識」般存在於「缸」中?
  • 缸中之腦假想,向我們提出了一個疑問,這個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嗎?
    在1981年,美國科學家希拉蕊·普特南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假想-缸中之腦。這個假想的內容是這樣的:假如一個瘋子科學家,通過手術等手段,將一個人的大腦從身體上取下來,然後放在一個盛有維持腦存活的營養液中。腦的神經末梢連接在超級計算機上,計算機按照程序向腦傳送信息,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覺。
  • 人類是真實存在的嗎?缸中之腦和雙縫實驗,或許說明了一切!
    缸中之腦和雙縫實驗,似乎都說明了,人類或許不是真實存在的!在1981年的時候,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假想缸中之腦。這個猜想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看起來非常的荒唐,但是這個假想還有一個最為基本的問題就是,你是如何確保現在的你不是在這種困境之中呢?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有和缸中之腦非常相似的記錄,那就是中國古代的莊周夢蝶。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感覺非常的自由,但是忘記了自己是莊周,在驚醒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身份,這時候的莊周已經實現了物與自我的交合變化。
  • 瘋狂的思想實驗:忒修斯之船和缸中之腦,就問你怕不怕
    忒修斯之船和缸中之腦都是接近完美的思想實驗,我們至今都沒找到解決的辦法。尤其是思想實驗,從簡單的世界本質,到伽利略落體實驗,再到忒修斯之船和缸中之腦,都對自然科學造成了衝擊,使得人們一度懷疑起了世界的真實性,有的思想極端的人更是否定了自我的存在,也否定了世界的存在。今天就來說說忒修斯之船和缸中之腦,讀懂它們的你,會不會感到害怕?
  • 我們是否願意成為缸中之腦
    計算機向大腦傳送信號模擬這個人本身所感受到的視覺,觸覺等各種感覺,他能體驗到走或跑,閱讀或思考,甚至還能玩手機,一切如往常一樣。那麼,我們怎麼確定我們不是那「個缸中之腦」呢? 其實,這本是一個哲學問題,與之類似的是莊子的「莊周夢蝶」以及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問題的背後是對存在主義的探討。
  • 缸中之腦:意識是信息的創造者
    認識了上述觀點也就明白缸中之腦悖論:基因如果變異只出現在個體,不能快速複製傳播到多個個體,這個變異基因無法形成種群。人的意識也是一樣。只有形成群體性意識,才有意義。人類從基因信息飛躍到用非基因進行智慧信息的傳播,但是核心不會變:確保智慧信息具有群體性的穩定性,因為非基因信息更具突變性,所以群體性的必須保證的約束條件之一。很多類似悖論其實就是個體感應與群體感應之間的矛盾而產生。
  • 「缸中之腦」,你也許根本不存在,整個宇宙都可能是虛擬的世界
    早在1981年美國當代哲學將希拉蕊.普特南就在他的《理性,真理與歷史》一書中闡述過缸中之腦這一假想。他設想一個人被邪惡的科學家實施了手術,他的腦被從身體上切下來,放進一個可以使腦存活的缸中。笛卡爾的惡魔論和「缸中之腦」都基於一種智能設計論,人處於被操控的虛擬世界中而不自知,在這一前提下我們對「缸中之腦」的思考懷疑本身也可能是被編碼植入的,當缸中之腦看到「我面前有一個蘋果」時,是機器在大腦中輸入了一張蘋果的圖片;同樣,當它想到「我是缸中之腦」的時候,他想到的也是系統給他的有關「缸中之腦」的數據而已。
  • 如何判斷自己不是「缸中之腦」?
    1981年,一位哲學家希拉蕊·普特南在自己的書中提出了著名的思想實驗「缸中之腦」,如果一個瘋狂科學家把一個大腦從人體取出,把神經末梢連接在計算機上,用程序模擬出各種感官,給這個大腦塑造出一個虛擬的人生,這個大腦能否判斷出自己處於「虛擬實境」中?我們怎麼判斷自己沒有處於這樣的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