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中之腦和雙縫實驗,似乎都說明了,人類或許不是真實存在的!
在1981年的時候,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假想缸中之腦。將大腦從身體上切下來之後,放在一個可以讓大腦維持活動的營養液當中,把腦的神經末梢連接在計算機上,將計算機的程序和代碼輸送到大腦當中,讓它可以保持一種正常的幻覺,似乎自己的身體和周圍的一切還都存在。甚至還可以截取掉大腦當中的某個記憶碎片。
這個猜想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看起來非常的荒唐,但是這個假想還有一個最為基本的問題就是,你是如何確保現在的你不是在這種困境之中呢?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有和缸中之腦非常相似的記錄,那就是中國古代的莊周夢蝶。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感覺非常的自由,但是忘記了自己是莊周,在驚醒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身份,這時候的莊周已經實現了物與自我的交合變化。
和1981年科學家所提出的缸中之腦有異曲同工之處。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這項實驗的進行是非常不現實的,我們需要非常精密的儀器來支持整個實驗的進行,同時我們還需要獲得一顆鮮活的大腦,這就涉及到了倫理道德,所以剛知道這項實驗從被提出之後,一直是一個假想,並未能付諸實踐。
在這項實驗出現之前,在科學界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雙縫實驗。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在進行一項實驗的時候,科學家們觀測到的可能是一項結果,用儀器記錄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個結果,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雙縫實驗擁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
從表面來看,這兩項實驗之間並沒有任何的關聯,但是如果從宇宙層面來分析,不管是缸中之腦還是雙縫實驗,似乎都在向我們證明,我們所存在的空間或許根本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一個虛擬的空間。虛擬的空間遠遠大於我們真實所看到的世界,在這一理論的基礎之上,科學家也不斷進行深入的研討,發現我們周圍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可能性,只有十億分之一甚至更小。
其實這兩項實驗的進行都是在假設的基礎之上的,尤其是缸中之腦一直沒有進行實際的實驗操作。或許在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不斷的開拓我們研究的新思路,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宇宙的全部面貌,給這兩個實驗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對我們現在所生活的世界也給出一個完美的解答。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