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中之腦
「缸中之腦」是希拉蕊·普特南(Hilary Putnam)1981年在他的《理性、真理與歷史》一書中,闡述的假想。
「一個人(可以假設是你自己)被邪惡科學家施行了手術,他的腦被從身體上切了下來,放進一個盛有維持腦存活營養液的缸中。腦的神經末梢連接在計算機上,這臺計算機按照程序向腦傳送信息,以使它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覺。對於它來說,似乎人、物體、天空還都存在,自身的運動、身體感覺都可以輸入。這個腦還可以被輸入或截取記憶(截取掉大腦手術的記憶,然後輸入它可能經歷的各種環境、日常生活)。它甚至可以被輸入代碼,『感覺』到自己正在這裡閱讀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
有關這個假想最基本的問題是:「你如何擔保你自己不是在這種困境之中?」
這聽起來十分不可思議,因為實驗中的每個步驟都需要十分精密的儀器支持,並且涉及到倫理層面,所以該實驗一直只能作為假想而存在。
與此同時,人們不禁思考,或許我們就是生活在營養液中的大腦,所感知到的一切都是被設定好的,正如閱讀一段文字一樣簡單,在人類所理解的宇宙之外,還存在更加高級的文明在控制著我們。
與「缸中之腦」假想相似的最早記錄,是中國古代的「莊周夢蝶」。
《莊子·齊物論》記載:「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就是說,從前,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感到無限的自由舒暢,竟然忘記了自己是莊周。醒後驚惶地發現自己是莊周,卻又不知是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了莊周?這就是他物與自我的交合變化。這個看似荒謬的故事顯示了莊子不同凡俗的思維方式,以及其超越常人的精神與生命境界的思維。
雙縫實驗
量子力學是當今世界先進的科學,它使得物理學有了全新的進展。可以說無論是愛因斯坦還是霍金,他們的成就都是量子力學鑄造的。但是,很多量子力學的觀點卻讓人感到不寒而慄。其中,「雙縫實驗」就是量子力學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它揭露了一個可怕的真相。因為「雙縫實驗」理論比較複雜,所以接下來就簡要概述一下。這個實驗,又分為三個小實驗。
首先,是宏觀彈珠實驗。實驗通過單縫向屏幕發射彈珠,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彈珠通過縫隙以後的一條豎線圖案。通過雙縫向屏幕發射彈珠,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兩條豎線圖案。這符合人們一般的邏輯認識。
其次,是宏觀水波實驗。通過單縫向屏幕發射水波,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密度由中心向周圍遞減的圖案。通過雙縫向屏幕發射水波,在屏幕上得到的是一個條紋幹涉圖案,因為通過雙縫之後的水波會互相疊加或抵消,這是水波的特性。這個實驗是大家初中都做過的實驗,並不難理解。
第三個實驗,是微觀粒子實驗。通過單縫向屏幕發射電子,在屏幕上得到的是電子通過縫隙以後的一條豎線圖案,和宏觀的彈珠表現完全相同。那麼通過雙縫呢?應該得到和宏觀彈珠一樣的雙線圖案。而實際上呢?得到的卻是一個和宏觀水波雙縫一樣的條紋幹涉圖案!
對於這一現象,剛開始,科學家們認為,是大量的電子互相碰撞得到了條紋幹涉圖案。於是就一個一個發射電子。意想不到的是,得到的依然是條紋幹涉圖案。
這就奇怪了:一個一個發射電子,沒有其他電子幹涉它啊?這不符合邏輯啊!科學家們很好奇,於是就撤掉了實驗旁邊監視實驗所用的攝像機,而是用儀器去檢測它。儀器檢測的結果卻是——用儀器檢測粒子是通過哪個縫隙的同時,電子卻在屏幕上打出了如宏觀彈珠實驗一樣的雙線圖案!
這就奇怪了。當我們用攝像機監測它時,得到的結果為什麼和儀器檢測的不一樣呢?首先,前提條件可以肯定,儀器是好的,方法也是對的。於是就得出了一個令人感到可怕的真相。那就是:這意味著,僅僅是因為觀察者的觀察,電子就改變了自己的行為。根據量子物理學中的理論,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是由無數的可能性組成的,電子會和自己的其他可能性發生碰撞,並在屏幕上顯示幹涉圖案。但是,取消監測時,電子就不再與所有可能性有關聯,而是符合常理地出現雙線。
我們的意識真的與無數的可能性相連嗎?僅僅是依靠我們的意識(包含潛意識)就能夠決定命運嗎?難道真的像弗洛伊德所說,我們的潛意識決定了一切命運,而意識只能更改部分潛意識嗎?
雙縫實驗,簡而言之就是,在科學家們觀察時,它是一個結果;而利用儀器記錄、並沒有人觀察時,它又是另一個結果。
有觀點認為,無論是缸中之腦還是雙縫實驗,似乎都在向人們證明:我們存在的空間未必是真實的,而人類生活在虛擬空間的可能性其實遠遠大於生活在真實世界的可能性。在此基礎上,有科學家深入研究發現:我們周圍的一切都是真實存在的,這個可能性只有十億分之一。
綜上所述,有關虛擬和現實的問題仍然沒有被解決。人們對複雜的宇宙心存敬畏,對未知的一切感到好奇。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能夠擁有更加強大的技術手段,從而窺見宇宙的全貌,才會給所有問題帶來一個準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