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衛星助力澳門回歸活動 天空視角觀雲識天

2020-11-29 騰訊網

2019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20周年的紀念日,為做好澳門回歸20周年氣象服務保障工作,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廣東省氣象衛星遙感中心)經過前期的工作部署,對風雲二號氣象衛星進行加密觀測產品的發布。

風雲二號F星(FY-2F)12月20日16時42分的可見光雲圖

風雲二號是中國第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這次啟用的是風雲二號F星,簡稱FY-2F。

本次衛星區域加密觀測保障,是廣東省氣象局首次在重大活動中申請衛星保障,並根據加密觀測頻率和特定區域觀測,首次定製化開發衛星氣象遙感服務產品。

從12月19日開始,風雲二號F星(FY-2F)對觀測區域(18-28°N)進行加密觀測,觀測頻率為6分鐘/次。提供紅外彩圖、紅外增強灰度圖、紅外增強圖、可見光圖、可見光灰度圖、水汽彩圖、水汽灰度圖等多種氣象服務產品。

氣象工作者通過這些氣象服務產品,了解觀測區域的雲系變化,結合其他氣象要素,從多個角度和高度對天氣進行縝密地分析,同時,通過不間斷地隨時監測,為澳門回歸20周年紀念系列活動提供精準化的氣象預報和格點化實況數據服務。

另外,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還同時啟用了高分四號衛星。

高分四號衛星是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它能對觀測區域快速變化雲系實現高空間解析度與高時間解析度的監測。

啟動氣象衛星加密觀測和高分衛星定製區域觀測為澳門服務,是氣象保障國家重大活動的重要手段之一。氣象衛星監測技術應用於中小尺度局地性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等領域,發揮著重要的氣象保障作用。

【小知識】

我們在看天氣預報節目時,常常會看到類似於這樣的衛星雲圖,那麼,衛星雲圖是怎樣來的?它對天氣預報的作用是什麼呢?

在講衛星雲圖之前,咱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氣象衛星。

氣象衛星是對地球及其大氣層進行氣象觀測的人造地球衛星,具有範圍大、及時迅速、連續完整的特點,並能把雲圖等氣象信息發給地面用戶。

風雲衛星三號

氣象衛星實質上是一個高懸在太空的自動化高級氣象站,是空間、遙感、計算機、通信和控制等高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另外,由於軌道的不同,氣象衛星又分為太陽同步極地軌道氣象衛星和地球同步氣象衛星。前者由於衛星是逆地球自轉方向與太陽同步,稱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後者是與地球保持同步運行,相對地球是不動的,稱作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又稱地球同步軌道氣象衛星。

中國靜止氣象衛星業務分布圖

氣象衛星的本領來自於它攜帶的氣象遙感器。

這種遙感器能夠接收和測量地球及其大氣的可見光、紅外與微波輻射,並將它們轉換成電信號傳送到地面。

地面接收站再把電信號復原繪出各種雲層、地表和洋面圖片,這就是我們在天氣預報節目或氣象部門服務中看到的衛星雲圖。

氣象部門通過對這些衛星雲圖進一步處理後,就可以從中發現和推算出天氣變化的趨勢,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

相關焦點

  • 「觀雲識天」探尋氣象的秘密
    圖/通訊員高繼林     本報長沙訊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觀雲識天」。3月19日上午,湖南省氣象局和湖南省氣象學會主辦,聯合社區、媒體招募學生、市民參與科普基地公眾開放活動,四百多位市民在湖南省氣象預警中心探索了氣象的秘密。
  • 科普小知識:觀雲識天,可讀懂「雲」對生活的影響
    原標題:今年世界氣象日主題變得更接地氣,從微觀出發貼近公眾認知 觀雲識天,可讀懂「雲」對生活的影響 觀雲識天,又是否太過古老?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表示:「從微觀出發,更能貼近公眾認知。」 一小片雲重640噸,等於80頭大象 雲遠比人們想像得更複雜更有趣。 電影《大話西遊》裡紫霞對至尊寶道出的經典對白廣為人知:「我夢中的白馬王子,是一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駕著七彩祥雲來迎娶我。」
  • 安徽含山:志願者進幼兒園開展觀雲識天活動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王鵬報導 作為2017年「3.23」世界氣象日系列活動之一,3月17日上午,安徽省含山縣氣象局組織氣象志願者來到含山縣慈暉幼兒園,圍繞今年氣象日的主題「觀雲識天」開展活動,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氣象科普體驗。  此次科普活動分室外與室內進行。
  • 氣象專家介紹:觀雲識天 首先你得讀懂雲的語言
    ■天府早報記者朱佳慧「天上豆莢雲,不久雨將臨」「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雲向東,有雨變成風,雲向南,水漣漣,雲向西,下地披衣」,不論這些民間諺語有沒有科學依據,但在平時在生活中有些市民似乎都有觀雲識天的本領。
  • 「觀雲識天」的故事:雲和天氣的那些事兒
    但對於 「觀雲識天」的氣象工作者來說,各種雲層、雲狀,結合雲底高度都能幫助他們判斷即將出現何種天氣現象。  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地面與高空觀測室科長施麗娟告訴記者:「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麼雲,就將出現什麼樣的天氣。」
  • 氣象專家談「觀雲識天」:天上灰布懸 雨絲定連綿
    省氣象局昨日舉辦「世界氣象日」公眾開放活動,專門就「觀雲識天」進行了科普講座。來自怡海小學、西湖小學等學校的400多名學生及家長參加了活動。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觀雲識天」。在省氣象預警中心,記者了解到,省內多個電視頻道的天氣預報節目都是在該中心錄製完成,這也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
  • 觀雲識天——「3·23」世界氣象日訪談
    [2017-3-23 10:01:46][楊金彪]: 今年是第57個世界氣象日,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觀雲識天」。「祥雲在天,美景無邊。」古代以「祥雲籠罩,紫氣東來」來形容帝王之氣,可見古代就有觀雲識天象。
  • 雲也有個性——觀雲識天
    民間一直有「觀雲識天」的說法,古往今來,智慧的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根據云的形狀、來向、移速、厚薄、顏色等變化,總結出了豐富的天氣經驗,對生產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水汽繼續被抬升到凝結高度後,這些水汽就會凝結成非常細小的小水滴,到了0℃等溫線高度以上時,還會變成小冰晶,從而懸浮在天空中,這也就是我們通常看到的雲。雲不僅是地球上龐大水循環的表現形式及結果之一,也是大氣熱力循環的重要一環。因此,大多數天氣現象,如雨、雪、雹、雷電都與雲關係密切。那麼,怎樣通過雲來感知天氣的變化呢?
  • 世界氣象日|觀雲識天!讓我們讀懂天氣「表情包」
    在缺乏天氣預報設備的古代,人們根據云的形狀、來向、顏色等變化,總結出了豐富的看雲識天氣的氣象規律,變成氣象諺語口口相傳。直到今天,不少天氣諺語還廣泛使用於日常生活中,預報未來天氣變化。&nbsp&nbsp&nbsp&nbsp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nbsp&nbsp&nbsp&nbsp讓我們一起「觀雲識天」&nbsp&nbsp&nbsp&nbsp解讀雲端的秘密!
  • 2017年世界氣象日主題——觀雲識天
    來自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消息,2017年世界氣象日(3月23日)將「觀雲識天」作為主題,以突出表現雲在天氣氣候預測和水循環中的巨大作用。縱觀歷史,藝術家、詩人、音樂家、攝影師和無數愛好者無不從雲身上汲取靈感,將其訴諸線條、詩句、音符和光影。例如,法國著名作曲家德彪西創作的管弦樂《夜曲》之「雲」就成為印象派音樂中的傑作之一。
  • 「鯉魚斑」雲層意味著大晴天 世界氣象日解密「觀雲識天」
    小說裡的「神人」總能根據星雲變化推測天氣「呼風喚雨」,其實我們如果掌握一定的氣象知識,完全可以「觀雲識天」。今天是世界氣象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智協飛特意為揚子晚報讀者列出了多種觀雲識天的方法:「鯉魚斑」的雲層意味著大晴天,「鉤鉤雲」預示要下雨。記住這些門道,以後出門再也不用為「要不要帶雨傘」糾結啦。
  • 觀雲識天 咱身邊的雲彩有哪些小秘密
    去年11月天空出現的透光高積雲   3月23日是第五十七個世界氣象日,主題是「觀雲識天」,以突出表現雲在天氣氣候預測和水循環中的巨大作用。在古詩詞中「雲」的出鏡率就非常高,「朝辭白帝彩雲間」、「白雲深處有人家」、「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這些經典詩句裡都有雲彩的身影。
  • 首屆「觀雲識天」攝影大賽 《火燒雲》奪得第一名
    2017年貴州省氣象局首屆「觀雲識天」攝影徵圖大賽通過線上投票與線下專家評審,最終角逐出前50名優秀作品
  • 世界氣象日氣象專家教你「觀雲識天」
    為紀念第57個世界氣象日,3月23日,溫江區氣象局開展「3·23」世界氣象日科普宣傳系列活動,當天百餘名師生走進溫江區氣象科普教育基地,了解氣象科普知識。今年的世界氣象日主題為「觀雲識天」,溫江國家基準站高級工程師陳樂介紹,雖然每一朵雲都形態不一,但在氣象專家眼裡,雲層依然有規律可言。目前,常見的雲可以分為3族10屬29類。
  • 在以「觀雲識天」為主題的世界氣象日,我們與你分享
    但當他抬起頭來,真正的羅馬天空通常卻沒有雲。無盡的藍色空虛讓他不習慣了,他記得小時候,在人們的故事裡,總有想要爬著長梯去雲彩上收棉花的事。  雲,就像普雷託爾·平尼想要過的生活一樣,看上去沒有特定目標,輕鬆而自在。
  • 橫琴運動休閒季之「X2賽道計劃」,在梧桐樹大廈演繹天空瑜伽
    梧桐引得鳳凰來,10月24日,「動感橫琴·2020橫琴運動休閒季」第二場主題特色休閒活動——「天空瑜伽·雲端冥想」,在梧桐樹大廈36層舉辦。這是「動感橫琴·2020橫琴運動休閒季」打造的8大「X賽道」中的「X2賽道計劃」,在梧桐樹大廈舉行。
  •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舉行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招待會
    2019年12月18日,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洪小勇在富樂敦灣酒店舉行招待會,熱烈慶祝澳門回歸祖國懷抱20周年。新加坡貿工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總檢察長黃魯勝、國會議員何偉山等新加坡各界代表,以及部分國家駐新加坡使節、中資機構、留學生、港澳同胞代表等600餘人出席慶祝活動。
  • 怎樣看雲識天氣 一起跟著氣象專家學學吧
    市民們參觀氣象臺據了解,今年「世界氣象日」公眾開放活動的主題是「觀雲識天」。文苑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餘項晨小朋友一大早就在媽媽的陪伴下前來參加活動。「他最喜歡的學科就是科學,老師告訴他們今天有這個公眾開放日的活動後,他就特別想來參加。」媽媽餘鳳琴告訴記者。活動現場,餘項晨小朋友聽得特別認真。
  • 《看雲識天氣》課後練習題答案
    1.看雲識天氣最基本的經驗是(用課文中的原話):  2.設計一種表格,列出雲及其光彩的種類、特徵和它們分別預示的天氣情況。  參考答案:  1.這道題檢查學生把握中......   一、默讀課文,完成下面兩題。
  • 看雲識天氣有依據
    &nbsp&nbsp&nbsp&nbsp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胡玲玲 徐天保&nbsp&nbsp&nbsp&nbsp「烏雲烏雲快走開,你可知道我不常帶把傘……」每次出行穿衣,都離不開看天氣,明天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觀雲識天」,世界氣象組織是這樣解釋主題:為了以突出表現雲在天氣氣候預測和水循環中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