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20周年的紀念日,為做好澳門回歸20周年氣象服務保障工作,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廣東省氣象衛星遙感中心)經過前期的工作部署,對風雲二號氣象衛星進行加密觀測產品的發布。
風雲二號F星(FY-2F)12月20日16時42分的可見光雲圖
風雲二號是中國第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這次啟用的是風雲二號F星,簡稱FY-2F。
本次衛星區域加密觀測保障,是廣東省氣象局首次在重大活動中申請衛星保障,並根據加密觀測頻率和特定區域觀測,首次定製化開發衛星氣象遙感服務產品。
從12月19日開始,風雲二號F星(FY-2F)對觀測區域(18-28°N)進行加密觀測,觀測頻率為6分鐘/次。提供紅外彩圖、紅外增強灰度圖、紅外增強圖、可見光圖、可見光灰度圖、水汽彩圖、水汽灰度圖等多種氣象服務產品。
氣象工作者通過這些氣象服務產品,了解觀測區域的雲系變化,結合其他氣象要素,從多個角度和高度對天氣進行縝密地分析,同時,通過不間斷地隨時監測,為澳門回歸20周年紀念系列活動提供精準化的氣象預報和格點化實況數據服務。
另外,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還同時啟用了高分四號衛星。
高分四號衛星是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它能對觀測區域快速變化雲系實現高空間解析度與高時間解析度的監測。
啟動氣象衛星加密觀測和高分衛星定製區域觀測為澳門服務,是氣象保障國家重大活動的重要手段之一。氣象衛星監測技術應用於中小尺度局地性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等領域,發揮著重要的氣象保障作用。
【小知識】
我們在看天氣預報節目時,常常會看到類似於這樣的衛星雲圖,那麼,衛星雲圖是怎樣來的?它對天氣預報的作用是什麼呢?
在講衛星雲圖之前,咱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氣象衛星。
氣象衛星是對地球及其大氣層進行氣象觀測的人造地球衛星,具有範圍大、及時迅速、連續完整的特點,並能把雲圖等氣象信息發給地面用戶。
風雲衛星三號
氣象衛星實質上是一個高懸在太空的自動化高級氣象站,是空間、遙感、計算機、通信和控制等高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另外,由於軌道的不同,氣象衛星又分為太陽同步極地軌道氣象衛星和地球同步氣象衛星。前者由於衛星是逆地球自轉方向與太陽同步,稱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後者是與地球保持同步運行,相對地球是不動的,稱作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又稱地球同步軌道氣象衛星。
中國靜止氣象衛星業務分布圖
氣象衛星的本領來自於它攜帶的氣象遙感器。
這種遙感器能夠接收和測量地球及其大氣的可見光、紅外與微波輻射,並將它們轉換成電信號傳送到地面。
地面接收站再把電信號復原繪出各種雲層、地表和洋面圖片,這就是我們在天氣預報節目或氣象部門服務中看到的衛星雲圖。
氣象部門通過對這些衛星雲圖進一步處理後,就可以從中發現和推算出天氣變化的趨勢,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